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吸排气式空调器用室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2444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前面吸排气式空调器用室外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器用室外机,更详细的说是涉及一种采用前面吸排气式空调器用室外机。
背景技术
具备制冷功能和制热功能的空调器可以分成整体型空调器和分体型空调器。以制冷机为例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分体型空调器包括有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设置在室内用于冷却室内。室外机设置在室外,利用冷媒导管与室内机连接,并且以外部空气为冷却媒介在冷凝器内与冷媒气体进行冷凝热交换,之后把冷凝的冷媒通过冷媒导管供给到室内机的蒸发器里。室内机包括有蒸发器和通风扇。蒸发器蒸发冷媒,从室内空气中吸收蒸发用热量,而进行冷却热交换;通风扇能使室内空气循环。室外机包括有压缩机,冷凝器,冷却风扇。压缩机压缩冷媒后供给到冷凝器里。冷凝器冷凝从压缩机供给的冷媒。冷却风扇向冷凝器强制输送外部空气,而冷却冷媒气体。室外机的机壳形成外观,并且室外机的压缩机、冷凝器、冷却风扇全都设置在室外机机壳的内部。
以往的六面体形状的室外机机壳,在其三个侧面具备空气吸入空间,向冷凝器吸入空气;在其上部具备空气排出口,在冷凝器进行热交换时从冷媒气体吸收冷凝热量的空气排出到外部。
但是,以往的空调器用室外机,由于城市强化高度集中化及环境管理,设置场所受到限制,并且由于产生噪音及放出热量,成为周边民众的投诉对象。尤其是,由于城市美观及噪音问题,大规模别墅群等公共住宅设施中,规定室外机必须设置在室内的阳台内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日本专利公告6-101873号的公告中提出了,在安装空气调节装置的建筑物里,把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装置设置在室内或者邻接室内设置,并把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装置设置在需要调节空气的室内。安装空气调节装置的建筑物,在外侧墙壁或者屋顶设置开口部,开口部上设置百叶窗,把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装置设置在百叶窗的内侧,使室外装置的吸气及排气运作通过百叶窗的叶片之间空隙进行。
与此同时,日本专利公告6-101873号中的墙壁嵌入式空调器用室外机,其结构包括有具备与墙壁相同厚度的外壳的空调器用室外机本体,设置在室外机本体的一个侧面的热交换用空气吸入口、排出热交换后空气的排出口。
但是,背景技术中,由于不可避免地比以往的室外机的吸入空间分面积缩小,使得前面吸排气式空调器用室外机的热交换效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与现有结构匹配,能适用于前面吸/排气式的空调器用室外机上的冷却风扇结构;或者说能带来更好的热交换效率的前面吸排气式空调器用室外机。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把随着最近空气调节容量增加,而体积变大的大容量室外机以墙壁嵌入方式设置的有效的设置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前面吸排气式空调器用室外机,包括有室外机的机壳、压缩机、冷凝器,还设有贯流风扇,室外机机壳形成直六面体形状,并开放一侧,上面、底面及另外三侧封闭,而且其内部被分隔成吸入空间和排出空间;压缩从室内机通过导管流入的冷媒气体的压缩机设置在室外机机壳内部;冷凝从压缩机流入的冷媒气体的冷凝器设置在室外机机壳内部;向冷凝器供给外部空气,而且把热交换后的空气排出到外部的贯流风扇设置在室外机机壳内部,贯流风扇的护罩包括有排水结构。
室外机还包括有百叶窗框架,百叶窗框架是由外部框架和内部框架组成。百叶窗框架把室外机机壳的吸入空间和排出空间固定在建筑物外侧墙壁的矩形空间内壁上,并且分隔成与室外机机壳的吸入空间及排出空间各自对应的吸入窗口和排出窗口,而且在各窗口设有构成百叶窗的叶片,使空气通过这些叶片之间的空隙吸入或排出。
当贯流风扇的吸入用孔的朝向是向着上下方,其排水结构是由设在护罩底面形成的排水用凹陷部、在凹陷部最低面形成的排水孔、和从排水孔延长的排水管组成。当贯流风扇的吸入用孔的朝向是向着与开放侧邻接的两侧面,其排水结构是由在风扇护罩的最低面形成的排水孔,和从排水孔延长的排水管组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以前面吸/排气方式的空调器用室外机,由于吸入空间的面积缩小,而热交换效率下降的问题。同时,还能提供随着空气调节容量增加,而体积变大的大容量室外机能向墙壁里嵌入式设置的有效的设置结构。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室外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a、图3b是应用于图1中室外机上的冷却风扇的排水结构示意图。
其中2建筑物外侧墙壁 4外部框架6内部框架 7a吸入窗口7b排出窗口 8叶片10室外机12a、12b、12c侧面盖14底面板16上面盖20压缩机30冷凝器36孔38电机40贯流风扇4041a排水孔41b排水管 42风扇机架44风扇托架 46风扇前导风罩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附图,并以制冷用空气调节器为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没有限定在下述实施例及附图中,而是要以专利要求范围中记载的内容为基础进行解释。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室外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a、图3b是应用于图1中室外机上的冷却风扇的排水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外部框架4固定设置在住宅用或商业用建筑物的外侧墙壁2的矩形空间里,内部框架6固定设置在外部框架4内侧。根据情况,内外部框架4、6也能形成整体。内部框架6的内侧空间被分隔成吸入窗口7a和排出窗口7b,并在各空间内部设置数个叶片8,使空气通过这些叶片8之间的空隙吸入或排出。叶片8设计成能调整方向的结构,由此能调整空气的吸入/排出方向。由于设置有叶片8的内部框架6与室外连接设置,并安装在高层建筑物上,在外部维修困难。因而考虑到上述因素,若叶片8与室外机运转对应由电动操作来开闭,出故障的概率高,并且维修时不方便,由此规定空气吸入/排出方向,使叶片8维持向规定方向开启的状态。
另外,固定设置在建筑物外墙壁2内侧的室外机10具备室外机机壳,使其接触在外部框架4或者内部框架6上。
室外机机壳和其内部的设置由图2所示的各部件组成。
如图1、图2所示,室外机机壳,面向内部框架6的吸入窗口7a及排出窗口7b的一侧开放。开放的一侧被分隔成吸入空间11a及排出空间11b,并与内部框架6的吸入窗口7a及排出窗口7b相对应。另三个侧面盖12a、12b、12c和底面板14及上面盖16全都封闭,由此室外机机壳整体形成直六面体形状。室外机机壳也可以分隔成与吸入空间11a对应的吸入外壳和与排出空间11b对应的排出外壳。底面板14具备向外部凸出形成的数个腿配件18a、8b、18c、18d,并且腿配件18a、8b、18c、18d支撑在建筑物地面比如别墅阳台地面,用于支撑室外机10的负荷。考虑到底面板14的形状,腿配件18a、8b、18c、18d应该具有4个左右。与此同时,底面板14的下方具备相互连接这些腿配件18a、8b、18c、18d而加强强度的横向腿保险杆19。腿配件18a、8b、18c、18d还具备能调整高度的螺丝(未图示),在建筑物地面比如别墅阳台地面不平的时候,用于调整室外机10的水平度。腿配件18a、8b、18c、18d中的前方侧(建筑物外侧墙壁侧)两个腿18a、8b还具备移动用轮子(未图示),故搬运重的室外机时相当方便。
在室外机吸入空间11a里,压缩机20设在压缩机连接部上,并且‘U’字形冷凝器30利用冷凝器盖32a、32b、32c及冷凝器托座34a、34b固定在侧面盖12a、12b及底面板14上。冷凝器30,在多个冷凝器的散热片之间设置有锯齿形状的数排冷凝器导管。由于冷凝器30的结构及形状已经公开,没有具体说明。冷媒气体在压缩机20压缩之后向冷凝器30的导管流动,因而冷媒气体与从外部流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凝。为了防止从外部流入的空气没有经过冷凝器30而直接供给到排出空间11b,由冷凝器盖32a、32b、32c及冷凝器托座34a、34b形成空气流路。通过吸入窗口7a的叶片8之间空隙吸入的空气沿着由冷凝器盖32a、32b、32c和冷凝器托座34a、34b构成的空气流路流经‘U’字形冷凝器30,因而与冷凝器导管中的冷媒气体进行热交换。
与以往的从三个侧面吸入外部空气、并从上面排出热交换后的空气的室外机不同,而采用前面吸/排气方式的本实用新型,由于吸入空间的面积受到限制,系统内的吸入阻抗变大。因而本实用新型与使用轴流扇的以往结构不同,而使用交叉流风扇为特征。即,把外部空气通过吸入窗口7a供给到冷凝器30上、并把热交换后的空气通过排出窗口7b排出的贯流风扇40,利用风扇机架42及风扇托架44固定设置在由侧面盖12a、12b、12c及上面盖16形成的空间上。
图3中所示的是作为贯流风扇的实施例而使用离心风扇的例子。这样的贯流风扇的设置状态如图2及图3所示,使吸入用孔36(图中未示)面向侧面盖12a、12b。
本实用新型的前面吸排气式空调器用室外机,一般在刮台风等下大雨的时候,系统内部进水。风扇护罩内进水的时候,雨水积在护罩内而成为产生噪音的根源,并且成为送风能力下降的根源。因而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特征在于在护罩上设置能排出从外部进入的雨水等水的排水结构。
如图3a所示,是贯流风扇的吸入用孔朝向上下方设置时的排水结构。这时,风扇护罩40′,在底面形成排水用凹陷部38,凹陷部38具备一定的坡度并在最低面有排水孔41a,而且通过与排水孔41a连接的排水管41b排出风扇护罩40内的雨水。
如图3b所示,是贯流风扇的吸入用孔朝向侧面盖12a、12b设置时的排水结构。这时,风扇护罩40′具备底面部,底面部具备一定的坡度并在最低面有排水孔41a,而且通过与排水孔41a连接的排水管41b排出风扇护罩40′内的雨水。
如图2所示,为了减少由风扇运转而产生的震动对系统的影响,需要把贯流风扇40固定在室外机机壳上的风扇支撑部件。支撑部件由加强排出空间角强度的风扇机架42,把贯流风扇40的侧面连接固定在风扇机架42上的风扇托架44组成。并且根据贯流风扇40的设置方向,可以改变风扇托架44的形状。与此同时,把室外机机壳分成与吸入空间11a对应的吸入外壳和与排出空间11b对应的排出外壳的时候,风扇机架42支撑排出外壳。图面符号46是设置在贯流风扇40前面的风扇前导风罩。
另外,侧面盖中形成背面的侧面盖12b内侧具有能控制室外机运转的控制盒50。控制盒50的下面设有在室内机蒸发的冷媒气体流入的冷媒导管,在室外机被冷凝的冷媒气体流出的冷媒导管通道即阀门组件52。
以下,说明由上述结构构成的前面吸排气式空调器用室外机的运转。
通过阀门组件52的冷媒导管流入到室内机里的冷媒气体,经过压缩机20时被压缩,之后供给到冷凝器30里。这时,冷却风扇40运转,故从外部通过吸入窗口7a的叶片8之间空隙流入的空气经过由冷凝器盖32a、32b、32c和冷凝器托座34a、34b来构成的空气流路,之后均匀地通过‘U’字形冷凝器30的3个面上的散热片之间的空隙。由此空气与夹在散热片之间的冷凝器导管内部的冷媒气体进行热交换而温度上升。然后,空气经过冷却风扇40,通过排出窗口7b的叶片8之间的空隙排出到外部。
权利要求1.一种前面吸排气式空调器用室外机,包括有室外机(10)的机壳、压缩机(20)、冷凝器(30),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贯流风扇(40),室外机机壳形成直六面体形状,并开放一侧,上面、底面及另外三侧封闭,而且其内部被分隔成吸入空间(11a)和排出空间(11b);压缩从室内机通过导管流入的冷媒气体的压缩机(20)设置在室外机机壳内部;冷凝从压缩机(20)流入的冷媒气体的冷凝器(30)设置在室外机机壳内部;向冷凝器(30)供给外部空气,而且把热交换后的空气排出到外部的贯流风扇(40)设置在室外机机壳内部,贯流风扇(40)的护罩(40′)包括有排水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面吸排气式空调器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室外机(10)还包括有百叶窗框架,百叶窗框架把室外机机壳的吸入空间(11a)和排出空间(11b)固定在建筑物外侧墙壁(2)的矩形空间内壁上,并且分隔成与室外机机壳的吸入空间(11a)及排出空间(11b)各自对应的吸入窗口(7a)和排出窗口(7b),而且在各窗口设有构成百叶窗的叶片(8),使空气通过这些叶片(8)之间的空隙吸入或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面吸排气式空调器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百叶窗框架是由形成四边的外部框架(4),和连接在外部框架(4)内并设置有叶片的内部框架(6)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前面吸排气式空调器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贯流风扇的吸入孔的朝向是向着上下方,其排水结构是由设在护罩(40′)底面形成的排水用凹陷部(38)、在凹陷部(38)最低面形成的排水孔(41a)、和从排水孔(41a)延长的排水管(41b)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3所述的前面吸排气式空调器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贯流风扇(40)的吸入用孔的朝向是向着与开放侧邻接的两侧面,其排水结构是由在风扇护罩(40′)的最低面形成的排水孔(41a),和从排水孔(41a)延长的排水管(41b)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前面吸排气式空调器用室外机,其室外机机壳形成直六面体形状,并开放一侧,上面、底面及另外三侧封闭,而且其内部被分隔成吸入空间和排出空间;压缩从室内机通过导管流入的冷媒气体的压缩机设置在室外机机壳内部;冷凝从压缩机流入的冷媒气体的冷凝器设置在室外机机壳内部;向冷凝器供给外部空气,而且把热交换后的空气排出到外部的贯流风扇设置在室外机机壳内部,贯流风扇的护罩包括有排水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以前面吸/排气方式的空调器用室外机,由于吸入空间的面积缩小,而热交换效率下降的问题。同时,还能提供随着空气调节容量增加,而体积变大的大容量室外机能向墙壁里嵌入式设置的有效的设置结构。
文档编号F24F3/06GK2669053SQ20032013155
公开日2005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15日
发明者裴英珠, 金寅圭, 具滋亨, 朴柄日, 金敬皓, 金阳昊, 洪映昊, 许庆旭, 车刚旭, 成时庆, 李东赫, 姜胜敏, 金太根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