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免焊型溢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8911阅读:16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热水器溢流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免焊型溢流管。



背景技术:

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太阳光将水温加热的装置。太阳能热水器分为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和平板式太阳能热水器,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占据国内95%的市场份额。真空管式家用太阳能热水器是由集热管、储水箱及支架等相关零配件组成,把太阳能转换成热能主要依靠真空集热管,利用热水上浮冷水下沉的原理,使水产生微循环而达到所需热水。溢流管一般是为了保持一定液位且迅速排除多余液体的装置。多用于太阳能热水器,汽车(摩托车)油箱,鱼缸等需要及时警示水位的装置中。因为需要在警示的同时及时排除多余的液体,所以对管径有着一定的要求,如采用了不符合要求的管径就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后果。一般设备上为了保持一定液位而设置的管口,管口的截面必须足够,以便液位超过时,多余的液体能迅速溢流排出。它是将太阳辐射能收集起来,通过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转换成热能加以利用。目前使用最多的太阳能收集装置,主要有平板型集热器、真空管集热器和聚焦集热器等3种。

现有的太阳能热水器溢流管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例如,溢水管需要焊接在太阳能热水器上,焊接的零件同时由于热影响区的急冷,容易产生淬火马氏体,容易产生裂纹,焊接过程中控制不到位,容易产生气孔、夹渣、未熔合、未焊透等问题,并且焊接操作许多内壁做过防腐层的管道都将遭到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免焊型溢流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焊接过程中控制不到位容易产生裂纹和破坏管道内防腐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免焊型溢流管,包括储水箱内部上水箱和太阳能热水器溢流管,所述储水箱内部上水箱安装在太阳能热水器储水箱的内部右侧上方,且储水箱内部上水箱的右侧设置有固定卡箍,所述固定卡箍的内侧设置有卡箍内部密封橡胶圈,所述太阳能热水器溢流管安装在固定卡箍上,且太阳能热水器溢流管的外侧设置有溢流管外部保护管,所述太阳能热水器溢流管的下端右侧设置有末端延伸回水管。

优选的,所述卡箍内部密封橡胶圈为圆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卡箍上设置有锁紧螺栓。

优选的,所述太阳能热水器储水箱为长方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太阳能热水器储水箱与太阳能热水器溢流管通过固定卡箍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太阳能热水器免焊型溢流管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利用卡箍将溢流管将安装在太阳能热水器储水器上,仅在溢流管外表面用滚槽机挤压出一个沟槽,避免了用焊接的方式连接溢流管和储水箱,能够很好的解决焊接过程中控制不到位产生气孔、夹渣、未熔合、未焊透和产生裂纹的问题,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太阳能热水器储水箱、2-储水箱内部上水箱、3-卡箍内部密封橡胶圈、4-沟槽连接管件、5-溢流管外部保护管、6-太阳能热水器溢流管、7-末端延伸回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免焊型溢流管,包括储水箱内部上水箱2和太阳能热水器溢流管5,储水箱内部上水箱2安装在太阳能热水器储水箱1的内部右侧上方,且储水箱内部上水箱2的右侧设置有沟槽连接管件4,沟槽连接管件4的内侧设置有卡箍内部密封橡胶圈3,太阳能热水器溢流管5安装在沟槽连接管件4上,且太阳能热水器溢流管5的外侧设置有溢流管外部保护管6,太阳能热水器溢流管5的下端右侧设置有末端延伸回水管7。

卡箍内部密封橡胶圈3为圆形结构。沟槽连接管件4上设置有锁紧螺栓。太阳能热水器储水箱1为长方形结构。太阳能热水器储水箱1与太阳能热水器溢流管5通过沟槽连接管件4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沟槽连接管件4由密封橡胶圈、锁紧螺栓和卡箍组成,是一种管道连接管件,具有独特的柔性特点,使管路具有抗震动、抗收缩和膨胀的能力,让管路系统的稳定性增加,更适合温度的变化,从而更好的保护管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太阳能热水器免焊型溢流管安装好过后,把沟槽连接管件4内层的卡箍内部密封橡胶圈3分别置于太阳能热水器溢流管5的外侧和太阳能热水器储水箱1内部储水箱内部上水箱2的外侧,并与预先滚制的沟槽相吻合,再在卡箍内部密封橡胶圈3的外部扣上卡箍,然后用螺栓紧固,当太阳能热水器储水箱1里面的水位达到最高的时候,用水量不大,遇到连续晴天水箱内的水温会不断增高,受热膨胀的水就会溢流出来。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