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环保生物质采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71601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环保生物质采暖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采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环保生物质采暖设备。



背景技术: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提供技术基础和装备保障的产业,主要包括节能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和环保装备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节能产品和服务等;其六大领域包括:节能技术和装备、高效节能产品、节能服务产业、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环保产品与环保服务。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节能环保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吸纳就业能力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推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绿色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是补齐资源环境短板、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支撑,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客观要求。为加快将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农作物秸秆是生物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世界上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在世界能源总消费量中占14%,预计到本世纪中叶,采用新技术生产的各种生物质替代燃料将占全球总能源的40%以上,如何让秸秆生物质能源发挥最大的效益,是科学家们重点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中国对生物质能源利用极为重视,己连续在四个国家五年计划将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列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开展了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2006年1月1日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明确了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质能在现代能源中的地位,并在政策上给予了巨大优惠支持。

每年我国秸秆有7亿吨以上,其中田间焚烧约1.5亿吨。每当作物收获季节,焚烧秸秆造成资源浪费、空气污染,严重时甚至影响高速公路通行和飞机起降。而一个装机3万千瓦的秸秆直燃发电厂,就可以消纳中等规模县域内的全部剩余秸秆,还可以实现为农民增收5000万元;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同等规模燃煤发电的百分之一,可减碳排放10万吨。

我国每年中小燃煤锅炉消耗燃煤约7亿吨,虽然占全国总能源消耗的比例不到20%,却排放了50%的二氧化氮,是酸雨的罪魁祸首。利用林业剩余物、秸秆、城市绿化修剪等废弃物生产生物质固体颗粒可替代煤炭和石油烧锅炉供暖,二氧化氮排放量降低95%,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99%,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而所谓生物质能,则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目前,作为能源的生物质主要是指农业、林业及其它废弃物:如各种农作物秸秆、糖类作物、淀粉作物和油料作物、林业及木材加工废弃物、城市和工业有机废弃物、以及动物粪便等。

生物质能是一种颇具产业化和规模化利用前景的可再生能源,对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意义重大。发展生物质发电,是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能源供应体系,突破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制约的重要途径。秸秆发电变无序焚烧为集中燃烧并发电、造肥,节省了大量煤炭资源,并增加农民收入。秸秆在生长和燃烧中不增加大气中co2量,且含硫量极低,仅为0.1%。发展生物质发电,替代煤炭,可显著减少co2等温室气体和so2的排放,有巨大的环境效益。

秸秆锅炉燃料主要是以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棉花秆、稻草、树枝、树叶、干草、花生壳等农作物和固体废弃物为原料,经过粉碎后加压、增密成型,制成“秸秆煤炭”。“秸秆煤炭”是一种新型的生物质再生能源,加工成本低、利润空间大,价格远远低于原煤,完全可以代替煤炭。

生物质燃料虽然环保、热量大,但是由于普通的采暖设备,热量转换率和利用率低,导致生物质燃料的热量大量流失,造成了大量的不必要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环保生物质采暖设备,解决了普通的采暖设备热量转换率和利用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环保生物质采暖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燃烧箱,并且燃烧箱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热管,所述箱体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机,并且第一电动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丝杆轴,所述丝杆轴的底端通过支撑板与箱体固定连接,并且丝杆轴的表面通过支撑架与箱体固定连接,所述丝杆轴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板,并且移动板的一侧通过滑轨与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机,并且第二电动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箱体的一侧开设有开口,并且开口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通风漏斗。

为了进一步提高新型环保生物质采暖设备的使用性能,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

为了进一步提高新型环保生物质采暖设备的使用性能,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温度显示器。

为了进一步提高新型环保生物质采暖设备的使用性能,所述导热管的顶端贯穿燃烧箱且延伸至燃烧箱的顶部。

为了进一步提高新型环保生物质采暖设备的使用性能,所述燃烧箱内壁采用耐高温的陶瓷材料。

为了进一步提高新型环保生物质采暖设备的使用性能,所述箱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

为了进一步提高新型环保生物质采暖设备的使用性能,所述箱体的外壁通过合页铰接有箱门。

为了进一步提高新型环保生物质采暖设备的使用性能,所述箱门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箱门把手。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环保生物质采暖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新型环保生物质采暖设备,通过箱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燃烧箱,并且燃烧箱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热板,导热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热管,箱体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机,并且第一电动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丝杆轴,丝杆轴的底端通过支撑板与箱体固定连接,并且丝杆轴的表面通过支撑架与箱体固定连接,丝杆轴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板,并且移动板的一侧通过滑轨与箱体固定连接,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机,并且第二电动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风扇,箱体的一侧开设有开口,并且开口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通风漏斗,使设备可以最大化的利用燃料燃烧的热量,将几乎全部的热能转换供暖,对生物质热量的转化率和利用率高。

(2)该新型环保生物质采暖设备,通过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并且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温度显示器,箱体的外壁通过合页铰接有箱门,并且箱门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箱门把手,使设备更加方便控制和使用,可以随时监视设备内部的温度,保证供暖设备的正常化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箱体外部结构的主视图。

图中:1箱体、2燃烧箱、3导热板、4导热管、5第一电动机、6丝杆轴、7支撑板、8支撑架、9移动板、10滑轨、11第二电动机、12风扇、13开口、14通风漏斗、15控制器、16温度显示器、17支撑腿、18箱门、19箱门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环保生物质采暖设备,包括箱体1,箱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燃烧箱2,并且燃烧箱2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热板3,导热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热管4,导热管4的顶端贯穿燃烧箱2且延伸至燃烧箱2的顶部,箱体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机5,并且第一电动机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丝杆轴6,丝杆轴6的底端通过支撑板7与箱体1固定连接,并且丝杆轴6的表面通过支撑架8与箱体1固定连接,丝杆轴6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板9,并且移动板9的一侧通过滑轨10与箱体1固定连接,移动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机11,并且第二电动机1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风扇12,箱体1的一侧开设有开口13,并且开口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通风漏斗14,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5,并且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温度显示器16,箱体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7,箱体1的外壁通过合页铰接有箱门18,并且箱门18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箱门把手19。

工作时,打开箱门18将生物质燃料放入燃烧箱2内燃烧,燃烧产生的热量由导热板3传动到导热管4上,开启第一电动机5带动丝杆轴6转动,丝杆轴6带动移动板9在滑轨10中上下升降,移动板9带动第二电动机11上下移动,第二电动机11带动风扇12转动将风吹向导热管4,风被加热从通风漏斗14中吹出供暖,温度显示器16可以同步显示燃烧箱2中的温度,控制器15可以控制燃烧箱2中火的大小,保持供暖的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