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回收新风换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13797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能量回收新风换气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向流、带能量回收功能的通风换气装置,其为室内送入新风的同时能够回收排风中的能量。
【背景技术】
:
[0002]能量回收新风换气机一般由能量回收芯体、新风机、排风机等主要部件组成,新风机和排风机分别带动新风和排风流经能量回收芯体进行能量交换,为室内送入新风的同时能够回收排风中的能量。传统的能量回收新风换气机,其新风机及其电机、排风机及其电机分别位于新风流道和排风流道内,新风机电机的发热量随新风送入室内,而排风机电机的发热量则随排风排出室外。对于应用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中、主要用于在供暖季回收排风中热量的能量回收装置,其新风机电机的发热量得到了利用,而排风机电机的发热量却浪费掉了 ;对于应用在夏热冬暖地区建筑中、主要用于在制冷季回收排风中冷量的能量回收装置,新风机电机的发热量会抵消一部分回收的冷量,从而造成能量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0003]考虑电机的发热量对能量回收新风换气机运行效果的影响,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量回收新风换气机,该双向流通风换气装置将新风机和排风机的电机均安装于新风流道内或均安装于排风流道内。对于应用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中、主要用于在供暖季回收排风中热量的能量回收装置,可将新风机和排风机的电机均安装于新风流道内,使新风机和排风机的电机发热量均随新风送入室内,可提高新风的出风温度,进而提高装置在供暖工况下的能量回收效率;对于应用在夏热冬暖地区建筑中、主要用于在制冷季回收排风中冷量的能量回收装置,可将新风机和排风机的电机均安装于排风流道内,使新风机和排风机的电机发热量均随排风排出室外,可降低新风的出风温度,进而提高装置在制冷工况下的能量回收效率。
【附图说明】
:
[0004]图1和图2为第一个实施例(新风机和排风机的电机均安装于新风流道内)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排风机电机置于新风流道内能量回收芯体的上游,图2为排风机电机置于新风流道内能量回收芯体的下游。
[0005]图3和图4为第二个实施例(新风机和排风机的电机均安装于排风流道内)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为新风机电机置于排风流道内能量回收芯体的上游,图4为新风机电机置于排风流道内能量回收芯体的下游。
[0006]在图中,(I)显热回收芯体;(2)新风机;(3)新风机电机;(4)排风机;(5)排风机电机;(6)联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
[0007]对于第一个实施例,排风机电机(5)、新风机(2)和新风机电机(3)安装于新风流道内,排风机(4)安装于排风流道内,排风机电机(5)通过联动件(6)驱动排风机(4)运转,联动件出)穿过新风流道和排风流道之间的隔板,穿孔处需进行适当工艺处理以保证连杆旋转顺畅、防止空气渗漏;新风经由能量回收芯体(I)回收排风中的热量,连同新风机电机
(3)和排风机电机(5)的发热量一起送入室内。本实施例适用于应用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中、主要用于在供暖季回收排风中热量的能量回收装置。
[0008]对于第二个实施例,新风机电机(3)、排风机(4)和排风机电机(5)安装于排风流道内,新风机(2)安装于新风流道内,新风机电机(3)通过联动件(6)驱动新风机(2)运转,联动件出)穿过新风流道和排风流道之间的隔板,穿孔处需进行适当工艺处理以保证连杆旋转顺畅、防止空气渗漏:新风经由能量回收芯体(I)回收排风中的冷量并送入室内,新风机电机⑶和排风机电机(5)的发热量则随排风排出室外。本实施例适用于应用在夏热冬暖地区建筑中、主要用于在制冷季回收排风中冷量的能量回收装置。
【主权项】
1.一种能量回收新风换气机,包括能量回收芯体(I)、新风机⑵、排风机(4),所述新风机(2)和排风机(4)分别带动新风和排风流经能量回收芯体进行能量交换,其特征是:所述新风机(2)和排风机(4)的电机均安装于新风流道内或均安装于排风流道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回收新风换气机,其特征是:可增加新风旁通流道和排风旁通流道,使新风和排风不经过或部分经过所述能量回收芯体(I)。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回收新风换气机,其特征是:所述新风机(2)和排风机(4)共用一个电机。
【专利摘要】一种能量回收新风换气机,涉及一种双向流、带能量回收功能的通风换气装置。它将新风机和排风机的电机均安装于新风流道内或均安装于排风流道内。对于应用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中、主要用于在供暖季回收排风中热量的能量回收装置,可将新风机和排风机的电机均安装于新风流道内,使新风机和排风机的电机发热量均随新风送入室内,可提高新风的出风温度,进而提高装置在供暖工况下的能量回收效率;对于应用在夏热冬暖地区建筑中、主要用于在制冷季回收排风中冷量的能量回收装置,可将新风机和排风机的电机均安装于排风流道内,使新风机和排风机的电机发热量均随排风排出室外,可降低新风的出风温度,进而提高装置在制冷工况下的能量回收效率。
【IPC分类】F24F12/00
【公开号】CN204923359
【申请号】CN201520687082
【发明人】王立峰, 曹阳, 陈方圆, 刘刚
【申请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曹阳, 王立峰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9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