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整体式阳台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56349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太阳能整体式阳台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器,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整 体式阳台热水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直接利用太阳能光热转换制作的热水 器主要有以下两大类型 一是玻璃真空管集热型,是套在一起的双层 玻璃管的内管,其内壁沉积有太阳能光热转换集热膜,内管通水带走 集热膜上的热量完成热交换,内外管间的夹层抽成真空,减少内管向外的热传递。其缺点是因玻璃管易碎而易损坏;内管通不上水时易干 烧炸管;集热效率相对较低;因为介质水与集热膜直接接触而使集热 膜易受污染、使用寿命相对较短;外形与房屋建筑有欠和谐,要占用 较大的安装面积;二是普通金属薄膜平板集热型,是在金属箔膜基片 上喷涂或者刷涂集热膜层,阳光照射到集热膜层后,光热转换使集热 膜层获得热能,再通过基片箔膜传递给基片箔膜上焊接的热交换水 管,再通过水管内的水带走热量,完成热交换。其缺点是集热效率相 对较低,即太阳吸收比较低,红外发射率较高;且外形与房屋建筑有 欠和谐,要占用较大的安装面积。以上两大类型的太阳能热水器都是 放置在建筑物的屋顶,或者建筑物旁边的空地上。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建筑物一体 化、光热转换效率较高和使用寿命长的太阳能整体式阳台热水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设计一 种太阳能整体式阳台热水器,该热水器由太阳能集热器组件l和保温 热水箱2构成,太阳能集热器组件l的集热板il朝外并固定于阳台 护栏的外沿,太阳能集热器组件l通过热水管3与保温热水箱2的上端相连,保温热水箱2的下端侧面装有带阀门4的热水输出管5,装 有阀门7的冷水补水管6通入保温热水箱2内腔,保温热水箱2的底 部装有与太阳能集热器组件l相连的带阀门9的冷水回流管8,太阳 能集热器组件1内装有热交换水管11-8,冷水回流管8和热水管3 自集热板ll两侧的分别连接并与热交换水管11-8相通。本实用新型的保温热水箱2内装有电加热器IO。此为备用件,只在太阳光光照不足以满足本实用新型的热水器把水加热至要求温度 时,比如长期的阴雨天,电加热器10才投入水加热工作,以保证热 水供给。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集热器组件1的集热板11是平板式或圆弧 面形式的。集热板U呈圆柱弧面形时,可以使整个阳台的外形更加 和谐地与建筑物相谐调,同时也可以增大集热面积,提髙集热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集热板ll自外向内由钢化玻璃防护罩11-4、集热 膜11-1、热交换水管11-8、热交换水管压紧钢带ll-7、防热辐射铝 薄膜ll-6、保温层11-5和背面遮板11-3构成,集热板ll的四周通 过封装边框11-2封装成一个整体,热交换水管11-8与集热膜ll-l 的背面固定连接。为了防止热交换水管11-8和集热膜11-1在集热板 11内发生位置移动,设置了两端固定在封装边框11-2上的热交换水 管压紧钢带ll-7,限制其发生位置移动。热交换水管U-8与集热膜ll-l的背面采用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集热膜ll-l自下而上由沉积基片A、红外反射层B、第一吸收层C、第二吸收层D和减反射层E构成,红外反射层B、第 一吸收层C、第二吸收层D和减反射层E沉积重叠于沉积基片A上构 成一个整体膜层。更具体地说,红外反射层B为沉积金属态铜质膜层, 其作用是确保集热膜11-1具有足够低的红外发射率,防止基片箔膜 上的热能外泄;第一吸收层C和第二吸收层D为溅射沉积状态的氧氮镍铬合金(NiCrO,Ny)薄膜层,吸收层可以降低对可见光及近红外波 段的光线的反射率,能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阳能,即是太阳吸收比高, 同时,吸收层可以提高对红外波段的光线反射率,即是红外发射率低, 能防止基片箔膜上的热能外泄;减反射层(E)的材质为透明的介电 态氧镍铬合金(NiCrO)薄膜层,其作用是尽可能地减少可见光及近 红外波段光线的反射作用,确保尽可能多的太阳光能被转换成热能。 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水管11-8可以是蛇形管。其结构简单、传 热效果好,有一定的可塑变形特性,使得集热板ll可以容易地做成 圆柱弧面形式的。本实用新型的沉积基片A是厚度为0. 1 ~ 0. 3mm的铜质薄膜基片 或铝质薄膜基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明显的优点1、技术效 果好本太阳能热水器的太阳吸收比高达0.9(大气质量AM1.5),红 外发射率低到0.05 ( 80。C士2。C),因而光热转换效率较高;2、由于 避免了使用抽成真空的易碎坡璃管,通不上水时也不会出现干烧炸管 现象,因而不易损坏,使用寿命较长;3、由于是与建筑物一体化的 装置,不另外占用安装面积。附困说明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
图l是太阳能整体式阳台热水器系统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圆弧面集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平板式集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集热膜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内热交换水管蛇行排列示意图。 图l-5中,l是阳台式太阳能集热器组件,2是保温热水箱,3 是热水管,3A是热水管接头,4是阀门,5是热水输出管,6是冷水 补水管,7是阀门,8是冷水回流管,8A是冷水回流管接头,9是阀门,IO是电加热器,ll是集热板,11-l是集热膜,11-2是封装边框, 11-3是背面遮板,11-4是钢化玻璃防护罩,11-5是保温层,11-6 是防热辐射铝薄膜,11-7是热交换水管压紧钢带,11-8是热交换水 管,12是护栏,13是安全扶手,A是沉积基片,B是红外反射层,C 是第一吸收层,D是第二吸收层,E是减反射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 参见图1,太阳能整体式阳台热水器由太阳能集热器组件l和保 温热水箱2构成,太阳能集热器组件l的集热板ll朝外并固定于阳 台护栏的外沿,太阳能集热器组件1通过热水管3与保温热水箱2 的上端相连,保温热水箱2的下端侧面装有带阀门4的热水输出管 5,装有阀门7的冷水补水管6通入保温热水箱2内腔,保温热水箱 2的底部装有与太阳能集热器组件l相连的带阀门9的冷水回流管8。 图1中在护栏12的上方设有安全扶手13,热水管3和冷水回流管8 自呈管状的安全扶手13穿过。安全扶手13与热水管3和冷水回流管 8之间的间隙,采用注入发泡法,形成充满间隙的保温泡沬塑料层。 参照图l,保温热水箱2内装有电加热器IO。 参照图2,太阳能集热器组件l的集热板ll呈圆弧面形。 参照图2, 3,集热板ll自外向内由钢化玻璃防护罩ll-4、集热 膜11-1、热交换水管ll-8、热交换水管压紧钢带ll-7、防热辐射铝 薄膜ll-6、保温层11-5和背面遮板11-3构成。集热板ll的四周通 过封装边框11-2封装成一个整体;冷水回流管8和热水管3与集热 板11的两侧分别连接并与热交换水管11-8相通,热交换水管11-8 与集热膜11-1的背面固定连接。第一吸收层C、第二吸收层D和减反射层E沉积重叠于沉积基片A上 构成一个整体膜层。具体实施中,沉积基片A是厚度为0.1-0.3mm的铜质薄膜基片或铝质薄膜基片。参照图5,热交换水管11-8是蛇形管,在该图和图2中,热水管3、冷水回流管8分别通过热水管接头3A和冷水回流管接头8A与热交换水管11-8的两端相连。
权利要求1. 一种太阳能整体式阳台热水器,其特征在于热水器由太阳能集热器组件(1)和保温热水箱(2)构成,太阳能集热器组件(1)的集热板(11)朝外并固定于阳台护栏的外沿,太阳能集热器组件(1)通过热水管(3)与保温热水箱(2)的上端相连,保温热水箱(2)的下端侧面装有带阀门(4)的热水输出管(5),装有阀门(7)的冷水补水管(6)通入保温热水箱(2)内腔,保温热水箱(2)的底部装有与太阳能集热器组件(1)相连的带阀门(9)的冷水回流管(8),太阳能集热器组件(1)内装有热交换水管(11-8),冷水回流管(8)和热水管(3)自集热板(11)两侧的分别连接并与热交换水管(11-8)相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整体式阳台热水器,其特征在于保温热水箱(2)内装有电加热器(10)。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整体式阳台热水器,其特征在于 太阳能集热器组件(1)的集热板(11)是平板式或圆弧面式。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整体式阳台热水器,其特征在于: 集热板(11)自外向内由钢化玻璃防护罩(11-4)、集热膜(11-1)、热 交换水管(ll-8)、热交换水管压紧钢带(ll-7)、防热辐射铝薄膜(ll-6)、 保温层(11-5)和背面遮板(11-3)构成,集热板(11)的四周通过封 装边框(11-2)封装成一个整体,热交换水管(11-8)与集热膜(11-1) 的背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整体式阳台热水器,其特征在 于集热膜(U-1)自下而上由沉积基片(A)、红外反射层(B)、第 一吸收层(C)、第二吸收层(D)和减反射层(E)构成,红外反射层(B)、第一吸收层(C)、第二吸收层(D)和减反射层(E)沉积重叠 于沉积基片(A)上构成一个整体膜层。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整体式阳台热水器,其特征在 于热交换水管(11-8)是蛇形管。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整体式阳台热水器,其特征在 于沉积基片(A)是厚度为0.1 0.3mm的铜质薄膜基片或铝质薄膜 基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整体式阳台热水器,由太阳能集热器组件(1)和保温热水箱(2)构成,太阳能集热器组件(1)的集热板(11)朝外并固定于阳台护栏的外沿,太阳能集热器组件(1)通过热水管(3)和冷水回流管(8)与保温热水箱(2)相连,集热板(11)的集热膜(11-1)自下至上由沉积基片(A)、红外反射层(B)、第一吸收层(C)、第二吸收层(D)和减反射层(E)构成,红外反射层(B)、第一吸收层(C)、第二吸收层(D)和减反射层(E)沉积重叠于沉积基片(A)上构成一个整体膜层,解决了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物一体化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技术效果好、减少占地面积和使用寿命较长等优点,广泛适合于各类住宅建筑物等采用。
文档编号F24J2/04GK201121999SQ20072012129
公开日2008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6日
发明者穆学敏, 陈五奎 申请人: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