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中间煤斗的两级式给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4212发布日期:2019-08-21 00:01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采用中间煤斗的两级式给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电厂燃煤用的给煤装置,特别是一种采用中间煤斗的两级式给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进步和发展,对基础性能源的热电厂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因为燃煤受到外界的影响较大,如江南地区进入雨季,空气潮湿,煤中水分变大,造成燃煤非常容易粘接堵塞,而传统的方式很多采用了皮带给煤机来将煤送入炉膛,煤在潮湿的情况下容易断煤,断煤后锅炉的热烟气会反窜到皮带给煤机,轻则烧毁皮带,严重时甚至会点燃炉前煤仓,这些事故属于热电厂发生的频次较高安全事故,目前采用螺杆输送机构为主的螺旋给煤机也投入到了一些较小的锅炉送煤工作中,螺旋给煤机虽能避免一些安全事故,但其运送线路较短,而且环境相对封闭,对于煤的运量及效率不如皮带给煤机,其直接与煤斗相连也容易造成堵塞现象。因此,现有的给煤装置存在炉膛烟气反窜时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无法兼顾送煤效率与装置运行的安全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中间煤斗的两级式给煤装置。它具有在炉膛烟气反窜时可以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很好地兼顾了送煤效率与装置运行的安全性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采用中间煤斗的两级式给煤装置,包括主煤斗,主煤斗连接有皮带送煤机构,皮带送煤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中间煤斗,中间煤斗的底部出口连接有螺旋送煤机构,螺旋送煤机构经管道连接有炉膛;所述中间煤斗包括具有垂直斗壁和倾斜斗壁的斗身,皮带送煤机构穿插垂直斗壁,紧贴垂直斗壁设有水箱,水箱内设有换热管,垂直斗壁上设有若干个入风口,入风口与换热管的进气口相连,换热管的出气口连接有负压风机和过滤箱。

前述的采用中间煤斗的两级式给煤装置中,所述中间煤斗内经转轴连接有缓冲叶片,缓冲叶片的叶片数为3-5片。

前述的采用中间煤斗的两级式给煤装置中,所述倾斜斗壁与垂直斗壁呈15°-30°夹角。

前述的采用中间煤斗的两级式给煤装置中,所述换热管为倒置的U型弯管。

前述的采用中间煤斗的两级式给煤装置中,所述中间煤斗的顶端高于皮带送煤机构的最高处30-50cm。

前述的采用中间煤斗的两级式给煤装置中,所述水箱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皮带送煤机构和螺旋送煤机构相结合的送煤方式,拉长了整个送煤的路线,在皮带送煤机构和螺旋送煤机构之间设置中间煤斗,中间煤斗可以吸收大部分炉膛反窜的热烟气,安全性好,送煤时先由主煤斗和皮带送煤机构配合送煤,中间煤斗给予煤一定的缓冲,缓解煤对设备的冲击,经中间煤斗送入螺旋给煤机构的煤也更加分散,连续性更好,速度更均匀,在不影响送煤速度的前提下提高了螺旋给煤机构送煤的稳定性,可以有效预防螺旋给煤机构因堵塞而影响正常运行,兼顾了送煤效率与装置运行的安全性。

具体的,中间煤斗包括具有垂直斗壁和倾斜斗壁的斗身,煤从皮带送煤机构落下时与倾斜斗壁相接触而滑落,中间煤斗内有经转轴连接有缓冲叶片,缓冲叶片受煤的冲击后可以随之转动,起到缓冲作用,垂直斗壁紧贴水箱,且有若干个入风口与水箱内的换热管接通,在炉膛烟气反窜时,随负压风机的作用热烟从入风口被吸入,经换热和过滤后排放,可以有效减少反窜到皮带送煤机构的烟气,延长皮带送煤机构使用寿命,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另外,中间煤斗内缓冲叶片的设计具有一定的阻隔作用,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烟气的上升;水箱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可以不断地进行换水。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在炉膛烟气反窜时可以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很好地兼顾了送煤效率与装置运行的安全性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中间煤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主煤斗,2-皮带送煤机构,3-中间煤斗,4-螺旋送煤机构,5-炉膛,31-垂直斗壁,32-倾斜斗壁,33-水箱,34-换热管,35-入风口,36-负压风机,37-过滤箱,38-缓冲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采用中间煤斗的两级式给煤装置,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主煤斗1,主煤斗1连接有皮带送煤机构2,皮带送煤机构2的输出端连接有中间煤斗3,中间煤斗3的底部出口连接有螺旋送煤机构4,螺旋送煤机构4经管道连接有炉膛5;所述中间煤斗3包括具有垂直斗壁31和倾斜斗壁32的斗身,皮带送煤机构2穿插垂直斗壁31,紧贴垂直斗壁31设有水箱33,水箱33内设有换热管34,垂直斗壁31上设有若干个入风口35,入风口35与换热管34的进气口相连,换热管34的出气口连接有负压风机36和过滤箱37。

所述中间煤斗3内经转轴连接有缓冲叶片38,缓冲叶片38的叶片数为4片。

所述倾斜斗壁32与垂直斗壁31呈20°夹角。

所述换热管34为倒置的U型弯管,此形状增加了换热行程,换热效率更好。

所述中间煤斗3的顶端高于皮带送煤机构2的最高处40cm,煤不会落到中间煤斗3以外的地方。

所述水箱33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可以不断地进行进水与排水,保证正常换热。

以缓冲叶片38的转轴为圆心可以做出同时与垂直斗壁31和倾斜斗壁32相切的圆,此圆的半径比缓冲叶片38长度大5-10cm。

所述垂直斗壁31指中间煤斗3的一壁与水平面相垂直,倾斜斗壁32为与垂直斗壁31相对的侧壁,与水平面成一定的夹角,另外两个未提及的侧壁也均与水平面相垂直。

所述过滤箱37内设有水,采用冷水过滤的方式过滤烟气,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给烟气降温,另一方面也可过滤烟气中夹杂的煤粉等杂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送煤开始前调整中间煤斗3内缓冲叶片38位置,使其中一片缓冲叶片38与倾斜斗壁32之间的间隙最小,送煤时煤从主煤斗1落到皮带送煤机构2,在皮带送煤机构2上进行传送,从皮带送煤机构2输出端落至中间煤斗3的倾斜斗壁32,并沿倾斜斗壁32滑落,滑落过程中与缓冲叶片38接触得到缓冲,缓冲叶片38也因冲击而旋转,煤接着落入螺旋送煤机构4,在螺杆的传动下被送至炉膛5。

在炉膛5烟气反窜时,热烟气沿送煤路线反窜,负压风机36在送煤时始终保持开启,从垂直斗壁31的入风口35将大部分热烟气吸入,在水箱33内的换热管34作用下进行换热,换热后的烟气经过滤箱37的过滤作用再排放,水箱33上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不断地进行进水与排水,保证正常换热,中间煤斗3内的缓冲叶片38也具有一定的阻隔烟气作用,最终反窜到皮带送煤机构2的烟气量较少,有效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