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撞气流超声波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6282阅读:582来源:国知局
对撞气流超声波加湿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湿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撞气流超声波加湿器。



背景技术:

气调库通常配有加湿器,以维持库内的气体湿度。加湿器分为超声波加湿器、蒸发加湿器和电加热加湿器等。超声波加湿器采用高频震荡,通过雾化片的高频谐振,将水抛离水面而产生自然飘逸的水雾,然后通过风机将气体鼓入加湿器内,携带水雾后排出。

现有的加湿器均为被动携带式加湿,即单一风机形成气体流动,流动时仅有气体最外层的部分与水雾接触,然后携带水雾排出。这种方式气体与水雾的接触并不充分,气体容易与水雾分离而产生小液滴落在气调库内的贮藏品上,对贮藏品有伤害,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体与水雾充分接触的对撞气流超声波加湿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对撞气流超声波加湿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在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均设有进风管道,每个进风管道内均设有风机,两个风机相向鼓风,所述箱体还设有出风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管道在风机与箱体之间设有第一风阀,所述出风管道内设有第二风阀。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管道连接有恒温室,所述恒温室外设有保温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装置包括水浴缸,所述恒温室浸没于水浴缸内。

或者,所述保温装置包括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缠绕于恒温室外。

综上所述,需要加湿时,开启超声波换能器,水被震动抛离水面产生水雾,然后开启第一风阀,两个风机相向鼓风,气体对撞形成涡流,不同层气体均与水雾充分接触,然后打开第二风阀,气体由出风管道排出。这种对撞气流使气体与水雾充分接触并更牢固地结合,输出至气调库后不易产生小水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对撞气流超声波加湿器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对撞气流超声波加湿器实施例一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对撞气流超声波加湿器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对撞气流超声波加湿器实施例二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对撞气流超声波加湿器中水浴缸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对撞气流超声波加湿器中换热盘管的示意图。

附图说明:1、箱体;2、进风管道;3、风机;4、出风管道;5、第一风阀;6、第二风阀;7、恒温室;8、水浴缸;9、换热盘管;10、超声波换能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对撞气流超声波加湿器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对撞气流超声波加湿器,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在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均设有进风管道2,每个进风管道2内均设有风机3,两个风机3相向鼓风,所述箱体1还设有出风管道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和图2所示,出风管道4位于箱体1的另一个侧面上,需要加湿时,开启超声波换能器10,水被震动抛离水面产生水雾,然后开启两个风机3并相向鼓风,气体沿a路径运动,对撞形成涡流,不同层气体均与水雾充分接触,然后由出风管道4排出。这种对撞气流使气体与水雾充分接触并更牢固地结合,输出至气调库后不易产生小水滴。

箱体1内还可以设置导风板,引导风相向运动,并促进气流对撞,与水雾充分接触。

出风管道4可以位于两个进风管道2连线的中间位置,这样两条进风路径同时作为主动带水雾路径,并通过对撞实现挤气涡流,使不同层气体均与水雾充分接触;出风管道4还可以位于两个进风管道2连线的偏心位置,即更靠近其中一个进风管道2,这样此进风管道2主要提供气源,而另一个进风管道2接触水雾较多,主要提供水雾源,然后使水雾源撞向气源,在压力及惯性作用下,也可以使水雾在气体中迅速扩散。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进风管道2在风机3与箱体1之间设有第一风阀5,所述出风管道4内设有第二风阀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风阀5和第二风阀6均可以调节管道的开度,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进气量,使进气量与水雾量的比值可调,达到湿度可调的目的;在不需要加湿时,完全关闭第一风阀5和第二风阀6,可以保护风机3,延长其使用寿命,避免水雾长期浸湿风机3。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出风管道4连接有恒温室7,所述恒温室7外设有保温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出风管道4排出的气体经过恒温室7,保温装置使恒温室7内的温度维持在需要的水平,使气体达到进入气调库的温度要求。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保温装置包括水浴缸8,所述恒温室7浸没于水浴缸8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图5所示,水浴缸8使恒温室7内的温度维持在需要的水平,保温效果较好。水浴缸8可以配置自动恒温加热装置,根据需要自动调整恒温室7内的温度。

水浴缸8内可以根据温度选取合适的流体介质,如水、酒精等。

实施例二:

如图3和图4所示,出风管道4位于箱体1的顶面上,两个风机3相向鼓风,气体沿b路径运动从而与水雾充分接触,然后由出风管道4排出;位于顶面上的出风管道4可以使带水雾的气体由上至下地在气调库内运动,并且由自重驱动,节能环保。

实施例三:

所述保温装置包括换热盘管9,所述换热盘管9缠绕于恒温室7外。

其余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图6所示,换热盘管9内注入恒温流体介质,与恒温室7内的气体不断发生热交换,使其均匀快速地达到需要的温度,效率较高。

综上所述,需要加湿时,开启超声波换能器10,水被震动抛离水面产生水雾,然后开启两个风机3并相向鼓风,气体沿a路径或b路径运动,对撞形成涡流,不同层气体均与水雾充分接触,然后由位于侧面或顶面的出风管道4排出,经过恒温室7,保温装置使恒温室7内的温度维持在需要的水平,使气体达到进入气调库的温度要求。这种对撞气流使气体与水雾充分接触并更牢固地结合,输出至气调库后不易产生小水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