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5016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热交换器多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实现两流体介质的热交换。一般采用的主通气管道多为简单的直通气管道,换热效率不够高,蒸汽进入主通气管道后,存在着一部分杂质,如果直接进行热交换管换热,那么杂质容易附着在热交换管道上,而且交换效率不高。所以,急需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换热率高的高效热交换器。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效热交换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分为上筒体和下筒体,所述下筒体底部开有新风进口,所述新风进口与下筒体内的交换通道连通,所述交换通道顶部设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顶部两侧外扩有引流板,所述交换通道两侧的壳体内设有热交换单元,所述壳体上部两侧的热交换单元内开有出水口,所述热交换单元底部开有新风出口。所述引流板的形状为弧形。所述热交换单元包括多根热交换管和散热片,每两根热交换管之间以及热交换管与壳体内壁之间均设有散热片。所述上筒体的筒径大于下筒体的筒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交换通道顶部设有过滤器,可以过滤蒸汽中存在的杂质,然后经过壳体左右两路热交换单元进行热交换,换热率高。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壳体,2、上筒体,3、下筒体,4、新风进口,5、交换通道,6、过滤器,7、引流板,8、热交换单元,9、出水口,10、新风出口,11、热交换管,12、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如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热交换器,包括壳体1,壳体I分为上筒体2和下筒体3,上筒体2的筒径大于下筒体3的筒径,下筒体3底部开有新风进口 4,新风进口 4与下筒体3内的交换通道5连通,交换通道5顶部设有过滤器6,过滤器6顶部两侧外扩有弧形的引流板7,需要热交换的蒸汽顺沿弧形曲线的引流板7进入下述的热交换单元8,交换通道5两侧的壳体I内设有热交换单元8,壳体I上部两侧的热交换单元8内开有出水口 9,热交换单元8底部开有新风出口 10。从
图1上可知,热交换单元8包括多根热交换管11和散热片12,每两根热交换管11之间以及热交换管11与壳体I内壁之间均设有散热片12。交换通道5顶部设有过滤器6,可以过滤蒸汽中存在的杂质,然后经过壳体I左右两路热交换单兀8进行热交换,换热率闻。
权利要求1.高效热交换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分为上筒体和下筒体,所述下筒体底部开有新风进口,所述新风进口与下筒体内的交换通道连通,所述交换通道顶部设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顶部两侧外扩有引流板,所述交换通道两侧的壳体内设有热交换单元,所述壳体上部两侧的热交换单元内开有出水口,所述热交换单元底部开有新风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板的形状为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单元包括多根热交换管和散热片,每两根热交换管之间以及热交换管与壳体内壁之间均设有散热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筒体的筒径大于下筒体的筒 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高效热交换器,包括壳体,壳体分为上筒体和下筒体,下筒体底部开有新风进口,新风进口与下筒体内的交换通道连通,交换通道顶部设有过滤器,过滤器顶部两侧外扩有引流板,交换通道两侧的壳体内设有热交换单元,壳体上部两侧的热交换单元内开有出水口,热交换单元底部开有新风出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交换通道顶部设有过滤器,可以过滤蒸汽中存在的杂质,然后经过壳体左右两路热交换单元进行热交换,换热率高。
文档编号F28B1/06GK203163523SQ201320146220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8日
发明者尚小女 申请人:尚小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