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海拔地区火化设备助氧燃烧自动控制方法、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9075137发布日期:2022-03-01 22:3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海拔地区火化设备助氧燃烧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接通电源后,控制引风机和鼓风机开启;获取当前炉内压力值,根据当前炉内压力值调整引风机和鼓风机转动频率,直到炉内压力值达到预设微负压值;获取当前炉内含氧量,根据当前炉内含氧量控制制氧设备开启,直到炉内含氧量达到预设值;控制炉门打开到高位,并控制台车上升至台车上炕面达到最高进入主燃室炉膛内;控制台车下降至台车上炕面落在主燃室炉膛内,并控制炉门关闭至最低;在检测到台车的刹车动作完成信号后,控制主燃室炉膛内的点火器开启和油阀启动;在控制二燃室燃烧门开启后,控制二燃室燃烧器开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地区火化设备助氧燃烧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二燃室燃烧门开启后,控制二燃室燃烧器开启之前,包括:控制二燃室的扫风设备开启扫风功能,清除二燃室内的残余油气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地区火化设备助氧燃烧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当前炉内压力值,根据当前炉内压力值调整引风机和鼓风机转动频率,直到炉内压力值达到预设微负压值,包括:将主炉膛烟道中的压力变送器将压力标准电信号送入鼓风变频器的反馈通道,得到当前炉内压力值;将当前炉内压力值与预设微负压值比较,经过可编程控制器产生运算信号,此运算信号控制鼓风变频器调节电机转速,使炉膛压力稳定在预设微负压值;和/或,将当前炉内压力值与预设微负压值比较,经过可编程控制器产生运算信号,此运算信号控制引风变频器调节电机转速,使炉膛压力稳定在预设微负压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地区火化设备助氧燃烧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在接通电源后,控制引风机和鼓风机开启之前,还包括:与无线终端设备建立连接,获取无线终端设备发送的配置程序,并根据配置程序对控制器进行程序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地区火化设备助氧燃烧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二燃室燃烧门开启后,控制二燃室燃烧器开启之后,还包括:控制二燃室燃烧器关闭,并控制二燃室燃烧门关闭;控制主燃室炉膛内的点火器关闭和油阀关闭;控制炉门打开到高位,控制台车上升至最高位置,炕面移出主燃室炉膛达到台车上部;控制台车下降至炉外地面,控制炉门关闭至最低;控制制氧设备、引风机、鼓风机停止运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地区火化设备助氧燃烧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当前炉内温度值,根据当前炉内温度值调整引风机和鼓风机转动频率,直到炉内温度值达到预设温度值。7.一种应用于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高海拔地区火化设备助氧燃烧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控制模块、主燃室控制模块、二燃室控制模块、风机控制模块
和制氧控制模块,主燃室控制模块、二燃室控制模块、风机控制模块、制氧控制模块均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第一控制模块向主燃室控制模块、二燃室控制模块、风机控制模块、制氧控制模块发出控制信号;主燃室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控制主炉膛的点火器的启动信号和关闭信号,以及油阀的启动信号与关闭信号;二燃室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控制二燃室燃烧器的进出信号和二燃室燃烧口的开关控制信号;风机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控制引风机和鼓风机的控制信号;制氧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控制制氧设备的开启信号和关闭信号。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的第二控制模块、与第二控制模块连接的炉内压力值检测模块、含氧量分析仪和温度检测模块;第二控制模块将检测到的炉内压力值和炉内温度值发送至第一控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根据炉内压力值和炉内温度值向风机控制模块发送引风机和鼓风机的控制信号;第二控制模块将检测到的炉内含氧量发送至第一控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根据炉内含氧量向制氧控制模块发送制氧设备的开启信号和关闭信号。9.一种火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7-8中任一项所述的高海拔地区火化设备助氧燃烧自动控制系统。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海拔地区火化设备助氧燃烧自动控制方法、系统。该方法包括:在接通电源后,控制引风机和鼓风机开启;获取当前炉内压力值,根据当前炉内压力值调整引风机和鼓风机转动频率,直到炉内压力值达到预设微负压值;获取当前炉内含氧量,根据当前炉内含氧量控制制氧设备开启,直到炉内含氧量达到预设值;控制炉门打开到高位,并控制台车上升至台车上炕面达到最高进入主燃室炉膛内;控制台车下降至台车上炕面落在主燃室炉膛内,并控制炉门关闭至最低;在检测到台车的刹车动作完成信号后,控制主燃室炉膛内的点火器开启和油阀启动;在控制二燃室燃烧门开启后,控制二燃室燃烧器开启。本申请对坐式火化设备进行控制,并且提高了燃烧效率。且提高了燃烧效率。且提高了燃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田霖 孙成龙 孟浩 牟玉 高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1.12.01
技术公布日:2022/2/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