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体式对流加热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4152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腔体式对流加热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取暖器,更具体地说,涉及腔体式对流加热取暖器。
背景技术
电加热取暖器已有很长的历史,但是一般的电加热取暖器的电热转换效率都较低,电能消耗较大,因此其使用成本较高,不受一般家庭的欢迎。近年来市面上出现了电热膜式的加热取暖器,其电热转换效率有了较明显的提高,但是热能利用率仍不够理想,也就是由电能产生的热往往滞留在电加热元件周围而不容易迅速扩散到需要采暖的所有空间,因此仍然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热转换效率高而且热能利用效率也高的电热取暖器。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经过长时间的实验,结果发现,将电热膜式采暖器制成两端开口的腔体式结构,就能使热空气迅速地对流并扩散,从而大大地提高了热利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1.一种腔式对流加热取暖器,具有供电导线、加热元件、支架和外罩,其中,该取暖器的芯体具有两块呈板状的加热元件(1)和两块端板(2),两块加热元件(1)与两块端板(2)共同合围成一个在上、下两端开口的空腔,并且该取暖器芯体处于一个多孔的外罩(3)中。
2.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腔体式对流加热取暖器,其中,在所说的两块板状加热元件(1)之间具有一块热均化导流隔板(4),两块加热元件(1)对称地处于热均化导流隔板(4)的两侧,热均化导流隔板(4)与两块板状加热元件(1)和两块端板(2)共同合围成两个相互对称的上、下两端开口的空腔。
3.如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腔体式对流加热取暖器,其中,两块端板(2)与至少4条加热元件固定条(5)共同结合形成框式支架,两块加热元件(1)通过固定条(5)而固定在两块端板(2)上。
4.如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腔体式对流加热取暖器,其中,两块加热元件(1)之间的距离自下而上逐渐缩小,两块加热元件(1)的延长面构成2°~15°的夹角。
5.如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腔体式对流加热取暖器,其中,加热元件(1)由处于外侧的耐热绝缘基板(1a)、电热膜(1b)和处于内侧的耐热绝缘层(1c)构成。
6.如技术方案2所述的腔体式对流加热取暖器,其中,在两块板状加热元件(1)之间的热均化导流隔板(4)的下部两侧装有至少2条片条状加热元件(9)。
7.如技术方案5所述的腔体式对流加热取暖器,其中,耐热绝缘基板(1a)为耐热搪瓷板,耐热绝缘层(1c)为耐热绝缘涂料。
8.如技术方案5所述的腔体式对流加热取暖器,其中,耐热绝缘基板(1a)为云母片,耐热绝缘层(1c)为耐热绝缘涂料。
9.如技术方案2所述的腔体式对流加热取暖器,其中,两块加热元件(1)之间的距离在50~150mm的范围内。
10.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腔体式对流加热取暖器,其中,两块加热元件(1)之间的距离在5~50mm的范围内。
与相同领域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高效果是电热转换效率高和热利用效率高,而且重量轻,使用寿命长,生产工艺简单,组装容易。


图1是本实用新型腔体式单腔对流加热取暖器芯体的结构示意图(相应于技术方案1)。
图2是本实用新型腔体式双腔对流加热取暖器芯体的结构示意图(相应于技术方案2)。
图3是本实用新型腔体式双腔对流加热取暖器全部组装后的横向剖面图,其中的芯体部分是从图2中两块端板(2)之间的中间处按照平行于端板的方向剖开并沿着垂直于端板(2)的方向观察的剖面图。图3比图2多了一个外罩(3)。
图4是图3中加热元件(1)的截面画圆圈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腔体式对流加热取暖器全部组装后的外观图。
在图1~5中,各标记符号的定义如下1-加热元件(1a-耐热绝缘基板,1b-电热膜,1c-耐热绝缘层),2-端板,3-外罩,4-热均化导流隔板,5-加热元件固定条,6-电热元件包边条,7-供电导线,8-支架螺钉,9-片条状加热元件,10-扣手,11-指示灯,12-控制开关,13-塑料外壳,14-移动脚轮。
以下结合附图表解释本实用新型。
上述技术方案1记载的是必要的技术特征,只要具有由两块板状加热元件(1)与两块端板(2)共同合围成一个在上、下两端开口的空腔的结构,即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但在实际使用时,该带空腔的加热取暖器芯体应处于一个多孔的,优选为网状的外罩(3)中。上述的加热元件(1)优选由耐热绝缘基板(1a)、电热膜(1b)和耐热绝缘层(1c)构成(技术方案5),上述的电热膜(1b)在耐热绝缘基板(1a)的一侧表面上形成,这样,在实际使用时,通过供电导线(9)供给电流(可以是220v、110v或通过变压器变压),两块电热膜(1b)相互对向地辐射热量,这样就可以使空气温度增高,热空气从上端开口排出,而冷空气从空腔的下端开口进入,由于空腔上、下两端较大的温差而导致热空气能更快地流动,从而使室内的空气能更均匀地加热,其结果是热利用效率更高,也就是在保证室内空气达到某指定温度(例如18~22℃)的条件下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约电能,这是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其他取暖器的区别之一。
另外,当上述带空腔的加热取暖器的宽度较大时(50~150cm),如果在两块加热元件(1)之间增加一块热均化导流隔板(4)(技术方案2),则能使热空气在流动的过程中混合得更均匀,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热利用效率,其结果是更进一步节约电能。
另外,在两块板状加热元件(1)的热均化导流隔板(4)的下部两侧装有至少2条片条状加热元件(9)(技术方案6),片条状加热元件(9)的宽度b优选为两块板状加热元件(1)下端口间距a的1/6~1/3,长度与两块板状加热元件(1)的长度相同。这样可先预热进入空腔下端开口的冷空气,加速空气的对流,从而可以将两块板状加热元件(1)上的热量迅速的带走,并降低了外罩(3)的温度。其结果是不仅进一步节约电能,而且延长了加热取暖器的寿命。
另外,为了使腔体式对流加热取暖器更加牢固,优选是使两块端板(2)与至少4条加热元件固定条(5)共同结合形成框式支架,两块加热元件(1)通过固定条(5)而固定在两块端板(2)上。
另外,为了使腔体式对流加热取暖器在使用状态下更加稳定,优选使两块加热元件(1)之间的距离自下而上逐渐缩小,两块加热元件(1)的延长面构成2°~15°(优选3°~10°)夹角(技术方案4)。
另外,上述的耐热绝缘基板(1a)起支撑电热膜和电绝缘的两种作用,它可以是各种耐热绝缘材料,例如可以是云母片,耐热搪瓷板,耐热玻璃板、陶瓷片等,但优选是云母片(技术方案8)和耐热搪瓷板(技术方案7)。
另外,上述的耐热绝缘层(1c)起电绝缘的作用,在能保证电绝缘的条件下应尽可能薄,以便有较好的热传导。它可以是各种耐热绝缘材料,例如可以是云母片、绝缘涂料等。
另外,为了使腔体式对流加热取暖器中的空气对流更好地进行,两块加热元件(1)之间的距离优选在10~40mm的范围内(技术方案10)。
另外,外壳(3)可以是各种适用的材料,例如金属、工程塑料、PP塑料等,其中优选是金属网,因为它耐热性好、质量轻,具有足够的强度,容易擦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出实施例来进一步地解释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定。
实施例1按照图1装配单腔式对流加热取暖器芯体,再按图3装上一个外罩(防护铁网),即获得一个实用的单腔式对流加热取暖器。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发明专利ZL96103261.8记载的电热膜成分,在厚度为0.3mm的云母基板(1a)上制备电热膜(1b),再加上耐热绝缘涂料层(1c),从而构成加热元件(1)。加热元件(1)的尺寸为350mm×450mm,其方块电阻=66Ω,两块加热元件(1)之间的距离为40mm,将该加热取暖器置于标准测试房内。取一台与该加热器功率相同的普通油汀电暖器同样置于另一个标准测试房内进行性能比较。本实施例加热取暖器只需通电3分钟便可使出风口到达工作温度110℃,而油汀电暖器则需要通电25分钟才能使出风口到达工作温度110℃。连续工作5小时后测定标准测试房内的环境温度,本实施例加热取暖器测试房内的环境温度比油汀测试房内的环境温度高4℃。经计算,每提高1℃需增加5%能耗,这就充分说明本实施例加热取暖器比普通油汀电暖器节能15~20%。说明了本实施例的加热取暖升温迅速,对流效果良好,节电效果显著。本实施例适用于小面积房间。
实施例2按照图2装配双腔式对流加热取暖器芯体,再按照图3装上外罩(3),即获得一个实用的双腔式对流加热取暖器,电热元件(1)的制备方法与尺寸与实施例1相同。加热元件(1)的尺寸为450mm×450mm,其方块电阻=69Ω,但在两块电热元件(1)之间,其上端的距离为90mm,下端的距离为120mm,而且在两块电热元件之间还安装有一块热均化导流隔板(4),其尺寸与电热元件(1)相同,其材质为普通冷轧钢板,厚度为0.4mm。并在热均化导流隔板(4)的下部两侧装有4条片条状加热元件(9)。片条状加热元件(9)的制备方法与电热元件(1)相同,但片条状加热元件(9)的宽度b为两块板状加热元件(1)下端口间距a的1/4,长度与两块板状加热元件(1)的长度相同。将该加热取暖器置于标准测试房内。然后进行与实施例1中一样的性能比较。本实施例加热取暖器只需通电2分钟便可使出风口到达工作温度110℃,而油汀电暖器则需要通电25分钟才能使出风口到达工作温度110℃。连续工作5小时后测定标准测试房内的环境温度,本实施例加热取暖器测试房内的环境温度比油汀测试房内的环境温度高4℃。这就充分说明了本实施例的加热取暖升温迅速,对流效果更好,节电效果显著。本实施例适用于较大面积房间。
权利要求1.一种腔式对流加热取暖器,具有供电导线、加热元件、支架和外壳,其特征在于,该取暖器的芯体具有两块呈板状的加热元件(1)和两块端板(2),两块加热元件(1)与两块端板(2)共同合围成一个在上、下两端开口的空腔,并且该取暖器芯体处于一个多孔的外罩(3)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体式对流加热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说的两块板状加热元件(1)之间具有一块热均化导流隔板(4),两块加热元件(1)对称地处于热均化导流隔板(4)的两侧,热均化导流隔板(4)与两块板状加热元件(1)和两块端板(2)共同合围成两个相互对称的上、下两端开口的空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腔体式对流加热取暖器,其特征在于,两块端板(2)与至少4条加热元件固定条(5)共同结合形成框式支架,两块加热元件(1)通过固定条(5)而固定在两块端板(2)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腔体式对流加热取暖器,其特征在于,两块加热元件(1)之间的距离自下而上逐渐缩小,两块加热元件(1)的延长面构成2°~15°的夹角。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腔体式对流加热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加热元件(1)由处于外侧的耐热绝缘基板(1a)、电热膜(1b)和处于内侧的耐热绝缘层(1c)构成。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腔体式对流加热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在两块板状加热元件(1)之间的热均化导流隔板(4)的下部两侧装有至少2条片条状加热元件(9)。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腔体式对流加热取暖器,其特征在于,耐热绝缘基板(1a)为耐热搪瓷板,耐热绝缘层(1c)为耐热绝缘涂料。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腔体式对流加热取暖器,其特征在于,耐热绝缘基板(1a)为云母片,耐热绝缘层(1c)为耐热绝缘涂料。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腔体式对流加热取暖器,其特征在于,两块加热元件(1)之间的距离在50~150mm的范围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体式对流加热取暖器,其特征在于,两块加热元件(1)之间的距离在5~50mm的范围内。
专利摘要腔体式对流加热取暖器,具有供电导线、加热元件、支架和外壳,其特征在于,该取暖器的芯体有两块呈板状的加热元件1和两块端板2,两块加热元件1与两块端板2共同合围成一个在上、下两端开口的空腔,并且该具有空腔的取暖器芯体处于一个多孔的外罩3中,功率要求大时优选在两块加热元件1之间加装一块热均化导流隔板4,两块加热元件对称地处于热均化导流隔板的两侧。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电热转换效率和热利用效率皆高于现有技术的同类产品,节电效果显著,而且重量轻,使用寿命长,生产工艺简单,组装容易。
文档编号F24D13/02GK2744961SQ20042004758
公开日2005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6日
发明者郭德璞 申请人:郭德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