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贮热、瞬热及省电功能的电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8244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贮热、瞬热及省电功能的电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水器。
电热水器分为贮热式及瞬热式两种;其中所谓的贮热式电热水器是放置于阳台的大型电热水器,适用于较多人口的家庭,其内部设有贮水筒。使用者欲沐浴前需要预先对贮水筒内的水进行加热,并以一温度传感器侦测控制贮水筒内的水温;当水温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一般为80℃),即关闭不再加热,待水温下降至所设定的温度时(一般为65℃)即重新激活加热,让贮水筒内的热水温度是保持在一个区间内预热,随时供使用者使用。
贮热式电热水器的特点是可以提供稳定的热水量可用,但在操作实施方面,尚存在如下所述的缺陷或限制1.由于其需要较大的贮水筒故体积较大而占空间。
2.埋设管道多,安装过程麻烦。
3.连接至浴室的管道长,管道内的冷水必须先排除,造成水资源浪费、能量耗损及无法立即得到热水等问题。
4.等待重新加热至可用温度的时间长(约1个多小时),无法持续提供热水使用。
5.管道过长,容易产生能量的耗损。
6.由于其贮存的水量大,故保温时耗电量大。
所谓的瞬热式电热水器,其体积较小且是安装于浴室内,当开启莲蓬头或水龙头使用时,利用水压触动电热水器的压力开关而激活加热,提供热水使用。
瞬热式电热水器具有体积小及安装管道短等效果,但在操作实施方面,尚存在如下所述的缺陷或限制1.因为水温会随着水量的大小而改变,会产生水温忽冷忽热的现象。
2.水压开关于水压不足时即无法使用,因此难以适用于大楼或管线末端的住户。
3.需要专用的高压回路(220V),安装麻烦费事。
4.停水时,容易因加热棒过热而产生干烧而爆炸。
5.无法立即提供热水使用,浪费水资源及水源。
由上述可知,目前单纯的贮热式或瞬热式的电热水器,均存在一些无法改善的缺点或限制,而有加以改进的必要。
为了改善现有贮热式及瞬热式电热水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贮热、瞬热及省电功能的电热水器,不仅可保证热水量及水温稳定,而且安装方便,并能进一步节约能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具贮热、瞬热及省电功能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贮水筒,贮水筒的上半部横设有一隔板,将贮水筒区分为设于上方的热水槽及位于下方的加热槽,于加热槽内设有一连接于隔板底面的中空管体,管体底端为开口状,其与加热槽槽底保持一段距离,于管体顶部的隔板上设有连通管体与加热槽的通孔;一连接于热水槽的热水管;一连接于加热槽内的冷水管;一组装于贮水筒底部的套座,套座上至少组装有一以直立方式伸入管体内的加热棒;一用以感测加热槽水温而控制加热棒启闭的温度传感器。
前述的具贮热、瞬热及省电功能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水管是设于套座上,热水管的顶端穿过隔板的通孔而伸入热水槽内,热水管与通孔之间保持一段供热水流通的间隙,套座底部则设有与热水管相通的热水出口。
前述的具贮热、瞬热及省电功能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水管底端是组装于套座内,另于套座的底部设有与冷水管相通的冷水出口,另于冷水出口内组装一逆止阀。
前述的具贮热、瞬热及省电功能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冷水管是朝向贮水筒的筒壁延伸,并与筒壁保持一小段间距,另于贮水筒外壁上,对应于冷水管的出口位置设有一温度传感器。
前述的具贮热、瞬热及省电功能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管体的底端与加热槽槽底的距离约为加热槽总高的1/3至1/4。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同时具有贮水筒预热贮存热水、当开始使用热水而使冷水流入时,又可同时以冷水激活加热棒,如此设计可同时改善传统的贮热式电热水器及瞬热式电热水器的缺陷,并提供贮热、瞬热、节能三大功能,以下即针对其所产生的功效加以陈述贮热功能由于本实用新型设有可以预先加热的贮水筒,不仅具有贮热效果且可产生多项优点1.节省水资源由于其不似现有贮热式电热水器需要接设很长的管道,也不致如瞬热式电热水器激活之后才加热,其只要水龙头至贮水筒之间冷水放完时,即有热水可用,故可节省水资源。
2.热水量及水温稳定由于贮水筒的设计,使得热水放出时,即有冷水注入加热,可保持一定的水温及热水量,不致如现有瞬热式电热水器一般会随着出水量的不同而改变温度,致使水温忽冷忽热。
瞬热功能当开始使用贮水筒内的水,而使热水槽内的水开始流出时,加热棒即马上激活,并使预热内的水经由管体底部流入,在加热棒周围加热,由于在管体内加热的水较少,故当水流上升至热水槽时,已加热至所需温度,故具有瞬间加热的功能。
立即热功能当开始使用热水时,冷水马上流入加热槽内,温度传感器感测到低温时即马上激活加热棒加热,故可产生立即热的功能。
省电功能由于贮水筒内区分为热水槽及加热槽,在初次加热完毕之后,使用热水时,注入贮水筒内的冷水必是经过加热后才进入热水槽内,不致于使热水槽内的产生温降,而此种隔离加热的设计,可提高加热效率。而且贮水筒的筒身小、加热快,而且由于水量较少,当加热以后保持保温状态时所需的耗电量较少。
再者,由于贮水筒内的水温升之后,金属制的贮水筒壁因为热传导也具有温度,再加上热能集中于贮水筒顶部,通过隔板扩散,故其加热面积大且加热速度快,当冷水由冷水管注入贮水筒以后,已开始预热温升,加热棒不需要提供太多的电能即完成加热,故可节省电能。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所达成的贮热、瞬热、立即热及省电的功能,此外,由于其不需要太大的电压、电能,故只要一般家电用品的回路即可使用,不需要另外请专业人员施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实施上,至少可以达到以下数项优点1、利用预先加热贮存于贮水筒内部的热水,可以立即提供热水使用,提供相同于贮热型电热水器的功能。
2、当贮水筒内部的水温因长时间使用而降低时,利用自然的对流作用及管体的导引效果,使自直立式加热棒进行加热的水,会自然上升而持续加热,确保流入热水槽的水温均会升高达到使用需求,提供相同于瞬热型电热水器的功能。
3.由于安装的管道短且可以立即提供热水使用,可以大幅减少热量及水资源的浪费,特别是利用贮水筒内的水温及筒身的热度,可以有效地与冷水管注入的冷水混合产生预热,降低加热棒的负荷,产生节省电能的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套座与加热棒的外观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平面剖面示意图。

图1所示,为了同时改善贮热式及瞬热式电热水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贮热、瞬热及省电功能的电热水器是设一贮水筒20,贮水筒20内部区分为热水槽21及加热槽22,热水槽21内承置有加热完毕的水,并连接至水龙头或莲蓬头,当开启水龙头或莲蓬头时,很快地即可使用到热水;又于加热槽22的槽壁设一冷水管31,加热槽22内设有一与热水槽21连通的管体23,管体23内则设有直立式的加热棒36,当热水槽21内的热水在打开莲蓬头之后开始流出时,冷水即由冷水管注入,并流至管体23内加热而温升流入热水槽21内,由于加热槽与热水槽为分隔状,不至混合而可提高加热效率并节省电能。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大致结构及功效,其结构则详述如后请再参阅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设一金属制的贮水筒20,贮水筒20的底端套设于一套座30上,贮水筒20内部近顶端约三分之一处横设有一隔板200,以将贮水筒20内部分隔成位于上方的热水槽21及位于下方的加热槽22,又于加热槽22内设有一连接于隔板200底面的中空的管体23,管体23底端为开口状,其与加热槽22槽底的距离约为加热槽22总高的1/3至1/4,使得加热槽22内的水得以经由管体23底端流入,另于管体23顶部的隔板200上设有一通孔201,使得流入管体23内的水得以经由通孔201流至热水槽21内。再由图式所示可知,贮水筒20底面设为一开口端202,以套接于套座30,请同时参阅图2所示,该套座30顶部设有一接合端33藉以套接于贮水筒20的开口端202,该接合端33内组装数根以直立方式穿置于贮水筒20的管体23内的加热棒36,另于贮水筒20底部设有将冷水引入的冷水管31,而热水槽21则设有使热水流出的热水管32,于本较佳实施例当中,是将冷水管31及热水管32同时组装于套座30上,热水管32并穿过隔板200的通孔201而伸入热水槽21内,冷水管31则弯向贮水筒20的筒壁,而套座30底端再分别设一与冷水管31相通的冷水出口34,以及一与热水管32相通的热水出口35,并于冷水出口34内设一逆止阀340,以防止贮水筒20内的水倒流,此外,于贮水筒20的加热槽22的外周壁设一温度传感器37(其较佳的位置为相对于冷水管31的出口位置设置),当使用者开始使用热水,而热水槽21内的热水开始流出时,冷水马上由冷水管31流入而冲击贮水筒20的壁面,此时,温度传感器37马上感测到低温而激活加热棒36对流经的冷水加热,不致于发生洗到冷水的情形,故可达到立即热的效果。
所述的加热棒36与一开关(图中未示)连接,开启开关即可使加热棒36激活加热,使管体23内部、热水槽21及加热槽22内的水对流而升温,很快地达到所预定的水温(一般为80℃)。而根据实验,以电压为220伏特的电流,对容量为4加仑的贮水筒20内的水加热,只要3至5分钟即可达到所预定的温度,待达到所设定的温度时,温度传感器37即会感测而切断电源,使加热棒36停止加热,倘若使用者未马上使用热水,导致水温降至所设定的低温时(一般设为65℃),即可重新激活加热棒36,以使贮水筒20内的热水保持在65℃至80℃之间,而当使用者开始使用热水时,热水槽21内的热水即会由热水管32流出至莲蓬头或水龙头,冷水随即由冷水管31注入加热槽22内,水温即会下降,温度传感器37随即感测到低温而控制激活加热棒36,以对管体23内的水加热,产生温升而由通孔201流入热水槽21内,而加热槽22内的水继续由管体23底部流入管体23内加热并往上升,在热水上升的过程中即持续加热而升温,待其上升至顶部时,已加热至所需的温度。另于套座30上设有一泄压阀38,当贮水筒20内的压力过大时,即可适时释出。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同时具有贮水筒预热贮存热水、当开始使用热水而使冷水流入时,又可同时以冷水激活加热棒,如此设计可同时改善传统的贮热式电热水器及瞬热式电热水器的缺陷,并提供贮热、瞬热、节能三大功能,又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其仍通过分隔板200将贮水筒20内分隔成热水槽21与加热槽22,加热槽22内设有延伸至分隔板200底面的管体23,于分隔板200上设有连通热水槽21与管体23内部的通孔201,且管体23内设有由套座50顶面直立延伸至管体23内部的加热棒36,另于而于本实施例当中,则将热水管40直接由热水槽21的周壁上延伸而出,而冷水管41则由贮水筒20的管壁直接插入,其仍可发挥与前述较佳实施例相同的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具贮热、瞬热及省电功能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贮水筒,贮水筒的上半部横设有一隔板,将贮水筒分隔为设于上方的热水槽及位于下方的加热槽,于加热槽内设有一连接于隔板底面的中空管体,管体底端为开口状,其与加热槽槽底保持一段距离,于管体顶部的隔板上设有连通管体与加热槽的通孔;一连接于热水槽的热水管;一连接于加热槽内的冷水管;一组装于贮水筒底部的套座,套座上至少组装有一以直立方式伸入管体内的加热棒;及一用以感测加热槽水温而控制加热棒启闭的温度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贮热、瞬热及省电功能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该热水管是设于套座上,热水管的顶端穿过隔板的通孔而伸入热水槽内,且热水管与通孔之间保持一段供热水流通的间隙,该套座底部则设有与热水管相通的热水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贮热、瞬热及省电功能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该冷水管底端是组装于套座内,另于套座的底部设有与冷水管相通的冷水出口,另于冷水出口内组装一逆止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贮热、瞬热及省电功能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该冷水管是朝向贮水筒的筒壁延伸,并与筒壁保持一间距,另于贮水筒外壁上,对应于冷水管的出口位置设有一温度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贮热、瞬热及省电功能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该管体的底端与加热槽槽底的距离为加热槽总高的1/3至1/4。
专利摘要一种具贮热、瞬热及省电功能的电热水器,包括一贮水筒,贮水筒设有一隔板,将贮水筒区分为热水槽及加热槽,于加热槽内设有一中空管体,管体底端为开口状,其与加热槽槽底保持一段距离,于管体的隔板上设有连通管体与加热槽的通孔;一连接于热水槽的热水管;一连接于加热槽内的冷水管;一组装于贮水筒底部的套座,套座上至少组装一加热棒;及一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保证热水量及水温稳定,而且安装方便,并能进一步节约能源。
文档编号F24H1/20GK2451956SQ00258308
公开日2001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00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00年10月20日
发明者黄朝林 申请人:黄朝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