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重力原理的槽式太阳能支架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45587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槽式太阳能支架,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重力原理的槽式太阳能支架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太阳能支架安装需要高级技术工人,需要现场焊接和调试,安装完成后,需要逐一对个体反射镜的位置进行逐一的调整和检测,整个安装过程麻烦,费时费工。同时,传统的太阳能支架安装方式是将支架的安装工位直接焊接在扭矩管上面,支架在扭矩管上的位置是固定的,无法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支架的安装位置,导致安装时因为部分尺寸偏差而导致安装困难。一般情况下,焊接和安装好的支架无法拆装,给支架的使用带来的很大的不便。由此可知,现有的太阳能支架的安装方法不但费时费力,安装慢,效率低,而且安装位置不精确,很难拆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重力原理的槽式太阳能支架,结构设计合理,整体结构稳固,各位置结构结合精确,真空管支架与抛物线型支架垂直准确度高,以重力线自然悬垂为基准精确可靠,可轻松实现长距离大批量精准安装,便于后期的真空管与太阳能聚光镜的安装。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重力原理的槽式太阳能支架的安装方法,整个安装过程,不需要任何检测和调试,一次性安装,直接准确对焦。简单快速高效,安装位置精确,大幅缩短安装工期,降低人力成本;同时,抱箍组件可根据实际需要在扭矩管上面移动或调整安装位置,当调整好抱箍组件的确切位置后,再通过螺丝固定,将安装的尺寸公差降低到最小,使安装过程更便捷,更高效;而且如果遇到厂址搬迁,系统可以反复拆装,真空管支架与抛物线型支架在扭矩管上面可实现全程免焊接安装。本发明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重力原理的槽式太阳能支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竖立的支撑杆、及架设于两根支撑杆上的扭矩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置于两根支撑杆上端的轴承座、分别设置于扭矩管两端的曲柄、设置于扭矩管上的四组抱箍组件、设置于扭矩管两边抱箍组件上的真空管支架、及设置于扭矩管中间两组抱箍组件上的抛物线型支架,其中,所述轴承座与曲柄之间通过一轴棒连接,且该轴棒与曲柄固定连接,所述抛物线型支架的凹面向上。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真空管支架上具有一连接板,且该连接板与抱箍组件连接,该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旋转中心孔与两个第一条形孔,该连接板与抱箍组件之间通过两个第一条形孔位置处的螺丝锁紧连接;所述连接板上且位于第一旋转中心孔正上端开设有第一锥形基准孔,该真空管支架对应的另一端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二锥形基准孔;所述连接板与抱箍组件之间设置有一第二伸缩杆,且该第二伸缩杆通过螺丝将连接板与对应的抱箍组件锁紧;所述连接板和抱箍组件均呈U型。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抛物线型支架上且位于与抱箍组件的连接位置处开设有第二旋转中心孔与两个第二条形孔,且该第二旋转中心孔位于抛物线型支架凸面的最顶端,该抛物线型支架与抱箍组件之间通过两个第二条形孔位置处的螺丝锁紧连接;所述抛物线型支架上且位于第二旋转中心孔正上端开设有第三锥形基准孔;在所述抛物线型支架的凸面上设置有两根支撑臂,该两根支撑臂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第一伸缩杆,且该第一伸缩杆与对应的抱箍组件之间通过螺丝锁紧。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扭矩管为方形管或圆形管,所述圆形管上端焊接有一U型槽钢或在圆形管上端两侧边分别焊接有一直角形角铁,且该直角形角铁与U型槽钢的长度均等于圆形管的长度,使在该圆形管上端面形成一平面。一种上述基于重力原理的槽式太阳能支架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安装两根相互平行竖立的支撑杆,在两根支撑杆上端分别安装一轴承座;(2)设置长度与两根支撑杆之间距离相等的一扭矩管,并在该扭矩管两端分别安装一曲柄,并通过一轴棒将轴承座与曲柄连接于一体,同时将该轴棒固定焊接于曲柄上,使扭矩管架设于两根支撑杆上;(3)在扭矩管上安装四组抱箍组件,并调节抱箍组件至最佳位置,再通过螺丝将四组抱箍组件锁紧于扭矩管上;(4)在扭矩管两端的抱箍组件上且位于扭矩管下端分别安装一真空管支架,在扭矩管中间的两组抱箍组件上且位于扭矩管下端分别安装一抛物线型支架,并使该抛物线型支架的凹面朝下;(5)调整真空管支架至悬垂平衡状态,将真空管支架上端锁紧于抱箍组件上;(6)调整抛物线型支架至悬垂平衡状态,将抛物线型支架上端锁紧于抱箍组件上,步骤(5)与步骤(6)无先后顺序;(7)旋转电机,使扭矩管旋转180°,真空管支架与抛物线型支架随同扭矩管一起旋转,使抛物线型支架的凹面向上,安装完整。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步骤(4)中,真空管支架上端具有一连接板,并通过该连接板与抱箍组件连接,且在该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旋转中心孔与两个第一条形孔,该连接板与抱箍组件之间通过第一旋转中心孔与两个第一条形孔位置处的螺丝活动连接;在所述抛物线型支架上且位于与抱箍组件的连接位置处开设有第二旋转中心孔与两个第二条形孔,且该第二旋转中心孔位于抛物线型支架凸面的最顶端,该抛物线型支架与抱箍组件之间通过第二旋转中心孔与两个第二条形孔位置处的螺丝活动连接。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真空管支架下端中间位置悬挂一重物,直至真空管支架处于悬垂平衡状态,最后将两个第一条形孔位置处的螺丝锁紧,并在连接板与抱箍组件之间增加第二伸缩杆,并结合螺丝将真空管支架进一步锁紧于抱箍组件上。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所述连接板上且位于第一旋转中心孔正下端开设有第一锥形基准孔,该真空管支架对应的另一端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二锥形基准孔,在该第一锥形基准孔中插入一重垂线,若该重垂线与第二锥形基准孔重合,则将两个第一条形孔位置处的螺丝锁紧,并在连接板与抱箍组件之间增加第二伸缩杆,并结合螺丝将真空管支架进一步锁紧于抱箍组件上,并将重垂线拆除;否则,调整真空管支架的位置,直至该重垂线与第二锥形基准孔重合。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6)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抛物线型支架凹面两端分别安装一等长的支杆,并将该两根支杆的端部连接于一体。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两根支杆的连接处悬挂一重物,直至抛物线型支架处于悬垂平衡状态,最后将两个第二条形孔位置处的螺丝锁紧,并将两根支杆拆除。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抛物线型支架上且位于第二旋转中心孔正下端开设有第三锥形基准孔,两根支杆的连接处开设有第四锥形基准孔,在该第三锥形基准孔中插入一重垂线,若该重垂线与第四锥形基准孔重合,则将两个第二条形孔位置处的螺丝锁紧,将抛物线型支架上端锁紧于抱箍组件上,并将两根支杆与重垂线拆除;否则,调整抛物线型支架的位置,直至该重垂线与第四锥形基准孔重合。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6)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抛物线型支架的凸面上安装两根具有第一伸缩杆的支撑臂,并将第一伸缩杆用螺丝锁紧于扭矩管上端对应的抱箍组件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槽式太阳能支架,结构设计合理,整体结构稳固,各位置结构结合精确,真空管支架与抛物线型支架垂直准确度高,以重力线自然悬垂为基准精确可靠,可轻松实现长距离大批量精准安装,便于后期的真空管与太阳能聚光镜的安装。本发明提供的基于重力原理的槽式太阳能支架的安装方法,采用挂重物的方式,或采用上下对应设置的锥形基准孔与重垂线的配合方式,对槽式太阳能支架进行垂直校准,直到真空管支架与抛物线型支架达到悬垂平衡状态后,再将真空管支架与抛物线型支架锁紧于扭矩管。整个安装过程,不需要任何检测和调试,简单快速高效,安装位置精确,大幅缩短安装工期,降低人力成本;同时,抱箍组件可根据实际需要在扭矩管上面移动或调整安装位置,当调整好抱箍组件的确切位置后,再通过螺丝固定,将安装的尺寸公差降低到最小,使安装过程更便捷,更高效;而且如果遇到厂址搬迁,系统可以反复拆装,真空管支架与抛物线型支架在扭矩管上面安装全程没有任何焊接,真空管支架与抛物线型支架在扭矩管上面可实现全程免焊接安装。上述是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槽式太阳能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4为图1中C部分的放大图;图5为本发明真空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D部分的放大图;图7为图5中E部分的放大图;图8为本发明扭矩管为圆形管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F部分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请参照图1至图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槽式太阳能支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竖立的支撑杆1、及架设于两根支撑杆1上的扭矩管2,还包括分别设置于两根支撑杆1上端的轴承座3、分别设置于扭矩管2两端的曲柄4、设置于扭矩管2上的四组抱箍组件5、设置于扭矩管2两边抱箍组件5上的真空管支架6、及设置于扭矩管2中间两组抱箍组件5上的抛物线型支架7,其中,所述轴承座3与曲柄4之间通过一轴棒8连接,且该轴棒8与曲柄4固定连接,所述抛物线型支架7的凹面71向上。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7所示,所述真空管支架6上具有一连接板61,且该连接板61与抱箍组件5连接,该连接板61上开设有第一旋转中心孔611与两个第一条形孔612,该连接板61与抱箍组件5之间通过两个第一条形孔612位置处的螺丝锁紧连接;所述连接板61上且位于第一旋转中心孔611正上端开设有第一锥形基准孔613,该真空管支架6对应的另一端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二锥形基准孔62。同时,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板61与抱箍组件5之间设置有一第二伸缩杆9,且该第二伸缩杆9通过螺丝将连接板61与对应的抱箍组件5锁紧。所述连接板61和抱箍组件5均呈U型,增加强度并便于安装。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所述抛物线型支架7上且位于与抱箍组件5的连接位置处开设有第二旋转中心孔73与两个第二条形孔74,且该第二旋转中心孔73位于抛物线型支架7凸面72的最顶端,该抛物线型支架7与抱箍组件5之间通过两个第二条形孔74位置处的螺丝锁紧连接;所述抛物线型支架7上且位于第二旋转中心孔73正上端开设有第三锥形基准孔75。同时,在所述抛物线型支架7的凸面72上设置有两根支撑臂76,该两根支撑臂76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第一伸缩杆77,且该第一伸缩杆77与对应的抱箍组件5之间通过螺丝锁紧。该抛物线型支架7的下边缘和抱箍组件5折弯成U型,增加强度并便于安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扭矩管2为方形管或圆形管,如图1中扭矩管2为方形管,如图8所示,所述扭矩管2为圆形管。如图8所示,当所述扭矩管2为圆形管2',所述圆形管2'上端两侧边分别焊接有一直角形角铁21',且该直角形角铁21'的长度等于圆形管2'的长度,使在该圆形管2'上端面形成一第一平面22'。当所述扭矩管2为圆形管2\,所述圆形管2\上端面焊接有一槽钢23\,且该槽钢23\的长度等于圆形管2\的长度,该槽钢23\上端面为平面,下端面呈U型,使在该圆形管2\上端面形成一第二平面24\。本实施例提供的槽式太阳能支架,可以在真空管支架6上安装真空管,在抛物线型支架7上安装太阳能聚光镜。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槽式太阳能支架的安装方法,下面以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重力原理的槽式太阳能支架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安装两根相互平行竖立的支撑杆1,在两根支撑杆1上端分别安装一轴承座3;(2)设置长度与两根支撑杆1之间距离相等的一扭矩管2,并在该扭矩管2两端分别安装一曲柄4,并通过一轴棒8将轴承座3与曲柄4连接于一体,同时将该轴棒8固定焊接于曲柄上,使扭矩管2架设于两根支撑杆1上;(3)在扭矩管2上安装四组抱箍组件5,并调节抱箍组件5至最佳位置,再通过螺丝将四组抱箍组件5锁紧于扭矩管2上;(4)在扭矩管2两端的抱箍组件5上且位于扭矩管2下端分别安装一真空管支架6,在扭矩管2中间的两组抱箍组件5上且位于扭矩管2下端分别安装一抛物线型支架7,并使该抛物线型支架7的凹面71朝下;(5)调整真空管支架6至悬垂平衡状态,将真空管支架6上端锁紧于抱箍组件5上;(6)调整抛物线型支架7至悬垂平衡状态,将抛物线型支架7上端锁紧于抱箍组件5上,步骤(5)与步骤(6)无先后顺序;(7)旋转电机,使扭矩管旋转180°,真空管支架6与抛物线型支架7随同扭矩管2一起旋转,使抛物线型支架7的凹面向上,安装完整。在所述步骤(4)中,真空管支架6上端具有一连接板61,并通过该连接板61与抱箍组件5连接,且在该连接板61上开设有第一旋转中心孔611与两个第一条形孔612,该连接板61与抱箍组件5之间通过第一旋转中心孔611与两个第一条形孔612位置处的螺丝活动连接;在所述抛物线型支架7上且位于与抱箍组件5的连接位置处开设有第二旋转中心孔73与两个第二条形孔74,且该第二旋转中心孔73位于抛物线型支架7凸面72的最顶端,该抛物线型支架7与抱箍组件5之间通过第二旋转中心孔73与两个第二条形孔74位置处的螺丝活动连接。所述步骤(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真空管支架6下端中间位置悬挂一重物,直至真空管支架6处于悬垂平衡状态,最后将两个第一条形孔612位置处的螺丝锁紧,并在连接板61与抱箍组件5之间增加第二伸缩杆9,并结合螺丝将真空管支架6进一步锁紧于抱箍组件5上。所述步骤(6)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抛物线型支架7凹面71两端分别安装一等长的支杆20,并将该两根支杆20的端部连接于一体。在两根支杆20的连接处悬挂一重物,直至抛物线型支架7处于悬垂平衡状态,最后将两个第二条形孔74位置处的螺丝锁紧,并将两根支杆20拆除。在本实施例中,在电机的驱动下,通过固定连接于曲柄4上的轴棒8,可带动扭矩管2做任意角度的旋转,先将真空管支架6与抛物线型支架7安装于扭矩管2下端,进行垂直校准后,在电机的驱动下,通过轴棒8带动扭矩管2旋转,使得真空管支架6与抛物线型支架7位于扭矩管2上端,便于后期对真空管与太阳能聚光镜的安装。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槽式太阳能支架的安装方法中,采用挂重物的方式,对槽式太阳能支架进行垂直校准,具体为对真空管支架6与抛物线型支架7的悬垂平衡状态进行校正,校正准确后再将真空管支架6与抛物线型支架7锁紧于扭矩管2。整个安装过程,不需要任何检测和调试,简单快速高效,大幅缩短安装工期,降低人力成本;同时,抱箍组件5可在扭矩管2上移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扭矩管2上面移动或调整安装位置,当调整好抱箍组件5的确切位置后,再通过螺丝固定,将安装的尺寸公差降低到最小,使安装过程更便捷,更高效;而且如果遇到厂址搬迁,系统可以反复拆装,真空管支架6与抛物线型支架7在扭矩管2上面安装实现全程免焊接。实施例二:如图10、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主要在于:所述步骤(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所述连接板61上且位于第一旋转中心孔611正下端开设有第一锥形基准孔613,该真空管支架6对应的另一端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二锥形基准孔62,在该第一锥形基准孔613中插入一重垂线10,若该重垂线10与第二锥形基准孔62重合,则将两个第一条形孔612位置处的螺丝锁紧,并在连接板61与抱箍组件5之间增加第二伸缩杆9,并结合螺丝将真空管支架6进一步锁紧于抱箍组件5上,并将重垂线10拆除;否则,调整真空管支架6的位置,直至该重垂线10与第二锥形基准孔62重合。所述步骤(6)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所述抛物线型支架7上且位于第二旋转中心孔73正下端开设有第三锥形基准孔75,两根支杆20的连接处开设有第四锥形基准孔201,在该第三锥形基准孔75中插入一重垂线10,若该重垂线10与第四锥形基准孔201重合,则将两个第二条形孔74位置处的螺丝锁紧,将抛物线型支架7上端锁紧于抱箍组件5上,并将两根支杆20与重垂线10拆除;否则,调整抛物线型支架7的位置,直至该重垂线10与第四锥形基准孔201重合。所述步骤(6)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抛物线型支架7的凸面72上安装两根具有第一伸缩杆77的支撑臂76,并将第一伸缩杆77用螺丝锁紧于扭矩管2上端对应的抱箍组件5上。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槽式太阳能支架的安装方法中,采用上下对应设置的锥形基准孔与重垂线10的配合方式,对槽式太阳能支架进行垂直校准。不断调整真空管支架6与抛物线型支架7的位置,直到重垂线10与下锥形基准孔对齐,即真空管支架6与抛物线型支架7达到悬垂平衡状态,最后再将真空管支架6与抛物线型支架7锁紧于扭矩管2。本发明的重点主要在于:本发明提供的槽式太阳能支架,结构设计合理,整体结构稳固,各位置结构结合精确,真空管支架与抛物线型支架垂直准确度高,以重力自然悬垂原理为基准,精准可靠,可实现长距离大批量精确安装,便于真空管与太阳能聚光镜的安装。本发明提供的槽式太阳能支架的安装方法,采用挂重物的方式,或采用上下对应设置的锥形基准孔与重垂线的配合方式,对槽式太阳能支架进行垂直校准,直到真空管支架与抛物线型支架达到悬垂平衡状态后,再将真空管支架与抛物线型支架锁紧于扭矩管。整个安装过程,不需要任何检测和调试,简单快速高效,安装位置精确,大幅缩短安装工期,降低人力成本;同时,抱箍组件可根据实际需要在扭矩管上面移动或调整安装位置,当调整好抱箍组件的确切位置后,再通过螺丝固定,将安装的尺寸公差降低到最小,使安装过程更便捷,更高效;而且如果遇到厂址搬迁,系统可以反复拆装,真空管支架与抛物线型支架在扭矩管上面安装全程没有任何焊接。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采用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特征,而得到的其他太阳能支架及其安装方法,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