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采暖炉烟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0258阅读:1115来源:国知局
燃气采暖炉烟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燃气采暖炉燃烧时产生的热量被传统的炉子热交换器吸收后,废气余热有的用来加热循环水,大部分厂家的炉子由排风管直接排出,排放温度在120度左右。余热加热循环水的炉子,装置复杂,要求高,还要对炉子内部进行重新布局改造。

现传统的燃气采暖炉的排烟、回风,由排回风管完成,一个排风管在回风管内,余热不能较好回收。

现传统的列管式和板式换热器,进出口有4个,不能用在燃气采暖炉的排回风管的管道上,且冷热流体均要经过两个90度折返,通行阻力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而发明的一种让交换介质直线通行的阻力较小的回收烟气余热加热助燃空气的新型烟囱。经过烟囱加热,助燃空气温度可提高30至60度,家用小型燃气炉炉膛高温区达不到Nox大量生成的1500度,增加所述装置后,由于余热较好回收利用,减少了能源消耗,减少了污染物排放,节能环保。

所属装置包括外壳1、分流管2、一组排烟管3、板面开孔的导流板4及外壳尾端壳壁上的一组新风进口5,在外壳内,导流板密封联接在新风进口5的外侧,把外壳内腔分为隔离的板内侧的换热前腔和板外侧的排烟后腔,在前腔内,分流管、排烟管、导流板依次密封联接联通,烟气从分流管首端烟气进口7进入排烟管,加热管壁,放出热量,降低温度,通过导流板进入后腔11,从烟气出口8流出,新鲜空气从新风进口5进入前腔,逆烟气流动方向流动,吸收排烟管壁热量,从新风出口6流出,沿燃气炉回风通道进入炉内助燃,外壳端口和分流管首端与传统排回风烟囱相同,可实现有效对接,参见图1。

进一步的,排烟管是一组扁管,扁管的高与对应的外壳内壁的高相同。

进一步的,排烟管是一组扁管,扁管的高小于对应的外壳内壁的高。

进一步的,排烟管是一组圆管。

进一步的,外壳尾端口外2至3厘米安装挡风板,挡风板由连接板固定在外壳上,烟气从尾端口至挡风板间隙排出。

进一步的,导流板外侧外壳适当加长至20厘米左右,加长外壳上开一组孔为烟气出口8,外壳尾端口由挡风板10封闭,图2。

进一步的,改板状导流板为管状导流管,导流管首端与排烟管尾端密封联接联通,导流管尾部延长至外壳尾端外20厘米,端口封闭,管壁开一组孔为烟气出口,外壳端口其余空间封闭。

进一步的,导流板与分流管形状结构相同,在外壳内分别密封联接联通排烟管首尾两端,所述装置在管道中间位置,实现联通和换热的目的。

进一步的,烟气经过排烟管,加热管壁,温度下降,烟气中的水蒸气发生冷凝,为防止冷凝水无序滴落,在外壳尾端下部开孔安设冷凝水管,外壳内导流管相应位置开孔。

附图说明 图1是烟囱基本结构示意图。外壳1、分流管2、排烟管3、导流板4、新风进口5、新风出口6、烟气进口7、烟气出口8、后腔11。

图2是挡风板密封联接在烟囱尾端口时的结构示意图。外壳1、分流管2、排烟管3、导流板4、新风进口5、新风出口6、烟气进口7、烟气出口8、冷凝水管9、挡风板10、后腔11。

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装置安装在燃气采暖炉的排回风管道尾端,外壳和分流管首端和燃气炉的排回风管联结联通,形成闭合的排风和回风通路,冷凝水管联接水容器。开机后,在炉内风机的作用下,烟气经排风管进入分流管,排烟管,加热管壁,温度下降,水蒸气冷凝,放出潜热,加热腔壁,放出热量的烟气,通过导流板,外壳后腔,烟气出口排出室外。室外新鲜空气,经新风进口进入壳内,吸收排烟管壁 热量进入燃烧室助燃。

经过所述装备的烟气,温度显著下降,降低了能源消耗,节能环保。综合所述,该烟囱采用类似板式的扁管式结构,有列管式换热器结构简单特点,板式换热器换热效果,交换介质直线通行,逆流交换,介质温差较大,阻力小,非常适合燃气采暖炉的余热回收,换热效果明显,节能显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