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点火枪点火结构及点火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71707发布日期:2022-03-01 21:32阅读:6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点火枪点火结构及点火枪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点火器具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点火枪点火结构及点火枪。


背景技术:

2.点火枪是一种使用丁烷气、天燃气等易燃气体的电子点火器具,使用于燃气灶、野餐以及日常生活中各种需要点火的场合。
3.相关技术中,点火枪具有一个点火扳机,当需要点火时,通过扣动点火扳机,出气阀随之开启,同时压电点火装置通过导线在点火枪管口产生电火花,电火花点燃经输气管输送到点火枪管口的可燃气体,此时,即可在枪管口维持燃烧的火焰。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上述点火枪携带时,存在因为误触导致点火枪点火的情况,比较麻烦,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误触导致点火枪点火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点火枪点火结构及点火枪。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点火枪点火结构及点火枪,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点火枪点火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气箱,所述气箱连接有出气阀,所述出气阀远离气箱的一端用于连接气管,所述壳体还设有压电点火器,所述压电点火器用于点火,所述壳体还设有控制件,所述控制件活动连接于壳体用于控制出气阀打开,所述壳体还活动连接有点火扳机,所述点火扳机用于控制压电点火器用作点火。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进行点火操作时,需要在控制件打开出气阀后再控制点火扳机带动压电点火器工作才能实现点火,当仅仅是控制件移动带动出气阀打开或者仅仅是点火扳机带动压电点火器工作的情况下,均不能实现点火,通过点火需要两者配合,从而减少了携带过程中因为误触导致的点火的情况,从而使得携带更加安全。
8.可选的,所述控制件铰接于所述壳体,所述点火扳机铰接于所述壳体。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控制件和点火扳机通过铰接与壳体连接,从而使得触发控制件和点火扳机更加方便。
10.可选的,所述压电点火器位于壳体内,所述压电点火器包括设置于壳体内的座体以及滑移连接于座体的触发头,所述座体内设有使得触发头复位的复位件;所述点火扳机翻转用于推动触发头移动,所述壳体内设有限位板,所述触发头在复位件的弹力作用下使得点火扳机抵触于限位板以限位。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限位板,通过限位板对点火扳机的初始位置进行限位,从而使得整体的使用更加方便。
12.可选的,所述壳体内铰接有传动块,所述传动块与座体铰接,所述传动块与座体的铰接轴线与所述壳体与传动块的铰接轴线平行且错开;所述控制件设有抵触端,所述抵触端用于抵触传动块带动传动块沿着传动块与壳
体的铰接轴线翻转;所述座体设有旋转轴,所述传动块开设有长条槽,所述长条槽朝靠近传动块与壳体铰接轴线的方向逐渐靠近点火扳机,所述旋转轴位于长条槽内;其中,当控制件翻转使得出气阀打开时,所述控制件翻转使得传动块与座体配合的一端朝向靠近点火扳机的方向移动,此时点火扳机翻转可触发压电点火器;当控制件不打开出气阀时,所述点火扳机不能触发压电点火器。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传动块,当需要点火时,将控制件翻转使得出气阀打开,控制件翻转带动传动块翻转,使得传动块与座体配合的一端靠近点火扳机,从而缩短距离,然后带动点火扳机翻转触发压电点火器,从而实现点火。当控制件不打开出气阀的状态时,操作人员按动点火扳机翻转时,点火扳机的翻转的行程不足以触发压电点火器,从而进一步减少误触导致的点火情况。 此外,控制件翻转实现对点火扳机移动的补偿,从而可以减少点火扳机的翻转量,使得点火扳机的触动更加方便。
14.可选的,所述点火扳机(10)包括铰接于壳体(1)的抵触条一(101)以及设置于抵触条一(101)的抵触条二(102);当点火扳机(10)翻转时,所述抵触条一(101)先抵紧触发头(32)带动触发头(32)移动,此时未能触发压电点火器(3),然后继续翻转点火扳机(10)使得所述抵触条二(102)抵紧座体(31),使得旋转轴(14)沿着长条槽(15)朝靠近抵触条一(101)的方向移动,所述座体(31)远离抵触条一(101)的一端抵紧壳体(1)内壁以限位,使得触发头(32)向座体内进一步移动距离,从而触发压电点火器。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点火时,先通过控制件带动出气阀打开,控制件转动带动连接块转动使得连接块与座体配合的一端朝靠近抵触条一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然后按动点火扳机使得抵触条一朝向靠近座体的方向翻转带动触发头缩回,然后抵触条二抵触座体的上端,再继续拨动点火扳机,此时抵触条二带动座体进一步翻转,通过座体的翻转以及点火扳机的翻转配合,实现触发压电点火器实现点火。通过长条槽和旋转轴配合,在抵触条二抵触带动座体翻转的作用下,可以进一步的缩短点火扳机的旋转量,使得点火时触发点火扳机更加便捷。
16.可选的,所述抵触条一靠近触发头的一端设有供触发头嵌入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远离抵触条一铰接轴线的侧壁呈朝远离槽底的方向逐渐远离抵触条一的铰接轴线设置。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容纳槽,通过容纳槽对触发头进行容纳,使得触发头与抵触条一的相抵更加稳定。
18.可选的,所述壳体内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弹力用于使得控制件翻转复位至处于不打开出气阀的状态。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复位弹簧对控制件进行复位,使得控制件的复位操作更加方便。
20.可选的,所述壳体开设有定位槽,所述控制件滑移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对应定位槽设置;当定位块滑移至与定位槽对齐时,所述控制件可翻转以打开出气阀;当定位块滑移至与定位槽错开时,所述定位块用于限制控制件翻转使得控制件不能打开出气阀。
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定位块和定位槽,当携带时,滑动定位块至与定位槽错开
的状态,此时控制件不能带动出气阀打开,进而减少了因为误触导致点火的情况,使得携带更加安全。
22.可选的,所述壳体铰接有挂环,所述壳体开设有供挂环翻转后以容纳的放置槽。
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挂环,点火枪可以通过挂环进行悬挂收纳,当挂环不使用时,挂环翻转至放置槽内进行收纳,使得使用更加方便。
24.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点火枪,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一种点火枪点火结构。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控制件和点火扳机,需要两者配合,从而减少了携带过程中因为误触导致的点火的情况,从而使得携带更加安全;(2)通过设置传动块,当控制件不打开出气阀的状态时,操作人员按动点火扳机翻转时,点火扳机的翻转的行程不足以触发压电点火器,从而进一步减少误触导致的点火情况;此外,控制件翻转实现对点火扳机移动的补偿,从而可以减少点火扳机的翻转量,使得点火扳机的触动更加方便;(3)通过设置长条槽和旋转轴,通过长条槽和旋转轴配合,在抵触条二抵触带动座体翻转的作用下,可以进一步的缩短点火扳机的旋转量,使得点火时触发点火扳机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26.图1为实施例的局部爆炸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的未点火状态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的点火状态示意图;图5为另一实施例的点火状态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的整装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爆炸示意图。
27.附图标记:1、壳体;2、气箱;3、压电点火器;31、座体;32、触发头;4、点火枪管;5、出气阀;6、控制件;61、卡槽;7、复位弹簧;8、限位凸起;10、点火扳机;101、抵触条一;102、抵触条二;11、限位板;12、容纳槽;13、传动块;14、旋转轴;15、长条槽;16、抵触端;17、定位块;18、定位槽;19、安装孔;20、导向件;201、弹性条;202、限位部;21、导向槽;22、导向条;23、放置槽;24、挂环;25、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点火枪点火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气箱2以及压电点火器3。其中壳体1通过两个半盖拼接形成,壳体1内具有一容纳腔,壳体1连接有点火枪管4,点火枪管4与容纳腔连通。
30.参见图1和图2,气箱2位安装于容纳腔内,为了使得气箱2位置固定,在容纳腔内设有多个定位板,通过定位板抵触气箱2的外壁将气箱2固定于容纳腔内。气箱2连接有出气阀5,出气阀5朝向点火枪管4的方向设置。出气阀5为现有技术,出气阀5的结构与打火机的出
气阀5相同,出气阀5包括阀座以及控制导通或关闭的控制阀芯。通常状态下,出气阀5处于断通的状态,当控制阀芯受外力带动朝远离阀座的方向移动时,出气阀5导通。
31.在壳体1还设有控制件6,控制件6活动连接于壳体1以带动控制阀芯移动使得出气阀5导通。控制件6可以是滑移连接于壳体1以带动控制阀芯的移动,控制件6也可以铰接于壳体1以带动控制阀芯移动。参见图1和图2,控制件6铰接于壳体1,控制件6设有卡槽61,卡槽61卡人控制阀芯外壁的凹槽。当控制件6绕其铰接轴线翻转时,控制件6可以以带动控制阀芯的移动使得出气阀5导通,此时,气箱2内的气体从出气阀5排出。
32.控制件6位于容纳腔内并突出于壳体1外侧,从而方便操作,壳体1留有供控制件6伸出的腔口。在壳体1内还设有复位弹簧7,复位弹簧7一端抵紧于控制件6且另一端与壳体1内部的定位板相抵,复位弹簧7的弹力用于抵紧控制件6朝远离气箱2的方向翻转,从而使得控制件6翻转复位至处于不打开气阀的状态。实际使用时,控制件6还会设有限位凸起8,限位凸起8用于抵触容纳腔的内壁,通过限位凸起8抵触容纳腔内壁限制控制件6从壳体1内完全翻出的情况。
33.参见图3,压电点火器3为现有技术,是一种利用压电效应为理论基础、以压电陶瓷为介质而生产的手动点火装置。通过两块压电陶瓷猛烈撞击(在按下按钮时)来产生瞬间的高压电流,多用于各种燃气具。压电点火器3包括设置于壳体1内的座体31以及滑移连接于座体31的触发头32,通过触发头32缩入座体31内的一段行程实现两块压电陶瓷猛烈撞击以点火。实际使用时,座体31内还会设有使得触发头32复位的复位件,复位件为弹簧,通过复位件使得触发头32复位。座体31可以为一体设置。本实施方式展示中,座体31为组合体,座体31包括压电点火器3的基座以及安装套,基座嵌入于安装套内进行安装。
34.壳体1还活动连接有点火扳机10,点火扳机10可以是滑移连接于壳体1,通过滑移带动触发头32移动实现点火。点火扳机10还可以是铰接于壳体1,通过铰接推动触发头32移动实现点火。
35.参见图3和图4,点火扳机10为塑料件,点火扳机10位于触发头32远离座体31的一端,点火扳机10铰接于壳体1,点火扳机10翻转用于推动触发头32移动。点火扳机10包括铰接于壳体1的抵触条一101以及固定于抵触条一101的抵触条二102。其中抵触条二102呈弧形,抵触条二102部分延伸出壳体1外侧以便操作,壳体1会留出供点火扳机10翻转的缺口。
36.压电点火器3远离抵触条一101的一端抵触于壳体1内壁以定位。可替代的,在壳体1内还可以固定有抵接块,压电点火器3远离抵触条一101的一端抵触于抵接块实现定位。在壳体1内还固定有限位板11,限位板11位于抵触条一101远离压电点火器3的一端。抵触条一101靠近触发头32的一端开设有容纳槽12,容纳槽12远离抵触条一101铰接轴线的侧壁呈朝远离槽底的方向逐渐远离抵触条一101的铰接轴线设置。压电点火器3的触发头32嵌入容纳槽12并抵触容纳槽12的槽底,压电点火器3在其内部的复位件的弹力作用下使得抵触条一101抵触于限位板11上,使得抵触条一101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处于抵触限位板11的状态以限位。
37.参见图3和图4,在壳体1内还铰接有传动块13,传动块13的铰接轴线与控制件6的铰接轴线以及点火扳机10的铰接轴线均平行。在座体31上设有旋转轴14,当座体31为一体设置时,旋转轴14固定于座体31外侧;当座体31为组合体时,旋转轴14固定于座体31的安装套的外壁,旋转轴14的轴线平行于传动块13的铰接轴线。传动块13开设有长条槽15,长条槽
15朝靠近传动块13与壳体1铰接轴线的方向逐渐靠近抵触条一101,旋转轴14位于长条槽15内,旋转轴14既可以在长条槽15内沿其轴线转动,也可以沿长条槽15的长度方向滑移,通过旋转轴14与长条槽15的配合,使得传动块13可以与座体31铰接,且传动块13与座体31的铰接轴线与壳体1与传动块13的铰接轴线平行且错开。控制件6设有抵触端16,抵触端16靠近传动块13设置。
38.实际生产时,在容纳腔内还可以固定有导向板,导向板固定于壳体1,导向板位于座体31长度方向的两侧,导向板用于导向座体31朝向靠近抵触条一101的方向滑移。
39.当控制件6翻转带动出气阀5打开时,抵触端16的转动会抵触传动块13并带动传动块13绕着传动块13与壳体1的铰接轴线翻转,使得传动块13与座体31连接的一端朝向靠近抵触条一101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本实施例中设定该段距离为第一距离,优选的,第一距离通常为为2mm,然后操作人员可以拨动点火扳机10使得抵触条一101朝靠近座体31的方向翻转,抵触条一101抵紧触发头32并使得触发头32朝向缩入座体31的方向移动另一段距离,在拨动点火扳机10过程中,通过长条槽15提供座体31滑移过程中旋转轴14的移动空间,本实施例中设定该段距离为第二距离,优选的,第二距离通常为2mm。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间的求和相当于压电点火器的触发头缩入座体内完成点火的行程,因此压动控制件,同时下压点火扳机,完成点火。
40.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也可以不需要导向板,此时在具体点火过程中,控制件6翻转带动出气阀5打开,抵触端16的转动抵触传动块13并带动传动块13沿着传动块13与壳体1的铰接轴线翻转,使得传动块13与座体31连接的一端朝向靠近抵触条一101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本实施例中设定该段距离为第一距离,优选的,第一距离通常为2mm。然后操作人员可以拨动点火扳机10使得抵触条一101朝靠近座体31的方向翻转,抵触条一101抵紧触发头32并使得触发头32朝向缩入座体31的方向移动另一段距离,本实施例中设定该段距离为第二距离,优选的,第二距离通常为1mm,此时触发头32的移动量(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的求和)达不到压电点火器的触发头缩入座体内完成点火的行程,此时压电点火器3未被触发。进一步的,抵触条二102抵紧座体31并使得旋转轴14沿着长条槽15朝靠近抵触条一101的方向移动,进一步使得座体31翻转,通过座体31的翻转形成触发头32进一步被压缩一段距离,本实施例中设定该段距离为第三距离,优选的,第三距离通常为1mm,使得压电点火器3达到压电点火器的触发头缩入座体内完成点火的行程从而触发用于点火。当座体31翻转且旋转轴14沿着长条槽15移动时,座体31远离抵触条一101的一端抵紧壳体1抵接块以限位,使得触发头32移动更加稳定。通过长条槽15和旋转轴14配合,在抵触条二102抵触带动座体31翻转的作用下,可以进一步的缩短点火扳机10的旋转量,使得点火时触发点火扳机10更加便捷。同时带动座体31翻转的操作这块,可以进一步提升点火安全,减少误触点火的情况。
41.当控制件6处于控制阀不出气的状态,即复位弹簧7使得控制件6处于复位状态时,此时在压电点火器3内的弹性件的作用下,压电点火器3将抵触条一101抵触于限位板11,此时点火扳机10复位。此时操作人员拨动点火扳机10时,由于传动块13与座体31配合的一端处于远离抵触条一101的状态,仅仅是点火扳机10的行程不足以触发压电点火器3。
42.参见图6,为了减少误触导致控制件6打开使得气箱2的气泄露的情况,在控制件6远离其铰接轴线的一端设有定位块17,定位块17滑移连接于控制件6,且定位块17的滑移方
向平行于控制件6的铰接轴线设置。在壳体1开设有定位槽18,定位槽18主要用于供定位块17件嵌入。
43.当定位块17滑移至与定位槽18对齐时,控制件6可翻转以打开气阀;当定位块17滑移至与定位槽18错开时,定位块17抵触壳体1外壁使得控制件6不能翻转,从而使得控制件6不能打开气阀。
44.定位块17的安装结构具体参见图6和图7,控制件6具有空腔,控制件6的外壁开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安装孔19,安装孔19的长度方向沿着控制件6铰接轴线的延伸方向。定位块17靠近安装孔19的方向设有导向件20,导向件20嵌入安装孔19,当定位块17滑移时,导向件20沿着安装孔19滑移实现导向。导向件20为塑料材质,具有弹性,导向件20包括两个弹性条201和两个限位部202,两个弹性条201沿着安装孔19的宽度方向成间隔设置,限位部202一一对应固定于弹性条201,且限位部202位于对应弹性条201远离另一个弹性条201的端面。
45.当定位块17安装至控制件6时,先按压两个限位部202使得弹性条201相互靠近发生形变,使得限位部202的最大距离小于安装孔19的宽度,然后将导向件20沿着安装孔19插入,当限位部202完全穿个安装孔19后,两个弹性条201在弹性作用下复位,限位部202靠近定位块17的端面抵触于控制件6内空腔的内壁实现限位,从而限制定位块17与控制件6脱离。此外,为了进一步导向定位块17的滑移,控制件6外壁开设有导向槽21,导向槽2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安装孔19的长度方向。定位块17靠近控制件6的端面还固定有导向条22,导向条22对应嵌入导向槽21并沿着导向槽21的长度方向滑移,通过导向条22和导向槽21的配合,使得定位块17的滑移更加稳定。
46.参见图6,在壳体1外壁还开设有放置槽23,放置槽23位于壳体1远离点火枪管4的一端,壳体1还铰接有挂环24,挂环24位于放置槽23内。当挂环24使用时,挂环24可以翻转出放置槽23供挂钩钩入,当挂环24收纳时,挂环24翻转至放置槽23内进行收纳。实际使用时,为了使得挂环24收纳时更加稳定,在放置槽23内壁还设有凸块25,凸起的截面面积朝远离对应内壁的方向逐渐变小,通过凸块25进一步限制挂环24从放置槽23内翻出。又由于挂环24一般为金属条,其材质可以为铁、铝、弹簧钢等,具有一定的弹性,当挂环24需要使用时,操作者稍加用力即可将挂环24从放置槽23内翻出。
47.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采用上述点火枪点火结构,当需要对点火枪点火时,首先需要按压控制件6使得气阀打开,然后通过操作人员拨动点火扳机10才能触发压电点火器3实现点火。仅仅拨动点火扳机10并不足以获得压电点火器3触发需要的行程,使得整体的携带更加安全。此外,按压控制件6能进一步缩短点火扳机10的启动压电点火器3需要的翻转量,使得触发点火扳机10实现点火的作业也更加省力。
48.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点火枪,在上述点火结构的基础上,在出气阀5连通气管至点火枪管4的枪口处,然后再通过导线将压电点火器3的电流导向至点火枪管4的枪口处。实际使用时,气箱2内的气沿着气管至点火枪管4的枪口后,压电点火器3通过导线在点火枪管4口产生电火花实现点火。
4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