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65133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离心风轮、过滤装置,所述壳体包括前板、顶盖、侧板、后板和底板,所述后板和底板一体成型,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后板上,所述前板设有进风口,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外壳和滤网,所述外壳上设有用于容置离心风轮的容腔和供空气流出的出风口,所述滤网蒙设在外壳上相对离心风轮的吸风口一侧,所述离心风轮设置于该容腔内并与后板固定连接,所述离心风轮的吸风口面向所述滤网,所述离心风轮外同轴设置一散热环,所述散热环由多个散热鳍片围绕成环状设置在一圆环上而构成,所述圆环固定连接在后板上。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散热,提高净化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空气净化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空气质量越来越差,特别小颗粒(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微尘、烟雾等对人体的危害特别大。人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度过,如何改善室内空气已越来越重要。
[0003]为了有效地改善室内空气,通常是在室内安装空气净化器,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用于过滤颗粒物、脱臭等的过滤网、以及用于将外部气体抽入内部滤网进行气体过滤循环的离心风轮,而目前的空气净化器其离心风轮和滤网大多相对设置在壳体内,而进风口大多设置在壳体的靠近滤网的一侧,离心风轮在用于提供空气流通所需的动能时,其本身也会散发出较大的热量,而在净化器密闭的壳体内,空间有限,热量不容易散发,导致净化后的风变成了热风,且密闭热量也容易影响空气净化器的使用寿命。再者,现有技术中,由于进风口开设的位置在壳体一侧,从进风口吸入离心风轮中的空气经过滤网过滤后被离心风轮被吹出,由于进风口与离心风轮之间的一定距离,而滤网通常设置在进风口一侧,为的是保证进入的空气能够完全经过滤网的过滤,但这样带来的问题是,空气流的速率到达离心风轮时则大大降低,不利于空气净化效果的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器,能够有效地解决密闭空间内的散热问题,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同时还通过对风道的改进,实现净化效率的大幅提闻。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离心风轮、过滤装置,所述壳体包括前板、顶盖、侧板、后板和底板,所述后板和底板一体成型,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后板上,所述前板设有进风口,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外壳和滤网,所述外壳上设有用于容置离心风轮的容腔和供空气流出的出风口,所述滤网蒙设在外壳上相对离心风轮的吸风口一侧,所述离心风轮设置于该容腔内并与后板固定连接,所述离心风轮的吸风口面向所述滤网,所述离心风轮外同轴设置一散热环,所述散热环由多个散热鳍片围绕成环状设置在一圆环上而构成,所述圆环固定连接在后板上。
[0006]进一步的,所述底板沿前板向后板方向上厚度逐渐增加,且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为一弧形坡面,所述过滤装置的外壳底部设有与该弧形坡面相配合的弧面,所述过滤装置紧贴后板固定设置。
[0007]更进一步的(2 ),所述底板靠近前板位置突出设有两片限位片,用于固定限位所述过滤装置,避免该过滤装置的弧面底部在重力势能的作用下,沿弧形坡面滑下来。
[0008]更进一步的(3),所述前板底部与两限位片紧密贴合,所述前板底部与底板之间留有一进风通道。
[0009]进一步的(1),所述容腔设置在过滤装置的外壳的中部,所述容腔的横截面为圆形,且其直径比散热环的外径大,所述出风口设置在外壳的顶部一侧,所述容腔和出风口连通形成主风道,所述外壳上位于主风道两侧及顶部另一侧还设有一辅助进风口,所述辅助进风口形状配合所述容腔以及外壳的外表面开设。
[0010]进一步的,所述滤网覆盖住了外壳的容腔和辅助进风口。这样,当过滤装置装配好后,经离心风轮吸入的外部气流均需要经过滤网再从容腔和辅助进风口进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后板一体成型有一凹腔,所述离心风轮和散热环均设置在所述凹腔内,所述后板的凹腔两侧底部设有进风孔、凹腔两侧上部设有出风孔,后板两侧开设有出风槽,所述出风槽与进风孔和出风孔连通。这有利于增加散热。
[0012]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鳍片表面设有纳米T12薄膜,所述纳米1102薄膜是采用纳米T12涂覆至散热鳍片表面进而形成纳米T12薄膜。
[0013]进一步的,所述顶盖上靠近后板的一侧表面上均匀设有复数个散热通槽。
[0014]进一步的,所述顶盖上靠近前板的一侧端部与前板之间留有一定间隙,该间隙用于进风。
[0015]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过滤装置,将离心风轮设置在过滤装置中部,过滤装置前部蒙设有滤网,这使得离心风轮与滤网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气流经离心风轮吸入滤网的时候还能够保持一定风速,从而起到增加过滤效果的作用;同时在离心风轮的外部设置一圈散热环,能够有效地将离心风轮工作时的热量快速散发出去,大大增加整个环境净化器的使用寿命。
[0017]本实用新型利用多个不同位置的进风口、出风口构成良好的风道系统,仅能够使得气流得到充分的过滤,能够快速将过滤后的气流输送到外部,提高净化效率的同时还能够保持良好的散热效果,整个结构紧凑,配合巧妙。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2]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离心风轮6、过滤装置7,所述壳体包括前板1、顶盖2、侧板3、后板4和底板5,所述后板4和底板5一体成型,所述过滤装置7设置在后板4上,所述前板I设有进风口 11,所述过滤装置7包括外壳71和滤网72,所述外壳71上设有用于容置离心风轮6的容腔711和供空气流出的出风口 712,所述容腔711设置在过滤装置7的外壳71的中部,所述容腔711的横截面为圆形,且其直径比散热环的外径大,所述离心风轮6设置于该容腔711内并与后板4固定连接,所述离心风轮6的吸风口面向所述滤网72,所述离心风轮6外同轴设置一散热环8,所述散热环8由多个散热鳍片81围绕成环状设置在一圆环82上而构成,所述圆环82固定连接在后板4上。所述散热鳍片81表面设有纳米T12薄膜(未示出),所述纳米T12薄膜是采用纳米T12涂覆至散热鳍片表面进而形成纳米T12薄膜。所述出风口 712设置在外壳71的顶部一侧,所述容腔711和出风口 712连通形成主风道,所述外壳71上位于主风道两侧及顶部另一侧还设有一辅助进风口 713,所述辅助进风口 713形状配合所述容腔711以及外壳71的外表面开设。所述滤网72蒙设在外壳71上相对离心风轮6的吸风口一侧,具体的是蒙设在外壳71靠近前板I的一侧面,所述滤网72覆盖住了外壳71的进风口 11和辅助进风口 713。
[0023]具体参考图1所示,所述底板5沿前板I向后板4方向上厚度逐渐增加,且所述底板5的上表面为一弧形坡面51,所述过滤装置7的外壳71底部设有与该弧形坡面51相配合的弧面714,所述过滤装置7紧贴后板4固定设置。所述底板5靠近前板I位置突出设有两片限位片52,可以是一体化成型与底板5上,也可以通过螺丝锁固在底板5上,用于固定限位所述过滤装置7,所述过滤装置7的外壳71底部两侧恰好嵌入限位片52与后板4构成的一个凹槽53内,并且外壳71的底部弧面714与弧形坡面51紧密贴合,参考图2和图3所示,从而能够有效避免该过滤装置7的弧面底部在重力势能的作用下,沿弧形坡面滑下来。最后装配上前板,所述前板I搭设在两限位片52上并与侧板3连接,所述前板I底部与两限位片52紧密贴合,这样的设计,使得所述前板I底部与底板5之间留有一进风通道12。所述后板4 一体成型有一凹腔41,所述离心风轮6和散热环8均设置在所述凹腔41内,所述后板4的凹腔41两侧底部设有进风孔42、凹腔41两侧上部设有出风孔43,后板4两侧开设有出风槽44,所述出风槽44与进风孔42和出风孔连通。本实施例中,所述顶盖2盖设在侧板3、后板4和过滤装置7的外壳71上,并与侧板3、后板4和过滤装置7的外壳7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顶盖2上靠近后板4的一侧表面上均匀设有复数个散热通槽21。所述顶盖2上靠近前板I的一侧端部与前板I之间留有一定间隙22,该间隙22用于进风。
[0024]工作时,开启空气净化器,此时,离心风轮6开始工作,将外部气流从进风口 11、进风通道12和间隙22进入,即净化器的上部、中部和下部三个方向均能够进入气流,当三股气流汇聚与净化器壳体内部,并完全经过滤网72过滤后的洁净气流再从过滤装置7的辅助进风口 713进入、部分也从容腔711进入过滤装置7的外壳71内,此时,由于离心风轮6的持续工作,会产生一定热量,而设置在离心风轮6外圈的散热环8及其散热鳍片81能够快速将该热量进行发散,并且汇聚后净化后的洁净气流也在离心风轮6的作用下分成两部分散发到净化器壳体I外部,第一部分经过滤装置7顶部的出风口 712向上散发,进而经顶盖2顶部的散热通槽21散发出去,第二部分经后板4的两侧底部的进风孔42进入,再分为两股,一股经出风孔43、散热通槽21从顶部散发出去,一股经出风槽44从后板的侧面散发出去,且进风孔42、出风孔43和出风槽44构成一个散热循环通道,气流经底部进风孔42进入,且由于气流从一个较为宽阔的区域经进风孔42挤压进较为窄小的散热循环通道,气流的压强增大,带走热量的效果提高,就像高压水流冲洗效果比普通水流冲洗效果更为明显类似,这样巧妙的设计,在不需要增加电风扇等电气节点的前提下,能够提高散热效率,从而增加整个空气净化器使用寿命。
[0025]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离心风轮、过滤装置,所述壳体包括前板、顶盖、侧板、后板和底板,所述后板和底板一体成型,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后板上,所述前板设有进风口,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外壳和滤网,所述外壳上设有用于容置离心风轮的容腔和供空气流出的出风口,所述滤网蒙设在外壳上相对离心风轮的吸风口 一侧,所述离心风轮设置于该容腔内并与后板固定连接,所述离心风轮的吸风口面向所述滤网,所述离心风轮外同轴设置一散热环,所述散热环由多个散热鳍片围绕成环状设置在一圆环上而构成,所述圆环固定连接在后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沿前板向后板方向上厚度逐渐增加,且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为一弧形坡面,所述过滤装置的外壳底部设有与该弧形坡面相配合的弧面,所述过滤装置紧贴后板固定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靠近前板位置突出设有两片限位片,用于固定限位所述过滤装置,避免该过滤装置的弧面底部在重力势能的作用下,沿弧形坡面滑下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底部与两限位片紧密贴合,所述前板底部与底板之间留有一进风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设置在过滤装置的外壳的中部,所述容腔的横截面为圆形,且其直径比散热环的外径大,所述出风口设置在外壳的顶部一侧,所述容腔和出风口连通形成主风道,所述外壳上位于主风道两侧及顶部另一侧还设有一辅助进风口,所述辅助进风口形状配合所述容腔以及外壳的外表面开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覆盖住了外壳的容腔和辅助进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一体成型有一凹腔,所述离心风轮和散热环均设置在所述凹腔内,所述后板的凹腔两侧底部设有进风孔、凹腔两侧上部设有出风孔,后板两侧开设有出风槽,所述出风槽与进风孔和出风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表面设有纳米T12薄膜,所述纳米1102薄膜是采用纳米T12涂覆至散热鳍片表面进而形成纳米1102薄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上靠近后板的一侧表面上均匀设有复数个散热通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上靠近前板的一侧端部与前板之间留有一定间隙,该间隙用于进风。
【文档编号】F24F13/28GK203980494SQ201420455744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4日
【发明者】吴章文 申请人:吴章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