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温控暖气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21155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线温控暖气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温控暖气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暖气片均采用热水或蒸汽作为导热介质实现供热。为方便调节室内温度,与暖气片连接的管路上都安装手动阀门,人们通过开关手动阀门以达到既节能又舒适的目的。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手动阀门根本无法实现上述目的。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手动阀门必须由人工操作,使用过程中人们需要频繁调节,非常繁琐、费力,并且,在夜间休息时无法调节;另一方面,人们仅凭自身感知无法准确及时地对温度作出判断,从而,不可能及时操控手动阀门调温,舒适性较差,供热的品质较低。另外,在暖气片外的管路上设置手动阀门,既占用空间,又影响美观,难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温控暖气片,它可自动调温,可准确及时的调节温度,实现高品质供热。另外,它还省去了管路上的手动阀门,可节省空间,从而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无线温控暖气片,包括壳体,壳体内开设空腔;壳体的顶部开设出风口,壳体的底部开设入风口,壳体的出风口内安装百叶窗;壳体内安装盘管,盘管的回水口和供水口分别与壳体固定连接;壳体的入风口处安装底板;壳体的侧壁上安装无线温控接收、自动控制装置,无线温控接收、自动控制装置与无线温控感应发射装置无线连接,盘管上安装电动阀,无线温控接收、自动控制装置与电动阀通过导线连接。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入风口的一端设有固定板,盘管的回水口和供水口分别与固定板固定连接,供水口和回水口的下端穿过固定板且位于固定板的下方,底板上开设通风口,通风口内安装风扇,风扇位于盘管下方,无线温控接收、自动控制装置与风扇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壳体的入风口两内侧壁上各设有一根导轨,两导轨之间安装底板,导轨和底板位于固定板的下方,底板的一端开设条形槽,回水口和供水口位于条形槽内;无线温控接收、自动控制装置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盘管的上部侧壁上安装排气阀,排气阀伸出壳体外。所述壳体的后部设有挂孔。所述盘管上装有散热翅片。所述壳体上安装发射装置固定座,发射装置固定座内开设内腔,内腔内两侧各设有一根导轨;发射装置固定座的底部开设通孔和两个导杆孔,两导杆孔位于限位板的两侧,内腔内安装托板和连接杆,连接杆的上端与托板活动连接,连接杆的下端经通孔穿出发射装置固定座底部安装限位板,限位板上安装两根导杆,两根导杆位于连接杆的两侧,两根导杆与两个导杆孔一一对应配合;托板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托板导槽,托板导槽与导轨一一对应配合;无线温控发射装置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接收装置导槽,接收装置导槽与导轨--对应配合。[0006]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它装有电动阀和无线感温控制装置,无须人工操作,可实现精准及时调温,以直正达到高品质供热的要求。它省去了手动阀门,使整个暖气片的结构更紧凑,体积更小,且美观大方,可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它还在暖气片内部装有风扇,可使盘管周围的空气与盘管进行强制对流换热,提高换热效率。当室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无限温控感应发射装置向带有无线接收装置的暖气片发出供暖信号,带有无线接收、自动调温装置的暖气片接收到信号后,根据房间设定温度和室内温度的差进行判断,然后调节风扇电机转速,对室内进行强制对流供热。当室内温度达到或者高于设定温度时,风扇停止运转,这时暖气片处于非常小的自然对流换热的供热状态,对室内实行维持性供热功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线温控暖气片与同体积的现有暖气片相比,其换热效率要高出几倍,同时可以实现室内供热的自动温度控制。实际上它是一种换热效率高,节约能源、体积小的暖气片,能充分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提高供暖的品质。总之,它既可使暖气片周围的空气强制流动,又可以准确的实现室内温度自动控制。可大幅提暖气片高换热效率、节约能源、改善供暖的舒适度。从而能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图I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无线温控暖气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I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I的A-A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I的B向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C向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的D-D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I壳体2挂孔3固定板4排气阀5定位架6螺丝7空腔8风扇9导轨10底板11百叶窗12条形槽13盘管14定位板15无线温控接收、自动控制装置16供水口 17回水口 18散热翅片19通风口 20无线温控感应发射装置21电动阀22发射装置固定座24导轨25内腔26导杆27导杆孔28限位板29通孔30弹簧31连接杆32托板33接收装置导槽34托板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线温控暖气片,包括壳体1,壳体I的顶部开设出风口,壳体I的底部开设入风口,壳体I内开设空腔7,出风口、入风口与空腔7联通。壳体I的出风口内安装百叶窗11,通过调整百叶窗11可调整出风的方向。壳体I内安装盘管13,为增大散热面积,盘管13上装有散热翅片18。壳体I内安装盘管13,盘管13的回水口 17和供水口 16分别与壳体I固定连接;壳体I的入风口处安装底板10。无线温控接收、自动控制装置15可由无线信号接收装置、电动阀控制装置和电源连接构成。无线温控感应发射装置可由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和感温装置连接构成。壳体I的侧壁上安装无线温控接收、自动控制装置15,无线温控接收、自动控制装置15和无线温控发射装置20通过无线传递温控信号。盘管13上安装电动阀21,无线温控接收、自动控制装置15与电动阀21通过导线连接。安装时,先将壳体I固定安装于设定位置,将供水口 16和回水口 17与供热系统的相应管路连接,并将无线温控接收、自动控制装置15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连接。供暖时,供热系统将热水或热蒸汽等热载体送至由供水口 16供入盘管13内,同时通过无线温控接收、自动控制装置15开启电动阀21,电动阀21使热水或热蒸汽可流入盘管13内,盘管13内的热载体放热降温后由回水口 17流回供热系内。当无线温控发射装置20检测到室温超过设定最高值时,无线温控发射装置20可向无线温控接收、自动控制装置15发出信号,无线温控接收、自动控制装置15控制电动阀21关闭。当室温降至设定最低值时,无线温控发射装置20可向无线温控接收、自动控制装置15发出信号,无线温控接收、自动控制装置15控制电动阀21开启。如图I所示,壳体I的入风口的一端设有固定板3。盘管13的回水口 17和供水口 16分别与固定板3固定连接,供水口 16和回水口 17的下端穿过固定板3且位于固定板3的下方,以便与供热系统连接。底板10上开设通风口 19,通风口 19内安装风扇8,风扇8位于盘管13下方。无线温控接收、自动控制装置15内还安装有电机调速装置。无线温控接收、自动控制装置15与风扇8通过导线连接。根据用户需要,底板10上可开设多个通风口 19,每个通风口 19内各安装一个风扇8,所有的风扇8分别通过导线与无线温控接收、自动控制装置15连接。风扇8和通风口 19的数量越多,对流换热的效果越好。底板10可与 壳体I固定连接制成一体。供暖时,无线温控接收、自动控制装置15启动风扇8,风扇8使盘管13周围的空气加速流对,与盘管13散热翅片18进行强制对流换热,盘管13内的热载体放热降温后由回水口 17流回供热系内。如此循环往复,可高效加热室内空气,使室内温度迅速上升。为了便于对风扇8进行维修,实现在移动所述暖气片整体的前提下,仅对风扇8进行有效的维修。如图I、图2和图4所示,所述壳体I的入风口两内侧壁上各设有一根导轨9,两导轨9对应平行,两导轨9之间安装底板10。为便于加工制造,如图4所示,导轨9和底板10位于固定板3的下方。底板10的一端开设条形槽12,回水口 17和供水口 16位于条形槽12内。无线温控接收、自动控制装置15与底板10固定连接。当需对风扇8进行检修时,拉动无线温控接收、自动控制装置15,无线温控接收、自动控制装置15带动底板10由导轨9内拉出,便可将底板10和风扇8由壳体I上拆下,待检修完成后将底板10插入导轨9内即可。当盘管13内通热水时,为便于将盘管13内的空气排空,促使热水循环,如图I所示,所述盘管13的上部侧壁上安装排气阀4,排气阀4伸出壳体I外。为便于将无线温控暖气片进行悬挂,所述壳体I的后部设有挂孔2。为便于固定和拿取无线温控发射装置20,如图5所示,所述壳体I上安装发射装置固定座22,发射装置固定座22内开设内腔25,内腔25内可安装无线温控发射装置20。内腔25内两侧各设有一根导轨24。发射装置固定座22的底部开设通孔29和两个导杆孔27,两导杆孔27位于限位板28的两侧,内腔25内安装托板32和连接杆31,连接杆31的上端与托板32活动连接,连接杆31可相对于托板32转动,连接杆31的下端经通孔29穿出发射装置固定座22底部安装限位板28,限位板28上安装两根导杆26,两根导杆26位于连接杆31的两侧,两根导杆26与两个导杆孔27 —一对应配合;托板32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托板导槽34,托板导槽34与导轨24 —一对应配合;无线温控发射装置20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接收装置导槽33,接收装置导槽33与导轨24 —一对应配合。出厂时,为方便将无线温控发射装置20与壳体I固定于一体,可将无线温控发射装置20插入内腔25内。插入过程中,无线温控发射装置20推动托板32克服弹簧30的弹力下移;当导杆26在连接杆31的带动下移至发射装置固定座22下方时,转动限位板28,使导杆26与导杆孔27差开,将托板32的位置锁定。当需将无线温控发射装置20取出时,转动限位板28,使导杆孔27与导杆26配合,托板32在弹簧30作用下带动导杆26和连接杆31上移,导杆孔27重新插入内腔25 内,同时托板32将无线温控发射装置20由内腔25内顶出。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权利要求1.无线温控暖气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I)内开设空腔(7);壳体(I)的顶部开设出风口,壳体(I)的底部开设入风口,壳体(I)的出风口内安装百叶窗(11);壳体(I)内安装盘管(13),盘管(13)的回水口(17)和供水口(16)分别与壳体(I)固定连接;壳体(1)的入风口处安装底板(10);壳体(I)的侧壁上安装无线温控接收、自动控制装置(15),无线温控接收、自动控制装置(15)与无线温控感应发射装置(20)无线连接,盘管(13)上安装电动阀(21),无线温控接收、自动控制装置(15)与电动阀(21)通过导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线温控暖气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的入风口的一端设有固定板(3),盘管(13)的回水口(17)和供水口(16)分别与固定板(3)固定连接,供水口(16)和回水口(17)的下端穿过固定板(3)且位于固定板(3)的下方,底板(10)上开设通风口(19),通风口(19)内安装风扇(8),风扇(8)位于盘管(13)下方,无线温控接收、自动控制装置(15)与风扇(8)通过导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温控暖气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的入风口两内侧壁上各设有一根导轨(9),两导轨(9)之间安装底板(10),导轨(9)和底板(10)位于固定板(3)的下方,底板(10)的一端开设条形槽(12),回水口( 17)和供水口( 16)位于条形槽(12)内;无线温控接收、自动控制装置(15)与底板(1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线温控暖气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13)的上部侧壁上安装排气阀(4),排气阀(4)伸出壳体(I)外。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线温控暖气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的后部设有挂孔(2)。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线温控暖气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13)上装有散热翅片 >(18)。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线温控暖气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上安装发射装置固定座(22),发射装置固定座(22)内开设内腔(25),内腔(25)内两侧各设有一根导轨(24);发射装置固定座(22)的底部开设通孔(29)和两个导杆孔(27),两导杆孔(27)位于限位板(28)的两侧,内腔(25)内安装托板(32)和连接杆(31),连接杆(31)的上端与托板(32)活动连接,连接杆(31)的下端经通孔(29)穿出发射装置固定座(22)底部安装限位板(28),限位板(28)上安装两根导杆(26),两根导杆(26)位于连接杆(31)的两侧,两根导杆(26)与两个导杆孔(27)一一对应配合;托板(32)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托板导槽(34),托板导槽(34)与导轨(24) —一对应配合;无线温控发射装置(20)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接收装置导槽(33),接收装置导槽(33)与导轨(24) —一对应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温控暖气片,包括壳体,壳体内开设空腔;壳体的顶部开设出风口,壳体的底部开设入风口,壳体的出风口内安装百叶窗;壳体内安装盘管,盘管的回水口和供水口分别与壳体固定连接;壳体的入风口处安装底板;壳体的侧壁上安装无线温控接收、自动控制装置,无线温控接收、自动控制装置与无线温控感应发射装置无线连接,盘管上安装电动阀,无线温控接收、自动控制装置与电动阀通过导线连接。它可自动调温,可准确及时的调节温度,实现高品质供热。另外,它还省去了管路上的手动阀门,可节省空间,从而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文档编号F24D19/10GK202546923SQ20112052485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5日
发明者高秀明 申请人:高秀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