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式垃圾燃烧处理一体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00277发布日期:2020-02-11 13:47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装箱式垃圾燃烧处理一体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装箱式垃圾燃烧处理一体化系统,属于垃圾环保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城市化进程中,垃圾作为城市代谢的产物曾经是城市发展的负担,世界上许多城市均有过垃圾围城的局面。随着环境问题逐渐被重视,节能、环保成为各国的发展主题,已经开始为垃圾处理提供产业发展的机会。全世界垃圾年均增长速度为8.42%,而中国垃圾增长率达到10%以上。全世界每年产生4.9亿吨垃圾,仅中国每年就产生近1.5亿吨城市垃圾。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在如此巨大的垃圾压力下,有理由相信,垃圾处理产业会成为未来国内的明星产业。

目前,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和焚烧两种主流方法。垃圾填埋虽然处理成本较低,但是填埋的垃圾并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残留着大量的细菌、病毒;还潜伏着沼气重金属污染等隐患;其垃圾渗漏液还会长久地污染地下水资源,所以,这种方法潜在着极大危害,会给子孙后代带来无穷的后患。这种方法不仅没有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处理,而且大量占用土地是把污染源留存给子孙后代的危险做法。目前许多发达国家明令禁止填埋垃圾。我国政府的各级主管部门对这种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有了认识势必禁止、淘汰此类行为。

而垃圾焚烧方式对灰飞和尾气的环保要求较高,进而只能在焚烧炉的燃烧效率和尾气净化效率上大作文章。因此,目前大多数符合环保要求的垃圾焚烧厂需配备结构复杂的焚烧炉和尾气净化装置。而且大多数焚烧炉和尾气净化装置的安装需要较多的土建结构去支持,不仅场地占用大,而且安装复杂,不易整体运输移动,基本都需要现场安装调试,不易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装箱式垃圾燃烧处理一体化系统。它不仅能高效地无害化垃圾,而且整体结构紧凑,可整机运输,无土建要求,无需现场安装,不仅可以降低安装成本,而且易于推广应用,尤其适用于一些中小规模的垃圾燃烧处理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集装箱式垃圾燃烧处理一体化系统,其特点是:包括上下叠层连接的上部集装箱体和下部集装箱体,所述上部集装箱体内从前至后依次设有垃圾进料组件、燃烧炉组件、急冷换热器和布袋除尘器;所述下部集装箱体内从前至后依次设有,垃圾进料组件下方的滤液池,燃烧炉组件下方的冷却水池与灰渣槽,和位于布袋除尘器下方的粉尘收集箱。

上述的集装箱式垃圾燃烧处理一体化系统中,所述垃圾进料组件、燃烧炉组件和急冷换热器位于上部集装箱体内的其中一侧,上部集装箱体内的另一侧从后至前依次设有尾气多级处理罐和辅助气化炉(通过热解高热值垃圾,如废弃木片,产生燃气),所述尾气多级处理罐下端延伸至下部集装箱体内,所述下部集装箱体内设有位于辅助气化炉下方的碱液池(如用于尾气多级处理罐中的脱硫罐喷淋的氢氧化钠溶液)。

前述的集装箱式垃圾燃烧处理一体化系统中,所述急冷换热器和布袋除尘器之间设有活性炭吸收塔,用于尾气中有害气体的初步吸收,活性炭吸收塔中容易被带出的活性炭粉尘也可在布袋除尘器中去除,可大大降低后续尾气多级处理罐的处理压力。

前述的集装箱式垃圾燃烧处理一体化系统中,所述垃圾进料组件包括位于上部集装箱体内的竖直进料槽,竖直进料槽上端延伸至上部集装箱体外并设有进料口;竖直进料槽侧边设有延伸至上部集装箱体前端外侧的横向推料槽,横向推料槽内设有推料封堵块块和推料动力机构;竖直进料槽底部设有过滤板。推料推料封堵块在推至抵住燃烧腔与竖直进料槽的连通口时,可以使连通口被封堵,从而防止燃烧炉内火焰引燃竖直进料槽内的待处理垃圾。

前述的集装箱式垃圾燃烧处理一体化系统中,所述燃烧炉组件包括一端连通至垃圾进料组件的燃烧腔,燃烧腔另一端与所述灰渣槽连通;燃烧腔上方设置有一层或多层平行二次燃烧腔,最上层的二次燃烧腔的尾端连接至急冷换热器。二次燃烧腔用于将燃烧炉中未充分燃烧的尾气(含热解产气,如一氧化碳等可燃气体)进行充分燃烧,多层的结构又可拉长气体燃烧路径,从而提高二次燃烧的问题,减少二噁英等致癌有害物质的产生。

前述的集装箱式垃圾燃烧处理一体化系统中,所述燃烧腔内设有炉排。燃烧腔可倾斜设置,因此可使用阶梯式往复炉排。最终的炉渣可排至下方的灰渣槽。

前述的集装箱式垃圾燃烧处理一体化系统中,所述辅助气化炉上部设有排出尾气的引风机和用于供氧的鼓风机。

前述的集装箱式垃圾燃烧处理一体化系统中,所述鼓风机连接至燃烧炉组件的燃烧腔和二次燃烧腔,以及辅助气化炉。

前述的集装箱式垃圾燃烧处理一体化系统中,所述燃烧炉组件外侧包覆有隔热材料层。

前述的集装箱式垃圾燃烧处理一体化系统中,所述冷却水池内设有多块上下错落设置的折流板,用于加长水的流程,加速冷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使用上下叠层的集装箱结构来集中容纳垃圾燃烧处理的各类设备,巧妙地利用集装箱结构的上下联合空间,及单个集装箱结构的分隔空间,来将各类大小不一、安装要求不同的部件进行有效布置,整体结构极其紧凑,又不失安装与维护的便捷性。而集装箱结构又极为便于整体运输,使用时仅需将本发明的结构运输至燃烧场所放置稳当,无需任何土建项目配合,再灌装各类冷却液、碱液、吸收材料即可投入使用,十分有利于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当需要垃圾焚烧厂迁址时,也无需拆卸,整体运输即可。

此外,本发明的燃烧炉组件及进料组件结构巧妙,不仅能在进料的过程中对垃圾进行沥水、干燥、预热,还可以大大提高垃圾的燃烧效率,尾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也相对较少。结合辅助气化炉的热解燃气供应,可使热值较低的垃圾的燃烧尾气也能在二次燃烧室中进行高温二次燃烧,从而提高本发明对于各类垃圾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前端垂直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后端垂直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水平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上部集装箱体,2-下部集装箱体,3-急冷换热器,4-布袋除尘器,5-滤液池,6-冷却水池,7-灰渣槽,8-粉尘收集箱,9-尾气多级处理罐,10-辅助气化炉,11-碱液池,12-活性炭吸收塔,13-引风机,14-鼓风机,101-竖直进料槽,102-推料封堵块,103-推料动力机构,104-过滤板,105-横向推料槽,201-燃烧腔,202-二次燃烧腔,203-炉排,601-折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集装箱式垃圾燃烧处理一体化系统,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上下叠层连接的上部集装箱体1和下部集装箱体2,所述上部集装箱体1内从前至后依次设有垃圾进料组件、燃烧炉组件、急冷换热器3和布袋除尘器4;所述下部集装箱体2内从前至后依次设有,垃圾进料组件下方的滤液池5,燃烧炉组件下方的冷却水池6与灰渣槽7,和位于布袋除尘器4下方的粉尘收集箱8。所述垃圾进料组件、燃烧炉组件和急冷换热器3位于上部集装箱体1内的其中一侧,上部集装箱体1内的另一侧从后至前依次设有尾气多级处理罐9和辅助气化炉10,所述尾气多级处理罐9下端延伸至下部集装箱体2内,所述下部集装箱体2内设有位于辅助气化炉10下方的碱液池11。

所述垃圾进料组件包括位于上部集装箱体1内的竖直进料槽101,竖直进料槽101上端延伸至上部集装箱体1外并设有进料口;竖直进料槽101侧边设有延伸至上部集装箱体1前端外侧的横向推料槽105,横向推料槽105内设有推料封堵块102和推料动力机构103;竖直进料槽101底部设有过滤板104。所述燃烧炉组件包括一端连通至垃圾进料组件的燃烧腔201,燃烧腔201另一端与所述灰渣槽7连通;燃烧腔201上方设置有一层或多层平行二次燃烧腔202,最上层的二次燃烧腔202的尾端连接至急冷换热器3。所述燃烧腔201内设有炉排203。所述辅助气化炉10上部设有排出尾气的引风机13和用于供氧的鼓风机14。所述鼓风机14连接至燃烧炉组件的燃烧腔201和二次燃烧腔202,以及辅助气化炉10。所述燃烧炉组件外侧包覆有隔热材料层。所述冷却水池6内设有多块上下错落设置的折流板601。

作为优选,所述急冷换热器3和布袋除尘器4之间可设有活性炭吸收塔12。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

首先,推料封堵块102推至可以封堵住连通口,然后从竖直进料槽101装载待处理垃圾,推料封堵块102应略小于竖直进料槽,使垃圾渗滤液可沿着缝隙从过滤板104流入滤液池5,当燃烧腔201内正在燃烧时,热量可传递至推料封堵块102,并对上部积存的垃圾进行干燥预热。当需要往燃烧腔201补充垃圾时,推料封堵块102缩回横向推料槽,垃圾下落,再向前推动推料封堵块102即可将最下层的垃圾推进燃烧腔201;

然后,垃圾顺着燃烧腔201内的炉排203进行逐级燃烧,炉渣最终进入灰渣槽7,而尾气进入二次燃烧腔202进行高温二次燃烧,二次燃烧后的尾气进入急冷换热器进行急速冷却,冷凝大多数焦油、水;急冷换热器的冷却水可在冷却水池中进行自然冷却。当需要对急冷换热器得到的热量进行利用时,可以将急冷换热器连接发电装置或热水供应系统。

被冷却的尾气进入吸收塔活性炭吸收塔12进行吸附,进入布袋除尘器4进行飞灰回收,然后进如尾气多级处理罐9进行脱硫、脱销处理,最后排放符合环保要求的尾气。

当待处理的垃圾热值较低(如有机质含量相对较低)时,二次燃烧室内的温度达不到要求,可启动辅助汽化炉,通过在二次燃烧时内混合辅助汽化炉提供的热解燃气(同时加大进样量)以提高二次燃烧的温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