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望火镜和采用前述望火镜的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0825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望火镜和采用前述望火镜的燃气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涉及厨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望火镜;另外,本申请还涉及一种采用前述望火镜的燃气灶。



背景技术:

根据实际生活经验可知,燃气灶的灶台高度一般仅为成人腰部的高度。这样的结构设计虽然方便使用者操持炊具、观察烹饪品,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因为炊具本身的遮挡,所以在自然直立状态下,人眼并不能直视燃气灶的火焰,也就无法在直立状态下判断火力的实际大小;为了观察火焰强度,人们需要弯腰,使头部高度大体达到燃气高度(一般弯腰程度可达到90°),自1855年现有结构的燃气灶使用以来,100多年来所有的使用者都重复着这个动作。

对于使用者来说,弯腰观察火焰很不方便;特别,对于老年人和具有腰、颈部部疾病的人员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在烹饪过程中如何在不弯腰的状态下就可观察到燃气灶的火焰变化,是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望火镜和采用望火镜的燃气灶,以解决用户在烹饪时需要弯腰观察火焰变化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燃气灶上的望火镜,

包括支撑和镜本体;

所述镜本体均与所述支撑连接;

所述镜本体底边的至少两点与支撑底部的至少一点形成支撑面;

所述镜本体与所述支撑形成的支撑平面之间的后倾角小于90°,通过调节支撑可以调节所述后倾角的大小;

所述镜本体相对于所述支撑的后转角大于0°,相对所述支撑转动镜本体可以调节后转角的大小;

所述镜本体的前面为镜面反射面。

可选的,所述支撑包括支撑条和支撑线;

所述支撑条设置在所述镜本体的侧面或者底面;

所述支撑线设置在所述镜本体的下侧;

所述支撑线的形成至少两个支撑点。

可选的,所述镜本体、所述支撑条与所述支撑线一体设置。

可选的,所述支撑包括支座本体、调节支架和紧固螺钉;

所述调节支架位于所述支座本体延伸方向所在竖直平面的旁侧,并且与所述支座本体连接;

所述调节支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支座本体的延伸方向之间夹角为锐角;

所述调节支架上设置安装槽和紧固螺纹孔;

所述紧固螺纹孔与所述安装槽连通;

所述镜本体插入所述安装槽,被设置在所述紧固螺纹孔中的紧固螺钉压紧固定。

可选的,所述调节支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支座本体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角度可调。

可选的,所述支座本体的一端设置高度调节螺纹孔;

所述支撑还包括后仰角调节螺钉;

所述仰角条调节螺钉与所述高度调节螺纹孔螺纹配合,并且,贯穿所述高度调节螺纹孔。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燃气灶,包括灶平台和燃烧器;所述燃烧器设置在所述灶平台上;

还包括如前所述的望火镜;

所述望火镜设置在所述灶平台上,并且位于所述燃烧器的后侧;

所述下侧支撑面贴合所述灶平台;

所述镜本体的镜面反射面朝向对应的所述燃烧器。

在进行烹饪、炊具放置在燃烧器上时,燃烧器附近火焰发出的光照射到望火镜的镜本体上后发生镜面反射,如果用户的眼睛处在镜面反射的反射光线光路上,那么用户就可以看到火焰发出的光线,继而可以判断火焰大小。如此,用户无需弯腰就可以观察到火焰,避免弯腰产生的腰疾复发或者腰部受伤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为更清楚地说明背景技术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对现有技术或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仅是用于方便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望火镜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望火镜下料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望火镜俯视图;

图4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望火镜侧视图

图5是将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望火镜放置在燃气灶上的正视图;

图6是将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望火镜放置在燃气灶上的侧视图;

图7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望火镜结构示意图;

其中:11-镜本体,12-支撑条,13-支撑线,14-支座本体,15-调节支架,16-紧固螺钉,17-后仰角调节螺钉,21-灶平台,22-燃烧器,23-望火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图1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望火镜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望火镜23包括支撑和两个镜本体11;两个镜本体11均与支撑连接设置,并且设置在支撑的两侧。支撑起到支撑镜本体11的功能,使镜本体11可以较为稳固地设置在平面上(例如设置在燃气灶的灶平台21上)。镜本体11的前面为镜面反射面。

具体的,第一实施例中,支撑包括支撑条12和支撑线13,支撑条12和支撑线13均设置在两个镜本体11的中间。其中支撑线13在镜本体11的下侧自然形成,支撑条12设置在支撑线13的后侧;支撑线13自然形成两个支撑点,两个支撑点和支撑条12的下端配合形成三点支撑结构,使望火镜23稳固地设置在平面上。

图2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望火镜下料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望火镜23的镜本体11、支撑条12和支撑线13采用一块板材切割、并且相对弯折形成。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镜本体11、支撑条12和支撑线13也可以采用不同的部件组装而成。

图3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望火镜俯视图;如图3所示,两个镜本体11均相对前立面向后旋旋转,形成后转角b,使得两个镜面反射面朝向对应的燃烧器22。

图4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望火镜侧视图。如图4所示,两个镜本体11还向后倾倒,形成后倾角c。后倾角c的大小大小由支撑条12相对于支撑座的弯折角度确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望火镜23使用时,镜本体11的下侧面直接贴合支撑平面;为了使望火镜23形成前述的后转角b和后倾角c,从镜本体11下侧靠近支撑线13的一侧到镜本体11下侧自由端,镜本体11的下边缘到前述两个支撑点所在直线的距离越来越大。优选的,镜本体11的下边缘为一直线。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如果支撑线13的下侧凸出于镜本体11的尺寸较大,即支撑线13上两个支撑点到镜本体11下边缘的距离较大、保证镜本体11本身不会干涉望火镜23向倾倒形成前述后转角b和后倾角c,镜本体11下边缘到两个支撑点所在直线的距离也可以为其他情况。

图5是将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望火镜23放置在燃气灶上的示意图,图6是将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望火镜23放置在燃气灶上的侧视图。如图5和图6所示,燃气灶包括灶平台21、燃烧器22和前述的望火镜23;燃烧器22和前述望火镜23均设置在灶平台21上;望火镜23设置在燃烧器22的后侧中间,并且两个望火镜23分别朝向对应的燃烧器22斜,其高点明显高于燃烧器的高度,以保证能观察到燃烧器的最小燃烧情况。

在进行烹饪、炊具放置在燃烧器22上时,燃烧器22附近火焰发出的光照射到望火镜23的镜本体11上后发生镜面反射,如果用户的眼睛处在镜面反射的反射光线光路上,那么用户就可以看到火焰发出的光线,继而可以判断火焰大小并进行调节。如此,用户无需弯腰就可以观察到火焰,避免低头、弯腰产生的不便。

如图5所示,以两个燃烧器22的中间对称平面为基准平面,两个镜本体11均相对于基准平面有设定的后转角b,以便于用户站在燃气灶前侧中央位置就可以看到两个燃烧器22的火焰大小,无需左右移动身体。另外,以灶平台21所在平面为基准平面,两个镜本体11均相对于基准平面有设定的后倾角c,可将燃烧器22处火焰发生的光线向斜上方反射。

实际应用中,根据用户身高、燃气灶大小以及燃烧器22与望火镜23之间距离的不同,前述后转角和后倾角大小可以相对应的变化。经过实际测试,在常规尺寸的燃气灶使用时:后转角的的角度可以设置在20°-26°之间,优选设置为23°;后倾角的角度可以设置在18°-24°之间,优选设置为21°。当然,实际应用中,后转角和后倾角也可以根据用户的身高、燃气灶尺寸和用户的使用习惯做适应性的调整。

如前所述,本实施例中望火镜23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因为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耐油性能和机构强度,所以长期使用不会损坏;即使镜面上迸溅油污,也可以采用清洁剂快速的去除。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望火镜23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制作,例如,镜本体11可以为反光玻璃。

此外,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望火镜23可以固定在燃气灶的灶平台21上,也可以直接放置在灶平台21。

第一实施例中提到的支撑条12也可以用其它方式与镜本体11相结合,如焊接、插接等。

本实施例中的镜本体11数量为两个,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镜本体11的数量也可以根据燃气灶上燃烧器数量确定。

第二实施例

图6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望火镜23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望火镜23也包括镜本体1111和支撑,其中支撑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支撑的结构不同。使用了独立的支撑形成相应的后转角和后倾角。因此下文仅就支撑展开描述,镜本体1111结构可以参照第一实施例。

如图6所示,第二实施例中,支撑包括支座本体14、调节支架15和紧固螺钉16。其中,调节支架15设置在支座本体14的旁侧,并且与支座本体14连接。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的,调节支架15可以与支座本体14一体设置,也可以为分体设置;调节支架15的延伸方向和支座本体14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此锐角即为后转角》;较为优选的,调节支架15可以相对于支座本体14转动并固定在设定位置。

调节支架15上设置有安装槽和紧固螺纹孔;紧固螺纹孔和安装槽连通、与安装槽的延伸方向具有大于0°的夹角。镜本体11插入到安装槽内后,紧固螺钉16穿过紧固螺纹孔压紧镜本体11,可以将镜本体11固定在调节支架15上。

实际应用中,调节支架15可以在垂直于支座本体14延伸方向所在的平面转动,以调整镜本体11的后倾角。但是,因为调节支架15相对支座本体14转动可能使望火镜23的结构强度降低、容易损坏,因此第二实施例并不没有采用此种结构调整后倾角。

如图6所示,第二实施例中,支座本体14一端设置高度调节螺纹孔;支撑还包括仰角调节螺钉后仰角调节螺钉17。仰角调节螺钉后仰角调节螺钉17安装在高度调节螺纹孔中,并贯穿高度调节螺纹孔。因为仰角调节螺钉后仰角调节螺钉17贯穿高度调节螺纹孔,所以通过改变仰角调节螺钉后仰角调节螺钉17的位置,位于支座本体14下侧的调节螺钉部分长度会随之变化,继而使支座本体14一端的高度随之变化;如此,可利用支座本体14本身倾斜度的变化调整镜本体11的后倾角。

如图6所示,本实施中,调节螺纹孔设置在支座本体14的前端;在其他实施例中,调节螺纹孔也可以设置在支座本体14的后端。

另外,具体应用中,镜本体11不仅可以是平面镜,也可以是凸、凹面镜;在镜本体11是凸、凹面镜时,镜本体11的镜面反射面设置在凸、凹面镜的外凸、凹面侧。

除了提供前述望火镜23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前述望火镜23的燃气灶。燃气灶具体结构可参见图5、图6和前文表述,在此不再复述。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望火镜23和燃气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部分采用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参照本发明的原理所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