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罩体和取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3309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反射罩体和取暖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反射罩体和一种取暖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反射罩体采用旋转对称结构,由于截面曲线形状的设计直接决定反射罩面的结构,因此具有以下缺陷:

(1)容易造成加热过于集中,并且辐射面积偏小,对墙温升容易偏高,对使用造成影响;

(2)无法实现空间散热效果的可调节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射罩体。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暖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反射罩体,包括:罩体基座,罩体基座周向设置连接部;多个扇状曲面金属薄板,扇状曲面金属薄板通过连接部与罩体基座连接;调节机构,设置于壳体上,并抵接至扇状曲面金属薄板的指定区域,调节机构使扇状曲面金属薄板绕连接部产生形变,以调节反射角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反射罩体包括罩体基座以及多个扇状曲面金属薄板,通过在罩体基座上周向设置多个连接部,使罩体基座与扇状曲面金属薄板连接,以形成反射罩体的主体结构,由于扇状曲面金属薄板的厚度较薄,通过在壳体上设置调节机构,并将调节机构抵接至扇状曲面金属薄板,通过调节调节机构,能够使扇状曲面金属薄板绕连接部产生一定形变,以调节反射角度,一方面,通过实现对加热区域的变化调节,调节反射罩体上的辐射热流分布,满足了不同角度辐射热流分布需求,另一方面,降低了由于旋转对称结构造成的加热过于集中的概率。

其中,多个扇状曲面金属薄板可以形状相同,也可以形状不同。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反射罩体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罩体基座包括平面底座以及与平面底座连接的环形锥体,平面底座设置有轴向通孔,多个连接部设置于环形锥体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罩体基座包括平面基座和与平面底座连接的环形锥体,在平面基座的中央区域开设轴向通孔,以布置取暖设备的线路以及用于加热的光源的支撑结构,将多个连接部设置于环形锥体上,以将多个扇状曲面金属薄板轴向连接至环形锥体,从而形成一个更大的环形轴体结构,一方面,实现热量的辐射,另一方面,也使反射罩体的主体结构更加美观。

其中,环形锥体可以是由斜向直线绕指定轴旋转形成的锥体,也可以是一段抛物线绕指定轴体旋转形成的锥体,还可以是一段圆弧绕指定轴旋转形成的锥体,指定轴即环形锥体的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环形锥体的中心轴的所在的多个轴向平面分别与扇状曲面金属薄板形成的多个相交截面为抛物线形面。

在该技术方案中,环形锥体的中心轴的所在的多个轴向平面分别与扇状曲面金属薄板形成的多个相交截面为抛物线形面,即扇状曲面金属薄板是通过一段抛物线绕中心轴旋转指定角度扫描形成,通过设置抛物线形面的扇状曲面金属薄板,有利于增加辐射热量的分布面积,从而提升热量反射的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环形锥体的中心轴的所在的多个轴向平面分别与扇状曲面金属薄板形成多个相交截面为圆弧形面。

在该技术方案中,,环形锥体的中心轴的所在的多个轴向平面分别与扇状曲面金属薄板形成的多个相交截面也可以为圆弧曲面,通过设置圆弧形面的扇状曲面金属薄板,也能够增加辐射热量的分布面积,以提升热量反射的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连接部为开设于环形锥体的端面上的周向卡槽,扇状曲面金属薄板通过插入周向卡槽,与罩体基座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连接部可以为开设于环形锥体的端面上的周向卡槽,在端面径向开设一定深度的周向卡槽,以通过将扇状曲面金属薄板插入周向卡槽内,实现与罩体基座的连接,一方面,开设周向卡槽,结构设置简单,不需要增加其它的连接件,另一方面,通过将扇状曲面金属薄板插入周向卡槽设置,在连接部能够实现自然连接过渡,使反射罩体的外表的美观度不受影响。

具体地,扇状曲面金属薄板插入周向卡槽内后,扇状曲面金属薄板的嵌入端与周向卡槽的底部抵接,在厚度方向,可以存在间隙,也可以将扇状曲面金属薄板与周向卡槽过盈配合设置,以提升扇状曲面金属薄板卡合后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扇状曲面金属薄板周向的一端设置有折弯部;环形锥体周向开设有多个与折弯部对应的定位槽,定位槽与周向卡槽导通,以使周向相邻的两个扇状曲面金属薄板具有重叠区域。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扇状曲面金属薄板周向的一端,即两侧的任意一端设置折弯部,在环形锥体的周向开设多个与折弯部对应的定位槽,定位槽与周向卡槽导通,通过设置定位槽,一方面,实现对多个扇状曲面金属薄板的定位安装,另一方面,折弯部通过定位槽设置于环形锥体的外部,而在定位槽的下方,具有相邻的另一个扇状曲面金属薄板的未设置折弯部的一端,从而实现周向相邻的两个扇状曲面金属薄板的局部重叠,防止了两个相邻的扇状曲面金属薄板之间出现间隙而导致的热流辐射的区域减少,以致影响热流反射的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连接部为多个周向设置的连接销,扇状曲面金属薄板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通过与连接销配合,使扇状曲面金属薄板与罩体基座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连接部也可以是多个周向设置的连接销,连接销设置在环形锥体的边缘区域,通过在扇状曲面金属薄板上开设连接孔,通过连接孔与连接销的配合,实现扇状曲面金属薄板与唤醒锥体的连接,设置连接销,与设置卡槽的方式相比,连接更加可靠。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调节机构为伸缩推杆,伸缩推杆包括推杆主体,设置于推杆主体两端的第一铰座与第二铰座,第一铰座连接至壳体,第二铰座连接至指定区域,推杆主体包括相互套接的第一管部与第二管部,第二管部通过沿第一管部滑动,使扇状曲面金属薄板产生形变。

在该技术方案中,调节机构可以为伸缩推杆,在伸缩推杆的两端分别有第一铰座与第二铰座,通过伸缩推杆伸缩,实现推动扇状曲面金属薄板变形,通过设置铰座可靠性更高。

具体地,第一管部与第二管部套接区域沿轴向分别设置多个相互配合的限位部,在调节伸缩一定距离后,通过限位部配合实现固定。

其中,使第二管部沿第一管部滑动,可以用户手动调节,也可以通过电动驱动方式调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调节机构为旋转伸缩杆,旋转伸缩杆包括相互套装的第三管部与第四管部,第三管部与第四管部通过螺纹连接,第三管部设置于壳体上,第四管部抵接至扇状曲面金属薄板,第四管部通过旋转,使扇状曲面金属薄板绕连接部产生形变。

在该技术方案中,调节机构可以是旋转伸缩杆,旋转伸缩杆包括相互套接的第三管部与第四管部,并且第三管部与第四管部通过螺纹连接,通过螺纹配合的多少实现旋转伸缩杆的伸缩,其中,第三管部设置于壳体上,第四管部抵接至扇状曲面金属薄板,通过旋转第四管部实现旋转伸缩杆的伸缩,在旋转伸缩杆伸长时,推动扇状曲面绕连接部产生一定程度的形变,此时周向截面也对应改变,从而实现对反射罩体的型面的调节,进一步调节热流的辐射区域,以达到较优的辐射热流分布效果。

具体地,第四管部与扇状曲面金属薄板抵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非固定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旋转伸缩杆还包括锁紧部,在第三管部为外部套接管时,锁紧部通过穿过第三管部的侧壁与第四管部抵接,以锁紧旋转伸缩杆。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旋转伸缩杆上还可以设置锁紧部,比如在第三管部为外部套接管时,在第三管部的侧壁开设螺纹孔,锁紧部为螺杆,通过螺杆与螺纹孔配合,使螺杆的端部与第四管部抵接,从而实现旋转伸缩杆的锁紧。

另外,锁紧部还可以是在旋转伸缩杆外表面周向设置的夹紧装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壳体上的阻尼转轴以及与阻尼转轴连接的渐变曲面体,渐变曲面体与扇状曲面金属薄板抵接,渐变曲面体通过绕阻尼转轴转动,使扇状曲面金属薄板绕连接部产生形变。

在该技术方案中,调节机构还可以由阻尼转轴和渐变曲面体构成,其中,阻尼转轴设置在壳体上,渐变曲面体能够绕阻尼转轴转动,渐变曲面体通过与扇状曲面金属薄板局部曲面接触或线接触,实现对扇状曲面金属薄板的抵接,在渐变曲面体绕阻尼转轴转动过程中,阻尼转轴与指定区域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推动扇状曲面绕连接部产生一定程度的形变,一方面,实现对反射罩体的型面的调节,进一步调节热流的辐射区域,以达到较优的辐射热流分布效果,另一方面,与采用旋转伸缩杆的方式相比,调节方式更加简单,并且采用阻尼转轴,节省了锁紧部的设置。

具体地,渐变曲面体可以是渐变的柱体结构,也可以是渐变的球体结构,还可以是渐变的不规则曲面体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扇状曲面金属薄板的数量大于或等于4个,并且小于或等于8个。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取暖设备,包括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反射罩体。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取暖设备,因设置有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反射罩体,从而具有上述反射罩体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中的反射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罩体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扇状曲面金属薄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罩体基座与扇状曲面金属薄板组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调节结构调节前后的扇状曲面金属薄板截面的对比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至图9分别示出了扇状曲面金属薄板处于不同位置时的辐射热流空间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反射罩体。

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反射罩体,包括:罩体基座10,罩体基座10周向设置连接部;多个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通过连接部与罩体基座10连接;调节机构30,设置于壳体上,并抵接至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的指定区域,调节机构30使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绕连接部产生形变,以调节反射角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反射罩体包括罩体基座10以及多个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通过在罩体基座10上周向设置多个连接部,使罩体基座10与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连接,以形成反射罩体的主体结构,由于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的厚度较薄,通过在壳体上设置调节机构30,并将调节机构30抵接至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通过调节调节机构30,能够使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绕连接部产生一定形变,以调节反射角度,一方面,通过实现对加热区域的变化调节,调节反射罩体上的辐射热流分布,满足了不同角度辐射热流分布需求,另一方面,降低了由于旋转对称结构造成的加热过于集中的概率。

如图7至图9所示,在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绕连接部产生不同程度的形变时,辐射热流空间分布也随之变化,也即通过调节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的设置方式实现了能量的分布可调。

其中,多个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可以形状相同,也可以形状不同。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反射罩体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如图2所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罩体基座10包括平面底座102以及与平面底座102连接的环形锥体104,平面底座102设置有轴向通孔106,多个连接部设置于环形锥体104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罩体基座10包括平面基座和与平面底座102连接的环形锥体104,在平面基座的中央区域开设轴向通孔106,以布置取暖设备的线路以及用于加热的光源的支撑结构,将多个连接部设置于环形锥体104上,以将多个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轴向连接至环形锥体104,从而形成一个更大的环形轴体结构,一方面,实现热量的辐射,另一方面,也使反射罩体的主体结构更加美观。

其中,环形锥体104可以是由斜向直线绕指定轴旋转形成的锥体,也可以是一段抛物线绕指定轴体旋转形成的锥体,还可以是一段圆弧绕指定轴旋转形成的锥体,指定轴即环形锥体104的轴。

如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环形锥体104的中心轴的所在的多个轴向平面分别与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形成的多个相交截面为抛物线形面。

在该技术方案中,环形锥体104的中心轴的所在的多个轴向平面分别与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形成的多个相交截面为抛物线形面,即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是通过一段抛物线绕中心轴旋转指定角度扫描形成,通过设置抛物线形面的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有利于增加辐射热量的分布面积,从而提升热量反射的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环形锥体104的中心轴的所在的多个轴向平面分别与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形成多个相交截面为圆弧形面。

在该技术方案中,,环形锥体104的中心轴的所在的多个轴向平面分别与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形成的多个相交截面也可以为圆弧曲面,通过设置圆弧形面的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也能够增加辐射热量的分布面积,以提升热量反射的效率。

连接部的设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2与图4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连接部为开设于环形锥体104的端面上的周向卡槽1042,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通过插入周向卡槽1042,与罩体基座10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连接部可以为开设于环形锥体104的端面上的周向卡槽1042,在端面径向开设一定深度的周向卡槽1042,以通过将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插入周向卡槽1042内,实现与罩体基座10的连接,一方面,开设周向卡槽1042,结构设置简单,不需要增加其它的连接件,另一方面,通过将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插入周向卡槽1042设置,在连接部能够实现自然连接过渡,使反射罩体的外表的美观度不受影响。

具体地,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插入周向卡槽1042内后,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的嵌入端与周向卡槽1042的底部抵接,在厚度方向,可以存在间隙,也可以将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与周向卡槽1042过盈配合设置,以提升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卡合后的稳定性。

如图3与图4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周向的一端设置有折弯部202;环形锥体104周向开设有多个与折弯部202对应的定位槽1044,定位槽1044与周向卡槽1042导通,以使周向相邻的两个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具有重叠区域。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周向的一端,即两侧的任意一端设置折弯部202,在环形锥体104的周向开设多个与折弯部202对应的定位槽1044,定位槽1044与周向卡槽1042导通,通过设置定位槽1044,一方面,实现对多个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的定位安装,另一方面,折弯部202通过定位槽1044设置于环形锥体104的外部,而在定位槽1044的下方,具有相邻的另一个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的未设置折弯部202的一端,从而实现周向相邻的两个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的局部重叠,防止了两个相邻的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之间出现间隙而导致的热流辐射的区域减少,以致影响热流反射的效果。

实施例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连接部为多个周向设置的连接销,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通过与连接销配合,使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与罩体基座10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连接部也可以是多个周向设置的连接销,连接销设置在环形锥体104的边缘区域,通过在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上开设连接孔,通过连接孔与连接销的配合,实现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与唤醒锥体的连接,设置连接销,与设置卡槽1042的方式相比,连接更加可靠。

调节机构30的设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5和图6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调节机构30为伸缩推杆,伸缩推杆包括推杆主体302,设置于推杆主体302两端的第一铰座304与第二铰座306,第一铰座304连接至壳体20,第二铰座306连接至指定区域,推杆主体302包括相互套接的第一管部与第二管部,第二管部通过沿第一管部滑动,使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产生形变。

在该技术方案中,调节机构30可以为伸缩推杆,在伸缩推杆的两端分别有第一铰座304与第二铰座306,通过伸缩推杆伸缩,实现推动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变形,通过设置铰座可靠性更高。

具体地,第一管部与第二管部套接区域沿轴向分别设置多个相互配合的限位部,在调节伸缩一定距离后,通过限位部配合实现固定。

其中,使第二管部沿第一管部滑动,可以用户手动调节,也可以通过电动驱动方式调节。

实施例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调节机构30为旋转伸缩杆,旋转伸缩杆包括相互套装的第三管部与第四管部,第三管部与第四管部通过螺纹连接,第三管部设置于壳体上,第四管部抵接至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第四管部通过旋转,使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绕连接部产生形变。

如图5所示,在该技术方案中,调节机构30可以是旋转伸缩杆,旋转伸缩杆包括相互套接的第三管部与第四管部,并且第三管部与第四管部通过螺纹连接,通过螺纹配合的多少实现旋转伸缩杆的伸缩,其中,第三管部设置于壳体上,第四管部抵接至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通过旋转第四管部实现旋转伸缩杆的伸缩,在旋转伸缩杆伸长时,推动扇状曲面绕连接部产生一定程度的形变,此时周向截面也对应改变,从Ⅰ处显示的抛物线形变为Ⅱ处显示的抛物线形,从而实现对反射罩体的型面的调节,进一步调节热流的辐射区域,以达到较优的辐射热流分布效果。

具体地,第四管部与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抵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非固定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旋转伸缩杆还包括锁紧部,在第三管部为外部套接管时,锁紧部通过穿过第三管部的侧壁与第四管部抵接,以锁紧旋转伸缩杆。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旋转伸缩杆上还可以设置锁紧部,比如在第三管部为外部套接管时,在第三管部的侧壁开设螺纹孔,锁紧部为螺杆,通过螺杆与螺纹孔配合,使螺杆的端部与第四管部抵接,从而实现旋转伸缩杆的锁紧。

另外,锁紧部还可以是在旋转伸缩杆外表面周向设置的夹紧装置。

实施例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调节机构30包括设置于壳体上的阻尼转轴以及与阻尼转轴连接的渐变曲面体,渐变曲面体与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抵接,渐变曲面体通过绕阻尼转轴转动,使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绕连接部产生形变。

在该技术方案中,调节机构30还可以由阻尼转轴和渐变曲面体构成,其中,阻尼转轴设置在壳体上,渐变曲面体能够绕阻尼转轴转动,渐变曲面体通过与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局部曲面接触或线接触,实现对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的抵接,在渐变曲面体绕阻尼转轴转动过程中,阻尼转轴与指定区域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推动扇状曲面绕连接部产生一定程度的形变,一方面,实现对反射罩体的型面的调节,进一步调节热流的辐射区域,以达到较优的辐射热流分布效果,另一方面,与采用旋转伸缩杆的方式相比,调节方式更加简单,并且采用阻尼转轴,节省了锁紧部的设置。

具体地,渐变曲面体可以是渐变的柱体结构,也可以是渐变的球体结构,还可以是渐变的不规则曲面体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扇状曲面金属薄板20的数量大于或等于4个,并且小于或等于8个。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取暖设备,包括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反射罩体。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取暖设备,因设置有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反射罩体,从而具有上述反射罩体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