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打焦作业用安全清理装置

文档序号:25922911发布日期:2021-07-20 16:01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炉打焦作业用安全清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焦作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炉打焦作业用安全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长。我国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有焚烧、生化、填埋三种方式。相较于生化和填埋,焚烧处理具有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无害化彻底、产生的污染物易于控制等特点,且其产生热能可以回收发电,实现垃圾资源化,优势明显。垃圾焚烧发电成为我国政策鼓励发展的行业。

由于垃圾的组成成分复杂,与一般燃料燃烧相比,垃圾发热值低而含水量高,质地相当低劣,焚烧过程中极为复杂的气、液、固多项反应混合发展,同相和异相间传递交互发生,并受晶届过程、电化学过程和应力演变过程等,所以垃圾焚烧结渣比一般焚烧过程中要复杂。在垃圾飞灰的实际熔融特性来看,其变形、软化、熔融温度明显低于粉煤灰的温度,基本上在1050℃时发生软化,1300℃以上的高温熔化成液态。且冷却后的飞灰又含有重金属,导致灰渣坚硬,不易破碎。结焦严重会导致锅炉排烟损失增大,锅炉效率降低,引风机电耗增加,且在打焦过程中全部为高处作业,同时焦块存在突然脱落,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

传统打焦作业是停炉降温后,在炉膛内搭设脚手架,人员在脚手架上进行打焦作业,传统作业缺点是脚手架搭设属于特种作业,需要专用的架子工,且搭设脚手架时间较长,在脚手架上作业无悬挂安全带挂点。有部分焦块在炉膛冷却后容易脱落,一旦落在脚手架上极易出现安全事故。因此,急需设计一种锅炉打焦作业用安全清理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锅炉打焦作业用安全清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锅炉打焦作业用安全清理装置,包括安装板和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安装板下方,所述安装板底面均匀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安装板上表面对称设有第一转筒,所述第一转筒与底座之间连接有筒架,所述第一转筒内部套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右端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握杆,所述握杆右侧面顶端固定安装有手柄,所述第一转筒与安装板侧面之间连接有拉绳,所述安装板右侧面下端固定安装有握柄,所述安装板右侧面上侧固定安装有风机,所述安装板左侧面下端对称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内部套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表面固定套装有导轮,所述安装板左侧面上下分别安装有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所述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之间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表面固定套装有第二转筒,所述第二转筒侧面均匀套有第二滑动架,所述第二滑动架表面套有第二螺旋弹簧,所述第二滑动架外端固定安装有敲击块,所述第二转轴上侧连接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与第一卡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机架,所述安装板上方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安装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板左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机架,所述第一机架内部固定套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后面安装有转轮,所述转轮外表面均匀安装有磁片,所述连接板上侧连接有导向环,所述导向环内部套有第一滑动架,所述第一滑动架左端焊接有锤块,所述第一滑动架下表面焊接有齿条,所述第一滑动架上侧壁套有第一螺旋弹簧,所述连接板右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中部安装有齿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板为空心结构且左侧面均匀开有通孔,安装板与风机的出风端相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齿轮为扇形齿轮,齿轮与齿条啮合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动架与导向环滑动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锤块为锥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滑动架与第二转筒滑动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敲击块为铲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三电机的驱动可以带动转轮转动,再结合磁片的设置,可以将转轮吸附在锅炉内壁,方便对该打焦装置进行移动,对锅炉内不同位置进行打焦,取代了对脚手架的搭建,更加安全,通过第一电机的驱动,可以使用锤块对锅炉内壁的杂质进行清理,以便对转轮通路,使得转轮在锅炉内壁移动的时候更加平稳,通过第四电机的驱动,可以所使用敲击块对锅炉内壁的焦块进行打掉,取代了人工对打焦杆的操作,更加省力,通过设置风机,利用风机的吹风,可以在打焦过程中对碎块向外吹散,避免掉落而砸到工作人员,提高了安全性,通过第一电机的驱动,可以对拉绳快速缠绕回收,另外通过拉绳的设置,可以对装置移动的角度进行轻微调整。本实用新型是一款可以在锅炉内壁任意移动的打焦装置,并且也更加省力,同时利用风机的吹风也防止焦块掉落到工作人员身上,起到了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轮与磁片配合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板与拉绳连接的侧视图。

图中:1、筒架,2、第一转筒,3、万向轮,4、底座,5、第一电机,6、第一转轴,7、握杆,8、手柄,9、握柄,10、拉绳,11、安装板,12、风机,13、连接杆,14、连接板,15、第一电机,16、齿轮,17、齿条,18、第一滑动架,19、第一螺旋弹簧,20、导向环,21、锤块,22、第一机架,23、转轮,24、第三电机,25、第四电机,26、第二机架,27、第一卡板,28、第二转轴,29、第二转筒,30、敲击块,31、第二滑动架,32、第二螺旋弹簧,33、第二卡板,34、导轮,35、第三转轴,36、连接环,37、定位杆,38、磁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锅炉打焦作业用安全清理装置,包括安装板11和底座4,所述底座4设置在安装板11下方,所述安装板11底面均匀安装有万向轮3,所述安装板11上表面对称设有第一转筒2,所述第一转筒2与底座4之间连接有筒架1,所述第一转筒2内部套有第一转轴6,所述第一转轴6右端连接有第一电机5,所述底座4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握杆7,所述握杆7右侧面顶端固定安装有手柄8,所述第一转筒2与安装板11侧面之间连接有拉绳10,所述安装板11右侧面下端固定安装有握柄9,所述安装板11右侧面上侧固定安装有风机12,所述安装板11左侧面下端对称连接有定位杆37,所述定位杆37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36,所述连接环36内部套有第三转轴35,所述第三转轴35表面固定套装有导轮34,所述安装板11左侧面上下分别安装有第一卡板27和第二卡板33,所述第一卡板27和第二卡板33之间连接有第二转轴28,所述第二转轴28表面固定套装有第二转筒29,所述第二转筒29侧面均匀套有第二滑动架31,所述第二滑动架31表面套有第二螺旋弹簧32,所述第二滑动架31外端固定安装有敲击块30,所述第二转轴28上侧连接有第四电机25,所述第四电机25与第一卡板27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机架26,所述安装板11上方设有连接板14,所述连接板14与安装板11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板14左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机架22,所述第一机架22内部固定套装有第三电机24,所述第三电机24后面安装有转轮23,所述转轮23外表面均匀安装有磁片38,所述连接板14上侧连接有导向环20,所述导向环20内部套有第一滑动架18,所述第一滑动架18左端焊接有锤块21,所述第一滑动架18下表面焊接有齿条17,所述第一滑动架18上侧壁套有第一螺旋弹簧19,所述连接板14右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5,所述第二电机15中部安装有齿轮16。

所述安装板11为空心结构且左侧面均匀开有通孔,安装板11与风机12的出风端相通。

所述齿轮16为扇形齿轮,齿轮16与齿条17啮合配合。

所述第一滑动架18与导向环20滑动配合。

所述锤块21为锥形结构。

所述第二滑动架31与第二转筒29滑动配合。

所述敲击块30为铲形结构。

工作原理:首先操作人员握住握柄9,事先在安装板11上装上移动电源,将该装置的用电器均接通电源,将安装板11推向锅炉的内壁,使得导轮34和转轮23与锅炉内壁接触,此时,由于转轮23上的磁片,可以将装置稳定吸附在锅炉内壁,将第一电机5的开关打开,就会通过齿轮16与齿条17的啮合使锤块21对锅炉内壁进行敲击,方便对锅炉内壁的杂质进行清理,对转轮23进行开路,将第三电机24的开关打开,就会带动转轮23转动,利用磁片38的吸附,从而可以将该装置稳定吸附在锅炉内壁,在锅炉内壁进行移动,同时操作人员可以对两侧的拉绳10轻微拉动,就可以对该装置移动的角度进行微调,然后将第四电机25的开关打开,就会带动第二转筒29转动,使用敲击块30对锅炉内壁进行敲打,对锅炉内壁进行打焦,在此过程中,将风机12的开关的打开,风机12对打焦位置进行吹风,产生的碎块向外吹散,工作人员只需要站在安装板11的正下方,就防止焦块掉落到工作人员头上,使得打焦作业更加安全,在需要将装置收回的时候,将第二电机15、第四电机25和风机12的开关关闭,然后将第一电机5的开关打开,就会使用第一转筒2对拉绳10进行缠绕,从而快速将该装置拉回。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