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烟口热交换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10675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烟口热交换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排烟口热交换技术主要采用横向热交换波纹管,或在烟道口设置带有烟管的换热水箱,虽然可以回收烟气中小部分热量,但大部分热量被烟气带走,现有技术的这两种方法中,烟气与热交换部件的接触面都很有限,同时,烟气的温度并不是很高,烟气在烟道和热交换器部件内滞留时间也很短,否则引起燃烧器的燃料不能充分燃烧,起到失得其反的作用。

本发明采用铜质热交换波纹管和所述热交换波纹管上纵向紧密设置的铝板采热片组成的采热片迷宫阵,同时在热采集片上设置瓦棱板带、方形槽、热交换波纹管管套和弧状翘板边及锯齿状边沿,实现采热片的采热面积增大、增大热交换面积、延长带热烟气在采热片迷宫阵内滞留时间,还设有强排风机保障燃烧器对燃料的充分完全燃烧,能将带热烟气中的余热90%以上回收利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烟口热交换技术,合理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排烟口热交换技术中烟气与热交换部件的接触面很有限小,造成大部分热量被烟气带走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排烟口热交换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口热交换技术是将燃烧器排烟口排放的带热烟气的热能,通过横向水平分层设置的热交换波纹管和所述热交换波纹管上纵向紧密设置的采热片组成的采热片迷宫阵,采集热量并传导给所述热交换波纹管,由所述热交换波纹管内低温和/或常温液体流移出,同时为保障燃烧器排烟通畅,在所述采热片迷宫阵上方烟道设置强排风机排出烟气确保燃烧器对燃料进行充分燃烧,构成烟道口带热烟气余热高效回收利用的技术方法。

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波纹管的端口由U形管弯头连接成一根贯通的管道,一个管口设在顶层一端的侧角处,作为换热液体入口,另一个管口设在底层同一端/另一端的对角处,作为换热液体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采热片下端设有一个直板边引入带热烟气,衔接设有带弧形凹凸的瓦棱板带,再衔接设的若干层圆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的热交换波纹管孔,相邻两层热交换波纹管孔之间设有带弧形凹凸的瓦棱板带,同一层两个热交换波纹管孔之间设有向同一侧凸出的方形槽,所述方形槽凸出侧板面的所述热交换波纹管孔上设有热交换波纹管管套,最上一层所述热交换波纹管孔上方,衔接设有弯向所述方形槽凸出侧板面的弧状翘板边和锯齿状边沿,所述采热片纵向紧密套设在所述热交换波纹管上,形成采热片迷宫阵,所述瓦棱板带、所述方形槽、所述热交换波纹管管套和所述弧状翘板边及锯齿状边沿为实现所述采热片的采热面积增大、增大热交换面积、延长带热烟气在采热片迷宫阵内滞留时间,提高热交换率的技述方法。

进一步地,所述一种排烟口热交换技术应用于燃烧器烟道口余热回收利用,或逆向应用于散热。

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波纹管为铜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采热片为铝板或铝合金板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波纹管的设置层数根据燃烧器的功率和出烟口的温度确定,层数太多,造成燃烧缺氧以及采热片散热,层数太少,造成烟气余热吸收不充分,均造成热交换率降低,最佳设置层数为3-7层。

进一步地,所述采热片组成的采热片迷宫阵的四周应与烟道的四壁连接紧密,不留间隙,所述热交换波纹管的U形管弯头设在烟道外,波纹管在热交换器内。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烟口热交换技术,合理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排烟口热交换技术中烟气与热交换部件的接触面很有限小,造成大部分热量被烟气带走的问题。本发明采用铜质热交换波纹管和所述热交换波纹管上纵向紧密设置的铝板采热片组成的采热片迷宫阵,同时在热采集片上设置瓦棱板带、方形槽、热交换波纹管管套和弧状翘板边及锯齿状边沿,实现采热片的采热面积增大、增大热交换面积、延长带热烟气在采热片迷宫阵内滞留时间,还设有强排风机保障燃烧器对燃料的充分完全燃烧,能将带热烟气中的余热90%以上回收利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将更加有助于公众理解本发明,但不能也不应当将申请人所给出的具体的实施例视为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对部件或技术特征的定义进行改变和/或对整体结构作形式的而非实质的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所述一种排烟口热交换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口热交换技术是将燃烧器排烟口排放的带热烟气的热能,通过横向水平分层设置的热交换波纹管和所述热交换波纹管上纵向紧密设置的采热片组成的采热片迷宫阵,采集热量并传导给所述热交换波纹管,由所述热交换波纹管内低温和/或常温液体流移出,同时为保障燃烧器排烟通畅,在所述采热片迷宫阵上方烟道设置强排风机排出烟气确保燃烧器对燃料进行充分燃烧,构成烟道口带热烟气余热高效回收利用的技术方法。所述一种排烟口热交换技术应用于燃烧器烟道口余热回收利用,或逆向应用于散热。

所述热交换波纹管的端口由U形管弯头连接成一根贯通的管道,一个管口设在顶层一端的侧角处,作为换热液体入口,另一个管口设在底层同一端/另一端的对角处,作为换热液体出口。所述采热片下端设有一个直板边引入带热烟气,衔接设有带弧形凹凸的瓦棱板带,再衔接设的若干层圆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的热交换波纹管孔,相邻两层热交换波纹管孔之间设有带弧形凹凸的瓦棱板带,同一层两个热交换波纹管孔之间设有向同一侧凸出的方形槽,所述方形槽凸出侧板面的所述热交换波纹管孔上设有热交换波纹管管套,最上一层所述热交换波纹管孔上方,衔接设有弯向所述方形槽凸出侧板面的弧状翘板边和锯齿状边沿,所述采热片纵向紧密套设在所述热交换波纹管上,形成采热片迷宫阵,所述瓦棱板带、所述方形槽、所述热交换波纹管管套和所述弧状翘板边及锯齿状边沿为实现所述采热片的采热面积增大、增大热交换面积、延长带热烟气在采热片迷宫阵内滞留时间,提高热交换率的技述方法。

所述热交换波纹管为铜管材质。所述采热片为铝板或铝合金板材质。所述热交换波纹管的设置层数根据燃烧器的功率和出烟口的温度确定,层数太多,造成上部采热片散热,层数太少,造成烟气余热吸收不充分,均造成热交换率降低,最佳设置层数为3-7层。所述采热片组成的采热片迷宫阵的四周应与烟道的四壁连接紧密,不留间隙,所述热交换波纹管的U形管弯头设在烟道外。完成所述一种排烟口热交换技术的实施。

当然,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