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器布水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08226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蓄热器布水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以水为介质的蓄热器系统的布水盘。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中国应用的蓄热器主要为配合太阳能热利用的小型蓄热器,而超过1000 立方米的大型蓄热器建设相对很少。国内水蓄冷的工程案例较多,但因为水蓄冷的冷热水温差较小,在冷冻水罐体内产生紊流现象的趋势很小,分层效果好,因此低温水系统对布水盘的设计要求不高。但是对于大温差蓄热器,如果补水盘的结构不合理或对水流的控制有微小偏差,就会造成冷热水进入蓄热器罐体后产生紊流,破坏冷热水的分层,降低蓄热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蓄热器布水盘,该蓄热器布水盘充分考虑高温大温差蓄热器的应用,控制热网供回水进入蓄热器罐体的水流,确保蓄热质量。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蓄热器布水盘,其特征是所述蓄热器布水盘包括下封板、上封板、外接管段和分流隔板;所述布水盘的底部由下封板组成,下封板和其上方的上封板之间通过分流隔板支撑并形成布水腔体,上封板内沿连接外接管段。所述分流隔板为八块,将布水腔体隔开为8个通道。所述每个通道的出水口与外接管段的距离等同。所述出水口设有分水格栅。所述布水盘的底部呈半八边形状。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最高水温为98°C的蓄热项目,保障供回水在蓄热器内高低温水分层,防止冷热水混流。该实用新型与现存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结构简单,制造加工方便,造价低廉,安装方便;保证水流均勻;所有出入水流口与外部连接管的距离等同,沿布水盘分水格栅的水流速度与水压相同,避免了其他类型布水盘水流与水压不均勻性;适用于大温差蓄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底部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B-B剖视图图中1-下封板,2-上封板,3-外接管段,4-分流隔板,5-分水格栅。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中所示,一种蓄热器布水盘,其特征是所述蓄热器布水盘包括下封板1、上封板2、外接管段3和分流隔板4 ;所述布水盘的底部由下封板1组成,下封板1和其上方的上封板2之间通过分流隔板4支撑并形成布水腔体,上封板2内沿连接外接管段3。所述分流隔板4为八块,将布水腔体隔开为8个通道。所述每个通道的出水口与外接管段3的距离等同。所述出水口设有分水格栅5。所述布水盘的底部呈半八边形状。当水流经过布水盘进入蓄热器时,水通过与外部连接的外接管段3进入布水盘后,经过由分流隔板隔开的8个通道,经过分水格栅5均勻进入蓄热器罐体内;当水流经过布水盘流出蓄热器罐体时,蓄热器内的水首先通过分水格栅5均勻地进入布水盘,然后经由分流隔板隔开的8个通道至外接管段3流向外部管道。本实用新型用于控制进出蓄热器供回水的水流,保证进出蓄热器的水流稳定,防止在罐内的任何部位造成水流紊流,不破坏蓄热器内分层存在的冷热水,提高蓄热质量。
权利要求1.一种蓄热器布水盘,其特征是所述蓄热器布水盘包括下封板(1)、上封板(2)、外接管段⑶和分流隔板⑷;所述布水盘的底部由下封板⑴组成,下封板⑴和其上方的上封板(2)之间通过分流隔板(4)支撑并形成布水腔体,上封板(2)内沿连接外接管段(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器布水盘,其特征是所述分流隔板(4)为八块,将布水腔体隔开为8个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器布水盘,其特征是所述每个通道的出水口与外接管段(3)的距离相等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热器布水盘,其特征是所述出水口设有分水格栅(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器布水盘,其特征是所述布水盘的底部呈半八边形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热器布水盘,其特征是所述蓄热器布水盘包括下封板(1)、上封板(2)、外接管段(3)和分流隔板(4);所述布水盘的底部由下封板(1)组成,下封板(1)和其上方的上封板(2)之间通过分流隔板(4)支撑并形成布水腔体,上封板(2)内沿连接外接管段(3)。所述分流隔板(4)为八块,将布水腔体隔开为8个通道。所述每个通道的出水口与外接管段(3)的距离等同。所述出水口设有分水格栅(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加工方便,造价低廉,安装方便;保证水流均匀;所有出入水流口与外部连接管的距离等同,沿布水盘分水格栅的水流速度与水压相同,避免了其他类型布水盘水流与水压不均匀性;适用于大温差蓄热。
文档编号F24J2/46GK202024505SQ20112009312
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日
发明者张殿军 申请人:北京开源铭典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