交叉编织的毛细结构及其热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04452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交叉编织的毛细结构及其热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交叉编织的毛细结构及其热管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大幅增加支撑强度,并具有不同毛细力的交叉编织的毛细结构及其热管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计算机、智慧电子装置及其他电器设备的微小型化、高性能化日趋显著,此代表着用于其内部的热传元件及散热元件也相同需配合朝微小型化及薄型化方向设计,借以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0003]热管为一种导热效率极佳的导热元件,其热传效率优于铜及铝等金属数倍乃至数十倍左右,因此于各种热关联设备中用作冷却用元件。
[0004]传统热管结构其有多种制造方法,例如在一中空管体中填入金属粉末,并将该金属粉末通过烧结的方式于该中空管体内壁形成一毛细结构层,其后对该管体进行抽真空填入工作流体最后封管,又或于所述中空管体内置入金属材质的网状体,该网状毛细结构体会展开并自然的向外伸张贴覆至该中空管体内壁以形成一毛细结构层,其后对该管体进行抽真空填入工作流体最后封管,但现今因电子设备的微小薄型化需求,致需将热管制作成平板型。
[0005]所述该平板热管虽可达到薄型化的目的,但却延伸出另一问题,由于该平板热管是将金属粉末烧结于热管管径的内壁表面,令其烧结体得完整全面的披覆于壁面上,致使对该平板热管加压时,该平板热管内部位于加压面两侧之毛细结构(即烧结之金属粉末或网状毛细结构体)易受到挤压破坏,进而由该平板热管的内壁脱落,故令该薄型热管的热传效能大幅降低或甚者失能;此外虽该平板热管能达到热源传导,但由于平板热管其于制成薄型化后,因为薄化的目的造成内部毛细结构的毛细力不足,再者,也因平板热管薄型化加工时管内流道面积减少,故使毛细力降低,导致最大热输送量也降低。
[0006]以上所述,现有技术具有下列的缺点:
[0007]1.传统热管的支撑力较弱;
[0008]2.毛细传输力效果较差。
[0009]因此,要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即为发明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急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发明内容】

[0010]因此,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加硬度的交叉编织的毛细结构。
[0011]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产生具有不同毛细传输力的交叉编织的毛细结构。
[0012]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加支撑硬度之热管结构。
[0013]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产生具有不同毛细传输力的热管结构。
[0014]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交叉编织的毛细结构,包括:一第一毛细部,是由多个纤维呈螺旋状扭绕集结成束;及一第二毛细部,是由多个纤维交织构形成网状,该第二毛细部环绕包覆所述第一毛细部。
[0015]该第一毛细部密度大于该第二毛细部密度。
[0016]该第一毛细部及该第二毛细部为金属材质或非金属材质的玻璃或碳纤维材质所构成。
[0017]该第一毛细部、该第二毛细部为相同或相异的材质。
[0018]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管结构,包括:一管体,具有一第一侧壁、一第二侧壁、一第三侧壁以及一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该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相对该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二侧壁之周侧与所述第三、四侧壁相连接,并所述第一、二、三、四侧壁共同界定一腔室;及一交叉编织的毛细结构,其设于所述腔室内,该交叉编织的毛细结构更包括:一第一毛细部,由多个纤维呈螺旋状扭绕集结成束;及一第二毛细部,由多个纤维交织构形成网状,该第二毛细部环绕包覆所述第一毛细部。
[0019]该第一毛细部密度大于该第二毛细部密度。
[0020]该第一毛细部及该第二毛细部为金属材质或非金属材质的玻璃或碳纤维材质所构成。
[0021]该第一毛细部、该第二毛细部为相同或相异的材质。
[0022]该交叉编织的毛细结构位于所述腔室中央位置处,并该第二毛细部与所述第一、二侧壁相接触。
[0023]该交叉编织的毛细结构是位于所述腔室内的一侧,并该第二毛细部与所述第三、四侧壁其中任一相接触。
[0024]该交叉编织的毛细结构系位于所述腔室内的两侧,并该第二毛细部同时与该第三、四侧壁相接触。
[0025]通过本发明此结构的设计,因所述第一毛细部呈螺旋状扭绕方式集结成束,再通过所述第二毛细部交织构形成网状结构环绕包覆于所述第一毛细部外侧,其中该第一毛细部密度大于第二毛细部密度,使得所第一、二毛细部于携带所述腔室内的液态工作流体时,由于密度上有所差异,进而可产生不同的毛细传输力的效果;除此之外,由于第一毛细部呈螺旋状扭绕的方式,可用以提升管体整体结构的硬度,进以提升热管结构的整体支撑力。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发明交叉编织的毛细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27]图2为本发明交叉编织的毛细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28]图3为本发明交叉编织的毛细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立体组合图;
[0029]图4为本发明热管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0030]图5为本发明热管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
[0031]图6为本发明热管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图。
[0032]符号说明
[0033]交叉编织的毛细结构1
[0034]第一毛细部 11
[0035]第二毛细部12
[0036]热管结构2
[0037]管体21
[0038]第一侧壁211
[0039]第二侧壁212
[0040]第三侧壁213
[0041]第四侧壁214
[0042]腔室215
[0043]眼模3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描述:
[0045]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
[0046]请参阅图1、图2、图3,为本发明交叉编织的毛细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及立体组合图,如图所示,一种交叉编织的毛细结构1,包括一第一毛细部11及一第二毛细部12,该第一毛细部11由多个纤维组成,并该等纤维呈螺旋状扭绕集结成束,所述第二毛细部12由多个纤维交织构形成网状,且该第二毛细部12环绕包覆所述第一毛细部11外侦牝其中该第一毛细部11密度大于该第二毛细部12的密度。
[0047]续请参阅图2,其中,想将第一、二毛细部11、12结合形成所述交叉编织的毛细结构1之方式可通过工业用之一眼模3工具,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