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霾低噪新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4277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霾低噪新风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霾低噪新风机。



背景技术:

建筑节能,在发达国家最初为减少建筑中能量的散失,普遍称为“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率”,在保证提高建筑舒适性的条件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筑节能是指建筑在选址、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采用节能型的建筑材料、产品和设备,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强建筑物所使用的节能设备的运行管理,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高采暖、制冷、照明、通风、给排水和管道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

通风系统作为建筑节能中的一个重要装置,值得重视。现有通风系统中,通常使室外新风依次通过初效空气过滤器、中效空气过滤器和高效空气过滤器,从而对室外新风进行除尘处理,这种做法虽然能够达到较好的除尘效果,但是由于高效空气过滤器的能耗较大,所以除尘的总体耗功也较大,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于建筑节能的要求。

因此,本申请人致力于提供一种新型的除霾低噪新风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霾低噪新风机,该除霾低噪新风机能够在保证同等除尘效果的同时减少除尘的能耗,进而减少除霾低噪新风机的总体耗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霾低噪新风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中间设置有一块分隔板,将机壳分为新风机壳和排风机壳;所述新风机壳的第一端设有新风入口,所述新风机壳的第二端设有新风出口;所述排风机壳的第一端设有排风出口,所述排风机壳的第二端设有排风入口,所述新风入口与排风出口位于所述机壳的同侧;所述新风机壳内沿着新风方向依次设有第一新风空气过滤器、第一风机与第一消音装置,所述第一风机与第一消音装置之间设有静电除尘器,所述新风方向为所述新风入口指向所述新风出口的方向;所述排风机壳内沿着排风方向依次设有排风空气过滤器、第二消音装置与第二风机,所述排风方向为所述排风入口指向所述排风出口的方向。

优选地,所述除霾低噪新风机还包括:第二新风空气过滤器,所述第二新风空气过滤器设置于所述静电除尘器与第一消音装置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新风空气过滤器为中效空气过滤器或亚高效空气过滤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新风空气过滤器为初效空气过滤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消音装置包括至少两台消声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消音装置包括第一阻抗复合式消声器和第二阻抗复合式消声器,所述第一阻抗复合式消声器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阻抗复合式消声器的进风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消音装置包括至少两台消声器。

优选地,所述第二消音装置包括第一阻抗复合式消声器和第二阻抗复合式消声器,所述第一阻抗复合式消声器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阻抗复合式消声器的进风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排风空气过滤器包括至少一台空气过滤器。

优选地,所述排风空气过滤器为一台初效板式空气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除霾低噪新风机可以实现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在本实用新型的除霾低噪新风机中,运用静电除尘器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的高效空气过滤器,静电除尘器相对于高效空气过滤器来说,降低了设备的阻力,从而减少了第一风机需要的电功率,进而降低了除尘的总耗功。

2、在本实用新型的除霾低噪新风机中消音装置通过设置至少一台阻抗复合式消声器来代替现有技术中的风管消声器和消声弯头的组合,从而使除霾低噪新风机的消声效果更好。

3、在本实用新型的除霾低噪新风机中,第一风机设置于第一新风空气过滤器之后,这样设置能够对进入到第一风机中的先过滤新风先进行过滤,从而除去新风中的大颗粒杂质,从而对风机起到保护作用,延长风机的使用寿命。

4、在本实用新型的除霾低噪新风机中,中效空气过滤器或亚高效空气过滤器设置于静电除尘器之后,这样设置能够起到保护中效空气过滤器或亚高效空气过滤器的作用,从而降低了中效空气过滤器或亚高效空气过滤器的更换频率及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除霾低噪新风机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表示的除霾低噪新风机的新风机壳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表示的除霾低噪新风机的排风机壳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除霾低噪新风机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表示的除霾低噪新风机的新风机壳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4表示的除霾低噪新风机的排风机壳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新风入口、200-初效板式过滤器、300-第一风机、400-静电除尘器、500-袋式空气过滤器、610-第一阻抗复合式消声器、620-第二阻抗复合式消声器、700-新风出口、800-排风入口、900-初效板式空气过滤器、1010-第三阻抗复合式消声器、1020-第四阻抗复合式消声器、1100-第二风机、1200-排风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除霾低噪新风机,包括机壳,机壳中间设置有一块分隔板,将机壳分为新风机壳和排风机壳,新风机壳的第一端设有新风入口100,新风机壳的第二端设有新风出口700,排风机壳的第一端设有排风出口1200,排风机壳的第二端设有排风入口800,新风入口100与排风出口1200位于机壳的同侧。

如图2所示,新风机壳内沿着新风方向,也就是新风入口100指向新风出口700的方向(即图2中所示的从左至右的方向)依次设有初效板式空气过滤器200、第一风机300、静电除尘器400、袋式空气过滤器500、第一阻抗复合式消声器610,其中,袋式空气过滤器500为中效袋式空气过滤器。

如图3所示,排风机壳内沿着排风方向,排风入口800指向排风出口1200的方向(即图2中所示的从右至左的方向),依次设有初效板式空气过滤器900、第三阻抗复合式消声器1010与第二风机1100。

由于运用静电除尘器400代替现有技术中的高效空气过滤器,由于静电除尘400的设备阻力比较小,导致第一风机300的送风的耗功就会减小,所以除尘的耗功大大降低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中的除霾低噪新风机可以达到了节约了现有技术中减少30%的耗功。在中效袋式过滤器500后设置第一阻抗复合式消声器610,代替现有技术中的风管消声器及消声弯头,在初效板式空气过滤器900与第二风机1100之间设置第三阻抗复合式消声器101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的除霾低噪新风机能够降低5分贝的较现有技术中噪音音量降低5分贝。

示例性的,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除霾低噪新风机的具体实施例的具体应用情况如下:

室外新风自新风入口100进入新风机壳内,先经过初效板式空气过滤器200过滤掉颗粒直径为5μm以上的尘埃粒子,再依次经过静电除尘器400及中效袋式过滤器500分别过滤掉大部分颗粒直径为5μm以下的尘埃粒子及部分颗粒直径为0.5μm以上的尘埃粒子,然后进入第一阻抗复合式消声器610进行降噪处理,最后自新风出口700进入室内。

室内排风自排风入口800进入排风机壳内,先经过初效板式空气过滤器900过滤掉颗粒直径为5μm以上尘埃粒子,然后进入第三阻抗复合式消声器1010中进行降噪处理,最后自排风出口1200排入室外。

实施例二

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二公开了一种本实用新型的除霾低噪新风机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公开的除霾低噪新风机中,第一阻抗复合式消声器610与新风出口700之间加设第二阻抗复合式消声器620,第三阻抗复合式消声器1010与第二风机1100之间加设第四阻抗复合式消声器1020,第一阻抗复合式消声器610的出口与第二阻抗复合式消声器620的入口相通,第三阻抗复合式消声器1010的出口与第四阻抗复合式消声器1020的入口相通;袋式空气过滤器500为亚高效袋式空气过滤器。

通过在第一阻抗复合式消声器610的之后设置第二阻抗复合式消声器620与在第三阻抗复合式消声器1010之后设置第四阻抗复合式消声器1020,可以分别在新风从出口出来前对噪音进行两次消音处理,消音的效果较实施例一更好。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三公开了一种除霾低噪新风机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的结构基本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公开的除霾低噪新风机中,第二阻抗复合式消声器与新风出口之间加设第五阻抗复合式消声器,第四阻抗复合式消声器与第二风机之间加设第六阻抗复合式消声器。第二阻抗复合式消声器的出口与第五阻抗复合式消声器的入口相通,第四阻抗复合式消声器的出口与第六阻抗复合式消声器的入口相通。

通过在第二阻抗复合式消声器的之后设置第五阻抗复合式消声器与在第四阻抗复合式消声器之后设置第六阻抗复合式消声器,可以对新风从出口出来前对噪音进行三次消音处理,消音的效果较实施例二的效果更加好。

当然了,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除霾低噪新风机初效空气过滤器、中效过滤器或亚高效过滤器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他形式的过滤器;两个壳体内出风口前的消音装置可以根据需要设为四个、五个或者更多个数个,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