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湿热能三次利用的热泵烘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7086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房的排湿热能的三次利用,更具体地说,是涉及利用废弃的湿热空气对烘房进行保温和二次回收热利用,利用烘房、余热回收交换器和热泵实现排湿热能的三次利用。



背景技术:

传统烘房,在烘干排湿时,其湿热空气往往是直接排掉,或者利用全热交换器回收,回收不完全的直接排入大自然,利用效果较差。

烘房热量损失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被烘物料含水量较多,仅仅依靠中空烘房、余热回收交换器、热泵中的两种方法是难以完全利用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利用废弃的排湿的热空气对烘房进行保温,可大大减少烘房内部热量扩散到外部,达到节约能源,且热利用率高,通过保温夹层,实现排湿热能的一次利用;通过余热回收热交换器,实现排湿热量与新风发生热交换,新风温度升高进入烘房,实现排湿热能的二次利用;通过蒸发器,从排湿口吸收排出的湿空气流中的热量,实现排湿热能第三次回收利用,能节约能源,避免对环境造成热污染的一种排湿热能三次利用的热泵烘干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排湿热能三次利用的热泵烘干系统,包括烘房外壁,装设于烘房外壁内的烘房内胆,装设于烘房一侧的热泵制热机组,所述热泵制热机组包括压缩机,依次连接在压缩机的循环管路上的冷凝器和蒸发器,以及连接在所述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的节流阀,所述压缩机与冷凝器连接构成高压侧,所述压缩机与蒸发器连接构成低压侧,所述冷凝器设于烘房内胆内,与烘房内胆相连通的进新风管,装设在进新风管上的新风阀,所述烘房内胆的顶部设有与烘房内胆内部相连通的第一排湿风口,所述烘房外壁与烘房内胆外壁之间形成供湿热空气流动的保温夹层,还包括与保温夹层相连通的余热回收热交换器,该余热回收热交换器设有第二排湿风口,所述余热回收热交换器套设在进新风管上,所述蒸发器设置在第二排湿风口的外侧。

作为优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蒸发器上装设有蒸发风机。

作为优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凝器上装设有烘干循环风机。

作为优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烘房外壁为中空结构。

作为优选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排湿风口装设有排湿风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烘房外壁与烘房内胆之间形成供湿热空气流动的保温夹层,还包括装设于烘房一侧的热泵制热机组,烘烤时,热泵制热机组启动,温度升高,被烘物料中水份蒸发,当烘房内湿度升高至湿度设定值,新风阀打开,排湿风机启动,热的湿空气通过第一排湿口进入保温夹层。当湿热空气充满保温夹层后,从而利用废弃的排湿的热空气对烘房进行保温,排湿的热空气与烘房内胆温度相差小,由于温差是传热的动力,温差小,可大大减少烘房内部热量扩散到外部,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实现排湿热能的一次利用。多余的湿热空气经过余热回收热交换器,与新风发生热交换,新风温度升高进入烘房,达到排湿热能回收的目的,实现排湿热能的二次利用。此外,所述蒸发器设置在第二排湿口的外侧,通过蒸发风机将第二排湿口排出的湿空气流吸入蒸发器,蒸发器吸收湿空气流的热量经热泵机组循环重新进入烘房,实现排湿热能的三次利用,节约能源,减少排湿热对环境的破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排湿热能三次利用的热泵烘干系统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排湿热能三次利用的热泵烘干系统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排湿热能三次利用的热泵烘干系统的最佳实例,并不因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考图1,图中示出了一种排湿热能三次利用的热泵烘干系统,包括烘房外壁1,装设于烘房外壁1内的烘房内胆13,装设于烘房1一侧的热泵制热机组2,所述热泵制热机组2包括压缩机22,依次连接在压缩机22的循环管路上的冷凝器23和蒸发器21,以及连接在所述冷凝器23和蒸发器21之间的节流阀24,所述压缩机22与冷凝器23连接构成高压侧,所述压缩机22与蒸发器21连接构成低压侧,所述冷凝器23设于烘房内胆13内,与烘房内胆13相连通的进新风管5,装设在进新风管5上的新风阀6,所述烘房内胆13的顶部设有与烘房内胆13内部相连通的第一排湿风口7,所述烘房外壁1与烘房内胆13外壁之间形成供湿热空气流动的保温夹层8,还包括与保温夹层8相连通的余热回收热交换器15,该余热回收热交换器15设有第二排湿风口9,所述余热回收热交换器15套设在进新风管5上,所述蒸发器21设置在第二排湿风口9的外侧。

烘烤时,热泵制热机组2启动,温度升高,被烘物料中水份蒸发,当烘房内湿度升高至湿度设定值,新风阀6打开,排湿风机12启动,热的湿空气通过第一排湿口7进入保温夹层8。当湿热空气充满保温夹层8后,从而利用废弃的排湿的热空气对烘房进行保温,排湿的热空气与烘房内胆2温度相差小,由于温差是传热的动力,温差小,可大大减少烘房内部热量扩散到外部,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实现排湿热能的一次利用。湿热空气经过余热回收热交换器15,与新风发生热交换,达到排湿热能回收的目的,实现排湿热能的二次利用。通过蒸发风机10将第二排湿风口9排出的湿空气流吸入蒸发器21,蒸发器21吸收湿空气流的热量经热泵机组2循环重新进入烘房,实现排湿热能的三次利用,节约能源,减少排湿热对环境的破坏。

作为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蒸发器21上装设有蒸发风机10,通过蒸发风机6将排湿口11排出的湿空气流吸入蒸发器21。

作为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器23上装设有烘干循环风机11,通过烘干循环风机7使烘房内的温度分布均匀。

作为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烘房外壁1为中空结构。

作为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湿风口7装设有排湿风机12。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如下:

Ti≈Tm>To。

式中;Ti表示中烘房内胆内的温度;

Tm表示中保温夹层内的温度;

To表示中烘房外壁外部的温度。

由于温差是传热的动力,通过设置保温夹层8,使Tm≈Ti,故通过烘房内胆向保温夹层8内分散热量非常少,即从烘房内胆2排出的湿热空气有保温效果;Tm>To,故保温夹层8部分向烘房外散热较大,烘房的保温夹层8部分损失的热量,由烘房内胆2排出的湿热空气源源不断补充。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