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挂式全自动太阳能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6189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壁挂式全自动太阳能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热水器,具体涉及壁挂式全自动太阳能热水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太阳能热水器多为卧式,安装在屋顶,即增加了房屋的承重,影响建筑的寿 命,而且功能单一。由其是高层建安装在屋顶增加了上水管和出水管的长度,成本高,而且 安装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在屋顶,即增加了房屋的承重,影响 建筑的寿命,而且功能单一,由其是高层建筑安装在屋顶增加了上水管和出水管的长度,成 本高,而且安装困难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壁挂式全自动太阳能热水器,解决该问题的具体技 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全自动太阳能热水器,包含排风管、热水出口、上水管、集热 管、脊柱筒、防护板、上循环管、下循环管、球形水箱和换热器,集热管和脊柱筒设在阳面窗 下的外墙壁处,集热管的一端与脊柱筒连通,上循环管的上端设在球形水箱内与水箱内腔 连通,上循环管的下端水平段的左端设在脊柱筒内的上部与脊柱筒的腔体连通,下循环管 的上端与球形水箱内腔连通,下循环管的下端设在脊柱筒内的下部与脊柱筒的腔体连通, 排风管设在球形水箱上与水箱内腔连通,上水管和热水出口与设在球形水箱内的换热器连 通,防护板设在集热管的左侧。本实用新型的壁挂式全自动太阳能热水器,采用产热工质与热水,通过内胆壁,热 交换而得,真空集热管内只与工质接触,因此少结垢,延长使用寿命;加装PC板,有效保护 玻璃管不受损坏;适于单户使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和吸热效率高,北方冬季还可 用于采暖。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集热管8和脊柱筒9的左视图。图 中1是楼层板,2是外墙体,17是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一结合图1、图2描述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由排风管3、热水出 口 4、上水管6、集热管8、脊柱筒9、防护板11、上循环管13、下循环管14、球形水箱15和换 热器17组成,集热管8和脊柱筒9设在阳面窗下的外墙壁处,集热管8的一端与脊柱筒9连 通,上循环管13的上端设在球形水箱15内与水箱内腔连通,上循环管13的下端水平段的 左端设在脊柱筒9内的上部与脊柱筒9的腔体连通,下循环管14的上端与球形水箱15内 腔连通,下循环管14的下端设在脊柱筒9内的下部与脊柱筒9的腔体连通,排风管3设在球形水箱15上与水箱内腔连通,上水管6和热水出口 4与设在球形水箱15内的换热器17连通,防护板11设在集热管8的左侧。
具体实施方式
二 结合图1、图2描述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防护板11采用PC 板。有效保护集热管8玻璃管不受损坏。
具体实施方式
三结合图1、图2描述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球形水箱内胆12 的外表面与外壳体16的内表面之间设有保温层5。防止热能散失。
具体实施方式
四结合图1、图2描述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保温套管7套在 上循环管13和下循环管14上。
具体实施方式
五结合图1、图2描述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与它还包含有辅助加热管10,辅助加热管10设在脊柱筒9内。太阳能不足时 补充热能。
具体实施方式
六本实施方式的采暖器的上、下水管可设在脊柱筒9内。用于采 暖。
权利要求壁挂式全自动太阳能热水器,它包含排风管(3)、热水出口(4)、上水管(6)、集热管(8)、脊柱筒(9)、防护板(11)、上循环管(13)、下循环管(14)、球形水箱(15)和换热器(17),其特征在于集热管(8)和脊柱筒(9)设在阳面窗下的外墙壁处,集热管(8)的一端与脊柱筒(9)连通,上循环管(13)的上端设在球形水箱(15)内与水箱内腔连通,上循环管(13)的下端水平段的左端设在脊柱筒(9)内的上部与脊柱筒(9)的腔体连通,下循环管(14)的上端与球形水箱(15)内腔连通,下循环管(14)的下端设在脊柱筒(9)内的下部与脊柱筒(9)的腔体连通,排风管(3)设在球形水箱(15)上与水箱内腔连通,上水管(6)和热水出口(4)与设在球形水箱(15)内的换热器(17)连通,防护板(11)设在集热管(8)的左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全自动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有辅助加 热管(10),辅助加热管(10)设在脊柱筒(9)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全自动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防护板(11)采用 PC板。
专利摘要壁挂式全自动太阳能热水器,它涉及太阳能热水器。它解决了房屋的承重,影响建筑的寿命,而且功能单一,增加了上水管和出水管的长度,成本高和安装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集热管和脊柱筒设在阳面窗下的外墙壁处,集热管的一端与脊柱筒连通,上循环管的上端设在球形水箱内与水箱内腔连通,上循环管的下端水平段的左端设在脊柱筒内的上部与脊柱筒的腔体连通,下循环管的上端与球形水箱内腔连通,下循环管的下端设在脊柱筒内的下部与脊柱筒的腔体连通。本实用新型适于单户使用,结构简单、成本低、吸热效率高。
文档编号F24J2/04GK201615621SQ201020157688
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4日
发明者崔文瀛 申请人:崔文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