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颗粒、煤双燃料返程式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87353发布日期:2021-11-25 12:50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质颗粒、煤双燃料返程式锅炉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颗粒、煤双燃料返程式锅炉。


背景技术:

2.锅炉可广泛使用于住宅、办公室、宾馆、医院、学校、简易活动房等各类民用与公共建筑,因为其简单的结构以及方便操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3.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但多数锅炉只能选用单一燃料,使得用户在选择以及某种燃料短缺的情况下使用不便。
4.因此,发明一种生物质颗粒、煤双燃料返程式锅炉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质颗粒、煤双燃料返程式锅炉,通过增设料仓与第一下料绞龙和第二下料绞龙相配合,同时增设煤块投放门,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使用生物质颗粒、煤块双燃料,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颗粒、煤双燃料返程式锅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料仓,所述料仓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下料绞龙,所述第一下料绞龙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下料绞龙,所述第二下料绞龙远离料仓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燃烧室,所述第二下料绞龙靠近燃烧室一侧铰接有下料挡板,所述燃烧室靠近料仓一侧固定连接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与空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鼓风机靠近燃烧室一侧固定连接有点火棒,所述燃烧室靠近点火棒一侧开设有点火孔,所述点火孔与点火棒相匹配,所述空腔远离料仓一侧顶部开设有清灰口,所述清灰口底部固定连接有烟管,所述空腔远离料仓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引风机,所述引风机与烟管相匹配,所述炉体侧壁活动铰接有炉门,所述炉门正下方设置有煤块投放门,所述煤块投放门正下方设置有除渣门,所述煤块投放门和除渣门均与炉体活动铰接,所述炉体侧壁靠近除渣门活动铰接有清灰门。
7.优选的,所述料仓底部设置为漏斗形,所述料仓顶部活动卡接有仓盖。
8.优选的,所述炉体侧壁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第一下料绞龙、第二下料绞龙、下料挡板、鼓风机、点火棒和引风机均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9.优选的,所述燃烧室侧壁开设有补风孔,所述补风孔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补风孔等距均匀分布于燃烧室侧壁,所述燃烧室底部滑动连接有除灰板。
10.优选的,所述炉体顶部固定连接有吊装环,所述吊装环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吊装环关于炉体对称分布。
11.优选的,所述炉体内部固定连接有串水管,所述串水管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串水管等距均匀分布于炉体内部。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3.通过增设料仓与第一下料绞龙和第二下料绞龙相配合,同时增设煤块投放门,使
得本实用新型可使用生物质颗粒、煤块双燃料,使用者选择更加方便,无需增加额外成本,通过增设多个补风孔,使得燃料在燃烧室燃烧更加充分,避免了能源的浪费,通过增设吊装环,使得本实用新型在运输移动时更加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燃烧室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说明:
20.1、炉体;2、空腔;3、料仓;4、第一下料绞龙;5、第二下料绞龙;6、燃烧室;7、下料挡板;8、鼓风机;9、点火棒;10、点火孔;11、清灰口;12、烟管;13、引风机;14、炉门;15、煤块投放门;16、除渣门;17、清灰门;18、仓盖;19、控制面板;20、补风孔;21、吊装环;22、串水管;23、除灰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2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

4所示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煤双燃料返程式锅炉,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内部开设有空腔2,所述空腔2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料仓3,所述料仓3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下料绞龙4,所述第一下料绞龙4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下料绞龙5,所述第二下料绞龙5远离料仓3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燃烧室6,所述第二下料绞龙5靠近燃烧室6一侧铰接有下料挡板7,所述燃烧室6靠近料仓3一侧固定连接有鼓风机8,所述鼓风机8与空腔2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鼓风机8靠近燃烧室6一侧固定连接有点火棒9,所述燃烧室6靠近点火棒9一侧开设有点火孔10,所述点火孔10与点火棒9相匹配,所述空腔2远离料仓3一侧顶部开设有清灰口11,所述清灰口11底部固定连接有烟管12,所述空腔2远离料仓3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引风机13,所述引风机13与烟管12相匹配,所述炉体1侧壁活动铰接有炉门14,所述炉门14正下方设置有煤块投放门15,所述煤块投放门15正下方设置有除渣门16,所述煤块投放门15和除渣门16均与炉体1活动铰接,所述炉体1侧壁靠近除渣门16活动铰接有清灰门17,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生物质颗粒通过第一下料绞龙4和第二下料绞龙5的作用自动流向燃烧室6,再通过点火棒9自动点火,颗粒燃烧,通过鼓风机8鼓风助燃,火焰经过炉体1各部分,加热炉体1的水层,从而实现取暖的目的,同时引风机13往外排烟,当生物质颗粒暂时用尽或者用户不想使用生物质颗粒燃料的时候,可以在煤块投放门15处放置大块煤,通过人工引燃煤块,实现用煤块作为燃料供暖,通过增设料仓3与第一下料绞龙4和第二下料绞龙5相配合,同时增设煤块投放门15,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使用生物质颗粒、煤块双燃料,使用者选择更加方便,无需增加额外成本。
23.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料仓3底部设置为漏斗形,所述料仓3顶部活动卡接有仓盖18。
24.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炉体1侧壁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19,所述第一下料绞龙4、第二下料绞龙5、下料挡板7、鼓风机8、点火棒9和引风机13均与控制面板19电性连接。
25.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燃烧室6侧壁开设有补风孔20,所述补风孔20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补风孔20等距均匀分布于燃烧室6侧壁,所述燃烧室6底部滑动连接有除灰板23,通过增设多个补风孔20,使得燃料在燃烧室6燃烧更加充分,避免了能源的浪费。
26.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炉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吊装环21,所述吊装环21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吊装环21关于炉体1对称分布,通过增设吊装环21,使得本实用新型在运输移动时更加方便快捷。
27.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炉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串水管22,所述串水管22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串水管22等距均匀分布于炉体1内部。
28.本实用工作原理:
29.参照说明书附图1

4,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生物质颗粒通过第一下料绞龙4和第二下料绞龙5的作用自动流向燃烧室6,再通过点火棒9自动点火,颗粒燃烧,通过鼓风机8鼓风助燃,火焰经过炉体1各部分,加热炉体1的水层,从而实现取暖的目的,同时引风机13往外排烟,当生物质颗粒暂时用尽或者用户不想使用生物质颗粒燃料的时候,可以在煤块投放门15处放置大块煤,通过人工引燃煤块,实现用煤块作为燃料供暖。
30.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