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湿器及其出雾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82899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加湿器及其出雾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空气加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湿器及其出雾机构。



背景技术:

对目前的加湿器而言,由于出雾孔喷出的雾气大部分位于加湿器的上方,当雾气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会自由落体掉落到加湿器的顶部,运行时间长了,加湿器的顶部就会积留较多的雾气,进而出现积水现象。当积水严重时,水珠覆盖整个加湿器进而向加湿器的内部渗透,这样会导致加湿器内部的控制器潮湿甚至短路,会使加湿器出现安全事故,不便于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加湿器的出雾孔喷出的雾气会落在加湿器的顶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使得出雾孔喷出的雾气远离加湿器的顶部的出雾机构,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含有上述出雾机构的加湿器。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出雾机构,包括具有空腔的出雾盖;

所述出雾盖上设置有出雾孔及进雾孔,所述出雾孔与所述进雾孔连通;

且,所述出雾孔的轴线相对于所述出雾盖的中轴线倾斜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雾孔的轴线与所述出雾盖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5°~7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雾孔在所述出雾盖的外表面向内延伸并向靠近所述出雾盖的中轴线方向倾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雾孔在所述出雾盖的外表面向内延伸并向远离所述出雾盖的中轴线方向倾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雾孔凸出于所述出雾盖的内壁设置,且,所述出雾孔的一端位于所述出雾盖的表面上,所述出雾孔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空腔 中并悬空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雾孔的深度为1mm~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雾机构还包括出雾管,所述出雾管的一端与加湿器的雾化装置连通,所述出雾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出雾盖的进雾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雾盖上还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出雾盖上,所述定位件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空腔中并悬空设置;

所述定位件能够将所述出雾盖固定于所述出雾管上,所述定位件远离所述出雾盖的一端与所述出雾管的内部相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悬空的一端上设置有钩部;

所述出雾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钩部安装于所述凹槽中。

还涉及一种加湿器,包括加湿器本体、雾化装置、水箱及如上述任一技术特征所述的出雾机构;

所述雾化装置与所述水箱均安装于所述加湿器本体中;

所述出雾机构安装于所述加湿器本体上,且,所述出雾机构与所述雾化装置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加湿器及其出雾机构,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在出雾盖上设置倾斜的出雾孔,这样能够保证出雾孔喷出的雾气也是倾斜的,进而使得出雾孔喷出的雾气不会落在加湿器的顶部,使得加湿器的顶部不易出现积水现象,进而能够防止积水深入到加湿器的内部,杜绝电气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出雾孔喷出的倾斜的雾气还能够增加加湿器的加湿范围,便于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加湿器的俯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加湿器的主视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加湿器中出雾机构的出雾盖的俯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出雾盖的后视图;

图5为图3所示的出雾盖的主视剖视图;

其中:

100-加湿器;

110-出雾机构;

111-出雾盖;1111-出雾孔;1112-进雾孔;1113-定位件;

112-出雾管;

120-加湿器本体;

130-雾化装置;

140-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加湿器及其出雾机构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出雾机构110,包括具有空腔的出雾盖111。

在本发明中,出雾盖111上设置有出雾孔1111及进雾孔1112,出雾孔1111与进雾孔1112相对设置,出雾孔1111与进雾孔1112连通。出雾孔1111用于将雾气排出加湿器100,以用于加湿室内的空气。出雾孔1111的中空的孔为出雾通道,加湿器100中的雾化装置130产生的雾气通过出雾孔1111的出雾通道输出。进雾孔1112用于将雾化装置130产生的雾气输入到出雾盖111的空腔中。进雾孔1112与出雾孔1111通过空腔连通,空腔能够存储雾气,雾气通过进雾孔1112进入到出雾盖111中,并存储于空腔中,再由出雾孔1111经出雾通道输出。

参见图2至图5,进一步地,出雾孔1111的轴线相对于出雾盖111的中轴线倾斜设置。也就是说,出雾孔1111是倾斜设置的,这样能够保证出雾孔1111喷出的雾气也是倾斜的,进而能够防止出雾孔1111喷出的雾气落在加湿器100的顶部,防止加湿器100的顶部出现积水现象,保障加湿器100安全运行。同时,出雾孔1111倾斜喷出的雾气还可以增加加湿器100的加湿范围,更便于用户使用。

目前,由于出雾孔喷出的雾气大部分在加湿器的上方,当雾气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会自由落体掉落到加湿器的顶部,运行时间长了,加湿器的顶部就会积留较多的雾气,进而出现积水现象。当积水严重时,水珠覆盖整个加湿器进而向加湿器的内部渗透,这样会导致加湿器内部的控制器潮湿甚至短路,会使加湿器出现安全事故。参见图2和图5,因此,本发明的出雾盖111上的出雾孔1111采用倾斜设置的方式,以克服加湿器100的顶部易出现积水现象的问题。本发明的出雾机构110在出雾盖111上设置倾斜的出雾孔1111,这样能够保证出雾孔1111喷出的雾气也是倾斜的,进而使得出雾孔1111喷出的雾气不会落在加湿器100的顶部,使得加湿器100的顶部不易出现积水现象,进而能够防止积水深入到加湿器100的内部,杜绝电气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出雾孔1111喷出的倾斜的雾气还能够增加加湿器100的加湿范围,便于用户使用。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出雾孔1111的轴线与出雾盖111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5°~75°。也就是说,出雾孔1111倾斜的角度在15°~75°范围内时,出雾孔1111喷出的雾气较为合理,这样能够保证雾气不会落在加湿器100的顶部,使得加湿器100的顶部不易出现积水现象,进而能够防止积水深入到加湿器100的内部,杜绝电气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出雾孔1111倾斜的角度在15°~75°范围内时,还能够保证雾气的加湿范围。

进一步地,出雾孔1111在出雾盖111的外表面向内延伸并向靠近出雾盖111的中轴线方向倾斜,此时,喷出的雾气朝向加湿器100的中轴线。当然,出雾孔1111也可以在出雾盖111的外表面向内延伸并向远离出雾盖111的中轴线方向倾斜,此时,喷出的雾气远离加湿器100的中轴线。也就是说,出雾孔1111可以向靠近中轴线的方向倾斜,也可以向远离中轴线的方向倾斜,在保证加湿器100的雾气不会落在加湿器100的顶部的同时,还能够保证出雾孔1111喷出雾气的范围,便于用户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出雾孔1111在出雾盖111的外表面向内延伸并向靠近出雾盖111的中轴线方向倾斜,这样,当出雾孔1111喷出雾气时,倾斜的雾气回向加湿器100的周围飘去,进一步防止雾气落在加湿器100的顶部,防止加湿器100的顶部出现积水现象。再近一步地,出雾孔1111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两个, 至少两个出雾孔1111设置于出雾盖111上,这样能够使得出雾孔1111喷出更多的雾气,保证加湿器100的加湿效果。

参见图4和图5,另外,在出雾盖内部的出雾气流的方向较多,使得出雾盖内部的出雾孔处易出现雾气气流混乱的现象,进而导致出雾盖内部喷出的雾气回旋混乱。加湿器内具有水箱,当出雾盖的出雾孔处的雾气回旋时,回旋混乱的雾气气流会碰撞在水箱顶盖上面,雾气粘在水箱顶盖上面,运行时间长了,水箱顶盖就会出现积水现象,影响用户的使用。因此,本发明的出雾机构110通过使出雾孔1111的凸出于出雾盖111的内壁设置,以解决出雾盖111内部的出雾气流的方向较多的问题。

具体的,出雾孔1111凸出于出雾盖111的内壁设置,且,出雾孔1111的一端位于出雾盖111的表面上,出雾孔1111的另一端位于空腔中并悬空设置。为了便于描述,记出雾孔1111位于空腔中的一端为悬空端。雾气通过进雾孔1112进入到出雾盖111的空腔中,并且,雾气在空腔中的流动方向是任意的。但是,雾气通过悬空端才能进入到出雾孔1111中,保证了雾气气流的流动方向,防止雾气在出雾孔1111的悬空端处发生回旋混流现象,这样,能够保证流动到出雾通道中的雾气的气流方向固定。也就是说,出雾通道中的雾气的气流方向相一致,使得出雾孔1111与出雾端的连通处不易出现混流现象。

同时,出雾孔1111是凸出设置的,能够保证出雾通道的密封性,使得雾气只能够通过悬空端进,并通过出雾通道排出,能够进一步保证雾气的平稳流动,进而保证雾气通过四周密闭的出雾通道后再由出雾孔1111喷出时能够整理有序、均匀顺畅。并且,出雾孔1111的悬空端处不易出现混流现象,还能够保证雾气不会粘在水箱140的顶盖上,这样能够使得水箱140的顶盖不易出现积水现象,便于用户使用。

进一步地中,出雾孔1111的深度为1mm~5mm,这样能够保证出雾通道具有一定的长度,使得雾气能够在出雾孔1111中平稳流动。在本实施例中,水箱140的顶面与出雾盖111的顶面处于同一平面,如果出雾孔1111处出现回旋混流现象,这样会导致雾气粘在水箱140的顶面上,出现积水现象,因此,通过出雾孔1111的出雾通道能够保证雾气的流动方向固定,进而保证雾气平稳流动, 使得雾气不易粘在水箱140的顶面。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出雾机构110还包括出雾管112,出雾管112的一端与加湿器100的雾化装置130连通,出雾管112的另一端与出雾盖111的进雾孔1112连通。出雾管112是用来输出雾气给出雾盖111的,出雾管112具有进雾端和出雾端,出雾管112的进雾端与雾化装置130连通,出雾管112的出雾端与出雾盖111的进雾孔1112连通,雾化装置130产生的雾气通过出雾管112输出给出雾盖111,防止雾气在加湿器100内部任意流动,防止雾气粘在其他零部件上如电器元件,使得其他零部件发生电气安全事故。

进一步地,出雾盖111上还设置有定位件1113,定位件1113的一端固定于出雾盖111上,定位件1113的另一端位于空腔中并悬空设置;定位件1113能够将出雾盖111固定于出雾管112上,定位件1113远离出雾盖111的一端与出雾管112的内部相接触。通过定位件1113使得出雾盖111与出雾管112之间配合紧密,防止出雾盖111与出雾管112的连接处发生漏雾现象,保证使用安全,便于用户使用。再近一步地,定位件1113悬空的一端上设置有钩部;出雾管112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钩部安装于凹槽中,这样能够进一步保证出雾盖111与出雾管112的配合,防止加湿器100在工作时出雾盖111相对于出雾管112运动,进而防止出雾盖111与出雾管112之间错位而出现漏雾。

当然,还可以在出雾管112的出雾端与出雾盖111的进雾孔1112之间设置密封件,进一步防止发生漏雾现象。出雾管112与出雾盖111之间存在连接部,通过连接部保证出雾管112与出雾盖111之间的密封,同时,连接部上设置有通孔,通过通孔连通出雾管112的出雾端与出雾盖111的进雾孔1112以便于雾气的流动。在连接部与出雾管112相接触的表面上设置有凹形槽,出雾管112的出雾端卡在凹形槽中,以保证密封。当然,也可以通过密封圈等密封形式保证密封。

参见图2和图5,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出雾管112为变截面通道,这样,能够便于雾气在出雾管112中流动。进一步地,出雾管112靠近出雾端的截面尺寸小于出雾管112靠近进雾端的截面尺寸,这样能够保证加湿器100能够输出足够多的雾气,不会出现断流现象。同时,还能够保证雾气的流动方向固定, 使得雾气不会发生回旋运动,进而保证出雾孔1111喷出的雾气均匀顺畅。

还涉及一种加湿器100,包括加湿器本体120、雾化装置130、水箱140及上述实施例中的出雾机构110;雾化装置130与水箱140均安装于加湿器本体120中;出雾机构110安装于加湿器本体120上,且,出雾机构110与雾化装置130连通。本发明提供的加湿器100通过在出雾机构110的出雾盖111上的设置有倾斜的出雾孔1111,保证出雾孔1111喷出倾斜的雾气,进而保证雾气不会落在加湿器100的顶部,防止加湿器100的顶部出现积水现象,进而保证加湿器100的使用安全,便于用户使用。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加湿器100还包括操作台,操作台设置于出雾盖111的上表面上,操作台上一般设置有各种功能按键及显示屏,供用户对整机的工作状态进行设置方便用户使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