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需调节火苗的下压式打火机出气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54372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需调节火苗的下压式打火机出气阀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火机零部件,具体地说是一种不需调节火苗的下压式打火机出气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打火机出气阀一般是由阀体、阀座、气阀针、套设在气阀针上的内密封圈、压紧弹簧及插在气阀针轴向通孔尾端的T形密封塞构成,这种出气阀的功能只是开启与关闭燃料气体,火苗的大小则是通过出气阀底部的泡棉、铝T钉等零件来实现的,阀跟火苗大小控制是分体式的结构;阀体上设有外螺纹,打火机的气箱设有内螺纹,它们通过内外螺纹把出气阀的阀座固定在气箱上;开启出气阀,则是通过翘板,来上拉出气阀的阀针,并带动T形密封塞一起上升,释放出燃料气体。由于分体式的结构零件多,而且需要在燃气箱的出气口处设置相匹配的内螺纹,需要设置跳板等零部件,使其结构非常复杂,注塑模具制作的难度也相应增加,且出气阀通过螺纹安装在然气箱上的方式也不利于采用自动化生产,导致整机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

既简单又可靠的打火机的出气阀。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阀针、阀盖、滤气片、阀座以及一个或多个橡胶密封件,金属阀针中心轴向设有通孔、下端从阀盖顶部插入,与阀盖的轴向内通孔形成过盈配合,阀盖的底端面设有圆形虑气片,阀盖过盈地插在阀座的内腔里,把虑气片紧压在阀盖的底端面与阀座的内腔上段底面之间,形成虑气片的上下端面径向准密封,阀座的外形由两段柱形组成,上段大下段小,内部也设有两段的相通的柱形内腔,上段大下段小,上段内腔的上端开口,下段内腔设有小盲孔,阀座下段设有微小的横孔与盲孔连通,阀座外部下段套设有一个或多个橡胶密封件,密封件的作用是控制出气阀的开关及燃料气体的流向与提供出气阀的伸缩度,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在打火机使用时,下压出气阀会压缩出气阀底部的橡胶密封件,当阀座的横孔超出底部最后一个密封件时,就能开启燃料,燃气箱内的气体就会通过阀座的横孔—阀座下段的盲孔—虑气片--阀盖的中心孔—阀针的中心孔从阀针顶部排出,松开后,也能在底部橡胶密封件的反弹力的作用下恢复形状,阀座的横孔退回到了最后一个密封件的里面,关闭燃气,同时它既能很可靠的开启与关闭燃气,通过虑气片的作用又能稳定的控制火苗的大小;更进一步我们让阀盖顶部高出阀座的顶部,并让它的顶部沿着径向向外延伸,形成凸环,采用这种技术设计,增大阀盖的顶部面积,主要是便于对阀体的下压;更进一步的我们在阀盖或阀座上,设有卡接机构,形成对打火机外壳的有效卡接,采用这种技术设计主要是为了卡住出气阀,既能让出气阀在一定的范围内能自由的上下滑动,又能防止出气阀在气箱内部的燃料的饱和气压的作用下与燃气箱相分离;更进一步我们在阀座外部上段的底部设置排气槽,主要作用是让阀座下段的盲孔内的残留气体通过排气槽快速排出,防止打火机使用完成后,气针顶部的通孔仍然有余气缓慢排出,产生安全隐患。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的出气阀是下压式的开启方式,并采用开闭燃气与控火一体式的设计,所以能省略掉跳板、铝T钉、泡棉等很多零件,并且不需要在燃气箱上设置内螺纹,使得打火机的模具结构大大简化,因此制作成本大大降低,而且通过一个简单的下压动作,就能把出气阀装入燃气箱,有利于对火机进行自动化组装。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结构剖视图;

附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结构分解图;

附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与燃气箱的装配图示意;

附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2阀体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3阀体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3与燃气箱的卡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1:如图1、2、3所示:本下压式出气阀由阀针1、阀盖2、滤气片3、阀座4以及三个橡胶密封件5、6、7组成,金属阀针1中心轴向设有通孔11、下端从阀盖2的顶部插入,与阀盖2的轴向内通孔形成过盈配合,阀盖2的底端面设有圆形虑气片3,阀盖过盈地插在阀座4的内腔里,把虑气片3紧压在阀盖2的底端面与阀座4的内腔上段底面之间;虑气片3由多孔材料制成,在特定成分的燃气在特定的温度下,流过它的气体流量只跟有效流通面积有关,我们在阀盖2的底部设置了一个园型凹腔21,凹腔21没对虑气片3进行挤压而保持气体的畅通,所以它的截面面积就是气体流量的有效流通面积,当然凹腔21也可以设置在虑气片的另一个端面的阀座4上,它们作用是相同的,阀盖2的底部凹腔21之外的圆环紧压住虑气片3,形成了虑气片3的上下端面沿着径向的准密封环形层;阀座4的外形由两段柱形组成,上段大下段小,内部也设有两段的相通的柱形内腔,上段大下段小,上段内腔的上端开口,下段内腔为小盲孔41,阀座4的下段设有微小的横孔42与盲孔41连通,阀座外部上段底部设有排气槽43,下段套设有三个橡胶密封件5、6、7,密封件7是控制出气阀的关闭,5、6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出气阀的伸缩空间,如果我们想让出气阀的伸缩性更好,也可以多设置一些橡胶密封件,也可以去掉5、6,设置多了成本就会增加,少了伸缩性差了就会影响手感,三个橡胶密封件是个比较好的折中方案。当我们使用打火机时,下压按手带动出气阀向下滑动,会压缩出气阀底部的三个橡胶密封件5、6、7,使它们变薄,当阀座4的横孔42超出底部最后一个密封件7时,横孔42就连通燃气箱内部81,燃气箱内的气体就会沿着阀座的横孔42—阀座下段的盲孔41—虑气片3--阀盖2的中心孔—阀针1的中心孔11,从阀针1的顶部向外排出,使用完毕后,当我们松开打火机的按手后,按手在压电电子内部的复位弹簧作用下复位,出气阀也能在底部橡胶密封件的反弹力的作用下复位,底部橡胶密封件5、6、7恢复原来形状,阀座的横孔42缩回到了最后一个密封件7的里面,关闭燃气,同时,阀座下段的盲孔41内的残留气体通过横孔42,沿着密封件5、6的内孔,再到特意设置的排气槽43快速排走,如果不设置排气槽43,在打火机使用结束后,阀座下段的盲孔41内的残留气体就会通过虑气片3缓慢从出气针顶部排出,留有极大的安全隐患,最底部的橡胶密封件7采用O型密封圈,它要同时保证对阀座4的下段外壁与燃气箱8的出气阀容腔的内壁产生有效的气密封,我们把橡胶密封件5、6的内孔做的比阀座4的下段外壁的外径要大0.2mm左右,就是为了把盲孔41内的残留气体排的更畅通一点,同时也为压缩它们预留出更大的空间。

具体实施例2:如图4所示,我们让阀盖的顶部高出阀座4的顶部,并让它的顶部沿着径向向外延伸,形成凸环22,采用这种设计,增大阀盖2的顶部面积,主要是便于对出气阀的下压,并在使用过程中,使阀盖2跟阀座4的过盈配合越用越牢固,防止它们配合松脱。

具体实施例3:如图5、6所示,我们在阀盖2的顶部,设置凸,块作为卡接机构23,与打火机外壳的对应卡接机构82形成有效卡接,采用这种技术设计主要是为了卡住出气阀,既能让出气阀在一定的范围内能自由的上下滑动,又能防止出气阀在气箱内部的燃料的饱和气压的作用下与燃气箱相分离。当然卡接结构的凸块23的设置有多种方式,可以采用单个凸块23,也可以采用2个凸块23,既可以把它设置在阀盖2上,也可以把它设置在阀座4上,只要能让出气阀在一定的范围内能自由的上下滑动,又能防止出气阀与燃气箱相分离就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