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57377发布日期:2019-11-29 16:23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蓄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蓄能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蓄能系统。



背景技术:

蓄能主要是储存电能或热能。

目前在蓄能侧:现有的蓄能方式主要有机械蓄能(例如弹簧蓄能)、储热蓄能、化学蓄能、抽水蓄能等,除抽水蓄能外,其它蓄能方式均存在“蓄能能量较小,蓄能有限”的不足。与此同时,现有的蓄能方式中,都只是单纯的蓄能,在能量的储蓄过程中没有新的价值的产生。

在能源供给侧:首先是大量光热能被浪费;其次是,新能源领域存在大量弃风、弃光、弃水的情形(受限于新能源发电自身波动性较大、存在随机性、间歇性等不稳定因素、会对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隐患的原因,故被迫放弃风能、光能和水能,停止相应发电机组或减少其发电量),以下内容载自《弃风、弃光、弃水:新能源“三弃”正持续恶化》:

据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弃风电量从2015年的339亿千瓦时,增加到2016年的497亿千瓦时,弃风率上升至约17%。

西北地区阳光充足,是近年来我国光伏发电的重要区域。但调查发现,2016年,弃光也主要发生在西北地区,弃光电量由2015年的49亿千瓦时增加到2016年的70亿千瓦时,弃光率提高了6个百分点。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的调查发现,2016年,弃水主要发生在四川、云南两省。而这两个省是我国水电较为发达的区域,资料显示,金沙江流域规划的水库总库容将达到径流量的83%,长江上游地区水库总库容将达到河川径流量的61%,均超过国际公认40%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警戒线。四川省2016年全年由于新增水电装机容量超过系统增加的消纳能力,且没有新增外送能力,弃水电量进一步增加,约为1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39%,创近5年新高。

此外,现有针对弃风或弃光的蓄能方法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例如,现有技术中公告号cn105371343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弃风弃光供热的电热锅炉蓄热供热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该技术方案能利用弃风弃光来给高压电锅炉供电来加热水,后将加热水作为人员来满足区域供暖需求。但是,该技术方案是将弃风弃光的能量,立即通过高压电锅炉转换成热能,该热能加热水后立即用于给千家万户家庭供暖并耗费掉弃风弃光的能量。所以,该技术方案无法对弃用电进行长时间大规模的存储,并且,热能传送过程损耗较大,故热能也难以实现远距离传送。

另外,现有技术中公告号cn108039713a的文献公开了“一种弃风与大规模电储热和电池储能协调运行方法”,但该技术方案将弃风的能量转换成热能或存储在电池中,存在操作复杂、储能容量低、电池成本高易衰减损耗的不足之处。

综上,如何对弃风、弃光、弃水以及利用小时数偏低的核电机组的所产生的能量进行大规模的有效利用,一直是本领域长期没能解决的技术难题。

基于上述背景,如何提供一种易于实现,能够产业化规模化蓄能的蓄能系统,是亟需考虑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易于实现,能够产业化规模化蓄能的蓄能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蓄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粉系统和搅拌加热装置;

所述制粉系统包括磨粉设备,所述磨粉设备用于将原煤加工成煤粉;

所述搅拌加热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部具有投料口,所述罐体的下部设有带有开关的出料口;所述罐体的内部设置有可转动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固定连接有搅拌用叶片,所述罐体的外部固定安装有驱动所述搅拌轴的驱动电机;所述罐体上设有用于对罐体内部加热的加热结构。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蓄能系统具有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蓄能系统具有易于实施、安全、环保、蓄能时间长、蓄能可靠、易于使用和使用起来更为灵活的优点。

因为,煤粉的表面积大,与空气中的氧相接触容易引发自燃和爆炸;所以,在现有技术中,煤粉均是通过磨粉机磨成煤粉后立即通过鼓风或负压设备导送到工业锅炉内迅速燃烧使用掉。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蓄能系统能够十分容易的制得憎水型煤粉,憎水型煤粉通过其表面的憎水材料来使得自身能够防水和与空气隔离开,从而能够实现安全无损耗的长时间(以年为单位)储存,且在运输过程中也更加安全、环保。憎水型煤粉不仅可用于供火电厂中的工业锅炉使用来发电,也可易于用在工业窑炉来加工瓷器等产品,还易于利用煤粉来制得煤气;故具有易于使用和使用起来更为灵活的优点。

与此同时,憎水型煤粉在燃烧时,与就地实时制作、随制随用,且未憎水型处理时的煤粉性质一样。同样具有燃烧迅速。故蓄能损耗很小,蓄能效果优良。

2、易于充分利用弃风、弃光、弃水以及利用小时数偏低的核电机组的所产生的电能,并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的蓄能。

首先,制粉设备为现有设备,易于大量采购和安装使用,并可通过制粉设备的台数与可变(用电)功率来瞬时适应风能、光伏发电或水力发电的间歇性特点及电网低谷电的不定时的输入(即有更多的电能就多开制粉设备,更少的电能就少开制粉设备),也即有风、光水等产生电能就制粉,无风、无光、无水等能源就不制粉。风大(光强),就多制。风小(光弱)就少制。以此类推。

由上,本方案的蓄能系统能够充分的吸收弃风、弃光、弃水以及利用小时数偏低的核电机组的所产生的能量,克服了长期困扰本领域的“弃风弃光弃水”的利用难题。

3、经济效益显著。

首先,因为煤粉相较于煤块而言具有更大的表面积,能够提高燃煤效率,提高发热量。故单位重量的煤粉相较于同等重量的煤块,能释放更多的热能,也即,煤粉的储能密度和能量释放效率更高。

随后,因为我国西部(例如,新疆)和西北地区(例如,甘肃或内蒙古)储煤资源丰富,大部分储煤资源丰富也是光电、风电产能聚集的地区(例如,新疆哈密市和新疆托里县)。

比如:新疆动力煤从新疆各地经长途运输至用户后,都要消耗厂用电(可上网电量)来制粉,通常对效率高的火电厂,将一吨煤制成煤粉需耗电20千瓦时以上。因此,若将煤在运输前就消耗低质能量(为弃风、弃光、弃水以及利用小时数偏低的核电机组的所产生的能量)将其制成煤粉,这样每吨煤粉与原煤相比就多蓄能至少20千瓦时以上。若将1千万吨煤制成煤粉就需耗电2亿千瓦时。相当于一台3万(kw)机组的7000小时满发电量。

目前,新疆每年产动力用煤1.6亿吨,都是在用户端消耗可上网电制成煤粉后使用。即每年需耗可上网电量32亿千瓦时以上。

同时,2017年新疆全年弃风电量132.5亿千瓦时,弃光电量28.2亿千瓦时,合计160.7亿千瓦时,能满足8亿吨煤的制粉用电量。故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蓄能系统后,能够将新疆地区的弃风电量和弃光电量充分利用,并将该部分能量以憎水型煤粉的形式储蓄起来。

由上可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蓄能系统后,易于在各个新能源发电场、产煤地(利用新能源弃用电或低谷电)或煤炭集散地(利用新能源弃用电或低谷电)实施,并充分利用好新能源产生的能源,避免停机造成的巨大浪费;与此同时,将制得的憎水型煤粉用于火电厂或工业锅炉后,还能够减少火电厂或工业锅炉直接利用“普通工业用电高峰电价”来制备煤粉,从而帮助火电厂或工业锅炉的使用单位节省开支,提升效益。可见,本实用新型的蓄能系统能够产生显著的综合经济效益。

注:以光伏发电为例,近年来,低效产品快速被市场所淘汰,高效产品不仅成为主流,价格还不断下降。如今,例如在印度,光伏发电的价格是0.04美元每千瓦时(按1美元兑换6.7元人民币的汇率来算,则为人民币0.27元每千瓦时),比火电的价格还要低。

目前,我国与世界上的很多国家一样均实行“峰谷电价”。以江苏为例,普通工业用电高峰电价约为每度1.4元左右,低谷电价约为0.4元左右;而国外电价价差动辄在5倍以上。德国新能源参与竞价后,由于有政府补贴,在风电多的时候,常常报出负电价。

综上,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蓄能系统后,经济效益将更为显著。

4、帮助实现一种更优的电力供应模式。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蓄能系统后,通过目前的弃用电或低谷电来加工制得憎水型煤粉(且憎水型煤粉的造价也更低);随后,在用电高峰时期,火电厂可大量利用憎水型煤粉来发电以满足高峰用电需求。这样即可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蓄能系统,将弃用电或低谷电的能量以憎水型煤粉的形式储蓄起来,并用于在用电高峰期“填峰”,从而可帮助使得整个电网更加平稳可靠,并获得更优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5、能够更灵活的蓄能,实现“用能无时效性”。

“用能无时效性”是指用能系统消耗电能并产生工作业绩与电能输入的时间无关。即随时随地只要有电能输入,就产生工作业绩。瞬时输入电能越多,瞬时产生的工作业绩也成正比的增加。

目前,全世界的煤制成煤粉后,由于煤粉在运输途中,与空气接触后,具有扬尘、自燃、易爆、挥发分与块煤运输相比易析出,由于吸潮及氧化的作用导致发热量下降等因素,使得煤粉既不能常规储存,也不能常规长距离安全运输。因此只能将煤运输到各个分散的用户后,才将煤制成煤粉并必须立即使用(煤粉属二级易燃易爆物品,绝不能在与空气接触的情况下大量储存)。这使得制粉用电的成本就是用户当地的电价或用户发电的上网电价。将煤集中制成煤粉虽然符合“用能无时效性”的要求,但由于煤粉难于储存及运输的特性使得这种“用能无时效性”的优势不能体现在经济效益中。

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使何煤种(包括褐煤)的煤粉在长期储存及长途运输过程中无任何重量及质量的损耗,完全杜绝自燃、扬尘、吸潮等问题的发生;所以,憎水性煤粉可用密闭运载器储存及气动设备进行装卸。这样煤在运输前的制粉过程中,就可利用调节制粉设备中的磨煤机运行的数量及功率来满足风电、光伏或水电发电的随机性、波动性的需要,能有效调节新能源发电引起的电网电压、频率及相位的变化,使大规模风电及光伏发电方便可靠地并入常规电网以供“集中制备憎水型煤粉,并以憎水型煤粉的形式来存储能量”。因此,将原煤集中制成憎水型煤粉,是符合“用能无时效性”的要求。

6、憎水型煤粉易于采用输水管道来输送,更显著的降低使用成本。

正是因为憎水型煤粉能够防水,故可以直接通过输水管道来输送,这样即使得输送成本大幅低于铁轮运输成本和汽运成本,获得更为显著的使用优势;还因为输水管道的建设难度和建设成本更低,故能够直接铺设输水管道来连接憎水型煤粉制造地和煤粉使用区域或单个用户,使得憎水型煤粉的利用起来更为便利。

7、运输和储放损耗低,经济效益更优。

国家建材局规定:大宗原材料的定额损耗率分别为:煤炭≤4%、水渣≤5%、铁粉(硫酸渣)≤3%、石膏≤3%。煤在储存、运输过程中,由于风力等原因会随风流失、抛洒扬尘。据统计,目前在铁路、公路等运输过程中,一次运输煤损耗约为0.8%—1%,运输(转运)次数越多,损耗越大。

煤在空气中存放一年发热量会降低比例约为:8至30%。其中,无烟煤发热量降低较少,褐煤发热量降低最高。

由上,现有煤炭采用汽运或铁路运输会有减损(破损、吹拂或漏洒);且煤炭在有氧环境中存放会氧化发热并减少发热量(使得最终燃烧释放的热量降低)。

采用本实用新型蓄能系统生产的憎水型煤粉蓄能,可利用密闭运载器(如:集装箱,或带有可封闭的装料口和/或可封闭的取料口的罐体)装载憎水型煤粉,从而便于汽运或铁路运输,并避免扬尘和漏洒损失,有效降低或避免运输损耗,并提升运输的环保性。

此外,采用本实用新型蓄能系统生产的憎水型煤粉蓄能,也可采用水力管道来输送,相较于汽运或铁路运输而言,又能够进一步大幅输送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蓄能系统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蓄能系统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蓄能系统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蓄能系统的第四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气送式管道用煤粉供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蓄能系统的第五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活塞式管道用煤粉供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处在装有憎水型煤粉的状态)。

图8为图6中活塞式管道用煤粉供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处在向输送管道供入憎水型煤粉的状态)。

图9为本实用新型蓄能系统的第六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a电能;

b原煤;

c水;

1制粉设备;

2搅拌加热装置;

3搅拌混合器;

4喂料泵;

5隔膜泵;

6输送管道;

7物料池;

8消能结构;

9陶瓷负压过滤设备;

10用前储放仓;

11煤粉临时储放仓;

12憎水煤粉储放仓;

13气送式管道用煤粉供入装置(1301装载筒,1302增压泵);

14活塞式管道用煤粉供入装置(1401活塞筒,1402动力缸,1403活塞);

15密闭运载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蓄能系统的第一种实施例,如图1所示:

蓄能系统包括制粉系统和搅拌加热装置2;

所述制粉系统包括磨粉设备,所述磨粉设备用于将原煤加工成煤粉;

所述搅拌加热装置2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部具有投料口,所述罐体的下部设有带有开关的出料口;所述罐体的内部设置有可转动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固定连接有搅拌用叶片,所述罐体的外部固定安装有驱动所述搅拌轴的驱动电机;所述罐体上设有用于对罐体内部加热的加热结构。

上述蓄能系统的工作原理为:

可便捷的用磨粉设备来利用(弃风、弃光或弃水)电能来使得磨粉设备将原煤磨成煤粉;随后,也可便捷的用搅拌加热装置2来利用(弃风、弃光或弃水)电能来对加入罐体内部的煤粉和憎水材料进行搅拌和电加热,并最终制得憎水型煤粉,并以憎水型煤粉的形式来存储能量。

上述蓄能系统的优点是:

可通过制粉系统和搅拌加热装置2的台数与可变(用电)功率来瞬时适应风能、光伏发电或水力发电的间歇性特点及电网低谷电的不定时的输入(即有更多的电能就多开制粉设备1,更少的电能就少开制粉设备1),也即有风、光水等产生电能就制粉,无风、无光、无水等能源就不制粉。风大(光强),就多制。风小(光弱)就少制。以此类推。

由上可见,上述蓄能系统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储蓄能量,且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迅速实施(制造和安装使用)。

实施时,所述磨粉设备为磨煤机、球磨机和磨粉机中任意一种或多种。

上述磨粉设备均能实现将原煤加工为煤粉,可根据采购和使用需求来灵活选用。

实施时,所述制粉系统还包括原煤料斗和输送设备,所述原煤料斗用于盛装原煤,所述原煤料斗底部的输出口与所述输送设备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输送设备的输出端导送原煤至所述磨粉设备的输入口。

上述输送设备可采用皮带机或绞龙输送机。

采用上述原煤料斗和输送设备后,可实现原煤的自动供料,提高原煤的供入效率。

实施时,所述磨粉设备的输出口与所述搅拌加热装置2的投料口之间通过绞龙输送机相连接。

这样一来,即可便捷的将煤粉输送至搅拌加热装置2。

实施时,所述罐体为横向布置的罐体结构,所述罐体的底部为斗型结构且该斗型结构的底部出口构成所述出料口;所述搅拌轴与所述罐体的轴向一致。

采用横向布置的罐体结构后,能够避免煤粉在罐体内局部处的大量堆积,避免大量堆积的煤粉对搅拌用叶片的阻碍,更好确保罐体内的搅拌和加热的均匀性。

实施时,所述加热结构包括在罐体的侧壁内部设置的夹层空间,所述夹层空间内填充有加热介质,所述罐体上还设置有供所述加热介质流入的介质输入口和供所述加热介质流出的介质输出口;

所述加热结构还包括加热炉,所述加热炉为电加热式或光加热式;所述加热炉用于对所述加热介质进行加热,且所述加热炉的上部设有回流接口,所述加热炉的下部设有输出接口;

所述加热结构还包括离心泵,所述离心泵的输入口与所述加热炉的输出接口连通,所述离心泵的输出口与所述罐体上的介质输入口连通,所述罐体上的介质输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加热炉上的回流接口连通。

上述加热介质可以是加热油或水中任意一种。

采用上述加热结构后,即可便捷的利用弃风弃光或弃水的电能,或者,低谷电来实现均匀加热并制得憎水型煤粉。

上述蓄能系统还包括输送系统:

所述输送系统包括密闭运载器和/或煤粉水混合输送装置,其中,所述密闭运载器内部具有用于装入憎水型煤粉的容腔;所述煤粉水混合输送装置用于将憎水型煤粉与水相混合后输送。

所述煤粉水混合输送装置包括搅拌混合器3、输送泵和输送管道;

所述搅拌混合器3包括混合池,所述混合池的内部设置有可转动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带有搅拌用叶片;所述混合池上设置有煤粉投料口和供水口;

所述输送管道的一端为吸入端,另一端为输出端;所述吸入端与所述混合池的内底部连通;

所述输送管道上固定安装有所述输送泵,所述输送泵用于对输送管道内的煤粉水混合物进行输送。

上述输送系统的优点是:

1、能够更好的适用于较为缺水的地区。

因为,采用搅拌混合器3混合后,能够大幅提高水与憎水型煤粉比例,最高可使得憎水型煤粉占水的体积达到55%,使得煤粉水混合物仍具有较高的流动性,易于在输送管道像水一样可靠输送。

所以,本方案能够提高水中憎水型煤粉的占比,降低输送煤粉的水用量,从而更适于在较为缺水的区域使用。

2、能够更好的计量。

采用搅拌混合器3混合后,能够更好的实现煤粉水混合物憎水型煤粉与水具有恒定的体积比,便于通过输出的流量来计算外输憎水型煤粉的体积和质量,更好的实现准确的计量。

3、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使用。

该输送系统的构成简单,相应构件均可采用现有的成熟产品,故具有易于采购、制造和搭建以及使用的优点。

4、输送环保、成本低,输送效率高。

输送管道可直接安装在地面或浅埋施工,进而能够降低建设成本。

相较于铁路运输,采用管道来运输憎水型煤粉能够降低50%以上的运输成本。且不受运力的影响。相较于公路运输,采用管道来运输憎水型煤粉能够降低70%以上的运输成本。且不受天气及路况的影响。

此外,采用管道来运输憎水型煤粉不仅能够更好的避免扬尘,还能够直接利用污水来输送,降低输送水的要求并进一步降低输送成本,并且,利用污水来输送憎水型煤粉,憎水型煤粉凭借其较大的表面积可粘附污水中较多的污物,从而还起到一定净化污水的作用。

实施时,所述输送泵包括喂料泵4和隔膜泵5,所述喂料泵4和隔膜泵5沿所述输送管道的输送方向由前往后依次设置。

采用喂料泵4和隔膜泵5的结构,可使得煤粉水混合物中憎水型煤粉占水的体积最高达到55%,也能够顺利输送,确保憎水型煤粉输送的可靠性。

实施时,所述输送系统还包括物料池7,所述输送管道的输出端与所述物料池7连通,所述物料池7用于安装在输送目的地且用于汇聚由输送管道输出的煤粉水混合物。

设置物料池7后便于在输送目的来汇聚并存储煤粉水混合物。

所述输送系统还包括消能结构8,所述消能结构8设置靠近所述物料池7的所述输送管道上,且所述消能结构8用于减低所述输送管道内的煤粉水混合物的冲击力。

设置消能结构8后,可避免对煤粉水混合物存储设备的冲击力,更好的保护后输送末端的储存器。

实施时,所述消能结构8为消力井或消能阀。

消力井(也称为“消能井”)和消能阀均能够减少水流动能,起到理想的消能作用。

所述输送系统还包括脱水设备,所述脱水设备的投料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物料池7连通。

这样即可通过脱水设备来使得憎水型煤粉与水相分离。

实施时,所述脱水设备为陶瓷负压过滤设备9。

实施时,所述输送系统还包括用前储放仓10,所述脱水设备的出料口通过皮带输送机与所述脱水设备的出料口连通。

蓄能系统的第二种实施例,如图2所示:

实施时,优选,在制粉系统和搅拌加热装置2之间还设置有一个煤粉临时储放仓11,所述煤粉临时储放仓11的出料口通过绞龙输送机与所述搅拌加热装置2的煤粉进料口相连接。

实施时,所述制粉系统还包括气力输送装置(图中未示出),所述气力输送装置包括中间供料罐、真空泵和吸入管,所述中间供料罐整体密封的罐体结构,且所述中间供料罐的底部为锥斗型结构;

所述真空泵通过管道与所述中间供料罐的内部连通;

所述吸入管的一端为吸入端,另一端为输出端;所述吸入端与磨粉设备的出料口连通,所述输出端与所述中间供料罐的罐体内部连通。

上述气力输送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煤粉不会从系统中泄漏,环保性好;

2、压力低,输送可靠,设备简单,投资少;

3、易实现多点进料,易于与多套磨粉设备配合使用;

4、采用多嘴吸料,避免了进料点的粉尘飞扬;

蓄能系统的第三种实施例,如图3所示:

实施时,蓄能系统还包括憎水煤粉储放仓12,所述搅拌加热装置2的出料口通过绞龙输送机与所述憎水煤粉储放仓12的进料口相连接。

采用憎水煤粉储放仓12后,能够大量储放憎水煤粉,更好的平衡憎水煤粉的制备和外输。

蓄能系统的第四种实施例,如图4和图5所示:

本实施例同蓄能系统的第三种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采用气送式管道用煤粉供入装置13来代替搅拌混合器,气送式管道用煤粉供入装置13包括装载筒1301和增压泵1302,其中,所述装载筒1301侧壁上设置有煤粉供入口,且该煤粉供入口处设有供煤粉用电控阀,所述装载筒1301底部通过带有供入管道用电控阀的管道与输送管道相连通;所述装载筒1301的侧壁上还设有增压口,所述增压泵1302的供气口与所述增压口之间通过管道密封固定连通。

上述气送式管道用煤粉供入装置13在使用时:

首先,关闭供入管道用电控阀和增压泵1302,开启供煤粉用电控阀并向装载筒1301中持续供入憎水型煤粉;

随后,关闭煤粉用电控阀和供入管道用电控阀,开启增压泵1302来增大装载筒1301的气压并使得该气压大于输送管道中的水压;

最后,开启供入管道用电控阀,使得装载筒1301在气压作用下喷入输送管道,完成输送。

蓄能系统的第五种实施例,如图6至图8所示:

本实施例同蓄能系统的第三种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采用活塞式管道用煤粉供入装置14来代替搅拌混合器,活塞式管道用煤粉供入装置14包括活塞筒1401,动力缸1402,活塞1403;

所活塞筒1401的下端通过法兰与输送管道密封连通;所活塞筒1401的侧壁上设置有煤粉供入口;

所述动力缸1402固定安装在所述活塞筒1401的上端面,且所述动力缸1402的推杆位于所述活塞筒1401且固定有所述活塞1403;

所述活塞包括沿所述推杆轴向间隔固定的两块板,两块板的周向边缘与所述活塞筒1401内侧壁之间滑动密封相连接;两块板之间的空间构成煤粉装入腔,所述煤粉装入腔在所述推杆推动下能够进入输送管道内;

上述活塞式管道用煤粉供入装置14在使用时:

首先,推杆回位,通过煤粉供入口向上述煤粉装入腔装入憎水型煤粉;

随后,推杆推定活塞下移并使得两块板之间的煤粉装入腔内的憎水型煤粉供入输送管道内,憎水型煤粉在输送管道内水流作用下完全进入输送管道内进行水力输送。

最后,推杆再次回位。

蓄能系统的第六种实施例,如图9所示:

以上五种实施例均是采用水力管道来输送憎水型煤粉。本实施例不同与以上五种实施例,本实施例采用密闭运载器来装载憎水型煤粉,并最终通过汽运或火车来载运该密闭运载器,最终完成输送。

上述密闭运载器可以是集装箱,或带有可封闭的装料口和/或可封闭的取料口的罐体。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需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前提下,作出的若干变形和改进的技术方案应同样视为落入本权利要求书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