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砖砌体膨胀缝留设方法及砌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05079阅读:24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耐火砖砌体膨胀缝留设方法及砌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火砖砌体膨胀缝留设方法及砌体。属于工业炉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防止内衬结构因受温度变化和温度梯度形成热应力作用影响而导致变形、破坏,一般工业炉应在耐火砌体中设置膨胀缝。膨胀缝虽然能有效吸收砌体的膨胀,但其毫无粘结性的填充材料,也往往容易使耐火砌体在该处分隔而影响其强度,特别是对于直通式的膨胀缝。另一方面,直通的膨胀缝也会影响耐火内衬的气密性。因此,一般工业炉砌体已基本摈弃了直通式膨胀缝。目前工业炉最为普遍采用的是在炉墙内外层间和上下砖层间留设相互错开的交错式膨胀缝,即“弓”形膨胀缝。这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上述膨胀缝的弱点。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工业炉大型化已成为趋势。很多炉型如炭素焙烧炉、石墨化炉等炉墙都非常高(一般为4飞米)。传统的“弓”形膨胀缝虽然在一定交错内相互错开,但相对于整体较高的炉墙,特别是如石墨化炉中间墙等两面受热应力作用的炉墙,这种从上至下始终垂直(或分段垂直)的膨胀缝仍然容易成为炉墙砌体的薄弱处,影响炉墙整体结构稳定性。事实上,这已成为大型工业炉发展的一个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火砖砌体膨胀缝留设方法及砌体,以解决炉墙因膨胀缝产生的不稳定性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耐火砖砌体膨胀缝留设方法,该方法是将膨胀缝在单层或多层墙体的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分散均匀布置,以消弱炉墙因膨胀缝产生的不稳定性。前述方法中,所述膨胀缝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分散均匀布置采用阶梯式布置方式。前述方法中,所述阶梯式布置方式为逐层按阶梯方式布置或分组按阶梯方式布置。前述方法中,所述分组按阶梯方式布置是组与组之间按阶梯方式布置,各组的布置方式为常规交错布置方式。前述方法中,所述分组的层数为3 4层。前述方法中,所述膨胀缝内填充纸板、木片、石棉、硅酸铝纤维。前述方法中,所述多层墙体相邻墙体上的阶梯倾斜方向互为反向。根据前述方法构建的砌体,包括用耐火砖砌成的单层墙体或多层墙体,墙体上设有膨胀缝,膨胀缝按阶梯排列;膨胀缝内填充纸板、木片、石棉、硅酸铝纤维。前述砌体中,所述膨胀缝分组设置,组内膨胀缝为交错设置。前述砌体中,所述多层墙体上的阶梯倾斜方向互为反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了大型工业炉窑炉墙结构在膨胀缝处稳定性差这一普遍存在的技术难题。在满足炉子各项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能够充分延长炉子的使用寿命。这对于提高炉子的生产率,减少因不必要的内衬重砌而增加的生产成本等方面都是十分有益的。因此,本发明具有及其广泛的应用价值,可在国内外设计的工业炉窑推广采用。本发明结构简单、无需增加成本,实施方便,便于推广。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 图2是分组阶梯膨胀缝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耐火砖,2-膨胀缝。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实施例。耐火砖砌体膨胀缝留设方法,如图1和图2所示。该方法是将膨胀缝在单层或多层墙体的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分散均匀布置,以消弱炉墙因膨胀缝产生的不稳定性。所述膨胀缝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分散均匀布置采用阶梯式布置方式。所述阶梯式布置方式为逐层按阶梯方式布置或分组按阶梯方式布置。所述分组按阶梯方式布置是组与组之间按阶梯方式布置,各组的布置方式为常规交错布置方式。所述分组的层数为3 4层。所述膨胀缝内填充纸板、木片、石棉、硅酸铝纤维。所述多层墙体相邻墙体上的阶梯倾斜方向互为反向。根据前述方法构建的砌体,包括用耐火砖I砌成的单层墙体或多层墙体,墙体上设有膨胀缝2,膨胀缝按阶梯排列;膨胀缝内填充纸板、木片、石棉、硅酸铝纤维。膨胀缝分组设置,组内膨胀缝为交错设置。多层墙体上的阶梯倾斜方向互为反向。本发明的具体实施过程及原理
具体实施时,可以将膨胀缝砌成如图1所示的逐层阶梯状。对于高度较高的炉墙也可以如图2所示,将3 4层耐火砖分成一组,在组内仍可采用常规的交错膨胀缝,但组与组之间的膨胀缝2采用阶梯排列。本发明不局限用于单层墙体,也可用于多层墙体构成的炉体,对于多层墙体,相邻墙体之间膨胀缝的阶梯倾斜方向互为相反设置。本发明具体由耐火砖1、硅酸铝纤维材料构成。砌筑时根据设计定位在每个砖层上的不同耐火砖之间设置膨胀缝填充材料硅酸铝纤维材料,使整个炉墙膨胀缝呈台阶状布置。多层炉墙内外砖层可按不同倾斜方向设置台阶式膨胀缝,使膨胀缝在整个炉墙上均匀布置。需要说明的是,台阶式膨胀缝的结构形式可根据炉墙长高尺寸以及炉体受力部位、内衬中的孔洞等做出相应调整。附图2即为另一种形式台阶式膨胀缝;另外,硅酸铝纤维材料也可用其它填充材料代替。
权利要求
1.一种耐火砖砌体膨胀缝留设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将膨胀缝在单层或多层墙体的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分散均匀布置,以消弱炉墙因膨胀缝产生的不稳定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缝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分散均匀布置采用阶梯式布置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式布置方式为逐层按阶梯方式布置或分组按阶梯方式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按阶梯方式布置是组与组之间按阶梯方式布置,各组的布置方式为常规交错布置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的层数为3 4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缝内填充纸板、木片、石棉、硅酸铝纤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墙体相邻墙体上的阶梯倾斜方向互为反向。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方法构建的砌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用耐火砖(I)砌成的单层墙体或多层墙体,墙体上设有膨胀缝(2),膨胀缝按阶梯排列;膨胀缝内填充纸板、木片、石棉、硅酸铝纤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砌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缝(2)分组设置,组内膨胀缝(2)为交错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砌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墙体上的阶梯倾斜方向互为反向。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火砖砌体膨胀缝留设方法及砌体。该方法是将膨胀缝在单层或多层墙体的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分散均匀布置,以消弱炉墙因膨胀缝产生的不稳定性。本发明解决了大型工业炉窑炉墙结构在膨胀缝处稳定性差这一普遍存在的技术难题。在满足炉子各项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能够充分延长炉子的使用寿命。这对于提高炉子的生产率,减少因不必要的内衬重砌而增加的生产成本等方面都是十分有益的。因此,本发明具有及其广泛的应用价值,可在国内外设计的工业炉窑推广采用。本发明结构简单、无需增加成本,实施方便,便于推广。
文档编号F27D1/16GK103175401SQ201110440080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6日
发明者曲成 申请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