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冷式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07522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地冷式空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亍空调技术领域。是一种利用自然界地下冷水资源,用于空气降温或制冷的新型空气调节器。
背景技术
现行的空调,是利用电力驱动空气压缩机液化氣利昂气体,在氟利昂再气化过程中吸取热量,从而达 到降温或制冷的目的。它的缺点一是耗电量大,二是氟利昂破坏臭氧层。在全球变暖资源匮乏的今天,它 的存在和持续扩张,必将加速恶化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鄉完全没有上述弊端,它是一种节能环保纯自然的新型空气调节器,它是利用自然界的地下冷 水资源,利用热的传导和对流效应,通过制冷器,实行对居住环境的空气进行温度调控。(注据长期实 验观察,从数九严寒到炎夏酷署,在我国温带地区辽阔的国土上,其地下水温度恒定地徘徊在10-18r之 间,这就为本发明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抽取一定量的地下冷水,灌注入密封的空调容器中,容器内安置有浸在 水中的、通过管道和外界相通的、中空的、可采用各种造型的金属或玻璃制冷器,在微激排气扇的鼓吹下, 热空气流过制冷器,利用热的传导和对流效应,冷水吸取空气中的热量达到调控室温的目的。空调容器的 外壳,根据实际霜要,可用砖木或隔热材料制成,也可以糾金属或玻璃材料制成,自木或隔热材料制成 的空调容器,可安放在室内也可安放在室外,由T隔热对室温的降调具有可调控性;用金厲或玻璃材料制 成的空调容器,只能安放在室内,由于热的传导效应,对室温具有持续性降温效果。
空调,上部一側,设有进水管和进气管;上部对側,设有排气管(注灌水时排除容器中的空气) 和输气管(注输送热空气进入下一个空调制冷器);空调容器下部设有排水管,并在串联的末位空调容 器排水管上设有水龙头开关;在末位容器的排气口上设有密封塞(注空调容器灌满水后之所以要密封, 是为了防止室内空气湿度太大,其次,安放在室外的空调容器还为了防止冷水吸热)。
上述配件的功用是空调容器用于盛水,金属或玻璃制成的外壳还可以通过传导散热的方式直接持续 降调室温内部的制冷器,利用热的传导和对流效应,对空气进行降温容器上各开口用于排水和排气 微型排气扇用于促进空气流通和循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趁通过大量的实验观察证明,占空间比例挑左右的18t:地下水,可将最炎热 季节29-32"左右的室温迅速降调到261C左右,并可使此aK保持到14小时以上。新型空调器的诞生, 将有力地抑制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老式空调器的无限扩张,从而能大幅度降低人类社会巨大的资 源浪费,能源消耗,改变或控制急剧恶化的生态环境,


图1是地冷式空调整体外观示意图。
图中l.空调器容器,2.进气管,3.进水管,4.微型排气扇,5.热空气进口, 6.去往下一个空调的输气 管,7.容器排气管,8.可串联的下一个空调容器,9.末位容器排气口, IO.排水管,ll.制冷器出气口, 12. 排水管。幽2是空调容器内部各种造型的制冷器示意图。 图2 (a)是盒式制冷器示憲图。 图中13.进气管,14.空调器容器,15.盒式空气制冷器。 图2 (b)是盒式制冷器横剖面结构图, 蹈中16.盒式制冷器里的吸热片 图3(a)是直管式制冷器示意國。 图中17.直管式制冷器。 图3(b)是蠊旋管式制冷器示意幽。 幽中18.蠊旋管式制冷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
抽取地下冷水,通过进水管(3)灌入空调容器(1)内,鄉内的空气,随着水位增加通过糊排气管(7) 排入下一个空调容器(8)内,最后排出容器外,并在出口(9)处加塞密封。冷水通过排水管(12)排入下一 个空调器(8)中,并在末位容器排水管(10)处加用水龙头开关,废水由此开关排出。热空气通过进气 口 (5),在襯型排气扇(4)的鼓吹下,通过进气管(2)和输气管(6)进入制冷器,最后由出气口 (1D 排出。
权利要求
1. 一种地冷式空调器,由外部的容器,容器中所灌注的地下水,及浸在水中中空的制冷器和微型排气扇组成,其特征是制冷器由金属或玻璃材料制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冷式空调器,其特征是容器中的冷却水为自然界的地下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冷式空调器,其特征是-内都的制冷器可以设计成盒式、直管式、螺旋管式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冷式空调器,其特征是容器外壳可以由金属或玻璃材料制成,也可以由砖木或隔热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冷式空调器,微征是由砖木或隔热材料制成的空调容器,可安放在室内也 可安放在室外。
全文摘要
一种地冷式空调器,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它是利用自然界地下冷水资源进行空气温度调节的地冷式空调器。它将地下冷水抽取灌注入具有制冷器的容器中,依靠热的传导和对流效应,在微型排气扇的鼓吹下,对居住环境进行空气温度调节。
文档编号F24F5/00GK101418976SQ20071017621
公开日2009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23日
发明者刘广友 申请人:刘广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