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热回收新风换气机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净化热回收新风换气机组,其具有一风机箱,该风箱被微热管阵列分离成两个腔体,热管阵列位于中部且与两个腔体相连通,每个腔体内均安装有风机且对角设置,分别位于斜上、下方,风机连通有空气进入口和排出口,风箱内设有进入室内新风净化的非金属静电模块。本实用新型净化热回收新风换气机组,新风箱内具有非金属静电模块和微阵列热管,新风箱根据模块尺寸风机大小,气流组织及二个隔断的腔体进行设计,最终组成了具有高效热回收的新风换气功能又有高效除霾功效的新型空调通风设备,热传导回收效率高达90%以上。
【专利说明】
净化热回收新风换气机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设备,用于特效去除PM2.5微颗粒,和超高效热回收新风换气。
【背景技术】
[0002]空气污染是影响民众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面对大气污染,室内污染,全社会都在想办法。很多人还采用空气净化器进行室内空气净化。它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颗粒,但不能去除甲醛等有害气体,有害气体去除的最佳方案是新风换气,所以要想获取优化空气质量,从而让住户享受健康新生活首选应是超高效热回收新风换气机组设备。现有技术中,静电吸附式空气净化器的核心部件是静电吸附装置(亦称高压静电场)。现有技术中,采用静电吸附装置是空气净化器的主要部件,静电吸附装置是由放电丝和负极板组成的。在高压发生器的作用下静电吸附装置可产生直流高压电压并在静电吸附装置内部形成很强的静电场。当室内空气通过静电吸附装置时,空气中的颗粒物(包括微生物)被迫带上正电荷后被吸附到负板上。试验报到,静电吸附装置能够捕捉直径为0.Ο?μπι的颗粒物。静电吸附式空气净化器是国内最常见的空气净化器之一。主要特点为低阻力,电机功耗小,节能。利用高压静电将空气中PM2.5以下颗粒电离为正负离子,吸附到到具有同样电场的积尘板上电离原理。但是,上述金属静电中,由于各极板有间隙,须在10mm以上,单位体积内形成的电场较少。在风速大于2.5m/s时,瞬间极化颗粒少,净化效率大打折扣。
[0003]新风换气机的热回收装置常用板式、转轮式和热管式三种,热回收效率50%?75%之间。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净化热回收新风换气机组,能够实现高效低阻力,降低能耗和噪音,效果显著的节能环保设备。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净化热回收新风换气机组,其具有一风机箱,该风箱被微阵列热管分离成两个腔体,热管阵列位于中部且与两个腔体相连通,每个腔体内均安装有风机且对角设置,分别位于斜上、下方,风机连通有空气进入口和排出口,风箱内设有进入室内新风净化的非金属静电模块。
[0006]进一步,所述非金属静电模块包括相邻的集尘区和放电区。
[0007]进一步,所述集尘区包括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极板薄片。
[0008]进一步,所述极板薄片上在相对面且错开设置有导电膜。
[0009]进一步,所述极板薄片之间填充有非玻璃纤维。
[0010]进一步,所述极板薄片之间的间隙为1-2_。
[0011]进一步,所述放电区与集尘区体积大小相同,其设有条框,该条框中设有电碳刷。
[0012]进一步,所述极板薄片采用非金属材料。
[0013]进一步,所述非金属静电模块位于能够移动的滑轨上。
[001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净化热回收新风换气机组,新风箱内具有非金属静电模块和微热管阵列,新风箱根据模块尺寸风机大小,气流组织及二个隔断的腔体进行设计,最终组成了具有新风换气功能又有除霾功效,还有以室内温度相近新风的新型空调通风设备。另外,采用非金属材料局部加贴导电图层的方式产生静电场除尘,其净化效果远远高于金属静电。在高效低阻力的条件下,自然能得到低噪音,低能耗的结果:可以生产大CADR值,低噪音净化器。可以减少为降低净化器噪音的降噪处理及所产生的额外费用。可广泛地应用在中央空调系统(新风机,空气处理机和管道净化单元)、民用空调、室内空气净化器,以及民用新风系统甚至电风扇。
[0015]微阵列热管装置与普通热管不同,采用特殊抽真空技术,填入特殊介质,微阵列结构,只要有1°C温差即可热回收,热回收效率超高。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净化热回收新风换气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净化热回收新风换气机组的空气净化模块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非金属静电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微热管阵列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实用新型微热管阵列的表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2]图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净化热回收新风换气机组,其具有一风箱I,该风箱I的腔体被微热管阵列16分离左腔体11、右腔体12成两个腔体,热管阵列16位于中部且与两个腔体相连通,每个腔体内均安装有风机13、14,且风机13和风机14分别位于对角设置,分别位于斜上方、下方。风机14位于腔体12的下部,风机13位于腔体11的上部,风机13的下方设置有净化空气的非金属静电模块15,该非金属静电模块15安装在滑轨21上便于移动,室外空气通过风口 17进入非金属静电模块15内,净化后的空气通过风口 18排出室外。对于左腔体11设有上下两个风口,风机14连接有进风口 19,净化预热新风进入房间,房间内的污染空气通过风口 20排出。
[0023]风箱I内设有进入室内新风净化的非金属静电模块15,非金属静电模块包括相邻的集尘区151和放电区152,放电区151与集尘区152大小相同,其设有条框,中间设有电碳刷。非金属静电模块15利用高压静电将空气中PM2.5以下颗粒电离为正负离子,吸附到到具有同样电场的积尘板上电离原理,采用非金属材料局部加贴导电涂层产生静电场除霾,其新风净化效果远远高于金属静电。集尘区包括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极板薄片154,极板薄片154上在相对面且错开设置有导电膜153,极板薄片154之间间隙为2mm,中间填充有非玻璃纤维,以增大集尘量,延长使用寿命,并且,集尘区经过处理后,具有防火功效。
[0024]如图4-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微热管阵列16的结构示意图,其为热传输的基础材料,一个外形为薄板状、内部布置有多根独立运行的微热管列161,是具有超导热性能的导热元件。每个微热管阵列内部有十多个以上独立运行的微热管,包括蒸发段和冷凝段两部分。依靠内部的工质的相变潜热把大量的热量从一端传到另一端。当室内空气排出户外,途径微热管阵列16时,提升微热管阵列16温度,当室外新风进入时,选经空气净化,再经过微热管阵列16预热,使送入室内的新风成为和原室内一样洁净的空气。
[002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净化热回收新风换气机组,其具有一风箱,其特征在于,该风箱被微热管阵列分离成两个腔体,热管阵列位于中部且与两个腔体相连通,每个腔体内均安装有风机且对角设置,分别位于斜上、下方,风机连通有空气进入口和排出口,风箱内设有进入室内新风净化的非金属静电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热回收新风换气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静电模块包括相邻的集尘区和放电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热回收新风换气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区包括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极板薄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化热回收新风换气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薄片上在相对面且错开设置有导电膜。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化热回收新风换气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薄片之间填充有非玻璃纤维。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化热回收新风换气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薄片之间的间隙为l-2mm。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热回收新风换气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区与集尘区体积大小相同,其设有条框,该条框中设有电碳刷。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化热回收新风换气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薄片采用非金属材料。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热回收新风换气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静电模块位于能够移动的滑轨上。
【文档编号】F24F7/007GK205717712SQ201620656585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8日
【发明人】苗晓虹, 樊洪明, 李清路
【申请人】北京兰浩龙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苗晓虹, 樊洪明, 李清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