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62719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烘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烘道,包括烘道本体、进风管和加热装置,所述进风管通过若干出风口与所述烘道本体连通,所述加热装置设于所述进风管内靠近出风口的位置,所述出风口沿所述烘道本体的长度方向等距间隔设置,所述出风口设有V形风嘴。
【专利说明】烘道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烘道,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涂布机的烘道。

【背景技术】
[0002]通用的烘道进风后风进行加热,然后采用正方形孔道进风,其加热不均匀,同时容易造成烘道内带有涂层的薄膜波动,影响涂布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加热均匀,保证涂布质量的烘道。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烘道,包括烘道本体、进风管和加热装置,所述进风管通过若干出风口与所述烘道本体连通,所述加热装置设于所述进风管内靠近出风口的位置,所述出风口沿所述烘道本体的长度方向等距间隔设置,所述出风口设有V形风嘴。
[0005]优选的,所述烘道还包括热风循环装置,所述热风循环装置包括一根回风管,所述回风管连通所述烘道本体与所述进风管。
[0006]优选的,所述烘道本体连接有尾气排放管。
[0007]优选的,所述烘道还包括热风循环装置,所述热风循环装置包括一根回风管,所述回风管连通所述烘道本体与所述尾气排放管。
[0008]优选的,两两出风口之间间隔为50cm。
[0009]优选的,所述V形风嘴的开口宽度为0.5cm。
[0010]本实用新型烘道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用等距间隔设置出风口的线出风方式,同时出风口设有V形风嘴,能聚焦传递热量至需要加热的薄膜上,同时保证不影响薄膜的涂布速度,保证良好的涂布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烘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烘道,包括烘道本体1、进风管2和加热装置3,所述进风管2通过若干出风口与所述烘道本体连通,所述加热装置3设于所述进风管2内靠近出风口的位置,所述出风口沿所述烘道本体的长度方向等距间隔设置,所述出风口设有V形风嘴4。两两出风口之间间隔为50cm,所述V形风嘴4的开口宽度为0.5cm。这样进风呈线状进风,热量传递均匀,能提高传热速度和效率,同时不影响薄膜正常走动速度。
[0014]通用的烘道排风为全部尾气抽离后高空排放或浓缩后处理,也就是说尾气的热量当时无法利用,只能浓缩后燃烧或回收。
[0015]所述烘道还包括热风循环装置,热风循环装置可以选择在烘道和输送管道中的不同位置设置回收点,如烘道处在烘道顶部选择一个回收点,通过回风管5连接到进风管,SP由所述回风管5连通所述烘道本体I与所述进风管2 ;也可以在尾气排放口内Im处选择一个回收点,所述烘道本体连接有尾气排放管6,所述回风管5连通所述烘道本体I与所述尾气排放管6。比较优的选择是在这2个位置各取一个,这样可以让不同浓度的尾气混合,避免尾气浓度过高在烘道可能发生的不利情况。当然更多的回收点设置也是合适的。
[0016]通过回收部分尾气进入进风口新鲜空气中,减少了热损耗,提高了尾气热量利用率。而剩下的尾气因为连续运转后浓度将比未利用时高,浓缩效率更高,故经济效益也更好。
【权利要求】
1.一种烘道,包括烘道本体、进风管和加热装置,所述进风管通过若干出风口与所述烘道本体连通,所述加热装置设于所述进风管内靠近出风口的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沿所述烘道本体的长度方向等距间隔设置,所述出风口设有V形风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烘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烘道还包括热风循环装置,所述热风循环装置包括一根回风管,所述回风管连通所述烘道本体与所述进风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烘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烘道本体连接有尾气排放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烘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烘道还包括热风循环装置,所述热风循环装置包括一根回风管,所述回风管连通所述烘道本体与所述尾气排放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烘道,其特征在于:两两出风口之间间隔为5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烘道,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风嘴的开口宽度为0.5cm。
【文档编号】F26B13/02GK203940702SQ201420362544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日
【发明者】李国龙, 陈林辉, 张敏杰 申请人:杭州兴甬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