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鳍片安装于热管的方法

文档序号:4535987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将鳍片安装于热管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鳍片安装于热管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将薄型鳍片安装于热管,并可增加各鳍片间的接触面积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将鳍片安装于热管的方法,通常会在鳍片的通孔外缘形成环墙,再使热管穿过所述通孔来完成安装操作;然而,由于各鳍片经堆积后,彼此间仅依靠环墙顶缘接触,而造成各鳍片间的接触面积小,甚至根本没有接触,故各鳍片彼此间的热传导量低,仅可单独满足热管冷却端的散热作用,却无法有效分担各鳍片中受热过高者的热量,导致热量流通不易、排热效果也不好。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为改善并解决上述缺陷,乃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鳍片安装于热管的方法。其特别适用于将薄型鳍片安装于热管,并可增加各鳍片间的接触面积,并增进热管与各鳍片间的接合密度,减少空隙的产生,以提供热管冷却端的散热所需。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将鳍片安装于热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所述鳍片上冲制通孔,并从所述通孔边缘抽拉出直径渐缩的环墙;b)将多个所述鳍片堆积,并将所述热管以与所述鳍片紧配合的方式由环墙直径较大处穿入所述堆积的多个鳍片的通孔中;c)从反方向对所述鳍片施加作用力,使所述鳍片的环墙依次嵌入另一所述鳍片的环墙与热管表面的间隙内,并迫紧于热管上。
本发明方法可将鳍片紧密安装在热管上,并增加各鳍片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热管的散热更为迅速和均匀。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热管与鳍片的立体分解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鳍片的局部立体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鳍片的局部剖视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鳍片堆积时的动作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热管穿入鳍片时的动作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发明热管穿入鳍片后的动作示意图。
图7所示为图6中A部份的放大图。
图8所示为本发明热管与鳍片的组合示意图。
图9所示为本发明另一种形式的鳍片的局部立体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热管2-鳍片20-通孔 21-环墙210-锥状部 211-迫紧部212-缺口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进行详细描述。所述附图及描述只是为了说明目的而提供的,并非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的范围加以限制。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热管与鳍片的立体分解图。本发明提供一种将鳍片安装于热管的方法,其用于将厚度0.2mm以下的薄型鳍片2安装于热管1上,以满足热管1冷却端的散热所需,并增进热管1与各鳍片2之间的接合密度,减少空隙的产生。
如图2、图3及图4所示,首先在各鳍片2上冲制通孔20,各鳍片2上的通孔20的数量可视其与热管1的匹配状况而定。而在对各鳍片2冲制通孔20的同时,从通孔20的边缘抽拉出直径渐缩的环墙21(如图3所示),环墙21具有与通孔20孔缘相连的锥状部210、以及由锥状部210直径较小处延伸而出的迫紧部211;当各鳍片2堆积时(如图4所示),前一片鳍片2的通孔20恰可套装在后一片鳍片2的迫紧部211上。
如图5所示,将热管1由环墙21直径较大处以紧配合的方式穿入上述堆积完成后的各鳍片2的通孔20中,在上述穿入过程中,各鳍片2间的间距会略微拉长。此外,在将鳍片2安装于热管1之前,可在热管1的外表面上涂布一层导热介质(图上未示出),该导热介质为高密度小分子结构,如硅油、矿物油或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等等,并具有润滑的效果,故可使热管1与各鳍片2在安装时更为容易,且因该导热介质属于高密度小分子结构,能完全填补热管1与各鳍片2的迫紧部211间的空隙,从而增加了接触效果。
如图6所示,从反方向对各鳍片2施加作用力,以缩小各鳍片2间的间距,并使后一鳍片2的迫紧部211嵌入前一鳍片2的锥状部210与热管1表面的间隙内(如图7所示),进而可使各鳍片2的环墙21依次嵌入,并迫紧于热管1上,从而完成将各鳍片2安装于热管1的过程,即如图8所示。
此外,如图9所示,也可在各鳍片2的迫紧部211的壁上,开设一个或均匀开设多个缺口212。如此,当后一鳍片2的迫紧部211嵌入前一鳍片2的锥状部210与热管1表面的间隙处时,由于各迫紧部211上皆开设有缺口212,故有利于迫紧部211发生变形而被前一片鳍片2的锥状部210与热管1表面所夹持,进而增加彼此之间的紧贴效果。
因此,通过上述的步骤,即可得到本发明将鳍片安装于热管的方法。
据此,如图7所示,由于本发明热管1安装在厚度0.2mm以下的薄型鳍片2上,故于各鳍片2上所抽拉成形的环墙21的厚度也在0.2mm以下,而环墙21的迫紧部211嵌入锥状部210与热管1表面之间处后,即可与两者紧密接触从而增加各鳍片2间的接触面积,并能迫使各鳍片2的环墙21与热管1间的接触更为密合,热传导效果自然可大大提升,以帮助热管1冷却端快速散热。
综上所述,本发明确实可达到预期的目的,解决公知的缺陷,同时还具备新颖性及创造性,完全符合发明专利申请条件,爰依专利法提出申请,敬请详查并授予本发明专利权,以保障发明人的权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将鳍片安装于热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在所述鳍片上冲制通孔,并从所述通孔边缘抽拉出直径渐缩的环墙;b)将多个所述鳍片堆积,并将所述热管以与所述鳍片紧配合的方式,由所述环墙直径较大处穿入所述堆积的多个鳍片的通孔中;c)从相反方向对所述鳍片施加作用力,使所述鳍片的环墙依次嵌入另一所述鳍片的环墙与所述热管表面的间隙内,并迫紧于热管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前还包括在所述环墙的直径较小端开设一个或多个缺口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墙的厚度在0.2mm以下。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前还包括在所述热管外表面上涂布高密度小分子结构的导热介质的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介质选自硅油、矿物油和聚乙二醇。
全文摘要
一种将鳍片安装于热管的方法,包括在各鳍片上冲制通孔,并从通孔边缘抽拉出直径渐缩的环墙;将各鳍片堆积后,再将热管以与各鳍片紧配合的方式,由环墙直径较大处穿入各鳍片的通孔中;其后,再从相反方向对各鳍片施加作用力,使各鳍片的环墙依次嵌入前一鳍片的环墙与热管表面的间隙中,并迫紧于热管上。如此,各鳍片即可紧密接触以增加接触面积,并能迫使各鳍片的环墙与热管间的接触更为密合,减少空隙的产生,以满足热管冷却端的散热所需。
文档编号F28D15/02GK1877240SQ20051007697
公开日2006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9日
发明者陈国星, 林暄智 申请人:陈国星, 林暄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