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系统无盲区调温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6129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系统无盲区调温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温除湿机,尤其涉及一种无盲区调温除湿机。
背景技术
在各种冷冻除湿设备中,调温除湿机因其具有既能适用于大余热大余湿环境,又 能适用于小余热大余湿环境,以及送风温度可灵活调节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工程、平 战结合的人防工程等地下工程以及大量需要防潮除湿的地面工程。但是在大量地下工程实践中发现,地下工程具有热湿比小的特点,冷负荷小、湿负 荷大,要求除湿机全功率除湿、部分功率制冷,虽然调温除湿机具有升温工况、调温工况、降 温工况等,但是对于地下工程,还是不能满足送风温度的要求,往往是调温工况的送风温度 高、降温工况的送风温度又低。要解决该问题就是要解决调温除湿机的调温盲区问题。《关于调温除湿机调温盲区的研究》(《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120(4)期,吴茂 杰、刘凤田、田维著)中记载“在冷却水进水温度恒定的前提下,出现了出风温度不能达到 的温度区域——调温盲区”,“在不改变调温除湿机结构的情况下,要实现调温,主要依靠质 调,即调节冷却水进水温度。如要缩小调温盲区,必须提供温度很低的冷却水。这在实际工 程中是不易做到的,因为冷却水温度通常由室外空气温、湿度条件决定,无法随意变动”。申请号为200610088389. 5、名称为“无盲区调温除湿机”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 种无盲区的调温除湿机,除主要由离心风机、冷凝器、蒸发器等部件外,还包括两个单向阀 和制冷剂三通比例调节阀,可实现在16.6° -38.5°温度范围内出风温度连续可调。该技 术方案的无盲区调温除湿机无法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温度调节。
三、发明内容1、技术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盲区调温除湿机,其可在15. 3°C -40. 0°C 范围内进行温度调节。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技术方案一本技术方案的双系统无盲区调温除湿机,包括风机,还包括至少两个制冷系统、传 感单元和可编程序控制器;其中,第一制冷系统包括第一蒸发器、第一节流装置、第一储液 器、第一风冷冷凝器、第一单向阀、第一压缩机、第一旁通电磁阀、第一直通电磁阀、以及由 第一水冷冷凝器和第一冷却水流量调节阀组成的第一冷凝单元,第一蒸发器内的低温低压 制冷剂气体经第一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后进入第一冷凝单元中的第一水冷冷凝器, 再通过第一直通电磁阀进入第一风冷冷凝器,经冷凝成为液体,冷凝后的液体经过第一单 向阀进入第一储液器,再经第一节流装置节流后进入第一蒸发器,第一旁通电磁阀设于第 一直通电磁阀与第一单向阀之间;第二制冷系统包括第二蒸发器、第二节流装置、第二储液器、第二风冷冷凝器、第二单向阀、第二压缩机、第二旁通电磁阀、第二直通电磁阀、以及 由第二水冷冷凝器和第二冷却水流量调节阀组成的第二冷凝单元,第二蒸发器内的低温低 压制冷剂气体经第二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后,进入第二冷凝单元中的第二水冷冷凝 器,再通过第二直通电磁阀进入第二风冷冷凝器,经冷凝成为液体,冷凝后的液体经过第二 单向阀进入第二储液器,再经第二节流装置节流后进入第二蒸发器,第二旁通电磁阀设于 第二直通电磁阀与第二单向阀之间;传感单元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湿 度传感器,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置于出风口处,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置于进风口 处;风机设置于出风口进行送风;可编程序控制器通过PID算法控制第一直通电磁阀、第二 直通电磁阀、第一旁通电磁阀和第二旁通电磁阀通断,控制制冷剂的流向。第一节流装置包括第一分液器和第一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第一分液器和第一外 平衡式热力膨胀阀串联连接于第一蒸发器和第一储液器之间;第二节流装置包括第二分液 器和第二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第二分液器和第二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串联连接于第二蒸 发器和第二储液器之间。第一制冷系统还包括一设置于第一蒸发器和第一压缩机之间的第一气液分离器、 两端分别接有第一低压表、第一高压表并且并联于第一压缩机的第一高低压力控制器;第 二制冷系统还包括一设置于第二蒸发器和第二压缩机之间的第二气液分离器、两端分别接 有第二低压表、第二高压表并且并联于第二压缩机的第二高低压力控制器。系统中设置气 液分离器可以分离回 气中的制冷剂液体,并让润滑油能更好的回到压缩机,达到更好地保 护压缩机的目的。系统中设置压力表和压力控制器可以用于监测系统的各项工作参数。本技术方案的双系统无盲区调温除湿机还包括一冷却水泵,同时与第一冷却水流 量调节阀、第二冷却水流量调节阀连接,冷却水泵用于冷却水的循环流动。技术方案二本技术方案的双系统无盲区调温除湿机,包括风机,还包括至少两个制冷系统、传 感单元和可编程序控制器;其中,第三制冷系统包括第三蒸发器、第三节流装置、第三储液 器、第三风冷冷凝器、第三单向阀、第三压缩机、第三旁通电磁阀、第三直通电磁阀和第一室 外风冷冷凝器,第三蒸发器内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经第三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 后进入第一室外风冷冷凝器,再通过第三直通电磁阀进入第三风冷冷凝器,经冷凝成为液 体,冷凝后的液体经过第三单向阀进入第三储液器,再经第三节流装置节流后进入第三蒸 发器,第三旁通电磁阀设于第三直通电磁阀与第三单向阀之间;第四制冷系统包括第四蒸 发器、第四节流装置、第四储液器、第四风冷冷凝器、第四单向阀、第四压缩机、第四旁通电 磁阀、第四直通电磁阀和第二室外风冷冷凝器,第四蒸发器内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经第 四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后,进入第二室外风冷冷凝器,再通过第四直通电磁阀进入 第四风冷冷凝器,经冷凝成为液体,冷凝后的液体经过第四单向阀进入第四储液器,再经第 四节流装置节流后进入第四蒸发器,第四旁通电磁阀设于第四直通电磁阀与第四单向阀之 间;传感单元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 置于出风口处,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置于进风口处;风机设置于出风口进行送风; 可编程序控制器通过PID算法控制第一直通电磁阀、第二直通电磁阀、第一旁通电磁阀和 第二旁通电磁阀通断,控制制冷剂的流向。第三节流装置包括第三分液器和第三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第三分液器(和第三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串联连接于第三蒸发器和第三储液器之间;第四节流装置包括第四分 液器和第四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第四分液器和第四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串联连接于第四 蒸发器和第四储液器之间。第三制冷系统还包括一设置于第三蒸发器和第三压缩机之间的第三气液分离器、 两端分别接有第三低压表、第三高压表并且并联于第三压缩机的第三高低压力控制器;第 四制冷系统还包括一设置于第四蒸发器和第四压缩机之间的第四气液分离器、两端分别接 有第四低压表、第四高压表并且并联于第四压缩机的第四高低压力控制器。本技术方案的双系统无盲区调温除湿机中,采用室外风冷冷凝器代替技术方案一 的双系统无盲区调温除湿机中的水冷冷凝器,采用调节室外风冷冷凝器风扇转速的方式控 制系统的出风温度,实现调节冷凝热排放量的功能。 技术方案三本技术方案的双系统无盲区调温除湿机,包括风机还包括至少两个制冷系统、传 感单元和可编程序控制器;其中,第一制冷系统包括第一蒸发器、第一节流装置、第一储液 器、第一风冷冷凝器、第一单向阀、压缩机单元、第一旁通电磁阀、第一直通电磁阀、以及由 水冷冷凝器和冷却水流量调节阀组成的冷凝单元,第一蒸发器内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经 压缩机单元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后进入冷凝单元中的水冷冷凝器,再通过第一直通电磁阀 进入第一风冷冷凝器,经冷凝成为液体,冷凝后的液体经过第一单向阀进入第一储液器,再 经第一节流装置节流后进入第一蒸发器,第一旁通电磁阀设于第一直通电磁阀与第一单向 阀之间;第二制冷系统包括第二蒸发器、第二节流装置、第二储液器、第二风冷冷凝器、第二 单向阀、压缩机单元、第二旁通电磁阀、第二直通电磁阀、以及由水冷冷凝器和冷却水流量 调节阀组成的冷凝单元,第二蒸发器内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经压缩机单元压缩成高温高 压气体后,进入冷凝单元中的水冷冷凝器,再通过第二直通电磁阀进入第二风冷冷凝器,经 冷凝成为液体,冷凝后的液体经过第二单向阀进入第二储液器,再经第二节流装置节流后 进入第二蒸发器,第二旁通电磁阀设于第二直通电磁阀与第二单向阀之间;传感单元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置于出风口处,第 二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置于进风口处;风机设置于出风口进行送风;可编程序控制器 通过PID算法控制第一直通电磁阀、第二直通电磁阀、第一旁通电磁阀和第二旁通电磁阀 通断,控制制冷剂的流向。压缩机单元由至少一个压缩机组成,也可以是一组压缩机并联组成。第一风冷冷凝器、第二风冷冷凝器与压缩机单元之间设有汽液分离器;压缩机单 元两端分别设有低压表和高压表,并且并联有高低压力控制器;冷却水流量调节阀与一冷 却水泵相连。本技术方案的双系统无盲区调温除湿机中两个制冷系统共用一台水冷冷凝器,也 可以同时共用一台高低压力控制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简化系统结构。由此可知,在技术方案一和技术方案二中,两个制冷系统也同样可以共用一台水 冷冷凝器或者室外风冷冷凝器,以及共用一台或一组压缩机。以上各技术方案的双系统无盲区调温除湿机的工作原理是一致的。压缩机从蒸发 器内吸入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经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进入水冷冷凝器或室外风 冷冷凝器,再进入风冷冷凝器,经冷凝成为液体,放出热量,进入储液器,再经节流装置节流后进入蒸发器,吸收热量,蒸发成为气体,再通过吸气管进入压缩机,完成一个制冷循环。在上述过程中,以上各技术方案的双系统无盲区调温除湿机首先通过设置在出风 口的温度传感器采集出风温度参数,信号送入控制系统的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与设定值进 行比较,然后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同时控制直通电磁阀和旁通电磁阀的通断,控制制冷剂 的流向;同时通过PID算法调节冷水流量调节阀的开度或室外风冷冷凝器风机调速器的输 出,控制进入水冷冷凝器的冷却水流量或控制室外风冷冷凝器风机的转速,通过控制冷凝 热的排放达到调节出风温度的目的,可以根据进出风参数自动选择运行工况。初开机时,除湿机中的两个制冷系统都运行调温除湿工况,若出风温度高于设定 的温度,则两个系统依次将冷却水流量调节至最大;若温度仍达不到要求,则任意一个系统 转换成降温除湿工况,另一系统根据出风温度调节冷却水流量调节阀,直至出风温度满足 设定要求;同理,如果出风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则两个系统依次向升温工况制冷循环转换, 直至出风温度满足设定要求。当负荷不大时,设在进风口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采集进风风温湿度参数,信 号送入控制系统的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与设定值进行比较,然后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决定 只运行一个系统还是运行二个系统,即满足要求又节能。在调温除湿工作过程中,如果一个制冷系统故障,则另一个制冷系统立即通过PLC 的PID算法启动工作。在负荷较大时两个系统是需要同时工作的情况下,如果其中一个制 冷系统故障,则另一个制冷系统工作仍能正常工作,使调温除湿工作继续进行,减少对设备 故障对环境的影响。对于技术方案一和三的双系统无盲区调温除湿机来说,其各种工况下的工作过程 如下当除湿机工作于升温除湿工况时,冷却水泵不运行,无冷却水流经水冷冷凝器,冷 凝热全部经风冷冷凝器传给经蒸发器除湿降温后的空气;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气 体依次经过水冷冷凝器或室外风冷冷凝器(无冷却水)、直通电磁阀、风冷冷凝器,向处理 空气放出热量,变成高压低温的液体,经单向阀、贮液器、干燥过滤器到节流装置节流降压, 变成低温低压的液体,进入蒸发器吸收空气的热量,变成低温低压的气体被压缩机吸入,完 成制冷循环;空气先经过蒸发器冷却除湿,成为低温、低绝对湿度、高相对湿度的空气,再经 风冷冷凝器再热升温,成为温度较高、相对湿度低的空气;由于制冷系统将冷凝热全部排至 处理空气,除湿机的送风温度比进风温度高。当除湿机工作于调温除湿工况时,冷却水泵运行,冷却水流经水冷冷凝器,冷凝热 部分或全部经风冷冷凝器传给经蒸发器除湿降温后的空气;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 剂气体依次经过水冷冷凝器或室外风冷冷凝器(有冷却水)、直通电磁阀、风冷冷凝器,向 处理空气放出热量,变成高压低温的液体,经单向阀、贮液器、干燥过滤器到节流装置节流 降压,变成低温低压的液体,进入蒸发器吸收空气的热量,变成低温低压的气体被压缩机吸 入,完成制冷循环;空气先经过蒸发器冷却除湿,成为低温、低绝对湿度、高相对湿度的空 气,再经风冷冷凝器再热升温,成为温度较高、相对湿度低的空气;由于制冷系统将冷凝热 由风冷冷凝器和水冷冷凝器或室外风冷冷凝器共同承担,制冷剂先经水冷冷凝器或室外风 冷冷凝器部分冷凝再经风冷冷凝器冷凝。通过调节冷却水流量调节阀的开度,调节冷却水 量,从而调节冷凝热在水冷冷凝器和风冷冷凝器之间的分配比例,进而达到调节出风温度
8的目的。当除湿机工作于降温除湿工况时,冷却水泵运行,冷却水流经水冷冷凝器,冷凝热 全部 经水冷冷凝器或室外风冷冷凝器承担;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依次经过水 冷冷凝器或室外风冷冷凝器(有冷却水)向外界放出热量变成高压低温的液体,经旁通电 磁阀至贮液器,经干燥过滤器到节流装置节流降压,变成低温低压的液体,进入蒸发器吸收 空气的热量,变成低温低压的气体被压缩机吸入,完成制冷循环;空气先经过蒸发器冷却除 湿,成为低温、低绝对湿度、高相对湿度的空气,经过风冷冷凝器没有再热,因为制冷系统将 冷凝热全部由水冷冷凝器或室外风冷冷凝器承担,此时冷却水流量最大。同理,对于技术方案二的双系统无盲区调温除湿机来说,各工况下的工作过程也 是类似的。3、有益效果以上各技术方案的双系统无盲区调温除湿机机组出风温度可以在露点送风温度 15. 3°C、全再热送风温度40. 0°C之间任意连续调节,消除了原有调温除湿机的调温盲区,如 下列表一、表二、表三、表四所示表一设定出风温度为16. 5°C时 表二设定出风温度为18. 0°C时 表三设定出风温度为21. 0°C时 表四设定出风温度为25. 0°C时[0049]
0050] (2)除湿空调能力可以根据室内负荷进行调节,选择其中的一个制冷系统运行,在 实现无盲区调温功能的同时,具有节能的积极效果;(3)具备冗余功能,当一个系统发生问 题时,另一个系统可以正常工作,把对室内环境影响降到最小,调温除湿效果稳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双系统无盲区调温除湿机包括风机5,还包括至少两个制 冷系统1、2、传感单元3和可编程序控制器4 ;其中,第一制冷系统1包括第一蒸发器11、第 一节流装置12、第一储液器13、第一风冷冷凝器14、第一单向阀15、第一压缩机16、第一旁 通电磁阀17、第一直通电磁阀18、以及由第一水冷冷凝器191和第一冷却水流量调节阀192 组成的第一冷凝单元19,第一蒸发器11内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经第一压缩机16压缩成 高温高压气体后进入第一冷凝单元19中的第一水冷冷凝器191,再通过第一直通电磁阀18进入第一风冷冷凝器14,经冷凝成为液体,冷凝后的液体经过第一单向阀15进入第一储液 器13,再经第一节流装置12节流后进入第一蒸发器11,第一旁通电磁阀17设于第一直通 电磁阀18与第一单向阀15之间;第二制冷系统2包括第二蒸发器21、第二节流装置22、 第二储液器23、第二风冷冷凝器24、第二单向阀25、第二压缩机26、第二旁通电磁阀27、第 二直通电磁阀28、以及由第二水冷冷凝器291和第二冷却水流量调节阀292组成的第二冷 凝单元29,第二蒸发器21内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经第二压缩机26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 后,进入第二冷凝单元29中的第二水冷冷凝器291,再通过第二直通电磁阀28进入第二风 冷冷凝器24,经冷凝成为液体,冷凝后的液体经过第二单向阀25进入第二储液器23,再经 第二节流装置22节流后进入第二蒸发器21,第二旁通电磁阀27设于第二直通电磁阀28与 第二单向阀25之间;传感单元3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31、第二温度传感器32和湿度传感 器33,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31置于出风口处,第二温度传感器32和湿度传感器33置于进 风口处;风机5设置于出风口进行送风;可编程序控制器4通过PID算法控制第一直通电磁 阀18、第二直通电磁阀28、第一旁通电磁阀17和第二旁通电磁阀27通断,控制制冷剂的流 向。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双系统无盲区调温除湿机包括风机5,还包括至少两个制 冷系统1、2、传感单元3和可编程序控制器4 ;其中,第一制冷系统1包括第一蒸发器11、第 一节流装置12、第一储液器13、第一风冷冷凝器14、第一单向阀15、第一压缩机16、第一旁 通电磁阀17、第一直通电磁阀18、以及由第一水冷冷凝器191和第一冷却水流量调节阀192 组成的第一冷凝单元19,第一蒸发器11内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经第一压缩机16压缩成 高温高压气体后进入第一冷凝单元19中的第一水冷冷凝器191,再通过第一直通电磁阀18 进入第一风冷冷凝器14,经冷凝成为液体,冷凝后的液体经过第一单向阀15进入第一储液 器13,再经第一节流装置12节流后进入第一蒸发器11,第一旁通电磁阀17设于第一直通 电磁阀18与第一单向阀15之间;第二制冷系统2包括第二蒸发器21、第二节流装置22、 第二储液器23、第二风冷冷凝器24、第二单向阀25、第二压缩机26、第二旁通电磁阀27、第 二直通电磁阀28、以及由第二水冷冷凝器291和第二冷却水流量调节阀292组成的第二冷 凝单元29,第二蒸发器21内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经第二压缩机26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 后,进入第二冷凝单元29中的第二水冷冷凝器291,再通过第二直通电磁阀28进入第二风 冷冷凝器24,经冷凝成为液体,冷凝后的液体经过第二单向阀25进入第二储液器23,再经 第二节流装置22节流后进入第二蒸发器21,第二旁通电磁阀27设于第二直通电磁阀28与 第二单向阀25之间;传感单元3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31、第二温度传感器32和湿度传感 器33,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31置于出风口处,第二温度传感器32和湿度传感器33置于进 风口处;风机5设置于出风口进行送风;可编程序控制器4通过PID算法控制第一直通电磁 阀18、第二直通电磁阀28、第一旁通电磁阀17和第二旁通电磁阀27通断,控制制冷剂的流 向。其中第一节流装置12包括相串联的第一分液器121和第一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 122,第一分液器121与蒸发器11连接;第二节流装置22包括相串联的第二分液器221和 第二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222,第二分液器221与第二蒸发器21连接。第一制冷系统1还包括一设置于第一蒸发器11和第一压缩机16之间的第一气液分离器111、两端分别接有第一低压表112、第一高压表114并且并联于第一压缩机16的第 一高低压力控制器113 ;第二制冷系统2还包括一设置于第二蒸发器21和第二压缩机26之 间的第二气液分离器211、两端分别接有第二低压表212、第二高压表214并且并联于第二 压缩机26的第二高低压力控制器213。本实施例还包括一冷却水泵6,与第一冷却水流量调节阀192、第二冷却水流量调 节阀292连接。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双系统无盲区调温除湿机结构与实施例二类似,不同的 是水冷冷凝器采用由两台水冷冷凝器集中安装的方式。实施例四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双系统无盲区调温除湿机同样包括两个制冷系统,每个 制冷系统的组成部件与实施例一、二相同,不同的是两个制冷系统共用一台水冷冷凝器、一 组由两台压缩机并联组成的压缩机组、一台汽液分离器。本实施例的双系统无盲区调温除湿机,包括风机5,还包括至少两个制冷系统1、 2、传感单元3和可编程序控制器4 ;其中,第一制冷系统1包括第一蒸发器11、第一节流装 置12、第一储液器13、第一风冷冷凝器14、第一单向阀15、压缩机单元16、第一旁通电磁阀 17、第一直通电磁阀18、以及由水冷冷凝器191和冷却水流量调节阀192组成的冷凝单元 19,第一蒸发器11内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经压缩机单元16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后进入 冷凝单元19中的水冷冷凝器191,再通过第一直通电磁阀18进入第一风冷冷凝器14,经冷 凝成为液体,冷凝后的液体经过第一单向阀15进入第一储液器13,再经第一节流装置12节 流后进入第一蒸发器11,第一旁通电磁阀17设于第一直通电磁阀18与第一单向阀15之 间;第二制冷系统2包括第二蒸发器21、第二节流装置22、第二储液器23、第二风冷冷凝器 24、第二单向阀25、压缩机单元16、第二旁通电磁阀27、第二直通电磁阀28、以及由水冷冷 凝器191和冷却水流量调节阀192组成的冷凝单元19,第二蒸发器21内的低温低压制冷 剂气体经压缩机单元16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后,进入冷凝单元19中的水冷冷凝器191,再 通过第二直通电磁阀28进入第二风冷冷凝器24,经冷凝成为液体,冷凝后的液体经过第二 单向阀25进入第二储液器23,再经第二节流装置22节流后进入第二蒸发器21,第二旁通 电磁阀27设于第二直通电磁阀28与第二单向阀25之间;传感单元3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 31、第二温度传感器32和湿度传感器33,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31置于出风口处,第二温度 传感器32和湿度传感器33置于进风口处;风机5设置于出风口进行送风;可编程序控制器 4通过PID算法控制第一直通电磁阀18、第二直通电磁阀28、第一旁通电磁阀17和第二旁 通电磁阀27通断,控制制冷剂的流向。压缩机单元16可以采用一台压缩机,也可以采用二台、三台甚至更多的压缩机并 联组成,以适应不同容量系统的需要。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一风冷冷凝器14、第二风冷冷凝器24与压缩机单元 16之间设有汽液分离器;压缩机单元两端分别设有低压表和高压表,并且并联有高低压力 控制器;冷却水流量调节阀192与一冷却水泵6相连。本实施例中,两个制冷系统共用一个水冷冷凝器、一个压缩机单元、一个汽液分离 器,更加简化了系统的结构。[0072]实施例五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双系统无盲区调温除湿机包括风机5,还包括至少两个制 冷系统7、8、传感单元9和可编程序控制器10 ;其中,第三制冷系统7包括第三蒸发器71、第 三节流装置72、第三储液器73、第三风冷冷凝器74、第三单向阀75、第三压缩机76、第三旁 通电磁阀77、第三直通电磁阀78和第一室外风冷冷凝器79,第三蒸发器71内的低温低压 制冷剂气体经第三压缩机76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后进入第一室外风冷冷凝器79,再通过 第三直通电磁阀78进入第三风冷冷凝器74,经冷凝成为液体,冷凝后的液体经过第三单向 阀75进入第三储液器73,再经第三节流装置72节流后进入第三蒸发器71,第三旁通电磁 阀77设于第三直通电磁阀78与第三单向阀75之间;第四制冷系统8包括第四蒸发器81、 第四节流装置82、第四储液器83、第四风冷冷凝器84、第四单向阀85、第四压缩机86、第四 旁通电磁阀87、第四直通电磁阀88和第二室外风冷冷凝器89,第四蒸发器81内的低温低 压制冷剂气体经第四压缩机86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后,进入第二室外风冷冷凝器89,再通 过第四直通电磁阀88进入第四风冷冷凝器84,经冷凝成为液体,冷凝后的液体经过第四单 向阀85进入第四储液器83,再经第四节流装置82节流后进入第四蒸发器81,第四旁通电 磁阀87设于第四直通电磁阀88与第四单向阀85之间;传感单元9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 91、第二温度传感器92和湿度传感器93,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91置于出风口处,第二温度 传感器92和湿度传感器93置于进风口处;风机5设置于出风口进行送风;可编程序控制 器10通过PID算法控制第一直通电磁阀78、第二直通电磁阀88、第一旁通电磁阀77和第 二旁通电磁阀87通断,控制制冷剂的流向。更进一步地,第三节流装置72包括第三分液器721和第三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 722 ;第四节流装置82包括第四分液器821和第四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822。第三制冷系统7还包括一设置于第三蒸发器71和第三压缩机76之间的第三气液 分离器711、两端分别接有第三低压表712、第三高压表714并且并联于第三压缩机76的第 三高低压力控制器713 ;第四制冷系统8还包括一设置于第四蒸发器81和第四压缩机86之 间的第四气液分离器811、两端分别接有第四低压表812、第四高压表814并且并联于第四 压缩机86的第四高低压力控制器813。本实施例采用室外风冷冷凝器代替其他实施例中的水冷冷凝器,调节其风扇转 速,即可实现调节冷凝热排放量的功能。
1权利要求一种双系统无盲区调温除湿机,包括风机(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制冷系统(1、2)、传感单元(3)和可编程序控制器(4);其中,第一制冷系统(1)包括第一蒸发器(11)、第一节流装置(12)、第一储液器(13)、第一风冷冷凝器(14)、第一单向阀(15)、第一压缩机(16)、第一旁通电磁阀(17)、第一直通电磁阀(18)、以及由第一水冷冷凝器(191)和第一冷却水流量调节阀(192)组成的第一冷凝单元(19),第一蒸发器(11)内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经第一压缩机(16)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后进入第一冷凝单元(19)中的第一水冷冷凝器(191),再通过第一直通电磁阀(18)进入第一风冷冷凝器(14),经冷凝成为液体,冷凝后的液体经过第一单向阀(15)进入第一储液器(13),再经第一节流装置(12)节流后进入第一蒸发器(11),第一旁通电磁阀(17)设于第一直通电磁阀(18)与第一单向阀(15)之间;第二制冷系统(2)包括第二蒸发器(21)、第二节流装置(22)、第二储液器(23)、第二风冷冷凝器(24)、第二单向阀(25)、第二压缩机(26)、第二旁通电磁阀(27)、第二直通电磁阀(28)、以及由第二水冷冷凝器(291)和第二冷却水流量调节阀(292)组成的第二冷凝单元(29),第二蒸发器(21)内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经第二压缩机(26)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后,进入第二冷凝单元(29)中的第二水冷冷凝器(291),再通过第二直通电磁阀(28)进入第二风冷冷凝器(24),经冷凝成为液体,冷凝后的液体经过第二单向阀(25)进入第二储液器(23),再经第二节流装置(22)节流后进入第二蒸发器(21),第二旁通电磁阀(27)设于第二直通电磁阀(28)与第二单向阀(25)之间;传感单元(3)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31)、第二温度传感器(32)和湿度传感器(33),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31)置于出风口处,第二温度传感器(32)和湿度传感器(33)置于进风口处;风机(5)设置于出风口进行送风;可编程序控制器(4)通过PID算法控制第一直通电磁阀(18)、第二直通电磁阀(28)、第一旁通电磁阀(17)和第二旁通电磁阀(27)通断,控制制冷剂的流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系统无盲区调温除湿机,其特征在于,第一节流装置(12)包 括第一分液器(121)和第一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122),第一分液器(121)和第一外平衡 式热力膨胀阀(122)串联连接于第一蒸发器(11)和第一储液器(13)之间;第二节流装置 (22)包括第二分液器(221)和第二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222),第二分液器(221)和第二 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222)串联连接于第二蒸发器(21)和第二储液器(23)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系统无盲区调温除湿机,其特征在于,第一制冷系统(1)还包 括一设置于第一蒸发器(11)和第一压缩机(16)之间的第一气液分离器(111)、两端分别接 有第一低压表(112)、第一高压表(114)并且并联于第一压缩机(16)的第一高低压力控制 器(113);第二制冷系统(2)还包括一设置于第二蒸发器(21)和第二压缩机(26)之间的 第二气液分离器(211)、两端分别接有第二低压表(212)、第二高压表(214)并且并联于第 二压缩机(26)的第二高低压力控制器(213)。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系统无盲区调温除湿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冷却水泵 (6),与第一冷却水流量调节阀(192)、第二冷却水流量调节阀(292)连接。
5.一种双系统无盲区调温除湿机,包括风机(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制冷系 统(7、8)、传感单元(9)和可编程序控制器(10);其中,第三制冷系统(7)包括第三蒸发器 (71)、第三节流装置(72)、第三储液器(73)、第三风冷冷凝器(74)、第三单向阀(75)、第三 压缩机(76)、第三旁通电磁阀(77)、第三直通电磁阀(78)和第一室外风冷冷凝器(79),第 三蒸发器(71)内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经第三压缩机(76)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后进入第一室外风冷冷凝器(79),再通过第三直通电磁阀(78)进入第三风冷冷凝器(74),经冷凝成 为液体,冷凝后的液体经过第三单向阀(75)进入第三储液器(73),再经第三节流装置(72) 节流后进入第三蒸发器(71),第三旁通电磁阀(77)设于第三直通电磁阀(78)与第三单 向阀(75)之间;第四制冷系统(8)包括第四蒸发器(81)、第四节流装置(82)、第四储液器 (83)、第四风冷冷凝器(84)、第四单向阀(85)、第四压缩机(86)、第四旁通电磁阀(87)、第 四直通电磁阀(88)和第二室外风冷冷凝器(89),第四蒸发器(81)内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气 体经第四压缩机(86)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后,进入第二室外风冷冷凝器(89),再通过第四 直通电磁阀(88)进入第四风冷冷凝器(84),经冷凝成为液体,冷凝后的液体经过第四单向 阀(85)进入第四储液器(83),再经第四节流装置(82)节流后进入第四蒸发器(81),第四 旁通电磁阀(87)设于第四直通电磁阀(88)与第四单向阀(85)之间;传感单元(9)包括第 一温度传感器(91)、第二温度传感器(92)和湿度传感器(93),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91) 置于出风口处,第二温度传感器(92)和湿度传感器(93)置于进风口处;风机(5)设置于出 风口进行送风;可编程序控制器(10)通过PID算法控制第一直通电磁阀(78)、第二直通电 磁阀(88)、第一旁通电磁阀(77)和第二旁通电磁阀(87)通断,控制制冷剂的流向。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系统无盲区调温除湿机,其特征在于,第三节流装置(72)包 括第三分液器(721)和第三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722),第三分液器(721)和第三外平衡 式热力膨胀阀(722)串联连接于第三蒸发器(71)和第三储液器(73)之间;第四节流装置 (82)包括第四分液器(821)和第四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822),第四分液器(821)和第四 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822)串联连接于第四蒸发器(81)和第四储液器(83)之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系统无盲区调温除湿机,其特征在于,第三制冷系统(7)还包 括一设置于第三蒸发器(71)和第三压缩机(76)之间的第三气液分离器(711)、两端分别接 有第三低压表(712)、第三高压表(714)并且并联于第三压缩机(76)的第三高低压力控制 器(713);第四制冷系统(8)还包括一设置于第四蒸发器(81)和第四压缩机(86)之间的 第四气液分离器(811)、两端分别接有第四低压表(812)、第四高压表(814)并且并联于第 四压缩机(86)的第四高低压力控制器(813)。
8.一种双系统无盲区调温除湿机,包括风机(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制冷系 统(1、2)、传感单元(3)和可编程序控制器(4);其中,第一制冷系统(1)包括第一蒸发器 (11)、第一节流装置(12)、第一储液器(13)、第一风冷冷凝器(14)、第一单向阀(15)、压缩 机单元(16)、第一旁通电磁阀(17)、第一直通电磁阀(18)、以及由水冷冷凝器(191)和冷却 水流量调节阀(192)组成的冷凝单元(19),第一蒸发器(11)内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经压 缩机单元(16)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后进入冷凝单元(19)中的水冷冷凝器(191),再通过第 一直通电磁阀(18)进入第一风冷冷凝器(14),经冷凝成为液体,冷凝后的液体经过第一单 向阀(15)进入第一储液器(13),再经第一节流装置(12)节流后进入第一蒸发器(11),第 一旁通电磁阀(17)设于第一直通电磁阀(18)与第一单向阀(15)之间;第二制冷系统⑵ 包括第二蒸发器(21)、第二节流装置(22)、第二储液器(23)、第二风冷冷凝器(24)、第二单 向阀(25)、压缩机单元(16)、第二旁通电磁阀(27)、第二直通电磁阀(28)、以及由水冷冷凝 器(191)和冷却水流量调节阀(192)组成的冷凝单元(19),第二蒸发器(21)内的低温低压 制冷剂气体经压缩机单元(16)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后,进入冷凝单元(19)中的水冷冷凝 器(191),再通过第二直通电磁阀(28)进入第二风冷冷凝器(24),经冷凝成为液体,冷凝后的液体经过第二单向阀(25)进入第二储液器(23),再经第二节流装置(22)节流后进入第 二蒸发器(21),第二旁通电磁阀(27)设于第二直通电磁阀(28)与第二单向阀(25)之间; 传感单元(3)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31)、第二温度传感器(32)和湿度传感器(33),其中, 第一温度传感器(31)置于出风口处,第二温度传感器(32)和湿度传感器(33)置于进风口 处;风机(5)设置于出风口进行送风;可编程序控制器(4)通过PID算法控制第一直通电磁 阀(18)、第二直通电磁阀(28)、第一旁通电磁阀(17)和第二旁通电磁阀(27)通断,控制制 冷剂的流向。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系统无盲区调温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压缩机单元(16)由至 少一个压缩机组成。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双系统无盲区调温除湿机,其特征在于,第一风冷冷凝器 (14)、第二风冷冷凝器(24)与压缩机单元(16)之间设有汽液分离器;压缩机单元两端分别 设有低压表和高压表,并且并联有高低压力控制器;冷却水流量调节阀(192)与一冷却水 泵(6)相连。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系统无盲区调温除湿机,包括风机,还包括至少两个制冷系统、传感单元和可编程序控制器,每个制冷系统包括蒸发器、节流装置、储液器、风冷冷凝器、单向阀、压缩机、旁通电磁阀、直通电磁阀和冷凝单元,传感单元(3)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31)、第二温度传感器(32)和湿度传感器(33),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31)置于出风口处,第二温度传感器(32)和湿度传感器(33)置于进风口处;风机(5)设置于出风口进行送风。本实用新型的双系统无盲区调温除湿机机组出风温度可以在露点送风温度15.3℃、全再热送风温度40.0℃之间任意连续调节,消除了现有调温除湿机的调温盲区。
文档编号F24F11/02GK201611147SQ200920249980
公开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4日
发明者余小金, 倪庆海, 包成剑, 殷浩, 沈绍业, 赵大友, 陈德源 申请人:江苏高科应用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