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火机的安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8595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打火机的安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火机的安全结构,尤其是指可于点火时利用阻力组件增加
燃料输出的按压力道,而达到点火时具有较佳安全性的功效。
背景技术
按,一般习用的打火机包含一具有燃料筒的本体、一连通燃料筒的阀体、一系设于 本体上的罩体、一活动设于本体顶端的按压件、一活动设于按压件上方的转轮、及一顶掣于 转轮上的打火石,藉此,可转动转轮使打火石产生火花,并同时配合按压件开启阀体释出燃 料筒内的燃料,从而达到易于点火的功效。 然而,由于一般习用的打火机为标榜便于操作与易于点火的效果,且便于使用者 以单手进行点火操作,进而忽略使用上的安全性,使得该打火机亦可被儿童轻易使用,而 容易因为儿童任意把玩造成意外情事的发生,导致一般的打火机仅具有便利性而不具安全 性。 因此,如何创作出一种打火机的安全结构,以使其可于点火时达到具有较佳安全 性的功效,将是本实用新型所欲积极揭露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火机的安全结构,其借着阻力组件的设 置,致使于点火时利用阻力组件增加燃料输出之按压力道,进而达到点火时具有较佳安全 性之目的。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打火机的安全结构,其特征是其包含 —本体,其包括有一燃料筒、分别设于该本体顶端两侧的支架、一设于所述二支架 外侧的罩体、一设于该本体顶面上且连通所述燃料筒的阀体、及一设于该本体顶面上且对 应于所述阀体另一侧的凹槽; —点火单元,其与所述的本体活动结合,其至少包括有一活动设于所述二支架间 的按压件、一活动设于所述二支架间且位于所述按压件上方的转轮、及一顶掣于所述转轮 上的打火石,而所述按压件的一端具有与所述阀体结合的夹持部,且另一端具有对应于所 述凹槽上方的压掣部;以及 —阻力组件,其设于所述凹槽与压掣部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打火机的安全结构,可于点火时利用阻力组件增加燃料输出的按压 力道,而达到点火时具有较佳安全性的功效。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状态图。[0014]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状态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状态图。 图中主要标号说明1-本体,11_燃料筒,12-支架,13-罩体,14-阀体,15-调整 件,16-凹槽,2-点火单元,21-按压件,211-夹持部,212-压掣部,22-转轮,23-打火石,3、 3a-阻力组件,31-第一缓冲件,32-第二缓冲件。
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充分说明和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兹藉由下述具体的实施例, 并配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如后 参阅图1、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及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 的外观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打火机的安全结构由本体1、一点火单元2以及一阻力 组件3所构成。 所述的本体1包括有一燃料筒11、分别设于本体1顶端两侧的支架12、一设于二
支架12外侧的罩体13、一设于本体1顶面上且连通燃料筒11的阀体14、一套设于阀体14
外侧的调整件15、及一设于本体1顶面上且对应于阀体14另一侧的凹槽16。 所述的点火单元2与本体1活动结合,其至少包括有一活动设于二支架12间的按
压件21、一活动设于二支架12间且位于按压件21上方的转轮22、及一顶掣于转轮22上的
打火石23,而该按压件21的一端具有与阀体14结合的夹持部211,且另一端具有对应于凹
槽16上方的压掣部212。 所述的阻力组件3设于凹槽16与压掣部212之间,而该阻力组件3可为一橡胶材 质或弹性组件,且阻力组件3至少包括有一设于凹槽16中的第一缓冲件31、及一设于压掣 部212底面的第二缓冲件32。 参阅图3、图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状态图及本实用新型第一实 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如图所示当本实用新型于运用时(请同时配合参阅图l),使用者以手 指转动转轮22,并以转轮22摩擦打火石23产生火花,且同时按压按压件21的压掣部212, 使按压件21另一端的夹持部211因杠杆原理而启动该阀体14,让燃料筒11释放出燃料, 进而配合摩擦打火石23所产生的火花引起火苗,完成点火之动作;当使用者按压按压件21 的压掣部212时,若因力道不足则仅能让第一缓冲件31、第二缓冲件32接触,而无法让夹 持部211拉动阀体14释出燃料,因此,使用者必须施以足够的下压力道,才能挤压第一缓冲 件31、第二缓冲件32,而让夹持部211拉动阀体14释出燃料以配合打火石23产生的火花 完成点火动作,如此,便可于点火时利用阻力组件3增加燃料输出时的按压力道,进而达到 点火时具有较佳安全性之效用,藉以防止儿童把玩而不慎点燃火苗。 参阅图5、图6,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状态图及本实用新型第三实 施例的剖面状态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除上述第一实施例所提结构型态之外,亦可为第 二实施例或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型态,而其所不同之处在于,该阻力组件3a为一橡胶柱体或 弹性组件,且该阻力组件3a可设于凹槽16中或结合设于压掣部212的底面,如此,可同样 达到上述第一实施例所提之功效。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借着阻力组件之设置,致使于点火时利用阻力组件增加燃料输出之按压力道,进而达到点火时具有较佳安全性之效用。 本实用新型在上文中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然熟习本项技术者应理解的是,该实 施例仅用于描绘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解读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注意的是,凡与该实 施例等效的变化与置换,均应设为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打火机的安全结构,其特征是其包含一本体,其包括有一燃料筒、分别设于该本体顶端两侧的支架、一设于所述二支架外侧的罩体、一设于该本体顶面上且连通所述燃料筒的阀体、及一设于该本体顶面上且对应于所述阀体另一侧的凹槽;一点火单元,其与所述的本体活动结合,其至少包括有一活动设于所述二支架间的按压件、一活动设于所述二支架间且位于所述按压件上方的转轮、及一顶掣于所述转轮上的打火石,而所述按压件的一端具有与所述阀体结合的夹持部,且另一端具有对应于所述凹槽上方的压掣部;以及一阻力组件,其设于所述凹槽与压掣部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火机的安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阀体的外侧套设有一调整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火机的安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阻力组件为一橡胶件, 其至少包括有一设于所述凹槽中的第一缓冲件及一设于所述压掣部底面的第二缓冲件。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火机的安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阻力组件为一橡胶柱 体,其设于所述的凹槽中。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火机的安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阻力组件为一橡胶柱 体,其设于所述压掣部的底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打火机的安全结构,现有一般的打火机仅具有便利性而不具安全性。本实用新型包含一本体,其包括有一燃料筒、分别设于本体顶端两侧的支架、一设于二支架外侧的罩体、一设于本体顶面上且连通燃料筒的阀体、及一设于本体顶面上且对应于阀体另一侧的凹槽;一点火单元,其与本体活动结合,其至少包括有一活动设于二支架间的按压件、一活动设于二支架间且位于按压件上方的转轮、及一顶掣于转轮上的打火石,而按压件的一端具有与阀体结合的夹持部,且另一端具有对应于凹槽上方的压掣部;以及一阻力组件,其设于凹槽与压掣部之间。本实用新型可于点火时利用阻力组件增加燃料输出的按压力道,而达到点火时具有较佳安全性的功效。
文档编号F23Q2/00GK201439955SQ20092011912
公开日2010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4日
发明者赖意轩 申请人:赖意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