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油取暖器跌倒防漏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5468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油取暖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油取暖器跌倒防漏油装置,尤其是油箱与汽化室间通过弯曲结构的供油管连通,杜绝取暖器倾倒时,燃油从油箱经汽化室流出的缺陷。

背景技术:
:燃油取暖器取暖面积大,升温快,燃烧率高,无烟、无臭、无噪音,安全,清洁,节能环保,而且移动灵活方便,取暖舒适度好,所以很受市场欢迎。但安全措施欠完善,存在跌倒漏油现象,导致意外火灾发生。主要原因是密闭的油箱与汽化室采用小孔等形成连通,既要保持供油的畅通,又要考虑两个腔室之间的气压平衡,故一直没有研发出良好的方案。业者在先提出的一种燃油取暖器专利,申请号2015200821198,其利用增设在油箱与油箱盖之间还设有一气室腔,该气室腔具有碗形部和柱形部,该碗形部上沿与油箱盖下沿和油箱上沿,三者利用折叠包边,形成密封固定结构;柱形部底部边沿与灯芯筒下沿和油箱底部边沿,三者利用焊接或折叠包边,形成密封固定结构;在柱形部的柱面上开设有进油小孔,连通油箱与柱形部,所述灯芯下端部填充于柱形部与灯芯筒之间的空间里。该实用新型利用增大气室腔与单侧进油小孔,来降低倾倒漏油概率,或者减缓漏油时间,确保使用安全。但仍然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防漏,这也是本实用新型继续研发的动力和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发一种油箱与汽化室通过弯曲供油管连通,既保持正常供油能力,而在倾倒时能利用局部处于高位的供油管阻断油路的燃油取暖器跌倒防漏油装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燃油取暖器跌倒防漏油装置,包括油箱、灯芯筒、灯芯座和汽化室;所述灯芯筒设置在油箱中部,汽化室围绕在灯芯筒外,灯芯座设置在汽化室上方,固定在油箱上;其特征是:油箱中水平分布有平衡管和供油管,平衡管处于油箱的液面上方,供油管紧贴在油箱底部,两者的一端连通汽化室;所述平衡管和供油管具有同样长度和弯曲曲率,弯曲曲率随油箱造型,紧贴在油箱内侧表面半周,进口和出口处于半周连接线附近。所述油箱为矩形结构,平衡管和供油管成七字形弯曲,进口和出口处于对角线附近。所述油箱为圆形结构,平衡管和供油管成半圆形弯曲,进口和出口处于直径线附近。本实用新型将油箱与汽化室分割成独立腔室,由平衡管和供油管连通,既满足了正常状态,低位供油和高位气压平衡,一旦跌倒借助弯曲的平衡管和供油管总有局部处于高位,阻断油箱与汽化室的供油通道,避免燃油从汽化室漏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图1燃油取暖器主体示意图图2油箱内部分布示意图图3燃油取暖器主体俯视示意图图4图3A—A剖面示意图图5跌倒状态一示意图图6跌倒状态二示意图图7跌倒状态三示意图图8跌倒状态四示意图其中1—油箱2—灯芯筒3—灯芯座4—汽化室5—平衡管6—供油管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4,燃油取暖器跌倒防漏油装置,包括油箱1、灯芯筒2、灯芯座3和汽化室4;灯芯筒2设置在油箱1中部,汽化室4围绕在灯芯筒2外,灯芯座3设置在汽化室4上方,固定在油箱1上,提供点火装置和灯芯调节装置安装空间;其中油箱1中水平分布有一端连通汽化室4的平衡管5和供油管6,平衡管5和供油管6具有同样长度和弯曲曲率,弯曲曲率随油箱1造型,紧贴在油箱1内侧表面半周,进口和出口处于半周连接线附近;如图,本实例油箱为矩形结构,半周位置也等效于对角线位置;对应平衡管5和供油管6成七字形弯曲,进口和出口处于对角线附近;平衡管5处于油箱1的液面上方,可保持密闭油箱1与汽化室4内的气压平衡,使供油管无负压供油顺畅,而供油管6紧贴在油箱1的底部,保证最大限度将油箱1中的油料用尽。油箱也可以是圆形结构,平衡管5和供油管6同样成半圆形弯曲,进口和出口处于直径线附近。参照图5至8,为矩形油箱取暖器模拟四种跌倒状态,需明确燃油取暖器正常使用下,加油量为油箱总储油量的2/3为使用标准,而使用后燃油即会更低一些。图5为朝正面跌倒、图6为朝左侧跌倒,此两种状态下,由于平衡管5和供油管6的进口在上,均高于油面,保证油箱1的储油不再流入汽化室;图7为朝右侧跌倒、图8为朝背后跌倒,此两种状态下,平衡管5和供油管6的一弯曲局部高于油面,再则进口又比汽化室4内的出口低,也不可能产生虹吸现象;若此时油箱中储油不多,那么出口暴露在空气中,管道中的油还能回流至油箱中。以上四种状态,也模拟等效于圆形油箱,且圆形油箱往圆周任意方向跌倒均符合上述四种特殊状态,即使跌倒在管道中的少部分油料会流入汽化室4内,此时汽化室4如在先专利一样,加大汽化室碗形部,即可少量储油,避免往外泄漏而引起火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