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处理用焚烧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40926发布日期:2022-01-19 14:34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泥处理用焚烧炉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污泥处理用焚烧炉。


背景技术:

2.污泥中存在大量的细菌、病毒、重金属和有机毒物,危害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污泥的处理问题在我国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污泥的处理方法大部分都是掩埋处理,掩埋就相当于埋了一个定时炸弹,占用土地不说,污泥并不会在地下分解,当雨水深入到地下时,还有可能带走污泥中的污染物流入到地下水中,带来更大的危害,现在虽然有少部分的污泥焚烧处理工艺,但是相对并不成熟:焚烧污泥产生的污泥颗粒随着废气一同排出,污泥颗粒污染大气环境,直接从进料口倒入污泥,造成炉内污泥堆积较快,同时污泥未经干燥直接焚烧,焚烧的热量主要用来蒸发水分,降低焚烧效率,炉内污泥堆积在一起,位于焚烧炉底部未接触到空气的污泥难以燃烧充分。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污泥处理用焚烧炉,能够沉降掉污泥颗粒,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均匀的输送污泥,降低炉内污泥堆积的速度,同时能够对污泥先干燥后高温焚烧,焚烧时搅拌污泥能够接触空气充分燃烧,提高焚烧效率。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污泥处理用焚烧炉,包括螺旋给料机、圆柱炉体和旋风除尘器,所述圆柱炉体的上端设有进料口,所述螺旋给料机包括与进料口连接螺旋给料机壳体,所述螺旋给料机壳体的一端设有电机一,所述螺旋给料机壳体内设有由电机一驱动的螺旋输送杆一,所述螺旋给料机壳体上端设有污泥斗,所述圆柱炉体内壁上设有向下倾斜布置的天然气燃烧喷嘴,所述圆柱炉体内位于天然气燃烧喷嘴上方设有不少于一层钢铁栅格框架,所述钢铁栅格框架上设有锥坡,所述圆柱炉体的下端设有圆锥斗,所述圆锥斗下端连接设有斜管道,所述圆锥斗内设有螺旋输送杆二,所述斜管道外设有驱动螺旋输送杆二的电机二,所述斜管道上插接设有挡板,所述圆锥斗的下方设有支腿,所述圆柱炉体的顶端一侧设有排烟口,所述排烟口连接设有引风机,所述引风机的出口连接旋风除尘器,所述旋风除尘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上方设有出风管,所述筒体下方设有下椎体,所述下椎体的下端连接设有和斜管道连通的排尘管,所述排尘管和斜管道汇合处下方设有接灰槽,所述接灰槽内设有抽屉。
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污泥从污泥斗中进入,通过螺旋输送杆输送,污泥被均匀的输送到进料口,避免直接将污泥倒入炉内,造成炉内污泥堆积较快,污泥从进料口掉落到锥坡上,受到天然气燃烧喷嘴加热和金属导热的影响,圆柱炉体内的部分温度已经传递到锥坡,污泥在锥坡上进行预干燥,同时锥坡还将污泥打散,增大了污泥干燥面积,提升干燥效率,污泥的预干燥损失部分水分但还保持着流动性,污泥滴落并逐渐堆积到圆锥斗上,天然气燃烧喷嘴持续对圆锥斗上的预干燥过的污泥进行持续焚烧,同时螺
旋输送杆二能够将底部的污泥输送到上方,使其接触空气充分燃烧,提高焚烧效率,焚烧中产生的废气会卷走少量污泥颗粒,在经过旋风除尘器的离心力作用下,污泥颗粒由于重力沉降,通过排尘管掉落到接灰槽中,避免焚烧产生的污泥颗粒污染大气环境。
6.作为改进,所述钢铁栅格框架沿圆柱炉体高度方向设有三层,所述锥坡的数量从上往下依次递增,保证污泥被充分打散,增加干燥面积。
7.作为改进,所述圆柱炉体、圆锥斗和斜管道的外壳分为四层,从外向内依次为金属层、硅酸铝纤维棉层、保温砖层、耐高温金属层,实现隔热、保温的性能。
8.作为改进,所述圆柱炉体内壁上位于天然气燃烧喷嘴上方设有挡板一,防止掉落的污泥堵住天然气燃烧喷嘴。
9.作为改进,所述引风机的出口切向进入到筒体内,保证气体也切向进入筒体,带有离心力,所述筒体为圆柱体,气体会沿着圆柱筒体下降离心旋转,所述下椎体为圆锥体,气体中的污泥颗粒会因离心力和重力在下椎体下方的排尘管旋转沉降,而气体会反旋上升从出风口排出,所述出风管的进风端延伸至筒体中并低于引风机的出口高度,防止引风机出口的气体不经过离心旋转直接通过出风口,损失除尘效率。
10.作为改进,所述支腿设有四个,提升整体的稳固性,所述斜管道从一侧两个所述支腿中间穿过。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泥处理用焚烧炉的结构示意图。
12.如图所示:1、螺旋给料机,2、电机一,3、污泥斗,4、螺旋给料机壳体,5、螺旋输送杆一,6、进料口,7、金属层,8、硅酸铝纤维棉层,9、保温砖层,10、耐高温金属层,12、排烟口,12、引风机,13、出风管,14、筒体,15、旋风除尘器,16、下椎体,17、排尘管, 18、接灰槽,19、斜管道,20、挡板,21、电机二,22、螺旋输送杆二,23、圆锥斗,24、天然气燃烧喷嘴,25、挡板一,26、锥坡,27、圆柱炉体,28、钢铁栅格框架,29、支腿, 30、抽屉。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4.一种污泥处理用焚烧炉,包括螺旋给料机1、圆柱炉体27和旋风除尘器15,所述圆柱炉体27的上端设有进料口6,所述螺旋给料机1包括与进料口6连接螺旋给料机壳体4,所述螺旋给料机壳体4的一端设有电机一2,所述螺旋给料机壳体4内设有由电机一2驱动的螺旋输送杆一5,所述螺旋给料机壳体4上端设有污泥斗3,所述圆柱炉体27内壁上设有向下倾斜布置的天然气燃烧喷嘴24,所述圆柱炉体27内位于天然气燃烧喷嘴24上方设有不少于一层钢铁栅格框架28,所述钢铁栅格框架28上设有锥坡26,所述圆柱炉体27的下端设有圆锥斗23,所述圆锥斗23下端连接设有斜管道19,所述圆锥斗23内设有螺旋输送杆二22,所述斜管道19外设有驱动螺旋输送杆二22的电机二21,所述斜管道19上插接设有挡板20,所述圆锥斗23的下方设有支腿29,所述圆柱炉体27的顶端一侧设有排烟口11,所述排烟口 11连接设有引风机12,所述引风机12的出口连接旋风除尘器15,所述旋风除尘器15包括筒体14,所述筒体14上方设有出风管13,所述筒体14下方设有下椎体16,所述下椎体16 的下端连接设有和斜管道19连通的排尘管17,所述排尘管17和斜管道19汇合处下方设有接灰槽18,所述
接灰槽18内设有抽屉30。
15.所述钢铁栅格框架28沿圆柱炉体27高度方向设有三层,所述锥坡26的数量从上往下依次递增。
16.所述圆柱炉体27、圆锥斗23和斜管道19的外壳分为四层,从外向内依次为金属层7、硅酸铝纤维棉层8、保温砖层9、耐高温金属层10。
17.所述圆柱炉体27内壁上位于天然气燃烧喷嘴24上方设有挡板一25。
18.所述引风机12的出口切向进入到筒体14内,所述筒体14为圆柱体,所述下椎体16为圆锥体,所述出风管13的进风端延伸至筒体14中并低于引风机12的出口高度。
19.所述支腿29设有四个,所述斜管道19从一侧两个所述支腿29中间穿过。
20.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打开天然气燃烧喷嘴24和引风机12,引风机12吸风使得圆柱炉体27内产生负压,从污泥斗3吸入空气,为天然气燃烧喷嘴24的燃烧提供氧气,将圆柱炉体27进行预热,打开螺旋给料机1,将污泥倒入到污泥斗3中,污泥被电机一2驱动的螺旋输送杆一5均匀的输送到进料口6,避免了直接从进料口6倒入污泥,造成炉内污泥堆积较快,污泥掉落到锥坡上,由于圆柱炉体27已经预热过,锥坡26被传导了一定的温度,污泥在锥坡26上进行干燥,锥坡26还将污泥均匀的打散,增加污泥的干燥面积,提升干燥效率,污泥虽然被干燥部分水分,但是还保持着其流动性,污泥滴落到圆锥斗23上,被天然气燃烧喷嘴23持续焚烧,堆积在圆锥斗23底部的污泥会被螺旋输送杆二22输送到顶部,能够接触空气充分燃烧,提高焚烧效率,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会带着污泥颗粒从出风管13排出,在引风机12的作用下,气体沿着切向进入旋风除尘器15中,气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着筒体14外圈正旋直至到下椎体16,由于下椎体16的是圆锥体有坡度的存在,使气体的离心力变大,正旋速度加快,污泥颗粒在旋转到下椎体16底部时由于自身重力的作用在排尘管 17中沉降,逐渐落到接灰槽18内的抽屉30中,而气体会在下椎体16中间产生反旋气流,气体会逐渐反旋上升直至离开出风管13,此时污泥颗粒被完全去除,减少对大气的污染,打开挡板20,使焚烧后的污泥顺着斜管道19落到接灰槽18内的抽屉30中。
21.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