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循环干管太阳能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4135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所属技术领域

该发明属于太阳能光热利用工程的范畴。



背景技术:

现在,太阳能光热技术已经普遍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已成为家家户户必备的热水供给设备,但是,非承压太阳能热水器普遍存在几个弊端,一个是密封硅胶圈容易老化漏水,再者,冷水的突然注入容易把玻璃真空管击爆,再者,不同的纬度,光热密度不同,这样限制了太阳能热水器不同地域的集热效果,固定型号的太阳能热水器扩大集热面积受到限制;因此开发能够避免以上弊端的新产品已是当下所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所需,特设计了这种自循环干管太阳能热水器。

自循环干管太阳能热水器,由保温水箱、热交换器、真空管、支架组成,其特征是:保温水箱固定在支架上方,热交换器斜置在支架下方,热交换器的上循环水管出口和下循环水管进口与保温水箱的循环进口和循环出口连接,热交换器的上循环水管进口和下循环水管出口用管件密封连接并包覆保温层;多支真空管的开口端横插入热交换器的内腔里,并固定在支架上。

如上所述,保温水箱包括外壳、内胆、保温层;内胆上预留进出水口、溢流口、循环进口、循环出口并导出外壳;外壳与内胆和换热腔之间充注保温层。

如上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壳体、内腔、保温层、上循环水管、下循环水管;内腔置于壳体中间,内腔与壳体之间设置保温层;上循环水管和下循环水管贯穿于内腔内部,两端导出壳体外部;内腔与壳体的一侧或两侧预留多个真空管承插口。

如上所述,根据所装配的地域的纬度不同,受光热密度的影响,热交换器可以串联使用;光热密度高的地域减少热交换器数量,光热密度低的地域增加热交换器的数量。

如上所述,真空管吸收阳光热量传导到热交换器的内腔,内腔再传递给内腔里面上循环水管和下循环水管里的水;上循环水管处于内腔上部,得热量较高,热水慢慢上行进入保温水箱,同时,保温水箱里的冷水通过下循环水管进行补充,这样谁就会在上循环水管、下循环水管、保温水箱中自动循环,并慢慢把水加热;真空管不与水直接接触,避免了突上冷水而爆裂真空管的弊端;内腔里没有水,既是密封圈老化也不至于出现漏水的弊端。

该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发明可以避免太阳能热水器突然上水爆管和密封圈老化漏水的弊端;同时避免了不同光热密度的地域不能改变集热面积的弊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该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该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保温水箱11外壳12内胆13保温层2热交换器21壳体22内腔23上循环水管24下循环水管3真空管4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自循环干管太阳能热水器,由保温水箱(1)、热交换器(2)、真空管(3)、支架(4)组成,其特征是:保温水箱(1)固定在支架(4)上方,热交换器(2)斜置在支架(4)下方,热交换器(2)的上循环水管(23)出口和下循环水管(24)进口与保温水箱(1)的循环进口和循环出口连接,热交换器(2)的上循环水管(23)进口和下循环水管(24)出口用管件密封连接并包覆保温层;多支真空管(3)的开口端横插入热交换器(2)的内腔(22)里,并固定在支架(4)上。

如上所述,保温水箱(1)包括外壳(11)、内胆(12)、保温层(13);内胆(12)上预留进出水口、溢流口、循环进口、循环出口并导出外壳(11);外壳(11)与内胆(12)之间充注保温层(13)。

如上所述,热交换器(2)包括壳体(21)、内腔(22)、保温层、上循环水管(23)、下循环水管(24);内腔(22)置于壳体(21)中间,内腔(22)与壳体(21)之间设置保温层;上循环水管(23)和下循环水管(24)贯穿于内腔(22)内部,两端导出壳体(21)外部;内腔(22)与壳体(21)的一侧或两侧预留多个真空管承插口。

如上所述,根据所装配的地域的纬度不同,受光热密度的影响,热交换器(2)可以串并联使用;光热密度高的地域减少热交换器(2)数量,光热密度低的地域增加热交换器(2)的数量。

如上所述,真空管(3)吸收阳光热量传导到热交换器(2)的内腔(22),内腔(22)再传递给内腔(22)里面上循环水管(23)和下循环水管(24)里的水;上循环水管(23)处于内腔(22)上部,得热量较高,热水慢慢上行进入保温水箱(1),同时,保温水箱(1)里的冷水通过下循环水管(24)进行补充,这样谁就会在上循环水管(23)、下循环水管(24)、保温水箱(1)中自动循环,并慢慢把水加热;真空管(3)不与水直接接触,避免了突上冷水而爆裂真空管(3)的弊端;内腔(22)里没有水,既是密封圈老化也不至于出现漏水的弊端。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自循环干管太阳能热水器属于太阳能光热利用工程的范畴。由保温水箱、热交换器、真空管、支架组成,其特征是:保温水箱固定在支架上方,热交换器斜置在支架下方,热交换器的上循环水管出口和下循环水管进口与保温水箱的循环进口和循环出口连接,热交换器的上循环水管进口和下循环水管出口用管件密封连接并包覆保温层;多支真空管的开口端横插入热交换器的内腔里,并固定在支架上。该发明可以避免太阳能热水器突然上水爆管和密封圈老化漏水的弊端;同时避免了不同光热密度的地域不能改变集热面积的弊端。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滨州市甲力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17
技术公布日:2018.05.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