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冷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31475发布日期:2018-10-23 20:45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央空调冷暖系统。



背景技术:

全球气温冷暖交替,夏季普遍比较热,必需开空调。而冬天也比以往来的早,又更加冷。在商业场所一般都装有冷气,但成本都比较贵。而到了冬天,如果要考虑再单独装一个取暖系统,都会考虑成本,或用一些辅助系统来加热。但这些辅助系统不是不环保、功率不够,就是临时措施,还存在安全隐患。

其中,北方商业性质的主要用大型锅炉来提供暖气,功率一般在720KW以上,需要专门人员维护,建设、使用都成本高;家用方面用壁挂炉方式提供暖气。靠南一点,商业方面还很少用暖气,用锅炉考虑成本,其他的只能辅助,无专业设备。家用方面采用电取暖桌。南方两广,一年冷的时间只有1个月,成本考虑,什么都不用。家用方面采用取暖器和家用空调取暖。然而,锅炉效率低,功率大,铺设管道和维护各方面需专业处理,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在于提出一种中央空调冷暖系统,所述中央空调冷暖系统可以解决中小型商业场所的取暖问题,成本较低。

根据本发明的中央空调冷暖系统,包括:中央空调室外机单元;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单元,所述室内换热单元分别与所述中央空调室外机单元形成流体换热回路;泵送单元,所述泵送单元设置在所述流体换热回路上且靠近所述中央空调室外机单元的进水侧;第一开关阀,所述第一开关阀设置在所述中央空调室外机单元和所述泵送单元之间;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二开关阀设置在所述流体换热回路上且靠近所述中央空调室外机单元的出水侧;热水器换热单元,所述热水器换热单元与所述第二开关阀并联,所述热水器换热单元的进水侧管路上设置有第三开关阀;第四开关阀,所述第四开关阀的一端与所述中央空调室外机单元的出水侧管路相连且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阀和所述泵送单元之间的管路。

根据本发明的中央空调冷暖系统,通过在相关技术中的水冷式中央空调系统中增设热水器换热单元,并通过控制第一至第四开关阀的通断,使得室内换热单元可以在与中央空调室外机单元连通和与热水器换热单元连通之间切换,从而使中央空调冷暖系统具有制热功能。本实施例的中央空调冷暖系统,可以沿用水冷式中央空调系统的设备和管路,成本低廉,经济实惠。且系统由多个小单元组成,单台成本很低,且热水器换热单元的功率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灵活性高,不会铺张浪费,方便维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央空调室外机单元包括多个彼此串联的室外机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水器换热单元的加热功率为72KW-720KW。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水器换热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燃气热水器,所述燃气热水器的功率不大于72KW。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泵送单元为水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至第四开关阀为球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内换热单元分别与室内出风口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央空调冷暖系统进一步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至第四开关阀的开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和第二开关阀关闭且所述第三和第四开关阀打开以进入热水器加热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和第二开关阀打开且所述第三和第四开关阀关闭以进入中央空调制冷模式。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中央空调冷暖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中央空调冷暖系统100,

中央空调室外机单元1,室内换热单元2,泵送单元3,热水器换热单元4,燃气热水器41,

第一开关阀5,第二开关阀6,第三开关阀7,第四开关阀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中央空调冷暖系统100。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中央空调冷暖系统100为水冷式。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中央空调冷暖系统100,包括:中央空调室外机单元1、室内换热单元2、泵送单元3、热水器换热单元4、第一开关阀5、第二开关阀6、第三开关阀7和第四开关阀8。

具体地,室内换热单元2包括至少一个,当室内换热单元2包括多个时,多个室内换热单元2并联。室内换热单元2分别与中央空调室外机单元1形成流体换热回路;泵送单元3设置在流体换热回路上,泵送单元3用于驱动流体换热回路内的制冷介质(水)高压高速循环流动。且泵送单元3设置于靠近中央空调室外机单元1的进水侧;当然,泵送单元3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优选地,泵送单元3为水泵。

第一开关阀5设置在中央空调室外机单元1和泵送单元3之间;第二开关阀6设置在流体换热回路上,且第二开关阀6靠近中央空调室外机单元1的出水侧b,也就是说,第一开关阀5和第二开关阀6分别设置中央空调室外机单元1的进水侧a和出水侧b。

热水器换热单元4与第二开关阀6并联,热水器换热单元4的进水侧c管路上设置有第三开关阀7;第四开关阀8的一端(例如图1中所示的第四开关阀8的上端)与中央空调室外机单元1的出水侧b管路相连,且第四开关阀8的另一端(例如图1中所示的第四开关阀8的下端)连接至第一开关阀5和泵送单元3之间的管路。

其中,当第一开关阀5和第二开关阀6打开,且第三开关阀7和第四开关阀8关闭时,在泵送单元3的作用下,水经过第一开关阀5流进中央空调室外机单元1,中央空调室外机单元1把送过来的水进行换热,把水温降低。降温后的水经过第二开关阀6,流到各个室内换热单元2。冷水经过室内换热单元2换热,把冷风吹给室内,实现制冷效果。

当第一开关阀5和第二开关阀6关闭,且第三开关阀7和第四开关阀8打开时,用于室内取暖后的水被泵送单元3抽回,水经过依次经过第四开关阀8和第三开关阀7,进入热水器换热单元4。热水器换热单元4对水进行加热,然后通过管路送至各室内换热单元2,热水经室内换热单元2换热,把热风吹给室内,实现室内取暖的效果。其中,热水器换热单元4的进水侧c可以设有温度检测装置,当检测到的水温低于预定温度值时,开启热水器换热单元4。当然,还可以根据水温的不同,开启不同功率的热水器换热单元4,以达到设定的温度需求。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中央空调冷暖系统100并不限于设置四个开关阀(第一开关阀至第四开关阀),且第一开关阀5至第四开关阀8的设置位置也不限于此,只要能实现室内换热单元2与中央空调室外机单元1以及热水器换热单元4切换连通即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中央空调冷暖系统100,通过在相关技术中的水冷式中央空调系统中增设热水器换热单元4,并通过控制第一至第四开关阀8的通断,使得室内换热单元2可以在与中央空调室外机单元1连通和与热水器换热单元4连通之间切换,从而使中央空调冷暖系统100具有制热功能。本实施例的中央空调冷暖系统100,可以沿用水冷式中央空调系统的设备和管路,成本低廉,经济实惠。且系统由多个小单元组成,单台成本很低,且热水器换热单元4的功率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灵活性高,不会铺张浪费,方便维修。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制冷和制热共用大部分管路系统及零部件,因此,共用部分的系统管路以及零部件的材料应考虑其中间流动媒介水的温度范围的变化,以提高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中央空调室外机单元1可以包括多个彼此串联的室外机组。以增大制冷功率,增强制冷效果。

优选地,热水器换热单元4的加热功率可以为72KW-720KW。由此,可以有效解决了72KW到720KW功率的取暖问题。由于现在小型商业场所发展的越来越多,也比较分散,无法集中供暖,供暖设备成本高,使用费也很高。72KW-720KW功率范围的取暖设备一直为空缺地带。因此,热水器换热单元4的加热功率在72KW到720KW范围内,可以有效解决小型商业场的取暖问题。

可选地,热水器换热单元4包括至少一个燃气热水器41,燃气热水器41的功率不大于72KW。由此,通过多台燃气热水器41组合,使得热水器换热单元4可以满足不同功率的需求,提高适用性和灵活性。且燃气热水器41使用燃气,燃气是一次能源,同时燃气热水器41的效率可以达到96%以上,因此,本实施例的中央空调冷暖系统100更节能、环保。同时多台燃气热水器41都是独立工作系统,方便维护、维修,且成本低。

可选地,第一开关阀5、第二开关阀6、第三开关阀7和第四开关阀8均为球阀,由此,在保证第一开关阀5、第二开关阀6、第三开关阀7和第四开关阀8工作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内换热单元2分别与室内出风口相连通,以便于将流经室内换热单元2的水的冷量(热量)送入室内,完成热交换,实现制冷(制热)。优选地,室内换热单元2包括风机,风机用于驱动室内空气快速流动,以提高室内换热单元2的换热效率。其中,室内出风口(室内换热单元2)的数量和位置按使用空间来确定,每一个出风口制冷一定量的空间,按需求分配室内出风口的位置和数量。

有利地,中央空调冷暖系统100可以进一步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开关阀5、第二开关阀6、第三开关阀7和第四开关阀8的开关。由此,可以提高中央空调冷暖系统100的自动化程度,便于中央空调冷暖系统100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之间自动切换。

进一步地,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开关阀5和第二开关阀6关闭且第三开关阀7和第四开关阀8打开以进入热水器加热模式。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开关阀5和第二开关阀6打开且第三开关阀7和第四开关阀8关闭以进入中央空调制冷模式。由此,可以实现热水器加热模式和中央空调制冷模式的自动控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