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型取暖器及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5710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热水型取暖器及热水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热水型取暖器及热水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取暖器一般采用大功率碳纤维、卤素管或者PCT加热器作为热源取暖,这些取暖器主要依赖电能发热元件取暖,发电元件将电能转换为热能,使用电能发热元件取暖将消耗大量的电能来满足取暖的需要,因此,取暖器存在消耗大量电能源缺陷;此外,使用现有取暖器取暖时,大功率取暖器发出的光线较强,会使使用者感到不适,并且,取暖器发出各种有害光线,直接辐射在使用者的皮肤上,对于使用者的皮肤会有一定的伤害,特别是对婴幼儿及孕妇危害更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水型取暖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取暖器消耗大量电能源来满足取暖要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水型取暖器包括:基座、前壳、水泵、输水管道、散热器和主控制线路板,所述前壳上设置有散热结构,所述基座与所述前壳连接并形成空腔,所述水泵、所述输水管道、所述散热器和所述主控制线路板均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主控制线路板与所述水泵信号连接;

所述水泵上设置有水泵进水口和水泵出水口,所述散热器上设置有散热器进水口和散热器出水口,所述水泵进水口、所述水泵出水口、所述散热器进水口和所述散热器出水口均与所述输水管道连接,所述输水管道的一端与热水管连接、另一端与冷水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输水管道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

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热水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散热器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散热器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水泵进水口连接,所述第四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水泵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冷水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之间设置有过滤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包括多根散热管,多根所述散热管的轴线方向平行,所述散热管通过W形铝片连接,所述散热管对应的一端为所述散热器进水口,所述散热管对应的另一端为所述散热器出水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位于所述散热器的背离所述前壳的一侧,所述风扇与所述主控制线路板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风扇均与所述主控线路板信号连接,三个所述风扇并列位于所述散热器的背离所述前壳的一侧,三个所述风扇均连接于所述基座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感应使用者的人体感应探头,所述人体感应探头与所述主控制线路板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结构为铁丝网,所述铁丝网与所述前壳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的与所述热水管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第一三通接头,所述第四管道的与所述冷水管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第二三通接头。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水型取暖器时,主控制线路板控制水泵启动,水泵抽取热水,热水通过输水管道经过散热器和水泵,然后流回到冷水管,热水流经散热器时将热量散发,并通过前壳上的散热结构散发到空气中,起到取暖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中的依靠电能发热的取暖器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水型取暖器利用热水中的热量起到取暖的作用,无需设置单独的热源就能够达到取暖的效果,节约了能源,例如:可以利用现有的家用热水器进行取热源;此外热水散发的热量不会产生较强的光线,避免对使用者的皮肤造成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水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取暖器消耗大量电能源来满足取暖要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水器包括:外壳、内胆、发热棒和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热水型取暖器,所述内胆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发热棒位于所述内胆内,所述内胆上设置有第一进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所述热水型取暖器中的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出水管连接,所述热水型取暖器中的第四管道与所述第一进水管连接,所述第二进水管与水管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管与莲蓬头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水器中,热水器中的热水型取暖器利用热水器中的热水起到取暖的作用,并使热水型取暖器中循环的热水流回热水器,热水型取暖器无需设置单独的热源就能够达到取暖的效果,节约了能源,又能够使热水器中的热水循环利用,丰富了热水器的功能;此外,第一进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的设置,使热水型取暖器的使用不影响热水器的日常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型取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型取暖器中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型取暖器中前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中内胆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基座;2-前壳;21-铁丝网;211-卡接槽;212-卡接凸起;3-水泵;41-第一管道;42-第二管道;43-第三管道;44-第四管道;5-散热器;51-散热器支架;6-主控制线路板;7-过滤机构;71-过滤网管身;72-过滤网;73-过滤网盖;8-风扇;9-人体感应探头;10-按键线路板;11-按键贴膜;12-内胆;121-第一进水管;122-第一出水管;123-第二进水管;124-第二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型取暖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型取暖器包括:基座1、前壳2、水泵3、输水管道、散热器5和主控制线路板6,前壳2上设置有散热结构,基座1与前壳2连接并形成空腔,水泵3、输水管道、散热器5和主控制线路板6均位于空腔内,水泵3上设置有水泵进水口和水泵出水口,散热器5上设置有散热器进水口和散热器出水口,水泵进水口、水泵出水口、散热器进水口和散热器出水口均与输水管道连接,输水管道的一端与热水管连接、另一端与冷水管连接。

主控制线路板6与水泵3之间的信号连接可通过数据线或者无线连接的方式连接,主控制线路板6根据使用者的指示,向水泵3发送使水泵3转动或者停止的信号,进而控制热水型取暖器处于工作状态或者停止状态。

水泵3可通过水泵支架连接于基座1上,如图1所示,在水泵3上设置有水泵支架,水泵支架上设置有两个螺纹孔,基座1上与两个螺纹孔对应的位置设置两个水泵连接柱,两个水泵连接柱上均设置有内螺纹,螺栓穿过水泵支架上的螺纹孔与水泵连接柱上的内螺纹配合,实现将水泵3安装于基座1上。

散热器5可通过散热器支架51连接于基座1上,具体地,如图1所示,散热器5的两侧均设置有一个散热器支架51,两个散热器支架51上均设置有与散热器5配合的凹槽,散热器5的两端卡接在凹槽内,两个散热器支架51上均设置有两个螺纹孔,基座1上与螺纹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四个散热器连接柱,四个散热器连接柱上均设置有内螺纹,螺栓穿过散热器支架51上的螺纹孔与散热器连接柱上的内螺纹配合,实现将散热器5安装于基座1上。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型取暖器时,主控制线路板6控制水泵3启动,水泵3抽取热水,热水通过输水管道经过散热器5和水泵3,然后流回到冷水管,热水流经散热器5时将热量散发,并通过前壳2上的散热结构散发到空气中,起到取暖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中的依靠电能发热的取暖器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型取暖器利用热水中的热量起到取暖的作用,无需设置单独的热源就能够达到取暖的效果,节约了能源,例如:可以利用现有的家用热水器进行取热源;此外,热水散发的热量不会产生较强的光线,避免对使用者的皮肤造成伤害。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型取暖的使用电压为24V,功率为52W,因24V为属于弱电压,当使用者接触到热水型取暖器时,不会对使用者造成伤害,因此能够降低使用热水性取暖器时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传统的取暖器的使用寿命受电能发热元件的限制,使用寿命较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型取暖器利用热水作为热源,热源不易对热水型取暖器中的加热件造成损坏,从而延长了热水型取暖器的使用寿命,并且,当热源损坏后,可通过更换热源继续使用,提高了热水型取暖器的利用率。

输水管道包括:第一管道41、第二管道42、第三管道43和第四管道44,第一管道41的一端与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管道42的一端连接,第二管道42的另一端与散热器进水口连接,第三管道43的一端与散热器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与水泵进水口连接,第四管道44的一端与水泵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与冷水管连接。第一管道41与第二管道42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具体地,在第一管道41上连接设置有内螺纹的管道接头,在第二管道42上连接设置有外螺纹的管道接头,设置有内螺纹的管道接头与设置有外螺纹的管道接头配合实现第一管道41与第二管道42的连接,进一步地,第二管道42的另一端与散热器进水口之间、第三管道43与散热器出水口之间、第三管道43与水泵进水口之间和第四管道44与水泵出水口之间均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热水型取暖器在工作过程中,热水依次经过第一管道41、第二管道42、散热器5、第三管道43、水泵3和第四管道44,并通过第四管道44流入冷水管,并且,在热水型取暖器中设置有用于将第一管道41、第二管道42、第三管道43和第四管道44固定在基座1上的转换接头压片,转换接头压片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通孔,转换接头压片通过螺栓固定与基座1上,进而实现将第一管道41、第二管道42、第三管道43和第四管道44固定于基座1上。使输水管道包括第一管道41、第二管道42、第三管道43和第四管道44,并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实现管道之间、管道与水泵3之间和管道与散热器5之间的连接,方便根据需要设置某段管道的长度,并且,当其中的一根管道损坏时,只需对损坏段的管道进行更换,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在第一管道41与第二管道42之间设置有过滤机构7。如图2所示,过滤机构7包括过滤网管身71、过滤网72和过滤网盖73,过滤网管身71上设置有过滤进水口、过滤出水口和过滤网口,过滤网口位于过滤进水口与过滤出水口之间,过滤网72通过过滤网口放置在过滤网管身71内,过滤网盖73盖合于过滤网口,防止过滤网72从过滤网管身71内掉出;过滤网管身71的过滤进水口处和过滤出水口处均设置有外螺纹,第一管道41和第二管道42上均连接有设置有内螺纹的管道接头,管道接头上的内螺纹与过滤网管身71上的外螺纹配合实现第一管道41与过滤网管身71之间和过滤网管身71与第二管道42之间的连接。在第一管道41与第二管道42之间设置过滤结构,对水进行过滤,防止水中的杂质进入散热器5和水泵3,并对散热器5和水泵3造成损坏,此外,过滤网72通过过滤网口放置在过滤网管身71内,方便将过滤网72取出,并对其进行清理。

上述散热器5用于将热水中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器5包括多根散热管,多根散热管的轴线方向平行,散热管对应的一端为散热器进水口,散热管对应的另一端为散热器出水口。具体地,可在散热器5上设置进水槽和出水槽,多根散热管的进水端与进水槽相通,多根散热管的出水端与出水槽相通,进水槽的端部为散热器进水口,出水槽的端部为散热器出水口。热水型取暖器在工作过程中,热水先进入进水槽,然后通过多根散热管流入到出水槽,最后从出水槽的端部流出。在散热器5内设置多根散热管,能够增加散热器5的散热面积,使热水型取暖器更好地起到取暖的作用。

具体地,散热管的数量为18根,18根散热管并排排列,散热管之间通过W形的超薄铝片连接,以增加散热管的散热面积和散热速度,散热管均为扁平状,散热管内孔的宽度为1mm,散热管外部的宽度为2.6mm,使散热管利用最少的热水去达到最大的散热面积,提高热水型取暖器的取暖效率和室内的升温速度。

进一步地,还设置有风扇8,风扇8位于散热器5的背离前壳2的一侧,风扇8与主控制线路板6信号连接。风扇8与主控制线路板6的信号连接,可通过数据线或者无线连接的方式实现,主控制线路板6根据使用者的指示,向风扇8发送使风扇8转动或者停止的信号,控制风扇8的工作状态。风扇8通过风扇支架与基座1连接,风扇支架上设有四个螺纹孔,四个螺纹孔位于四角区域,基座1上与螺纹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四个风扇连接柱,四个风扇连接柱上均设置有内螺纹,螺栓穿过螺纹孔与风扇连接柱上的内螺纹配合实现风扇8与基座1的连接。在热水型取暖器工作时,主控制线路板6控制风扇8转动,风扇8吹出的风使散热器5散发的热量向靠近前壳2的方向流动,使散热器5散发的热量向室内的方向流通,提高热水型取暖器的取暖效率。

进一步地,风扇8的数量为三个,三个风扇8均与主控制线路板6信号连接,三个风扇8并列位于散热器5的背离前壳2的一侧,三个风扇8均连接于基座1上。三个风扇8与主控制线路板6信号连接的方式与一个风扇8与主控制线路板6信号连接的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三个风扇8均通过风扇支架与基座1连接,具体连接方式与一个风扇8时与基座1的连接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在散热器5与基座1之间安装三个风扇8,更好地使散热器5散发的热量向室内流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型取暖器还包括用于感应使用者的人体感应探头9,人体感应探头9与主控制线路板6信号连接。人体感应探头9可为红外线感应器或者声音传感器,在本实施例中,选用红外线感应器,人体感应探头9位于前壳2上并与主控制线路板6信号连接,当人体感应探头9感应到使用者时,将信号传送给主控制线路板6,主控制线路板6控制水泵3转动,使热水型取暖器工作,当使用者离开后,人体感应探头9感应不到使用者时,将信号传送给主控制线路板6,在设定的时间后主控制线路板6控制水泵3停止转动,使热水型取暖器停止工作。设置人体感应探头9,根据使用者的进入或者离开控制热水型取暖器的工作状态,避免无人时热水型取暖器工作而造成能源的浪费。

前壳2上的散热结构可为直接设置在前壳2上的散热孔,或者,在前壳2上安装散热件,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结构为铁丝网21,铁丝网21与前壳2可拆卸连接。如图3所示,在前壳2的前端设置有方形孔,方形孔的边缘设置有卡接槽211,铁丝网21的边缘设置有与卡接槽211配合的卡接凸起212,卡接凸起212与卡接槽211配合实现铁丝网21与前壳2的可拆卸连接;此外,铁丝网21与前壳2还可通过螺栓连接,在前壳2上设置螺纹孔,在铁丝网21的边缘设置通孔,螺栓穿过通孔与螺纹孔配合,实现铁丝网21与前壳2的连接。使散热结构为铁丝网21,并使铁丝网21与前壳2可拆卸连接,即能够使散热器5散发的热量从铁丝网21处散出,又能够方便将铁丝网21拆卸下来进行清洗。

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型取暖器应用在热水器上时,为避免影响热水器的正常使用,优选地,在第一管道41的与热水管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第一三通接头,第四管道44的与冷水管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第二三通接头。热水器中的热水从第一三通接头处流出,循环后的热水从第二三通接头处流回热水器,第一三通接头上有三个通口,三个通口分别与热水器的出水管、第一管道41和连接莲蓬头的管道连接,第二三通接头上设置有三个通口,三个通口分别与热水器的进水管、第四管道44和冷水管连接。在第一管道41的与热水管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第一三通接头,第四管道44的与冷水管连接的一端连接有第二三通接头,将热水型取暖器应用于热水器上时,在使用热水型取暖器取暖的同时,避免影响热水器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地,第二三通接头内安装有逆向阀,防止冷水管内水的压力大于第四管道44内的压力时,冷水管内的冷水进入第四管道44而影响热水型取暖器的正常使用。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型取暖器还包括按键线路板10和按键贴膜11,按键线路板10与主控制线路板6信号连接,按键贴膜11位于前壳2上并与按键线路板10连接,使用者可通过按键线路板10和按键按键贴膜11调高取暖的风量、降低取暖的风量、使热水型取暖器处于常开状态或处于感应状态,按键线路板10将信号传递给主控制线路板6,以控制热水型取暖器的工作状态。按键线路板10和按键贴膜11的设置,使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热水型取暖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水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取暖器消耗大量电能源来满足取暖要求的技术问题。

本实施例二提供的热水器包括:外壳、内胆12、发热棒和上述技术方案的热水型取暖器,内胆12位于外壳内,发热棒位于内胆12内,如图4所示,内胆12上设置有第一进水管121、第一出水管122、第二进水管123和第二出水管124,热水型取暖器中的第一管道41与第一出水管122连接,热水型取暖器中的第四管道44与第一进水管121连接,第二进水管123与水管连接,第二出水管124与莲蓬头连接。

在本实施例二提供的热水器中,热水器中的热水型取暖器利用热水器中的热水起到取暖的作用,并使热水型取暖器中循环的热水流回热水器,热水型取暖器无需设置单独的热源就能够达到取暖的效果,节约了能源,又能够使热水器中的热水循环利用,丰富了热水器的功能;此外,第一进水管121、第一出水管122、第二进水管123和第二出水管124的设置,使热水型取暖器的使用不影响热水器的正常使用。

热水型取暖器的使用电压为24V,功率为52W,并且使用热水器中的热水进行散热取暖,在保证热水型取暖器和热水器的正常使用的同时,不会增加电源负载,与单独设置的取暖器和热水器相比,即节约了能源,又减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和风险。

热水器中热水的最高温度在75度左右,热水型取暖器利用热水器中的热水作为热源,与传统的产生高温的取暖器相比,热水型取暖器不会产生温度过高的热量,防止使用者接触到热水型取暖器时造成灼伤,提高了热水型取暖器的安全性;同时,利用热水器中的热水取暖,热水型取暖器不存在升温的过程,可以使室内快速达到设定的温度。

水泵3抽取热水在热水型取暖器和热水器中循环,从而使内胆12内的水得到充分的搅拌,与传统的热水静止在内胆12内的热水器相比,本实施例二提供的热水器中的水在内胆12的水被搅拌,能够均匀地受到加热,进而增加了内胆12内的热水量和加热速度,提高了热水器的使用效率;此外,当水在内胆12内长期处于静止状态时,易在内胆12和发热棒上形成污垢结晶,热水器的损坏主要是污垢结晶后无法散热或者减少散热造成的,因此,搅拌内胆12内的水,能够减少内胆12和发热棒上的污垢结晶,进而延长热水器的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