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改良的排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0707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构改良的排油烟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尤指一种可有效将油烟完整吸收而不会发生往外散逸问题的的排油烟机。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烹饪场所,例如厨房,对于烹饪时所产生的油烟、水气或燃烧废气等污染气体,大都利用排油烟机或风扇等空气交换装置而将这些污染气体排除到室外,以避免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通常排油烟机是被安装在烹饪用具的上方,利用热气上升的原理,使烹饪时所产生的油烟废气上扬靠近排油烟机,然后由吸风口排除至室外;但为避免排油烟机的设置妨碍了烹饪操作,大都与烹饪用具之间保持相当的距离,由于油烟废气在上扬过程中容易因扩散而向外逸散,以致污染四周的环境。

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习用之问题与缺失,即为本实用新型之发明人与从事此行业之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之方向所在者。



技术实现要素:

故,本实用新型之发明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之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可有效将油烟完整吸收而不会发生往外散逸的排油烟机结构改良的实用新型专利者。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在于:透过第一气帘通道、第二气帘通道、及第三气帘通道其设置角度为1度至15度之设计,让油烟可更顺利的被带往第一吸烟通道、第二吸烟通道、及第三吸烟通道,使油烟不会散逸出来。

本实用新型能够达成上述目的之主要结构包括排油烟机本体,排油烟机本体上设有至少一第一吸烟通道、第二吸烟通道、及第三吸烟通道,除此之外,还设有第一气帘通道、第二气帘通道、及第三气帘通道,且第一气帘通道设于第一吸烟通道一侧,而第二气帘通道设于第二吸烟通道一侧,又第三气帘通道设于第三吸烟通道之相异侧处,再者,第一吸烟通道、该第二吸烟通道、及该第三吸烟通道与至少一吸气马达配合动作,而第一气帘通道、该第二气帘通道、及该第三气帘通道与至少一吹气马达配合动作;其中最大特征在于,第一气帘通道、第二气帘通道、及第三气帘通道其设置角度分别为1度至15度;藉此,当使用者开始进行烹饪而产生油烟时,会受到第一气帘通道、该第二气帘通道、及该第三气帘通道的设计,让排油烟机本体周围产生气帘效果,且气流吹下来时,又会受第一吸烟通道、该第二吸烟通道、及该第三吸烟通道之吸气设计,让气体往内倾斜吹拂产生气帘外,更可顺势带离油烟往第一吸烟通道、第二吸烟通道、及第三吸烟通道行进,使其有效的将油烟带离。

藉由上述技术,可针对习用可换气的气帘式抽油烟机所存在之仅共同使用单一个吸气口,在吸烟效果差较差,且出气口孔与地面呈垂直状态,因此在吸气口于吸气过程中无法完全的将油烟进行吸收,亦会有部分油烟往外散逸的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本实用新型如上述优点之实用进步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平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正面之动作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侧面之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之技术手段及构造,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便于完全了解本实用新型之奥义。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系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平面图至侧视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系包括:

一排油烟机本体1,乃设有数个可活动之挡板;

至少一设于该排油烟机本体1上之第一吸烟通道11;

至少一设于该排油烟机本体1上且背离该第一吸烟通道11位置处之第二吸烟通道12;

至少一设于该排油烟机本体1上且相异于该第一吸烟通道11及该第二吸烟通道12之侧处的第三吸烟通道13;

至少一设于该第一吸烟通道11一侧处之第一气帘通道14,该第一气帘通道14以1度至15度的倾斜角度设于排油烟机本体1上,予以向内侧倾斜,本实施例以1度至10度为最佳倾斜角度范围;

至少一设于该第二吸烟通道12一侧处之第二气帘通道15,该第二气帘通道15以1度至15度的倾斜角度设于排油烟机本体1上,予以向内侧倾斜,本实施例以1度至10度为最佳倾斜角度范围;

至少一设于该第三吸烟通道13之相异侧处之第三气帘通道16,该第三气帘通道16以1度至15度的倾斜角度设于排油烟机本体1上,予以向内侧倾斜,本实施例以1度至10度为最佳倾斜角度范围。

再者,排油烟机本体1上设有一排烟管17,与该第一吸烟通道11、该第二吸烟通道12、及该第三吸烟通道13相通,且第一吸烟通道11、该第二吸烟通道12、及该第三吸烟通道13与至少一吸气马达18配合动作。另外,第一气帘通道14、该第二气帘通道15、及该第三气帘通道16与至少一吹气马达19配合动作。

请同时配合参阅图1至图5所示,系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平面图至动作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当欲进行油烟2排出时,因第一气帘通道14、第二气帘通道15、及第三气帘通道16分别之倾斜角度范围为1度至15度,顾名思义其气体3会是一个倾斜朝向内侧之方向前进,而此角度吹拂后之反射角度为一锐角,使油烟2可被顺势的往第一吸烟通道11、第二吸烟通道12、第三吸烟通道13带离,而通过排烟管17排出至室外,更严格来说,吹气马达19启动进行吹气,让气体3分别从第一气帘通道14、第二气帘通道15、及第三气帘通道16出来,而经反射后,第一气帘通道14吹出的气体3会往第一吸烟通道11前进,第二气帘通道15吹出的气体会往第二吸烟通道12前进,而第三气帘通道16吹出的气体3会往第一吸烟通道11、第二吸烟通道12、及第三吸烟通道13前进,且第一吸烟通道11、第二吸烟通道12、第三吸烟通道13乃透过一吸气马达18进行吸气,以对油烟及第一气帘通道14、第二气帘通道15、第三气帘通道16所产生的气体3进行吸引而排出至室外。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可将挡板往下拉进行遮蔽,更可以有效的防止油烟2散逸。

是以,本实用新型之排油烟机结构改良为可改善习用之技术关键在于:透过第一气帘通道14、第二气帘通道15、及第三气帘通道16其设置角度为1度至15度之设计,让油烟2可更顺利的被带往第一吸烟通道11、第二吸烟通道12、及第三吸烟通道13,使油烟2不会散逸出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