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热能清洁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4273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热能清洁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领域,具体为一种地热能清洁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发及地震的能量,地球内部的温度高达7000℃,而在80至100公英里的深度处,温度会降至650至1200℃,透过地下水的流动和熔岩涌至离地面1至5公里的地壳,热力得以被转送至较接近地面的地方,高温的熔岩将附近的地下水加热,这些加热了的水最终会渗出地面,运用地热能最简单和最合乎成本效益的方法,就是直接取用这些热源,取用地热能使用在千家万户,供应暖气或者做饭之类,但是,目前取用地热能的装置不仅不够环保清洁,而且地热能的温度过高时候,不能根据需要去控制温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地热能清洁传输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热能清洁传输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热能清洁传输装置,包括蒸汽罐和吸热管装置,所述蒸汽罐底部连接吸热管装置,蒸汽罐上端连接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上层面连接罐盖的一端,罐盖的另一端连接蒸汽管,且蒸汽管连通用户管道,所述蒸汽管贯穿冷凝管,冷凝管的左端通过第一水管和蒸汽罐左端贯通连接,且冷凝管的右端通过第二水管和进水管贯通连接,所述进水管分出两个支流管道为第二水管和第三水管,所述第二水管内腔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三水管内腔上设有第二阀门。

优选的,所述蒸汽罐的底部对称设有支撑柱,且吸热管装置分布在支撑柱之间。

优选的,所述吸热管装置内部分布的管道呈曲线排列,且吸热管装置和蒸汽罐贯通连接。

优选的,所述罐盖为中空结构,且罐盖的截面为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此地热能清洁传输装置结构简单,通过加入吸热管装置和调控温度结构,结合使用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结构,通过控制第一阀门通入冷水,使用吸收装置,吸收地热能提供给居民使用,再通过第二阀门调节冷凝管的冷水流速,对其经过的蒸汽温度改变,达到可根据用户所需而控制蒸汽的温度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吸热管装置的剖视图;

图中:1蒸汽罐、2吸热管装置、3过滤网、4罐盖、5蒸汽管、6用户管道、7冷凝管、8第一水管、9第二水管、10第三水管、11进水管、12第一阀门、13第二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热能清洁传输装置,包括蒸汽罐1和吸热管装置2,所述蒸汽罐1底部连接吸热管装置2,蒸汽罐1上端连接过滤网3,所述过滤网3上层面连接罐盖4的一端,罐盖4的另一端连接蒸汽管5,且蒸汽管5连通用户管道6,所述蒸汽管5贯穿冷凝管7,冷凝管7的左端通过第一水管8和蒸汽罐1左端贯通连接,且冷凝管7的右端通过第二水管9和进水管11贯通连接,所述进水管11分出两个支流管道为第二水管9和第三水管10,所述第二水管9内腔上设有第一阀门12,所述第三水管10内腔上设有第二阀门13,所述蒸汽罐1的底部对称设有支撑柱,且吸热管装置2分布在支撑柱之间,所述吸热管装置2内部分布的管道呈曲线排列,且吸热管装置2和蒸汽罐1贯通连接,所述罐盖4为中空结构,且罐盖4的截面为圆形。

工作原理:通过开启第二阀门13通入自来水,通过第三水管10进入蒸汽罐1中,通过吸热管装置2吸收地热能,热传导使得冷水迅速温度升高,变成蒸汽,穿过过滤网3,经过罐盖4和蒸汽管5进入用户管道6供居民使用。当居民需要调节温度时候,只需要调节第一阀门12的松紧度,即可控制从第二水管9的冷水的流速,冷水经过冷凝管7流经第一水管8进入蒸汽罐1,由于蒸汽管5贯穿在冷凝管7中,从蒸汽管5经过的高温蒸汽就会被冷凝管7中的冷水热传递降温,从而又达到可调控温度的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