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提高电厂机组效率余热吸收烟气再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35243发布日期:2020-09-15 19:42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提高电厂机组效率余热吸收烟气再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煤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提高电厂机组效率余热吸收烟气再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在燃煤电厂中,锅炉排烟中蕴含的热量约占燃料热值的4%~8%,而锅炉排烟温度高的问题一直是个难题,回收这部分的热量,可以降低锅炉排烟损失。而影响排烟损失的主要因素就是排烟温度,所以降低排烟温度可有效提高锅炉效率,进而提高电厂机组发电热效率。

综上所述,现有的锅炉存在排烟温度高,锅炉排烟损失严重,降低锅炉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锅炉存在排烟温度高,锅炉排烟损失严重,降低锅炉效率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用于提高电厂机组效率余热吸收烟气再循环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提高电厂机组效率余热吸收烟气再循环系统,它包括旁路换热器1、烟气再循环风机2、锅炉3、中温炉烟管道4、循环风机出口烟道5、循环风机入口烟道6、旁路出口烟道7、旁路入口烟道8、预热器入口烟道9、预热器出口烟道10、冷烟烟道11和空气预热器12,空气预热器12烟气侧的入口端通过预热器入口烟道9与锅炉3的烟气出口连通,空气预热器12烟气侧的出口端通过预热器出口烟道10与冷烟烟道11连通,旁路换热器1管侧入口端通过旁路入口烟道8与预热器入口烟道9连通,旁路换热器1管侧出口端通过旁路出口烟道7与预热器出口烟道10连通,旁路换热器1壳侧入口端通过循环风机出口烟道5与烟气再循环风机2出口端连通,烟气再循环风机2入口端通过循环风机入口烟道6与冷烟烟道11连通,旁路换热器1壳侧出口端通过中温炉烟管道4与锅炉3的炉膛连通。

进一步地,它还包括旁路烟道调节挡板13和主烟道调节挡板14,主烟道调节挡板14设置在预热器入口烟道9内部,旁路烟道调节挡板13设置在旁路入口烟道8内部。

进一步地,主烟道调节挡板14可转动安装在预热器入口烟道9内壁上。

进一步地,主烟道调节挡板14与预热器入口烟道9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α,α=0-90°。

进一步地,α=30°。

进一步地,旁路烟道调节挡板13可转动安装在旁路入口烟道8内壁上。

进一步地,旁路烟道调节挡板13与旁路入口烟道8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β,β=0-90°。

进一步地,β=30°。

进一步地,它还包括冷风入口风道15和热风出口风道16,空气预热器12空气侧的入口端通过冷风入口风道15分别与外部一次风机冷风和二次风机冷风通道连通,空气预热器12空气侧的出口端通过热风出口风道16分别与外部磨煤机一次热风通道和燃烧器二次热风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它还包括低压省煤器17,低压省煤器17位于冷烟烟道11与预热器出口烟道10之间,低压省煤器17入口与预热器出口烟道10连通,低压省煤器17出口与冷烟烟道11连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用于提高电厂机组效率余热吸收烟气再循环系统可实现对燃烧温度、氧浓度的控制,改善燃烧室温度场、流场,从而达到降低排放和提高燃烧效率的目的。旁路换热器是进行热量交换的装置,从旁路入口烟道来的热烟气和从循环风机出口烟道来的冷烟气在旁路换热器中进行换热,交换热量,热烟气温度降低,从旁路出口烟道进入预热器入口烟道;冷烟气温度升高,从中温炉烟管道进入锅炉中。

2、随着锅炉容量的越来越大,参数越来越高,受热面布置越来越复杂,烟气再循环可实现对燃烧温度、氧浓度的控制,改善燃烧室温度场、流场等,从而达到降低排放和提高燃烧效率的目的。

3、本实用新型用于提高电厂机组效率余热吸收烟气再循环系统设计简单、投资少、运行操作方便,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需求,同时实用性较强,前景十分可观,可有效地提高电厂运行经济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4、本实用新型的烟气再循环从炉底送入锅炉本体,根据炉底增加烟气再循环,通过进行核算,烟气再循环的投入会影响屏底烟温的变化,能有效控制炉膛温度水平,抑制或防止炉膛结焦;采用合适的烟气再循环份额,随着再循环烟气份额的增加,屏底烟温水平下降,使炉膛的辐射吸热量及烟气在炉膛的停留时间减少,布置在炉膛上部的辐射受热面由于烟气温度稍微降低,不会对炉膛上部过热器受热面造成超温现象。同时炉膛出口烟气温度也不会增加。由于对流受热面处烟气流量增加,烟气侧放热系数增大,对流传热量增加,工质出口温度上升,越位于烟气行程下游的受热面变化程度越明显。一般在再循环烟气率为20%~25%时,对流受热面汽温可提高30-40℃。较高的烟气温度有助于炉内燃煤的稳定燃烧,对于屏底烟温影响较小。从旁路换热器出口的烟气烟温在350℃以上,与二次风温度差别较小,在投运后对于炉内燃烧是有利的。采用旁通烟道烟道布置形式,这种布置可降低锅炉排烟8~10℃,提高了锅炉效率达到0.3%~0.5%。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提高电厂机组效率余热吸收烟气再循环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提高电厂机组效率余热吸收烟气再循环系统,它包括旁路换热器1、烟气再循环风机2、锅炉3、中温炉烟管道4、循环风机出口烟道5、循环风机入口烟道6、旁路出口烟道7、旁路入口烟道8、预热器入口烟道9、预热器出口烟道10、冷烟烟道11和空气预热器12,空气预热器12烟气侧的入口端通过预热器入口烟道9与锅炉3的烟气出口连通,空气预热器12烟气侧的出口端通过预热器出口烟道10与冷烟烟道11连通,旁路换热器1管侧入口端通过旁路入口烟道8与预热器入口烟道9连通,旁路换热器1管侧出口端通过旁路出口烟道7与预热器出口烟道10连通,旁路换热器1壳侧入口端通过循环风机出口烟道5与烟气再循环风机2出口端连通,烟气再循环风机2入口端通过循环风机入口烟道6与冷烟烟道11连通,旁路换热器1壳侧出口端通过中温炉烟管道4与锅炉3的炉膛连通。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它还包括旁路烟道调节挡板13和主烟道调节挡板14,主烟道调节挡板14设置在预热器入口烟道9内部,旁路烟道调节挡板13设置在旁路入口烟道8内部。如此设置,通过旁路烟道调节挡板13、主烟道调节挡板14调节由锅炉3中煤粉燃烧所产生的烟气通过空气预热器12和旁路换热器1的比例,达到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3效率的目的。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主烟道调节挡板14可转动安装在预热器入口烟道9内壁上。如此设置,通过主烟道调节挡板14调节由锅炉3中煤粉燃烧所产生的烟气通过空气预热器12的烟气量。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主烟道调节挡板14与预热器入口烟道9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α,α=0-90°。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α=30°。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或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旁路烟道调节挡板13可转动安装在旁路入口烟道8内壁上。如此设置,通过旁路烟道调节挡板13调节由锅炉3中煤粉燃烧所产生的烟气通过旁路换热器1的烟气量。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或五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旁路烟道调节挡板13与旁路入口烟道8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β,β=0-90°。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或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β=30°。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或七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它还包括冷风入口风道15和热风出口风道16,空气预热器12空气侧的入口端通过冷风入口风道15分别与外部一次风机冷风和二次风机冷风通道连通,空气预热器12空气侧的出口端通过热风出口风道16分别与外部磨煤机一次热风通道和燃烧器二次热风通道连通。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七或八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它还包括低压省煤器17,低压省煤器17位于冷烟烟道11与预热器出口烟道10之间,低压省煤器17入口与预热器出口烟道10连通,低压省煤器17出口与冷烟烟道11连通。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或九相同。

工作原理

结合图1说明本实用新型用于提高电厂机组效率余热吸收烟气再循环系统的工作流程:

在锅炉3内煤粉燃烧的热烟气通过预热器入口烟道9进入空气预热器12,同时在预热器入口烟道9上设置旁路入口烟道8将一部分烟气(10%~20%)旁路到旁路换热器1进行换热,将从冷烟烟道11抽取的冷烟气通过烟气再循环风机2进入旁路换热器1将冷烟气加热,再通过中温炉烟管道送入锅炉3炉膛内部。一方面减少了通过空气预热器12的烟气量,降低了锅炉3的排烟温度,提高了锅炉3效率;另一方面冷烟气通过旁路换热器1换热后进入锅炉3炉膛改变燃烧工况,减少nox排放,调节蒸汽温度,改变各受热面的吸收份额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