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内循环的通风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60105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可内循环的通风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可内循环的通风设备,主要由新风机本体和环路净化装置构成,其中:进风机、排风机、初中效过滤网和/或热交换器、空气优化件和/或旁通阀构成新风机本体,空气净化件、变路控制组件、换卸口、盖板构成环路净化组件。通过控制器对进风机、排风机和变路控制组件的控制,可以实现由新风换气系统转换为对内部空气进行循环净化的空气净化系统。
【专利说明】可内循环的通风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0002]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换气产品,具体为可内循环的通风设备。

【背景技术】 [0003]
[0004] 空气污染影响人体的健康,近年出现了大量有关新风系统的技术和产品,如:双向 流新风机等,是由新风主机、新风管道、排风管道、新风口、回风口等组成,采用双向换气,把 室外新鲜空气(新风)送入室内的同时,也把室内污浊空气(旧风)排向室外。又如;松下 全热交换新风机系统FY-25LD3C/F等全热交换新风系统,由于新风主机内设置了空气热交 换器,引入室内的空气由于回收了排出空气的部分能量,故而可以节约能源。但在室内外温 差很大时,如在高温的夏季以及我国东北地区的冬季,室内外温差很大,即便内置有空气热 交换器的新风机系统也补偿不了能量流失、不宜使用,否则不仅抵消了室内空调的作用,甚 至室内的温度环境让人无法适应。


【发明内容】
[0005] :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克服技术背景中所述的技术与产品的不足,提供一 种可内循环的通风设备,主要包括进风机,排风机,初中效过滤网和/或热交换器,空气净 化件,空气优化件和/或旁通阀,进风口,新风口,回风口,排风口,变路控制组件,环风口, 换卸口,内入风道口,内出风道口,盖板,机箱,分隔板,控制器,净化箱。在控制器的控制下, 可以由新风换气系统转换为对内部空气进行循环净化的空气净化系统。
[0007]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可内循环的通风设备,主要包括 进风机、排风机、初中效过滤网和/或热交换器、空气净化件、空气优化件和/或旁通阀、进 风口、新风口、回风口、排风口、变路控制组件、环风口、换卸口、内入风道口、内出风道口、盖 板、机箱、分隔板、控制器、净化箱,其中:进风机、排风机、初中效过滤网和/或热交换器、空 气优化件和/或旁通阀构成新风机本体,空气净化件、变路控制组件、换卸口、盖板构成环 路净化装置。所述的新风机本体采用已有技术构成的内置有热交换器的全热新风机结构、 或无热交换器的双向流新风机的结构,新风机本体和环路净化装置构成本实用新型。所述 的新风机本体的内入风道口和内出风道口的向外侧设置有环路净化装置,其结构为:内入 风道口和内出风道口之间与新风口和排风口之间对应设置净化箱和/或空气净化件,构成 进风通腔和排风通腔且进风通腔和/或排风通腔内设置有一套或多套变路控制组件。所 述的"内入风道口和内出风道口的向外侧"是指本实用新型安装时朝向墙壁上的、通向室外 的通风孔的一侧。所述的变路控制组件是指包括采用已有技术制作的电动风阀、或电动风 门、或电动开合器在内的风路开关,由电动执行器和移位板构成、或者由套箱与电动执行器 和移位板共同构成,其中:电动执行器包括动力件和传动件,其动力件采用包括电机、或电 磁铁、或者步进式执行器在内的电动器件,其传动件采用包括传动轴、或齿轮、或齿条、或链 条、或传送带在内的传动器件、或者由它们组合而构成的传动器件;所述的移位板与电动执 行器直接相连接、或通过传动件与电动执行器相连接,并由电动执行器直接或通过传动件 控制其或旋转移位,或平移移位,或开、合移位而实现对风路或风口的开或关;所述的套箱 是指开设有若干个通风口或通风面的箱体或框体、内设有移位板和/或电动执行器,套箱 可独立制作、或者由机箱和/或分隔板组合构成,设置在进风通道和/或排风通道中。新风 口、内入风道口、初中效过滤网和/或热交换器、空气优化件和/或旁通阀、进风机、进风口 依次设置并构成进风通道,回风口、初中效过滤网和/或热交换器、排风机、内出风道口、排 风口依次设置并构成排风通道,同时,变路控制组件设置在进风通道和/或排风通道之中, 空气净化件和/或净化箱设置在进风通道与排风通道之间。所述的净化箱是用于设置空 气净化件的装置并设置有环风口,由机箱和/或分隔板围合构成、或者另行单独制作、或采 用已有技术生产的、内设有空气净化件的新风净化箱成品,设置进风通道与排风通道之间; 或者将净化箱一端位于新风口与排风口之间、另一端位于内入风道口和内出风道口之间而 设置。所述的空气净化件是用于空气过滤、杀菌和净化的装置,由过滤网、HEPA过滤层、冷 触媒、活性炭、静电除尘装置构件中的一件或多件组合构成,设置在机箱和/或分隔板构成 的净化箱内、或直接设置在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之间、或设置在另行制作的净化箱内且一 并安装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之间。所述的空气优化件包括采用负离子发生器、或臭氧发生 器、或光触媒、或紫外线杀菌装置、或者加热构件中的一件或多件组合而成,设置在进风通 道中,目的在于改善进入室内的空气质量或提升进入室内的空气温度;所述的加热构件设 置在进风通道中,当室外低温时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提温,保持室内温度平稳,采用红外 线加热、或采用电磁加热、或者采用电阻加热的构件,其中电阻加热包含陶瓷加热或者石英 管加热等。所述的初中效过滤网是指初效和/或中效空气过滤网;所述的热交换器内部空 气交叉流通时进行能量交换的原理为已有公知技术;所述的旁通阀是电动风阀,分别与进 风通道和排风通道中的热交换器并行设置,为已有公知技术,不予赘述;当本实用新型用 于内循环净化或者室内外温度相接近时,无需使用热交换器,控制器控制旁通阀打开,原本 流经热交换器的空气几乎全部从旁通阀流过,减少了风机的负荷、增加了通风量。所述的 机箱、分隔板是指安装本实用新型各构件的箱体及箱体内部的支撑体和分隔体。所述的内 入风道口是指室外空气从新风口进入后、进入新风机本体时的通风口,可比喻为:相当于已 有技术生产的新风机的空气入口;所述的内出风道口是指室内空气从回风口进入并流经初 中效过滤网和/或热交换器、排风机后,再流向环路净化装置时的通风口,可比喻为:相当 于已有技术生产的新风机的排风出口。所述的换卸口设置在机箱的侧面或底部的位置,是 用于拆卸空气净化件进行清洁、保养的开口,对应设置有可打开或拆卸的盖板。实际使用 中,将新风口和排风口朝向通向室外的通风孔,通风孔的室外侧安装有防雨罩,进风口和回 风口通过通风管以及已有技术生产的、市场可现购的分支器分别连通到若干个需要保持空 气良好的换气场所(如:办公室、住宅、车间等),进行空气注入和排出。当作为新风换气系 统时,控制器控制变路控制组件畅开新风口和排风口、闭塞环风口、启动进风机和排风机, 使得进风通道和排风通同时畅通,这时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生产的新风系统功能完全一 样,只是将室内外空气进行交换。当作为空气净化系统时,控制器控制变路控制组件打开环 风口、阻断新风口和排风口,同时启动进风机和/或排风机、使得排风通道中的原本排向室 外的室内空气转而进入环风口并通过空气净化件进入进风通道,重新回流向进风口,这样 就形成了室内空气不断流经空气净化件而被净化,实现了空气净化系统的功能。在上述过 程中,可选择、使用空气优化件和/或加热构件,空气被优化和/或被加热后再进入室内;所 述的控制器分别与进风机、排风机、空气优化件和/或旁通阀、电动执行器电气相连,控制 器另行设计、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要点,故不予赘述。
[000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组成的通风换气系统不仅具有新风系统的 功能,更有替代空气净化器的功效,同时实现多场所的新风换气和空气净化,方便、节能,是 一种全新的节能、环保产品,使现行新风系统的功能有了极大的提升和拓展。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
[001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连接方框示意图;
[0011] 图2是实施例1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0012] 图3是实施例1的仰视示意图;
[0013] 图4是实施例1卸下盖板后的仰视示意图;
[0014] 图5是实施例1在新风换气时的纵剖示意图;
[0015] 图6是实施例1在内循环净化时的纵剖示意图;
[0016] 图7是实施例2在新风换气时的纵剖示意图;
[0017] 图8是实施例2在内循环净化时的纵剖示意图;
[0018] 图9是实施例3在新风换气时的纵剖示意图;
[0019] 图10是实施例3在内循环净化时的纵剖示意图;
[0020] 图11是实施例4在新风换气时的纵剖示意图;
[0021] 图12是实施例4在内循环净化时的纵剖示意图;
[0022] 图13是实施例5在新风换气时的纵剖示意图;
[0023] 图14是实施例5在内循环净化时的纵剖示意图;
[0024] 图15是实施例6在新风换气时的纵剖示意图;
[0025] 图16是实施例6在内循环净化时的纵剖示意图。
[0026] 图中:1_进风机、2-排风机、3-初中效过滤网、4-空气净化件、5-空气优化件、 6_热交换器、7-进风口、8-新风口、9-回风口、10-排风口、11-电动执行器、12-移位板、 13-环风口、14-换卸口、15-内入风道口、16-内出风道口、17-盖板、18-机箱、19-分隔板、 20-套箱、21-接环风口、22-接外风口、23-接内风口、24-控制器、25-净化箱、26-旁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0028] 可内循环的通风设备,主要包括进风机1 ;排风机2 ;初中效过滤网3和/或热交换 器6 ;空气净化件4 ;空气优化件5和/或旁通阀26 ;加热构件5 ;进风口 7 ;新风口 8 ;回风 口 9 ;排风口 10 ;电动执行器11 ;移位板12 ;环风口 13 ;换卸口 14 ;内入风道口 15 ;内出风 道口 16 ;盖板17 ;机箱18 ;分隔板19 ;套箱20,其中:接环风口 21、接外风口 22、接内风口 23 ;控制器24 ;净化箱25。产品出厂时,在风口上都配置有用于连接风管的法兰,图中,进 风口 7、新风口 8、回风口 9、排风口 10与其对接的接管法兰是一并画出的。
[0029] 下面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局限于此:
[0030] 实施例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连接方框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的立体外观 不意图,图3是实施例1的仰视不意图,图4是实施例1卸下盖板后的仰视不意图,图5是实 施例1在新风换气时的纵剖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1在内循环净化时的纵剖示意图。从图 2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和风口与已有技术生产的双向流新风机基本无异;由图3可见: 本实施例的换卸口 14设置在机箱18的底部,当将其盖板17拆卸下来后就如图4所示,可 以直接取下空气净化件4进行更新或清洗、维护;从图5、图6可见:本实施例的新风机本体 采用无热交换器的双向流新风机的主体结构,进风机1、排风机3、初中效过滤网3、空气优 化件5构成新风机本体。内入风道口 15和内出风道口 16之间与新风口 8和排风口 10之 间对应设置有由机箱18与分隔板19构成的、具有对称环风口 13的净化箱,与机箱共同构 成进风通腔和排风通腔,空气净化件4设置在净化箱中。空气净化件4、变路控制组件、换卸 口 14、盖板17构成环路净化装置;新风机本体的内入风道口 15和内出风道口 16的向外侧 设置有环路净化装置,采用两套变路控制组件分别设置在进风通腔和排风通腔内,均由电 动执行器11和移位板12构成;新风口 8、内入风道口 15、初中效过滤网3、进风机1、进风口 7依次设置并构成进风通道,回风口 9、初中效过滤网3、内出风道口 16、排风机2、排风口 10 依次设置并构成排风通道。空气优化件5采用负离子发生器,设置在新风机本体的进风通 道中。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新风口 8和排风口 10朝向室外安装有防雨罩的通风孔,进风 口 7和回风口 9通过通风管以及已有技术生产的、市场可现购的分支器分别连通到若干个 需要保持空气良好换气场所,进行新鲜空气注入和排出;所述的换气场所均指包括住宅、办 公室、车间等在内的一切需要通风换气或者进行空气净化的空间。通风换气系统的安装为 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均可实施,故未画详细的风管及其配件的物理连接图。
[0031] 1、新风换气:如图5所示,控制器24启动进风机1和排风机2,控制变路控制组件 中的电动执行器11控制移位板12移位并使环风口 13被封闭,同时使得新风口 8与内入风 道口 15贯通、排风口 10和内出风道口 16贯通、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完全畅通,在进风机1 的作用下,室外空气穿过墙体的通风孔进入新风口 8、然后通过内入风道口 15、再穿过初中 效过滤网3、穿过进风机1,流入进风口 7,最后通过连接的通风管到达各换气场所;同时,在 排风机2的作用下,室内污浊的空气从回风口 9进入并通过初中效过滤网3、再流向并穿过 排风机2,然后通过内出风道口 16流向排风口 10,最后通过外接的通风管流向并穿过墙体 上的通风孔而被排向室外,这时,室内外空气进行交换、流通,与已有技术生产的新风系统 功能完全一样,只是将室内外空气进行交换。设置在进风通道中的负离子发生器发出的大 量负离子也一并随同流动的空气进入换气场所。
[0032] 2、内循环净化:如图6所示,控制器24启动进风机1和/或排风机2,控制变路控 制组件中的电动执行器11控制移位板12移位并阻断新风口 8与内入风道口 15以及排风 口 10和内出风道口 16的通风通道,同时开放位于分隔板19上的环风口 13,在进风机1和 /或排风机2的作用下,室内污浊的空气从回风口 9进入并通过初中效过滤网3和排风机 2、流入内出风道口 16,由于此时的环风口 13已经打开,而排风通道上的排风口 10也被移位 板12隔闭,流动的空气转而流向已经打开的环风口 13,并穿过空气净化件4,又由于新风口 8已关闭,流动的空气再次转而流向内入风道口 15、穿过初中效过滤网3和进风机1后到达 进风口 7,最后通过连接的风管到达相应的换气场所。这样就形成了室内空气不断流经空气 净化件循环而被不断净化,实现了空气净化系统的功能。设置在进风通道中的负离子发生 器发出的大量负离子也一并随同流动的空气进入换气场所并参与空气循环净化。
[0033] 实施例2 ;图7是实施例2在新风换气时的纵剖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2在内循环 净化时的纵剖示意图。本实施例采用的新风机本体与实施例1完全一样;变路控制组件由 套箱20与电动执行器11和移位板12共同构成、采用两套并独立制作分别设置在进风通腔 和排风通腔中,其进风通腔中接环风口 21、接外风口 22和接内风口 23分另对应空气净化件 4出风侧的环风口 13、新风口 8、内入风道口 15,排风通腔中接环风口 21、接外风口 22和接 内风口 23分别对应空气净化件4进风侧的环风口 13、排风口 10、内出风道口 16。空气净化 件4设置由机箱18和分隔板19围合而成、并设置于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之间。
[0034] 1、新风换气:如图7所示,控制器24启动进风机1和排风机2,控制变路控制组件 中的电动执行器11控制移位板12移位并使新风口 8与内入风道口 15贯通、排风口 10和 内出风道口 16贯通、环风口 13被封闭,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完全畅通,在进风机1的作用 下,室外空气穿过墙体的通风孔进入新风口 8并先后通过外接风口 22、内接风口 23,然后进 入内入风道口 15、穿过初中效过滤网3和进风机1,流入进风口 7,最后通过连接的通风管到 达各换气场所;同时,在排风机2的作用下,室内污浊的空气从回风口 9进入并穿过初中效 过滤网3和排风机2,再通过内出风道口 16流向套箱20的内接风口 23、通过外接风口 22, 最后流向排风口 10并通过外接的通风管穿过墙体上的通风孔而被排向室外,已有技术生 产的新风系统功能完全一样,室内外空气进行交换、流通。设置在进风通道中的负离子发生 器发出的大量负离子也一并随同流动的空气进入换气场所。
[0035] 2、内循环净化:如图8所示,控制器24启动进风机1和/或排风机2,控制变路构 件中的电动执行器11控制移位板12移位并分别阻断外接风口 22、新风口 8和排风口 10、 开放了环风口 13,在进风机1和/或排风机2的作用下,室内污浊的空气从回风口 9进入并 穿过初中效过滤网3和排风机2,再通过内出风道口 16流向套箱20的内接风口 23,由于移 位板12阻断了外接风口 22及排风口 10,而环风口 13已经打开,使得流经内接风口 23的空 气转而流向环风口 13并穿过空气净化件4,再到达位于进风通道中的套箱20的接环风口 21,又由于外接风口 22及新风口 8被移位板12阻隔,使得流动的空气再次转向并通过内接 风口 23流入内入风道口 15、穿过初中效过滤网3和进风机1,最后流入进风口 7并通过外 接的通风管到达各换气场所。这样就形成了室内空气不断流经空气净化件4循环而被不断 净化,实现了空气净化系统的功能。设置在进风通道中的负离子发生器发出的大量负离子 也一并随同流动的空气进入换气场所并参与空气循环净化。
[0036] 实施例3 :图9是实施例3在新风换气时的纵剖示意图,图10是实施例3在内循 环净化时的纵剖示意图。新风机本体采用内置有热交换器的全热新风机结构,风旁通阀26 分别与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中的热交换器6并行设置,为已有技术;根据技术方案中所述 的:进风通腔和/或排风通腔内设置有变路控制组件。本实施例仅在进风通腔内设置由套 箱20、电动执行器11、移位板12构成的变路控制组件,其中电动执行器11连接在移位板 12的端头,通过齿轮控制其旋转移位,仅在进风通腔内设置变路控制组件,是缘于在已有 通风产品中,有些通风管和带有防雨罩的室外风口自身附带有电动风阀,在使用本实施例 时将排风口 10对应连接该电动风阀所在的外接通风管,并将电动风阀与控制器24电气相 连,这样同样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功能;空气净化件4横向设置在机箱18和分隔板19 构成的净化箱内,在图示中反映为上端为进风侧,下端为出风侧。
[0037] 1、新风换气:如图9所示,控制器24启动进风机1和排风机2、关闭旁通阀26,控 制变路控制组件中的电动执行器11控制移位板12旋转移位并使新风口 8与内入风道口 15 贯通、环风口 13被封闭,排风口 10对应的电动风阀打开、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完全畅通,在 进风机1的作用下,室外空气穿过墙体的通风孔进入新风口 8并先后通过外接风口 22、内接 风口 23,然后再通过内入风道口 15穿过初中效过滤网3、热交换器6和进风机1,流入进风 口 7,最后通过连接的风管到达各换气场所;同时,在排风机2的作用下,室内污浊的空气从 回风口 9进入并穿过初中效过滤网3、热交换器6和排风机2,再通过内出风道口 16流向排 风口 10和与其外接的通风管及已经打开的电动风阀、穿过墙体的通风孔的室内空气而被 排向室外,与已有技术生产的新风系统功能完全一样,室内外空气进行交换、流通,同时,从 室内流入与流出的空气在热交换器6中进行能量交换,从而实现能量回收和节能的目的, 热交换器6的工作原理是已有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设置在进风通道中的负离子发生 器发出的大量负离子也一并随同流动的空气进入换气场所。
[0038] 2、内循环净化:如图10所示,控制器24启动进风机1和/或排风机2、打开旁通阀 26,控制变路构件中的电动执行器11控制移位板12旋转移位并阻断外接风口 22与新风口 8的通风通道、开放了环风口 13,同时,外接的电动风阀被关闭,在进风机1和/或排风机2 的作用下,室内污浊的空气从回风口 9进入并穿过初中效过滤网3、旁通阀26和排风机2, 再通过内出风道口 16流向排风口 10,由于电动风阀关闭,与排风口 10外接的通风管空气 不能流通,而此时环风口 13已经打开,使得流经内出风口 16的空气转而流向环风口 13并 穿过空气净化件4,再到达位于进风通道中的套箱20的接环风口 21,又由于外接风口 22及 新风口 8被移位板12阻隔,使得流动的空气再次转向并通过内接风口 23流入内入风道口 15、穿过初中效过滤网3、旁通阀26和进风机1,最后流入进风口 7并通过连接的通风管到 达各换气场所。这样,室内空气不断流经空气净化件4循环而被不断净化,实现了空气净化 系统的功能。设置在进风通道中的负离子发生器发出的大量负离子也一并随同流动的空气 进入换气场所并参与空气循环净化。
[0039] 实施例4 :图11是实施例4在新风换气时的纵剖示意图,图12是实施例4在内循 环净化时的纵剖示意图。本实施例新风机本体结构中采用内置有热交换器的全热新风机结 构,风旁通阀26分别与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中的热交换器6并行设置;空气净化件4设置 在另行制作的净化箱25内,净化箱25设置在进风通道与排风通道之间;位于进风通腔中的 变路控制组件的电动执行器11连接在移位板12的端头,通过齿轮控制其旋转移位;位于排 风通腔中的移位板12与电动执行器11通过齿条连接并实现平移移位而控制排风口 10的 开、关。
[0040] 1、新风换气:如图11所示,控制器24启动进风机1和排风机2、关闭旁通阀26,控 制进风通腔中的变路控制组件中的电动执行器11控制移位板12旋转移位并使新风口 8与 内入风道口 15贯通,环风口 13被封闭,进风通道完全畅通;排风通腔中的变路控制组件中 的电动执行器11控制移位板12平移移位至图示中的左侧、打开排风口 10,排风通道完全 畅通;在进风机1的作用下,室外空气穿过墙体的通风孔进入新风口 8、然后通过内入风道 口 15、再穿过初中效过滤网3和热交换器6、穿过进风机1,流入进风口 7,最后通过连接的 通风管到达各换气场所;同时,在排风机2的作用下,室内污浊的空气从回风口 9进入并通 过初中效过滤网3和热交换器6、穿过排风机2再流向内出风道口 16,然后流向排风口 10, 最后通过外接的通风管流向并穿过墙体上的通风孔而被排向室外,同时,从室内流入与流 出的空气在热交换器6中进行能量交换,从而实现能量回收。设置在进风通道中的负离子 发生器发出的大量负离子也一并随同流动的空气进入换气场所。
[0041] 2、内循环净化:如图12所示,控制器24启动进风机1和/或排风机2、打开旁通阀 26,控制进风通腔中的电动执行器11控制移位板12旋转移位并使新风口 8与内入风道口 15阻断,环风口 13被打开;排风通腔中的变路控制组件中的电动执行器11控制移位板12 平移移位至图示中的右侧、关闭排风口 10。在进风机1和/或排风机2的作用下,室内污浊 的空气从回风口 9进入并通过初中效过滤网3和旁通阀26、穿过排风机2并流向内出风道 口 16,由于此时的环风口 13已经打开,而排风通道上的排风口 10也被移位板12关闭,流动 的空气转而流向已经打开的环风口 13,并穿过空气净化件4,又由于新风口 8已关闭,流动 的空气再次转而流向内入风道口 15、穿过初中效过滤网3和旁通阀26、穿过进风机1后到 达进风口 7,最后通过连接的通风管到达相应的换气场所。这样就形成了室内空气不断流经 空气净化件循环而被不断净化,实现了空气净化系统的功能。内循环净化过程中,设置在进 风通道中的负离子发生器发出的大量负离子一并随同流动的空气进入换气场所并参与空 气循环。实施例5 :图13是实施例5在新风换气时的纵剖示意图,图14是实施例5在内循 环净化时的纵剖示意图。根据技术方案所述的:内入风道口 15和内出风道口 16之间与新 风口 8和排风口 10之间对应设置净化箱25和/或空气净化件4。本实施例将空气净化件 4直接设置在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之间、这也就自然形成了进风通腔和排风通腔,并在其两 侧形成了开放性的环风口 13 ;进风通腔中的变路控制组件由套箱20与电动执行器11和移 位板12共同构成并采用独立制作、设置在进风通腔,其接环风口 21是一个开放性的通风面 并与开放性的环风口 13相对应、接外风口 22和接内风口 23分别对应新风口 8、内入风道口 15。排风通腔中变路控制组件由套箱20与电动执行器11和移位板12共同构成,但套箱20 是由分隔板19卷合构成的圆形框体,如同可在市场上现购的、广泛应用于各种通风设施的 圆筒风阀,只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电动执行器11的转轴带动移位板12实现对风口的开、关; 风旁通阀26分别与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中的热交换器6并行设置。
[0042] 1、新风换气:如图13所示,控制器24启动进风机1和排风机2、关闭旁通阀26,进 风通腔中的电动执行器11控制套箱20中的移位板12旋转移位并使新风口 8与内入风道 口 15贯通、进风通道完全畅通,同时,移位板12封闭开放性的环风口 13 ;排风通腔中的电 动执行器11的转轴带动套箱20中的移位板12旋转移位并打开排风口 10、排风口 10和内 出风道口 16贯通,排风通道完全畅通。在进风机1的作用下,室外空气穿过墙体通风孔进 入新风口 8并先后通过外接风口 22、内接风口 23和内入风道口 15,然后再穿过初中效过滤 网3和热交换器6、进风机1、流入进风口 7,最后通过连接的通风管到达各换气场所;同时, 在排风机2的作用下,室内污浊的空气从回风口 9进入并穿过初中效过滤网3和热交换器 6、排风机2,再通过内出风道口 16流向套箱20的进风口进入排风口 10,最后通过外接的通 风管穿过墙体上的通风孔而被排向室外,实现了通风换气的功能。从室内流入与流出的空 气在热交换器6中进行能量交换,实现能量回收。设置在进风通道中的负离子发生器发出 的大量负离子也一并随同流动的空气进入换气场所。
[0043] 2、内循环净化:如图14所示,控制器24启动进风机1和/或排风机2、打开旁通 阀26,进风通腔中的电动执行器11控制套箱20中的移位板12旋转移位并阻断新风口 8与 内入风道口 15的通风通道、同时移位板12开放环风口 13 ;排风通腔中的电动执行器11转 轴控制套箱20中的移位板12旋转移位并关闭排风口 10。在进风机1和/或排风机2的 作用下,室内污浊的空气从回风口 9进入并通过初中效过滤网3和旁通阀26、排风机2,再 流进内出风道口 16,由于此时环风口 13已经被移位板12开放、而排风口 10被关闭,流动 的空气转而流向已经开放的环风口 13,并穿过空气净化件4,又由于新风口 8已阻隔关闭, 流动的空气再次转而流向内入风道口 15、再穿过初中效过滤网3和旁通阀26、穿过进风机 1后到达进风口 7,最后通过连接的通风管到达相应的换气场所。这样就形成了室内空气不 断流经空气净化件循环而被不断净化的功能。内循环净化过程中,设置在进风通道中的负 离子发生器发出的大量负离子一并随同流动的空气进入换气场所并参与空气循环。
[0044] 实施例6 :图16是实施例6在新风换气时的纵剖示意图,图16是实施例6在内循 环净化时的纵剖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新风机本体采用无热交换器的双向流新风机的主体结 构。技术方案所述:内入风道口和内出风道口之间与新风口和排风口之间对应设置净化箱 和/或空气净化件、构成进风通腔和排风通腔且进风通腔和/或排风通腔内设置有一套或 者多套变路控制组件。本实施例排风通腔内设置有一套变路控制组件且位于并对于环风口 13而设置;电动执行器采用已有技术生产的电动风阀,其电动执行器11通过转轴驱动移位 板12旋转移位。净化箱由机箱18和分隔板19构成半开放的箱体,设置其中的空气净化件 4 一端对应于内入风道口 15和内出风道口 16之间、另一端对应于新风口 8和排风口 10之 间。本实施例适用于外接在新风口 8和排风口 10上的通风管或与通风管连接的室外风口 上已经自带由已有技术生产的电动风阀的情形,安装本实施例时需要将它们分别与控制器 24电气相连。
[0045] 1、新风换气:如图15所示,控制器24启动进风机1和排风机2,控制变路控制组件 中的电动执行器11控制移位板12旋转移位并使环风口 13封闭,新风口 8和排风口 10外 接的通风管对应的电动风阀均打开,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完全畅通,在进风机1的作用下, 室外空气穿过墙体及电动风阀后,进入新风口 8、再通过内入风道口 15和初中效过滤网3、 穿过进风机1,流入进风口 7,最后通过连接的通风管到达各换气场所;同时,在排风机2的 作用下,室内污浊的空气从回风口 9进入并穿过初中效过滤网3、排风机2,再通过内出风道 口 16流向排风口 10和与其外接的通风管及已经打开的电动风阀,穿过墙体的通风孔的室 内空气而被排向室外,与已有技术生产的新风系统功能完全一样,室内外空气进行交换、流 通。设置在进风通道中的负离子发生器发出的大量负离子也一并随同流动的空气进入换气 场所。2、内循环净化:如图16所示,控制器24启动进风机1和/或排风机2,控制变路构 件中的电动执行器11控制移位板12旋转移位并打开环风口 13,同时,外接在新风口 8和 排风口 10上的通风管或室外风口上的电动风阀被关闭,在进风机1和/或排风机2的作用 下,室内污浊的空气从回风口 9进入并穿过初中效过滤网3和排风机2,再通过内出风道口 16流向排风口 10,由于电动风阀关闭,与排风口 10外接的通风管中空气不能流通,而此时 环风口 13已经打开,使得动的空气转而流向环风口 13并穿过空气净化件4,又由于与新风 口 8外接的通风管空气不能流通,使得流动的空气再次转向并流入内入风道口 15、穿过初 中效过滤网3和进风机1,最后流入进风口 7并通过连接的通风管到达各换气场所。这样, 室内空气不断流经空气净化件4循环而被不断净化,实现了空气净化系统的功能。设置在 进风通道中的负离子发生器发出的大量负离子也一并随同流动的空气进入换气场所并参 与空气循环净化。上述各实施例中,当需要更新或者维护空气净化件4时,可打开设置在换 卸口 14上的盖板17,然后取出空气净化件4进行更换或者维护,完毕后,重新盖上盖板17 即可。
[0046] 应该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还可做出其他的变形或 改进,如:增加或减少环路净化装置中的变路控制组件、或者改变其结构和安设置位置,也 可部分或全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但凡涉及在新风机本体的内入风道口和内出风道口 的向外侧设置有环路净化装置并内设由电动执行器和移位板构成的、或者由套箱与电动执 行器和移位板共同构成的变路控制组件的,均视为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方案和保护范 围。
【权利要求】
1. 可内循环的通风设备,主要包括进风机(1)、排风机(2)、初中效过滤网(3)和/或热 交换器(6)、空气净化件(4)、空气优化件(5)和/或旁通阀(26)、进风口(7)、新风口(8)、回 风口(9)、排风口(10)、电动执行器(11)、移位板(12)、环风口(13)、换卸口(14)、内入风道 口(15)、内出风道□ (16)、盖板(17)、机箱(18)、分隔板(19)、套箱(20)、控制器(24)、净化 箱(25),其中:进风机(1)、排风机(2)、初中效过滤网(3)和/或热交换器(6)、空气优化件 (5)和/或旁通阀(26)构成新风机本体,空气净化件(4)、变路控制组件、换卸口(14)、盖板 (17)构成环路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风机本体的内入风道口(15)和内出风道口 (16)的向外侧设置有环路净化装置,其结构为:内入风道口(15)和内出风道口(16)之间 与新风口(8)和排风口(10)之间对应设置净化箱(25)和/或空气净化件(4),与机箱共同 构成进风通腔和排风通腔且进风通腔和/或排风通腔内设置有一套或多套变路控制组件。
2. 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内循环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路控制组件是指 包括采用已有技术制作的电动风阀、或电动风门、或电动开合器在内的风路开关,由电动执 行器(11)和移位板(12)构成、或者由套箱(20)与电动执行器(11)和移位板(12)共同构 成,其中:电动执行器(11)包括动力件和传动件,其动力件采用包括电机、或电磁铁、或者 步进式执行器在内的电动器件,其传动件采用包括传动轴、或齿轮、或齿条、或链条、或传送 带在内的传动器件、或者由它们组合而构成的传动器件。
3. 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内循环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风口(8)、内入风 道口(15)、初中效过滤网(3)和/或热交换器(6)、空气优化件(5)和/或旁通阀(26)、进 风机(1)、进风口(7)依次设置并构成进风通道,回风口(9)、初中效过滤网(3)和/或热交 换器(6)、排风机(2)、内出风道口(16)、排风口(10)依次设置并构成排风通道,同时,变路 控制组件设置在进风通道和/或排风通道之中,空气净化件(4)和/或净化箱(25)设置在 进风通道与排风通道之间。
4. 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内循环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位板(12)与电动 执行器(11)直接相连接、或通过传动件与电动执行器(11)相连接,并由电动执行器(11) 直接或通过传动件控制其或旋转移位,或平移移位,或开、合移位而实现对风路或风口的开 或关。
5. 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内循环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箱(20)是指开 设有若干个通风口或通风面的箱体或框体、内设移位板(12)和/或电动执行器(11),套箱 (20)可独立制作、或者由机箱(18)和/或分隔板(19)组合构成。
6. 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内循环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化箱(25)是用于 设置空气净化件(4)的装置并设置有环风口(13),由机箱(18)和/或分隔板(19)围合构 成、或者另行单独制作、或采用已有技术生产的新风净化箱成品,设置进风通道与排风通道 之间。
7. 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内循环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净化件(4)是 用于空气过滤、杀菌和净化的装置,由过滤网、HEPA过滤层、冷触媒、活性炭、静电除尘装置 中的一件或多件组合构成,设置在机箱(18)和/或分隔板(19)构成的净化箱(25)内、或 直接设置在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之间、或设置在另行制作的净化箱(25)内且一并安装进 风通道和排风通道之间、或安插在已有技术生产的新风净化箱成品内且一并安装在进风通 道和排风通道之间。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内循环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优化件(5) 包括采用负离子发生器、或臭氧发生器、或光触媒、或紫外线杀菌装置、或者加热构件中的 一件或多件组合而成,设置在进风通道中。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内循环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卸口(14)设置 在机箱(18)的侧面或底部,对应设置有可打开或拆卸的盖板(17)。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内循环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24)分 别与进风机(1)、排风机(2)、空气优化件(5)和/或旁通阀(26)、电动执行器(11)电气相 连。
【文档编号】F24F11/02GK203869252SQ201420262833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6日
【发明者】刘华荣 申请人:刘华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