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净化排风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5823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净化排风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排风口,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空调净化排风器。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空调利用活性炭对空调风进行净化。当活性炭使用了一段时间,其孔隙中容纳的有害分子的总量达到饱和值之后,再吸纳有害分子时就容易出现脱附状态,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及时更换放置在屋内的活性炭包了。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为CN205641228U,公开日为2016.10.12,公开了一种环保智能空调净化过滤器,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包括过滤器本体,所述过滤器本体包括物理过滤层和负氧离子释放器,所述负氧离子释放器位于物理过滤层中间,并由物理过滤层包裹;所述的物理过滤层上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内设有活性炭,所述通风口出口处设有密封装置密封。

上述空调净化过滤器将活性炭通过密封装置进行密封,长期使用活性炭的孔隙中容纳大量有害分子,当有害分子总量达到饱和值后,就需要对活性炭进行更换,现有的结构不方便对活性炭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净化排风器,具有方便更换活性炭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调净化排风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为圆柱筒形,所述本体内设有负氧离子释放器,所述本体包括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上设有入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上设有导流扇叶,所述下腔体底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上腔体内设有转动扇,所述转动扇的转轴连接在转动柱上,所述转动扇的每个扇叶为中空的结构,扇叶上端设有填充口,扇叶内填充有活性炭,扇叶表面为透气结构;转动扇由第一电动机驱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性炭填充在扇叶内,使用一段时间后,将活性炭从填充口取出,加入新的活性炭。转动扇的转轴连接在转动柱上,转动柱转动连接在下腔体底端,转动扇由第一电动机驱动,这样不但能增加风与活性炭的接触面积,提高净化率;而且转动扇转动可以增加空调的排风量,加快空气循环速度,使室内的温度快速达到设定温度,节省空调的耗电量。

进一步,所述填充口铰接有填充盖,所述扇叶内侧壁设有凹槽,所述填充盖远离铰接处的一端设有用来嵌入所述凹槽内的凸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填充盖可以防止扇叶转动时活性炭从填充口飞溅出,扇叶内壁设有凹槽,凹槽内嵌入填充盖上的凸块,可以防止填充盖在扇叶转动的时候打开。

进一步,所述填充盖上端设有拉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填充盖上设置拉环,通过拉动拉环使填充盖更容易打开。

进一步, 所述转动柱上固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电动机设置在下腔体内,所述第一电动机的转轴上固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上套设有皮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电动机转动带动第二皮带轮、皮带和第一皮带轮运动,从而带动转动扇转动。

进一步,所述转动扇与所述转动柱可拆卸,所述转动柱上设有卡槽,所述转动扇的转轴上设有嵌入卡槽内的卡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块和卡槽的配合,第一皮带轮转动带动转动扇转动,卡块可以从卡槽内脱离,使转动扇与转动柱可拆卸,方便对活性炭进行更换和对扇叶进行清洗。

进一步,所述转动扇的转轴上端设有压槽,所述上腔体铰接有上盖,所述上盖中部设有嵌入所述压槽内的压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块嵌入压槽内,压住转动扇,防止转动扇转动时与转动柱脱离。

进一步,所述导流扇叶转动连接在出风口侧壁上,所述导流扇叶上设有槽孔,槽孔内插设有传动杆,传动杆上设有卡在导流扇叶两端的卡块,传动杆一端铰接有转动杆,转动杆铰接有偏心轮,偏心轮通过第二电动机驱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动机驱动偏心轮转动,偏心轮通过转动杆带动传动杆前后运动,卡块卡在导流扇叶的两端带动导流扇叶摆动。

进一步,所述下腔体内设有紫外线杀菌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紫外线杀菌灯对空调吹出的风进行灭菌处理,净化了空气。

综上所述,活性炭填充在导流扇叶内,导流扇叶设有填充口,可以对活性炭进行更换,导流扇叶可转动,增加了空调的排风量,同时增加了空调吹出的风与活性炭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净化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本体剖切开以示出内部结构;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转动扇与转动柱的安装图。

附图标记:1、本体;2、上腔体;3、下腔体;4、入风口;5、出风口;6、导流扇叶;7、转动柱;8、转动扇;9、填充口;10、第一电动机;11、填充盖;12、凸块;13、拉环;14、第一皮带轮;15、第二皮带轮;16、皮带;17、卡槽;18、卡块;19、压槽;20、上盖;21、压块;22、连接块;23、连接槽;24、紫外线杀菌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详细说明。

一种空调净化排风器,参见图1,包括圆柱筒形的本体1,本体1包括上腔体2和下腔体3,上腔体2后侧壁上设有入风口4,上腔体2前侧壁上设有出风口5,出风口5为矩形方口,出风口5内设有可摆动的导流扇叶6;上腔体2顶部铰接有上盖20,上腔体2上端设有连接槽23,上盖20下面靠近边缘固接有卡入连接槽23内的连接块22;

下腔体3底面中部设有转动柱7,转动柱7中部卡接有第一皮带轮14,下腔体3底面还设有第一电动机10,第一电动机10的转动轴上卡接有第二皮带轮15,第一皮带轮14与第二皮带轮15通过皮带16连接。

参见图1、图3,上腔体2内设有转动扇8,转动柱7上端面设有卡槽17,转动扇8的转轴下端设有卡块18,卡块18插接在卡槽17内,转动柱7转动通过卡块18与卡槽17带动转动扇8转动。转动扇8有六片扇叶,转动扇8的扇叶为中空的结构,扇叶内填充有活性炭,扇叶上设有网孔,网孔的直径小于活性炭的外径,参见图2,扇叶上端设有填充口9,填充口9内壁铰接有填充盖11,扇叶内侧壁设有凹槽,填充盖11远离铰接处的一端设有用来嵌入凹槽内的凸块12。填充盖11上表面固接有拉环13,使填充盖11能更方便的打开。

参见图1,转动扇8的转轴上端设有压槽19,上盖20下端面固接有嵌入压槽19内的压块21。下腔体3内还设有紫外线杀菌灯24。

工作过程为:将入风口4接到中央空调的风道上,打开上盖20,打开填充盖11,向扇叶内填充活性炭,关上填充盖11和上盖20。空调工作时,启动第一电动机10,转动扇8转动,将风从出风口5吹出。需要更换活性炭时,打开上盖20,将转动扇8从上腔体2内取出,可对转动扇8进行清洗和更换活性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