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模组元件干燥装置及方法

文档序号:4709348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镜头模组元件干燥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镜头模组制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镜头模组内元件的干燥装 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照相机、数码照相机、手机照相镜头等成像器 材越来越为广大消费者青睐,为降低该类成像器材的成本,目前,所述成像 器材中的镜头模组中的很多元件,如镜筒、镜座、间隔环等都是通过射出成 型的方法生产。
上述镜头模组元件在射出成型后,表面皆会含有油性离型剂,所以在进 行镜头模组组装前,需对所述镜头模组元件进行清洗,去除其表面的化学物 质与灰尘。由于所述镜头模组元件一般为塑料元件,重量较轻,在清洗过程 中会漂浮在水面,因此需以适当的治具盛放,使这些待洗的元件完全浸于水 面之下,才能达到有效的清洗效果,而在洗净之后,如何设计一个适当的治 具或方法,能在大量生产过程中迅速有效的干燥这些元件显得极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迅速有效进行干燥的镜头模组元件干燥 装置及方法。
一种镜头模組元件干燥装置,其包括一个腔体、 一个位于所述腔体内的 旋转支架及至少一个多孔袋。所述腔体具有一个进气口、 一个出气口及至少 一个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设于所述腔体的底部。所述多孔袋固定于所述旋转 支架上,用于盛放待干燥镜头模组元件。
一种镜头模组元件干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多个待干燥镜头模组 元件装入至少一个多孔袋中;将所述多孔袋固定到一个旋转支架上;旋转所 述旋转支架一段时间,以将所述多孔袋中的待干燥镜头模组元件中包含的大 部分水份甩出;将所述待干燥镜头模组元件风干。
所述镜头模组元件干燥装置及干燥方法,在对镜头模组元件风干前,进 一步包括将镜头模组元件中的水份甩出的过程,从而可以大大缩短风干步骤 所耗费的时间。且当镜头模组元件中具有较多水份时,通过甩出的方法可在 短时间内甩出大量水份,比采用风干蒸发掉同等量的水份使用的时间少得 多,使得整个干燥制程的时间大大缩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燥装置的一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镜头模组元件干燥装置100。该 干燥装置100包括一个腔体10、 一个位于所述腔体10内的旋转支架20及多 个多孔塑料袋30。该多孔塑料袋30可用于盛装待干燥的镜头模组元件(图 未示)。
所述腔体10两相对的侧壁分别具有一个进气口 11、 一个出气口 12,其 底部具有至少一个出水口 13。可以理解,所述进气口 11与出气口 12也可设 于腔体10的顶部,且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并无特殊要求,只要进气口 11与 出气口 12的设置使该腔体IO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即可。
所述进气口 11与一个进气管40连接,用于通入气体对待干燥的镜头模 组元件风干,该进气管40上设有一个加热器60,可对进气管40内的气体进 行加热,优选的,可将气体加热到40至7(TC范围内。该进气管40上还设置 有 一个高效空气过滤器(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 HEPA ) 50,该 过滤器50具有微粒过滤作用,过滤诸如烟雾微粒、灰尘等微粒。该高效空 气过滤器50与该加热器60沿进气管40内气流方向排列设置于进气管40上。 当然,所述过滤器50与加热器60设置顺序也可颠倒。优选地,所述进气管 40靠近进气口 11处还设有一个阀门41,以避免在旋转支架20旋转时将待 干燥的镜头模组元件内的水份甩入进气管40中。
所述出气口 12与一个出气管70连接,所述出气管70上设有一个抽风 机80,用于加快腔体10内气体流动,同时可降低腔体10内的气压,加快水 份蒸发。优选地,所述出气管70靠近进气口 12处还设有一个阀门71,以避
免在旋转支架20旋转时将待干燥的镜头模组元件内的水份甩入出气管70 中。
所述出水口 13与出水管卯连接,以将待干燥的镜头模组元件甩出的水 份带出腔体IO。优选地,所述出水管90靠近出水口 13处设有一个阀门91, 以在对待干燥的镜头模组元件进行风干操作时关闭,避免出水管90内的水 份蒸发,影响镜头模组元件的干燥效率。本实施例中,所述腔体10具有两 个出水口 13,当然,所述出水口 13也可设置多个。
所述旋转支架20包括一个底座21及一个位于该底座21上的转轴22。 该转轴22可通过一个马达(图未示)驱动。该转轴22上设有.多个悬臂23, 每个悬臂23具有一个自由端231,优选地,所述多个悬臂23沿所述转轴22 对称设置。该自由端231设有一个连接件232,所述连接件232可为一个钩 子或夹子,本实施例中,该连接件232为一个钩子,每个多孔塑料袋30钩 设于自由端的钩子上。所述多孔塑料袋30用于盛放经清洗后的镜头模组元 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干燥装置IOO在工作时,首先将已清洗干净的镜头 模组元件放进多个多孔塑料袋30中,然后将该多个多孔塑料袋30挂于悬臂 23的自由端231上,以离心i^转的方式将待干燥镜头模组元件中的水份抛 出。然后,再从进气管40通入经加热器60加热的高温热风,对待干燥的镜 头模组元件进行风干。热风的温度约为40至70X:,通入热风的持续时间一 般为5至IO分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干燥装置,先通过离心操作甩掉大部分水份,再进 行风干操作,可有效地减少整个千燥制程的时间,提高生产力,对量产十分 有利。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镜头模组元件干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l)将 多个待干燥镜头模组元件装入至少一个多孔袋中;(2)将所述多孔袋固定到一 个可旋转支架上;(3)旋转所述旋转支架一段时间,以将所述多孔袋中的待干 燥镜头模组元件中包含的氷份甩出一些;(4)将所述待干燥镜头模组元件风干。
所述镜头模组元件干燥方法中采用多孔袋可便于待干燥镜头模组元件 中的水份从多孔袋上的孔中甩出。所述步骤(2)中的旋转支架最好可固定多个
多孔袋,且该多个多孔袋在所述旋转支架上对称设置,以使旋转支架受力均匀。
所述步骤(3)以离心旋转的方式将待干燥镜头模组元件中的水份抛出。该 离心干燥动作的持续时间可视每个多孔袋中待干燥镜头模组元件的数目而 定, 一般持续时间约为2至5分钟。所述多孔袋在旋转支架上旋转时,其线 速度最好大于10米/秒。由于在镜头模组大量生产制程中,在镜头模组元件 干燥制程中,很多待干燥镜头模组元件堆叠在一起易于储存大量水份,尤其 是有凹槽的镜座和镜筒,如果直接将这些待干燥镜头模组元件拿去风干则需 要大量的时间,不利于生产制程。而本发明通过所述步骤(3)中将多孔袋放于 旋转支架上的旋转操作,可将待干燥镜头模组元件中的大部分水份甩出,从 而利于后续的风干操作,大大缩短风干步骤所耗费的时间。
所述步骤(4)中的风干操作应在无尘环境下进行,因此应将用于风干的气 体先进行过滤。根据统计,采用直接对1000-3000个待干燥镜头模组元件进 行风干大约需要20~30分钟才能将元件表面的水份完全风干,而采用本发明 的方法,先使用2 5分钟将待干燥镜头模组元件中的大部分水份甩出,再对 镜头模组元件进行风干操作,只需要5~10分钟即可将元件表面的水份完全 风干。因此,相对现有技术,采用本发明提供的镜头模组元件干燥方法的整 个制程所需的时间将是原本制程所需时间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大大提高 整个制程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 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 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镜头模组元件干燥装置,其包括一个腔体,该腔体具有一个进气口、一个出气口及至少一个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设于所述腔体的底部;一个位于所述腔体内的旋转支架;至少一个多孔袋,固定于所述旋转支架上,用于盛放待干燥镜头模组元件。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与一进气管连接, 该进气管上设有一个加热器,以对进入腔体中的气体加热。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将进气管内的气 体温度加热到40至70。C。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与一进气管连接, 该进气管上设有一个空气过滤器。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与一出气管连接, 该出气管上设有一个抽风机。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旋转支架包括一个底 座及一个位于该底座上的转轴,该转轴上设有至少一个悬臂,该悬臂具有一 个自由端。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的自由端通过一个 连接件来固定所述多孔袋。 .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装置具有多个多孔 袋,所述多个多孔袋沿所述转轴对称设置。
9. 一种镜头模组元件干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多个待干燥镜头模组元件装入至少一个多孔袋中; 将所述多孔袋固定到一个旋转支架上;旋转所述旋转支架一段时间,以将所述多孔袋中的待干燥镜头模组元件中包含的大部分水份甩出;将所述待干燥镜头模组元件风干。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镜头模组元件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架2能够固定多个多孔袋,该多个多孔袋在所述旋转支架上对称设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镜头模组元件干燥装置,其包括一个腔体、一个位于所述腔体内的旋转支架及至少一个多孔袋。所述腔体具有一个进气口、一个出气口及至少一个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设于所述腔体的底部。所述多孔袋固定于所述旋转支架上,用于盛放待干燥镜头模组元件。所述的干燥装置,可有效地减少干燥过程的时间,提高生产力,对量产十分有利。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镜头模组元件的干燥方法。
文档编号F26B15/04GK101191695SQ200610157220
公开日2008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1日
发明者董才士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