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内循环生活垃圾热解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85646发布日期:2021-10-16 12:51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烟气内循环生活垃圾热解炉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烟气内循环生活垃圾热解炉。
技术背景
2.目前生活垃圾持续增加,环境污染问题尤为突出,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日益受到关注,已经成为政府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分析,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达标率约25%,考虑运行管理等因素,实际的无害化处理率不足20%。垃圾污染环境、危害群众(尤其是农民)的问题非常突出。特别在县城,由于地广人稀,生活垃圾分布极散,而且各地的地形地貌复杂,交通不便,极大的制约了生活垃圾收集及运输;其次,县城所在地一般产生的生活垃圾总量没有城市那么多,无法达到大于600吨/日的规模而建成大型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所以急需一些小型的10吨/日的便于生活垃圾就地无害化处理的垃圾焚烧设备,以解决国内2000多个县份垃圾围城的问题。
3.目前,在广西各地也建成了近300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焚烧厂,但绝大多数无法正常运行,近乎建成就荒置。或者能够运行的,要么只是能保证达到减容化的目的,产生的废气无法保证达标,要么是设备频繁出现故障,开开停停。各级地方政府对此极为头痛,急需一些能够完完全全稳定达标排放且设备故障率低的、操作简单的新的焚烧工艺技术与设备来替代。
4.而现在农村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是焚烧法、填埋法。农村的生活垃圾填埋法只是寻找一处低洼地带未做相关的防污措施就地简单的填埋,产生严重的二次污染。而焚烧法主要由简易的焚烧炉进行焚烧处理,烟气及烟尘处理设施不到位,焚烧时产生大量的烟尘污染。而相对复杂的焚烧系统却因设备复杂,不是设备故障率高,就是运行成本高或操作复杂而建成后大都变成晒太阳工程,故而不适用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
5.因此,如何稳定地、可靠地、连续性地、无害化地日处理10吨以下的小型城乡生活垃圾,三废处理均达标(《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

2014)排放的要求,解决目前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得起而用不起或用不了的困境,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烟气内循环生活垃圾热解炉,结构简单,能够稳定地、可靠地、连续性地、无害化地日处理10吨以下的小型城乡生活垃圾,达到三废处理标准。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涉及了一种烟气内循环生活垃圾热解炉,包括炉体,还包括进料口、出烟口、出灰口、灰室、热解室、炉排,所述进料口设置在炉体的下部,所述出烟口设置在炉体的上部,所述出灰口设置在炉体下部;所述炉排将炉体内部进行分层,炉排的下方为灰室,出灰口与灰室连接;炉排的上方为热解室,进料口与热解室连接。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还包括二燃室,二燃室位于热解室的上方,所述二燃室由外筒体、内筒体构成,炉体的上部由中心向外依次设有内筒体、外筒体,其中
内筒体为中空结构,内筒体的外壁与外筒体的内壁形成通道;所述内筒体、外筒体的边缘均为倒“y”型结构。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还包括一次送风系统,所述一次送风系统与灰室连接安装。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还包括二次送风系统,所述二次送风系统连接安装在热解室上方。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炉体的炉壳由碳钢制成,炉体的内衬由隔热层及耐火层构成。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炉排为固定式炉排,由耐火材料制成。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还包括温度控制系统,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分别与热解室、二燃室连接。
14.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进步是:
15.本实用新型的烟气内循环生活垃圾热解炉,生活垃圾通过热解室进行热解,空气由一次送风系统进入灰室预热通过炉排向氧化层提供气化剂,并保持炉排上氧化层的温度,氧化层上的生活垃圾进行气化热解还原形成co2、co、ch4等及部分烟尘形成混合烟气。然后利用垃圾热解形成的热流及二次送风的风速在热解层上形成负压,将混合烟气在二燃室自动形成内循环高温燃烧并形成湍流,延长烟气停留时间,将热解室内形成的有害有毒气体高温分解成无害无毒气体,特别是二噁英得到有效的分解,燃尽后的细小粉尘通过气固分离(因风阻不同及不同的风速的冲刷)重力惯性而滑入热解室内,并进一步落入灰室存贮。
16.本实用新型通过烟气内循环的结构,对生活垃圾实现稳定地、可靠地、连续性地、无害化地处理,使垃圾的减容化达到80%以上,有效解决目前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得起而用不起或用不了的困境。
附图说明
17.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19.图中零部件序号及名称:
20.灰室1、一次送风系统2、炉排3、热解室4、进料口5、炉体6、二次送风系统7、二燃室8、温度控制系统9、出烟口10、外筒体11、内筒体12、出灰口13。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23.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烟气内循环生活垃圾热解炉,包括炉体6,还包括进料口5、出烟口10、出灰口13、灰室1、热解室4、炉排3,
所述进料口5设置在炉体6的下部,所述出烟口10设置在炉体6的上部,所述出灰口13设置在炉体6下部;所述炉排3将炉体6内部进行分层,炉排3的下方为灰室1,出灰口13与灰室1连接;炉排3的上方为热解室4,进料口5与热解室4连接。
24.生活垃圾通过进料口5进入热解室4进行热解,燃尽的灰渣进入灰室1,通过出灰口13可将灰渣排出。热解产生的烟气通过出烟口10排出。炉排3作为承受垃圾热解燃烧床。
2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方式,还包括二燃室8,二燃室8位于热解室4的上方,所述二燃室8由外筒体11、内筒体12构成,炉体6的上部由中心向外依次设有内筒体12、外筒体11,其中内筒体12为中空结构,内筒体12的外壁与外筒体11的内壁形成通道;所述内筒体12、外筒体11的边缘均为倒“y”型结构。
26.如图2所述,外筒体11、内筒体12构成二燃室8,形成内循环结构。二燃室8位于热解室4的上方,垃圾在热解室4热解形成的热流及二次送风的风速在热解层上形成负压,热解室4产生的混合烟气在二燃室8自动形成内循环高温燃烧并形成湍流,延长了混合烟气停留时间,将热解室4内形成的有害有毒气体高温分解成无害无毒气体,特别是二噁英得到有效的分解,燃尽后的细小粉尘通过气固分离(因风阻不同及不同的风速的冲刷)重力惯性而滑入热解室4内,并进一步落入灰室1存贮。
27.即,混合烟气高温燃烧后,从内筒体12的外壁与外筒体11的内壁形成的通道流动,由内筒体12、外筒体11的边缘排出,部分混合烟气继续回流至在二燃室8燃烧,部分分解后的烟气上升由出烟口10排出、而粉尘则下落至热解室4,最后穿过炉排3落入灰室1。
2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方式,还包括一次送风系统2,所述一次送风系统2与灰室1连接安装。
29.一次送风系统2的作用是供给热解室4空气,由灰室1进风。
3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方式,还包括二次送风系统7,所述二次送风系统7连接安装在热解室4上方。
31.二次送风系统7作用为二燃室8提供空气助燃,位于热解室4上方。
3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炉体6的炉壳由碳钢制成,炉体6的内衬由隔热层及耐火层构成。
3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炉排3为固定式炉排3,由耐火材料制成。
34.炉排3作为承受垃圾热解燃烧床,可选择多塔形结构,便于布气与排渣。
3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方式,还包括温度控制系统9,所述温度控制系统9分别与热解室4、二燃室8连接。
36.温度控制系统9主要是由热电偶组成,显示炉内各个室的温度。
3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如图1

图2所示:
38.1)垃圾受料:生活垃圾由进料口5推送进到热解室4。推料装置可采用机械或液压装置推进。
39.2)垃圾热解过程:炉排3上预存有一层中低温(<800℃)的碳层(氧化层),空气由一次送风系统2进入灰室1预热通过炉排3向氧化层提供气化剂,并保持炉排3上氧化层的温度,氧化层上的生活垃圾进行气化热解还原形成co2、co、ch4等及部分烟尘形成混合烟气。
40.3)二燃室8混合烟气内循环燃烧:二燃室8置于热解室4的上方,利用垃圾热解形成的热流及二次送风系统7的风速在热解层上形成负压,将混合烟气在二燃室8自动形成内循
环高温燃烧(≥850℃,≤1200℃)并形成湍流,延长了混合烟气的停留时间,将热解室4内形成的有害有毒气体高温分解成无害无毒气体,特别是二噁英得到有效的分解,燃尽后的细小粉尘通过气固分离(因风阻不同及不同的风速的冲刷)重力惯性而滑入热解层内,并进一步落入灰室1存贮。
41.4)烟尘:由于烟尘内循环高温燃烧,故热解炉无黑烟冒出。烟尘进一步处理再由后继设备进行处理。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