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机构、天井机面板以及天井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55847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运动机构、天井机面板以及天井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运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座、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齿条,其中,电机的固定端固定在电机座上,电机的旋转轴穿过电机座并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轴接在电机座上并与第一齿轮啮合;齿条上设置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一锯齿和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二锯齿,第一锯齿和第二锯齿相对设置,并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带动下齿条沿着电机座的轴向移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运动机构与现有技术中的运动机构相比有一部分驱动力传递到了齿条的另一侧,使得齿条两侧都受到推力,受力比较均衡,从而避免了由于只有一侧受力而使齿条偏转歪斜的情况,减少运动机构出现滞涩或卡死现象的发生概率。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天井机面板和天井机。
【专利说明】一种运动机构、天井机面板以及天井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运动机构、天井机面板以及天井机。
【背景技术】
[0002]在空调面板的运动机构之中使用齿轮与齿条啮合传动是常见的做法,但是这种机构可能由于受力不平衡而使机构在动作时产生倾斜,方向偏转,从而导致动作滞涩甚至卡死。
[0003]因此,如何减少运动机构出现滞涩或卡死现象的发生概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机构,以实现减少运动机构出现滞涩或卡死现象的发生概率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井机面板;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井机。
[0005]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运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座、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齿条,其中,所述电机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电机座上,所述电机的旋转轴穿过所述电机座并驱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二齿轮轴接在所述电机座上并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齿条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一锯齿和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二锯齿,所述第一锯齿和所述第二锯齿相对设置,并在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带动下所述齿条沿着所述电机座的轴向移动。
[0007]优选地,上述运动机构中,所述电机座包括底板和平行设置在所述底板且相对边缘上的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和所述底板所围成的空间内;所述第一导向板沿轴向设置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板沿轴向设置有第二导向槽;
[0008]所述齿条包括连接板和平行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相对边缘上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锯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侧,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槽滑动配合的第一导轨,所述第二锯齿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内侧,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向槽滑动配合的第二导轨。
[0009]优选地,上述运动机构中,所述电机座包括底板和平行设置在所述底板且相对边缘上的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和所述底板所围成的空间内;所述第一导向板沿轴向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二导向板沿轴向设置有第二导轨;
[0010]所述齿条包括连接板和平行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相对边缘上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锯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侧,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配合的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二锯齿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内侧,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轨滑动配合的第二导向槽。
[0011]优选地,上述运动机构中,所述第一导向板还设置有与所述底板方向平行的第一限位部,第二导向板还设置有与所述底板方向平行的第二限位部。
[0012]优选地,上述运动机构中,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为限位凸起或限位板。
[0013]优选地,上述运动机构中,所述第一导向板还设置有当所述齿条移动到第一位置时控制所述电机停止工作的第一升降开关,第二导向板还设置有当所述齿条移动到第二位置时控制所述电机停止工作的第二升降开关。
[0014]优选地,上述运动机构中,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为连续状结构或间断状结构。
[00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运动机构运行时,当电机带动第一齿轮旋转时,第一齿轮一方面推动第一锯齿,另一方面推动第二齿轮同步旋转,再由第二齿轮推动第二锯齿,从而实现了齿条的升降运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运动机构与现有技术中的运动机构相比有一部分驱动力传递到了齿条的另一侧,使得齿条两侧都受到推力,受力比较均衡,从而避免了由于只有一侧受力而使齿条偏转歪斜的情况,进而减少运动机构出现滞涩或卡死现象的发生概率。
[0016]为了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天井机面板,包括边框、进风面板、出风框和驱动所述出风框相对于所述边框垂直运动的运动机构,所述出风框设置于所述进风面板外侧,所述边框设置于所述出风框外侧;所述出风框垂直下降后与所述边框形成出风口 ;所述运动机构为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运动机构。由于上述运动机构具有上述效果,使用上述运动机构的天井机面板也具备相应的效果。
[0017]优选地,上述空调器中,所述电机座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进风面板的主体框上,所述齿条伸出所述电机座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出风框上。
[0018]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天井机,包括天井机面板,所述天井机面板为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天井机面板。由于上述天井机面板具有上述效果,使用上述运动机构的天井机也具备相应的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运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机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齿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空调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天井机面板的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天井机面板的关闭状态的立体示意图;[0026]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天井机面板的使用状态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天井机面板的使用状态的第一种立体示意图;
[0028]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天井机面板的使用状态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天井机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至图4中:
[0031]I为电机、2为电机座、3为第一齿轮、4为第二齿轮、5为齿条、7为进风面板、8为出风框、9为边框;
[0032]21为底板、22为第一导向板、23为第二导向板、24为第一导向槽、25为第二导向槽;
[0033]51为第一锯齿、52为第二锯齿、53为连接板、54为第一支撑板、55为第二支撑板、56为第一导轨、57为第二导轨;
[0034]61为第一升降开关、62为第二升降开关;
[0035]71为主体框、81为扫风叶片、82为出风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此,本实用新型核心是公开一种运动机构,以实现减少运动机构出现滞涩或卡死现象的发生概率的目的。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0037]如图1至图4所示,该运动机构包括电机1、电机座2、第一齿轮3、第二齿轮4和齿条5,其中,电机I的固定端固定在电机座2上,电机I的旋转轴穿过电机座2并驱动第一齿轮3转动;第二齿轮4轴接在电机座2上并与第一齿轮3啮合;齿条5上设置有与第一齿轮3哨合的第一锯齿51和与第二齿轮4哨合的第二锯齿52,第一锯齿51和第二锯齿52相对设置,并在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的带动下齿条5沿着电机座2的轴向移动。
[003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运动机构运行时,当电机I带动第一齿轮3旋转时,第一齿轮3 —方面推动第一锯齿51,另一方面推动第二齿轮4同步旋转,再由第二齿轮4推动第二锯齿52,从而实现了齿条5的升降运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运动机构与现有技术中的运动机构相比有一部分驱动力传递到了齿条5的另一侧,使得齿条5两侧都受到推力,受力比较均衡,从而避免了由于只有一侧受力而使齿条5偏转歪斜的情况,进而减少运动机构出现滞涩或卡死现象的发生概率。
[0039]实现齿条5在电机座2内滑动配合的结构形式有很多,齿条5在电机座2内滑动配合或者电机座2在齿条5内滑动配合。
[004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公开了一种实现方式,电机座2包括底板21和平行设置在底板21且相对边缘上的第一导向板22和第二导向板23,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位于第一导向板22、第二导向板23和底板21所围成的空间内;第一导向板22沿轴向设置有第一导向槽24,第二导向板23沿轴向设置有第二导向槽24 ;
[0041]齿条5包括连接板53和平行设置在连接板53相对边缘上的第一支撑板54和第二支撑板55,第一锯齿51设置在第一支撑板54的内侧,第一支撑板54的外侧设置有与第一导向槽24滑动配合的第一导轨56,第二锯齿52设置在第二支撑板55的内侧,第二支撑板55的外侧设置有与第二导向槽24滑动配合的第二导轨57。
[004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公开了另一种实现方式,电机座2包括底板21和平行设置在底板21且相对边缘上的第一导向板22和第二导向板23,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位于第一导向板22、第二导向板23和底板21所围成的空间内;第一导向板22沿轴向设置有第一导轨56,第二导向板23沿轴向设置有第二导轨57 ;
[0043]齿条5包括连接板53和平行设置在连接板53相对边缘上的第一支撑板54和第二支撑板55,第一锯齿51设置在第一支撑板54的内侧,第一支撑板54的外侧设置有与第一导轨56滑动配合的第一导向槽24,第二锯齿52设置在第二支撑板55的内侧,第二支撑板55的外侧设置有与第二导轨57滑动配合的第二导向槽24。
[0044]为了防止齿条5从电机座2中脱落,上述运动机构中,第一导向板22还设置有与底板21方向平行的第一限位部,第二导向板23还设置有与底板21方向平行的第二限位部。上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为限位凸起或限位板。
[0045]另外,第一导向板22还设置有当齿条5移动到第一位置时控制电机I停止工作的第一升降开关61,第二导向板23还设置有当齿条5移动到第二位置时控制电机I停止工作的第二升降开关62。第一导轨56和第二导轨57为连续状结构或间断状结构。
[0046]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天井机面板,如图5至图9所示,包括边框、进风面板7、出风框8和驱动出风框8相对于边框9垂直运动的运动机构,出风框8设置于进风面板7外侧,边框9设置于出风框8外侧;出风框8垂直下降后与边框9形成出风口 ;运动机构为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的所述的运动机构。由于上述运动机构具有上述效果,使用上述运动机构的天井机面板也具备相应的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0047]电机座2通过螺钉固定在进风面板7的主体框71上,进风面板7的主体框7上设置有定位柱,而电机座2对应的部位设置有定位孔,通过定位柱和定位孔的配合,实现定位,然后在螺钉的作用下降电机座2固定在进风面板7的主体框71上。
[0048]齿条5伸出电机座2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出风框8上,当然还可以采取其他固定形式,例如卡扣连接。
[0049]为了提高天井机面板的防尘及密封性,出风框8外边缘的水平投影轮廓线与边框9内边缘的水平投影轮廓线重叠;出风框8的内边缘的水平投影轮廓线与进风面板7外边缘的水平投影轮廓线重叠。即,在关闭状态下,出风框8的外边缘与边框I的内边缘接触,出风框8的内边缘与进风面板7的内边缘接触,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天井机面板在关闭状态下形成一个完整的平面。其中,水平投影轮廓线为本实施例中的天井机面板安装口在水平方向投影后形成的阴影的轮廓线。
[0050]如图9所示,出风框8包括出风框架82、设置于出风框架82上的扫风叶片81和驱动扫风叶片81转动的扫风叶片驱动装置,出风框架82与进风面板7相对固定。通过在出风框8上设置扫风叶片81,并通过扫风叶片驱动装置调节扫风叶片81的角度,进而达到调整出风角度的作用。进一步的,为了避免出风直吹人体而使使用舒适性降低,扫风叶片81的扫风角度为0°?80°。其中,扫风角度为0°时,扫风叶片81所在平面与所述边框9所在平面平行。
[0051]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天井机,包括天井机面板,天井机面板为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天井机面板。由于上述天井机面板具有上述效果,使用上述运动机构的天井机也具备相应的效果。如图10所示,室内空气由进风面板7进入风系统,并将风由出风框8吹出。
[0052]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电机座、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齿条,其中,所述电机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电机座上,所述电机的旋转轴穿过所述电机座并驱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二齿轮轴接在所述电机座上并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齿条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一锯齿和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二锯齿,所述第一锯齿和所述第二锯齿相对设置,并在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带动下所述齿条沿着所述电机座的轴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座包括底板和平行设置在所述底板且相对边缘上的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和所述底板所围成的空间内;所述第一导向板沿轴向设置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板沿轴向设置有第二导向槽; 所述齿条包括连接板和平行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相对边缘上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锯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侧,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槽滑动配合的第一导轨,所述第二锯齿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内侧,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向槽滑动配合的第二导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座包括底板和平行设置在所述底板且相对边缘上的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和所述底板所围成的空间内;所述第一导向板沿轴向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二导向板沿轴向设置有第二导轨; 所述齿条包括连接板和平行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相对边缘上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锯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侧,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配合的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二锯齿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内侧,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轨滑动配合的第二导向槽。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板还设置有与所述底板方向平行的第一限位部,第二导向板还设置有与所述底板方向平行的第二限位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为限位凸起或限位板。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板还设置有当所述齿条移动到第一位置时控制所述电机停止工作的第一升降开关,第二导向板还设置有当所述齿条移动到第二位置时控制所述电机停止工作的第二升降开关。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为连续状结构或间断状结构。
8.一种天井机面板,包括边框、进风面板、出风框和驱动所述出风框相对于所述边框垂直运动的运动机构,所述出风框设置于所述进风面板外侧,所述边框设置于所述出风框外侧;所述出风框垂直下降后与所述边框形成出风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机构为权利要求I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运动机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井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座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进风面板的主体框上,所述齿条伸出所述电机座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出风框上。
10.一种天井机,包括天井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井机面板为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天井机面板。
【文档编号】F24F13/20GK203719079SQ201420098240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5日
【发明者】雷新建, 李子颀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